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一天,惊闻大姑父驾鹤西去,我们一家人急冲冲赶往莱芜吊唁。
见到泣不成声的大姑一家人,心里甚感悲恸。语言此刻是苍白的,只能把大姑紧拥入怀。
第二天葬礼时分,天空阴云密布,天气预报没有云雨,不知不觉细密的雨丝飘飘洒洒,润物无声,分明就是上苍感动的泪水。
对大姑父虽然只是几面之缘,却从内心深处一直景仰多年。
因为了解大姑父,更多的是从大姑的文字里(《好日子在后头》里金坚的原型)读到这个血肉充盈、质洁品高的男人。
大姑父出生于战乱时期,本是远乡之人,世家子弟。后来时局动荡,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大学毕业之后,大姑父工作分配到莱芜钢厂,遇见了尚未婚配的大姑。
大姑因外貌缺陷,再加上家庭负担沉重,无心婚事。但是在日常工作配合交流中,大姑父被大姑聪慧勤劳、善良真诚的美丽灵魂深深吸引。
两个人一个无言一个羞赧,最终却开出最热烈的爱情之花。
五官端正,儒雅温静的大姑父工作上是行业专家,生活里是贤夫慈父。 虽然一向不善言辞,但是心细爱浓,从大姑的文字里,可以看出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爱却呼山唤海,惊天动地。
从第一次约会的大沙河滩,大姑就领教了大姑父腼腆和胆怯,从搓手不语,到自我介绍缺点。字里行间透着大姑的无奈和一些小欢喜。大姑向他先讲明了家庭负担沉重,但是大姑父沉默好一会,坚定地告白道:“会慢慢好起来的,这些都不是事。”从这一刻起,大姑父有勇气有担当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感动。
从大姑窘迫之极向他开口借钱,大姑父几句淡淡的“不用还了”;到跟随大姑回家面见家人,局促之家尴尬的脚趾抠地;从浪漫的夜晚看完电影归来,一路再无半点甜言蜜语,只剩下两人夜观星辰的落寞;到去济南逛街,走遍大街小巷只字不提操办婚事,白白浪费了一天大好时光。大姑父虽讷于言却敏于行,吃饭的时候细心的照顾大姑。谦谦君子之风拂面,却惹得急性子的大姑多有怨气。
跟着大姑的叙述来到领结婚证的日子,那天两人好像毫无交集,一前一后各走各路。进到公社大院办公室,大姑父自顾自进去,大姑在院子里装作看橱窗的报纸,直到工作人员叫她,才知道结婚证还需要两个人都到场。读到此时让人忍俊不禁,那个年代那个沉默如木的青年,栩栩如生,好像异于常人的鲜活。
大姑和大姑父的结婚过程,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大姑和我就修改文稿沟通的时候,多次谈及她那个猝不及防、撞个满怀的婚礼。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个只谈奉献、不计得失的年代,这骨子里从辍学务工的切肤之痛,到转变成无比热爱工作,心无旁骛,只知道搞事业的“白痴”姑娘,如何被同事好友设计“骗”下山,因时间仓促再加上怕计谋“败露”,大姑穿着一身油污的工作服,顶着劳动的热汗,和大姑父在众人拥簇下举行了仪式。没有彩礼,没有家俱,简陋的挂画,单薄的镜子,爱就是爱,没有附加条件,只有两颗火热的心和两双勤劳的手,准备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婚后的大姑父工作上勤勉敬业,和大姑相辅相成,共同为事业抛热汗洒热血。大姑单纯性急,敢作敢为,看不惯工作中的很多现象以致于郁结于心。“我当时的工作态度、成绩、贡献,得到领导的认可好评,同事们的佩服敬重,但实惠的好处没有,没奖金、没提升、没荣誉。”但是大姑父沉稳内敛,如明月清风,锦衣夜行。“我很佩服老伴金坚,同样在那个社会那种环境下工作,他情绪稳定,寡言少语。”