217.除夕酒宴
书名:岁月长安 作者:雨山雪 本章字数:2545字 发布时间:2024-10-16

除夕夜,明王祭拜过列祖列宗,吩咐府里备下年夜宴。

祝筠真心觉得自己会触明王的霉头,打死不肯赴宴,是高照生拉硬拽进的王府。来了才发现,明王邀请的人不多,除了高照和祝筠,还有陆婆婆和陈环环。用高照的话说,宴上皆是亲如一家之人。可惜,团圆宴,军师不在。

“第一次在上京城外过年。”明王见景姒的新衣失了往日华彩,桌上佳肴又不及宫中精致,再见厅下空旷,没有丝乐舞姬助兴,只觉得对不住大家,心底不免失落,“我敬大家。”千言万语吐不出口,化成杯酒下肚,腹中酒烈,愁肠百结。

“你是第一次在外头过年,我可都习惯了。就说前年,除夕夜在营中和将士们架起火堆,烹羊宰牛,那滋味,一个字——鲜。”高照饮了酒,谈笑间缓和着气氛。

“我偷看今天菜谱了,”庆宁公主晃晃酒杯,“里面有道炙羊肉,是今天现宰的北地跑山羊。不知道王府里师傅的手艺,能否比得过咱边关的将士。”

高照乐呵一笑,“庆宁也是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呢。”

“哎,我那皇帝哥哥是一点儿也不想念他的弟妹们。想我父皇在时,过年还会诏叔叔伯伯们回来祭祖,皇帝哥哥可好,打我来了徽州就音信全无。”庆宁举着脑袋,手指敲着酒杯。

“景姒,不敬之言不可说。”明王轻声提醒。

“嘿嘿,欢欢喜喜迎新年,何必提那不开的壶,”庆宁给自己斟满酒,“我自罚一杯。”

“说的对,”明王也打起精神,添了杯酒,转向陆婆婆,“婆婆,我很抱歉,今年依旧没能接师兄回来。”

“好孩子,不是你的错,”陆婆婆颤颤巍巍道,“阿渊是有福之人,他必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这杯酒我代师兄敬您,祝您万事顺意,福寿安康。”明王一饮而尽。

“嗨哟,折煞老媪了。”陆婆婆浅酌一口。

“高大哥,”明王转向高照,“定西北、战后凉、平匪患,威风赫赫的大功臣。封侯的喜宴没赶上,连带着年节的祝福,这杯酒敬你。”明王一饮而尽。

高照也爽快,满酒痛饮。

“环环,”明王直接杯不离手的转向陈环环,“你受苦了。沈代的事,恕我无能无力。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妹子,谁敢欺负你,告诉我,我必让他千万倍偿还。你若有意中人,也请告诉我,我替你做主,保你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劳王爷费心了,”陈环环矮身回谢,“从前侍奉军师,觉得军师神仙似的光彩照人,眼里便再也看不见光后面的人,白白辜负了别人的心意。”

庆宁闻声看向陈环环,怅然间碰倒了酒杯。

“直到逃亡路上,一片昏暗。我与沈代相依为命,方知他对我情深义重……”言语间,眼泪不经意落下,“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陈姑娘。”高照担心她做傻事,连忙止住。

陈环环含泪一笑,“殿下、侯爷放心,我的命是沈代为我搏来的,我会好好珍惜。只是在我心中,我已是他的妻,他为大义身故,我愿为他守节不移。”

“我的好姑娘,我可怜见的傻姑娘。”陆婆婆听了心痛的抱着陈环环。

明王听罢,亦不知如何相劝,杯酒闷下肚,又添一杯。

祝筠万万没想到,在这样沉痛的气氛里,明王有酒是敬自己的,不是一杯,而是三杯。

“祝筠,”明王转向祝筠,声如洪钟,“这杯酒敬你江北寻矿,一举弥补我朝与燕、凉兵器上的差距,护我大魏疆土。”