“他认为自己就是工程师,尽到工程师的责任就行了,只体会智慧、成功带来的无限快乐。”大姑为他受到的委屈和排斥感到愤愤不平的时候,“他微微一笑表现很不在意的说:'这不挺好吗?不必看重仕途,当不当官一样干。'”;生活上,不爱说话的大姑父却知道疼媳妇。“他爱看书,除了帮我做点家务,就是坐在火炉旁看书,很少语言交流。”“经过半年多的磨合,觉得他挺好的,话不多但是肚里有,知道从心里疼媳妇。”大姑孕期反应严重爱吃酸,从来不求人又那么腼腆的大姑父,硬是求出差去济南的同事给捎点酸的水果;在孩子眼中,大姑父也是世间少有的慈父。因为工作性质两个人经常忙的不可开交,大姑忙起来几天几夜奋战在岗位上,或者因紧急任务出差在外,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落在默默无言的大姑父肩上。“我做电气试验工作,晚上加班很晚,回到家里孩子都已经进入梦乡。”“我们的精神也影响孩子,身教胜于言教,三个孩子的学习不用操心,自觉学习写作业,考试都名列前茅。”
思绪又拉回现实,大姑父那简单的像一张白纸的葬礼,没有哀乐,没有白花,像逶迤的落叶,无声无息。有的是亲人们从内心涌出的泪水,和阴沉的苍天感同身受播撒的雨丝。
大姑父俭朴一生,话语不多,朋友极少,这素净无扰的仪式,正是如大姑父所愿吧。
大姑的小女儿扑在小姨的怀里,痛哭着喃喃道:“小姨,我没有爸爸了······”
此情此景,书中的一个情节瞬间在我脑中浮现。就是暑假期间,大姑带着三个孩子去莱阳探亲,“上了火车还都有座位,累了一天的孩子们都想安静的休息睡觉。歇了一会,霞儿说:"'不知爸爸在家做什么?自己寂寞吗?'红儿说:'可能在听咱们留下的录音吧?'晖儿也说:'可能在家弹琴。'”大姑感叹道:“刚出来半天,孩子们就想爸爸了。”多好的爸爸啊,生活中应该秉持极大的耐心、蕴藏极有安全感的爱意,陪伴孩子,聆听孩子,才能让刚出家门的三个幼儿心心念念!
大姑虽然前半生命运坎坷,在十分痛苦无奈的情况下被迫中断最心爱的学业,早早踏上挣钱养家的泥泞之路。但是大姑秉性纯良,真挚博爱,不管是对自己父母弟妹,还是对师傅徒弟、同事朋友,都竭尽所能帮扶提携。
尽管苦日子漫长的似乎看不到头,但是大姑每一天都过得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那苦烂的岁月里,泥泞里也能绽放出绚烂的花。
命运如此神奇,命运又如此顺理成章。欣欣然把一个如此优秀的男人送到大姑身边。
我想:这就是大姑应该拥有的,也是大姑值得拥有的幸福。
平凡又伟大的大姑父,又如何在那不堪的岁月里,和大姑共同奋斗,对工作对国家鞠躬尽瘁;对家庭敬老抚幼,担起千斤重担。
正是有他们两个人的鼎力托举,才有了如今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欣欣向荣,未来可期。
大姑生命中至真至纯至爱的人,俨然化身成圣洁的丹顶鹤,从遥远的丹东翩翩飞来。如今,昂首挺胸,顶着鲜红夺目的桂冠,梳理着优雅洁白羽毛,深情的回望着这片承载着一生印迹的热土,盘桓再三,终于长啸一声,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消失在茫茫天际············
再多的不舍,再多的爱意,终究抵不过时间的轮转。
也许在更高维度的空间,做了一辈子好人的大姑父,可以抵达安宁的彼岸,依然与世间的亲人心心相牵。
只希望大姑能够豁达开朗,看薄生死;举重若轻,微笑拈花。保重自己的身体,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期待她重拾笔墨,为我们为大家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一声笑 执笔
202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