祝筠战战兢兢地饮了酒,心道此事皆是巧合,自己不过做了大家主的顺水人情。

“这杯酒,敬你替父皇寻得回春藤,为父皇延寿,护我大魏国祚。”明王再添再饮。

祝筠呆住了,他在明王口中忽然变得很伟大,恍惚间怀疑明王说的那个人是不是自己。

“还有一杯酒,”明王声音压低许多,“高大哥都告诉我了,恭喜你们。”

祝筠确信明王的话是对着自己说的了。只是万万没想到,明王说出恭喜的时候,如此镇定,如此坦然。

高照举起酒盏,替祝筠回了明王。

“皇兄,你少喝点,正菜还没齐呢,别把自己灌醉了。”庆宁抢过酒壶劝道。

“最后一杯。”明王温柔地看着庆宁,“景姒,这杯是敬你的。谢谢你,陪着我。”

“这说的哪里话,你是我皇兄。不陪着你,去陪着宫里那堆冷冰冰的金银珠宝不成?”庆宁笑嘻嘻道,“好好的除夕夜,被你搞得好悲伤。”

“文文,”祝筠奏到高照耳畔低声问,“明王殿下是怎么了,进府时还神采奕奕。”

“我把军师图纸的真实意图告诉他了。骤喜骤悲,难为他了。”高照道。

“大过年的,你可以年后再说。”祝筠悄声道。

“他不一样。他都懂。”高照看向明王。

陈环环擦干眼泪,笑语盈盈地起身,“都怪我触景生情,惹得殿下悲伤。我带了琵琶来,献上一曲给大家赔礼。”

“也是多年不曾听陈姑娘弹琵琶了。”高照感慨。

“那我也伴着琵琶曲献上一舞,给大家助兴。”庆宁起身附和。

陈环环选的曲目是《春行》,是宫廷里流传到民间最宜年节演奏的喜庆曲子。琵琶音清脆,一扫席间的失落。庆宁在宫中时,为了多博得些父皇的宠爱,也曾偷偷练舞,然后在宴会上大放异彩。先帝总是很惊喜,赏赐她许多贵重的珠宝丝帛。庆宁从小就觉得,只要安心做父皇最宠爱的小公主,便可保一世无虞。直到父皇为了保住四皇兄不去燕国为质,改派自己和亲,才发现自己错的荒唐可笑——帝王家的女儿再怎么得宠都比不过儿子金贵。庆宁没有大吵大闹,不是因为自己的同胞皇兄景和,而是因为少女日夜思慕的陆桭渊被困燕都。那一天,她做了改变一生的决定,这一辈子不再倚仗父皇和皇兄的恩宠,她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好。”曲停舞毕,明王掌声相和。

“生疏了,献丑。”陈环环放下琵琶。

“若环姐姐精湛的技艺叫生疏,那我连献丑也算不上了。”庆宁拉着陈环环入席。

“二位姑娘都献艺了,咱大老爷们不好干坐着。给你们耍个剑,驱邪纳福。”高照起身,抽了厅上摆放的桃木剑。

“我可以为侯爷弹琴。”祝筠放下筷子,自告奋勇。

“哦?你还会弹琴。”高照有些意外。

“叔徜教的。”祝筠笑答。

“哦。”高照蓦然觉得席上的糖醋鲤鱼太酸了。

仆从抬上古琴,祝筠跪坐琴前,不知琴技如何,架势端得与沈叔徜一样足,“侯爷只管舞剑,我跟得上。”

高照担心祝筠话说的太满,故而起势刚柔并济。听闻祝筠伴奏竟也能轻重得当、舒缓有致,及至中期放开,方有剑花凌风。众人观剑舞倏然眼花缭乱,大有破阵之气,又闻琴音随之高亢,激荡如万马嘶鸣,仿佛身临广袤沙场,震魂慑魄。高照甚喜,得琴音相伴,此一套剑招舞下来,只觉酣畅淋漓,及至收势,仍意犹未尽。

“不愧是统帅三军的安定侯。”庆宁大开眼界。

“祝公子琴音铿锵,余音绕耳,可称上乘。”明王亦称赞。

酒过三巡,烛火添遍,府外的长街上零零散散响起了爆竹声。天明尚早,庆宁带着陈环环和陆婆婆玩起了投壶。明王引高照回后堂商议正事,祝筠相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岁月长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