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武道联盟的人,远远地观望着这场惊世骇俗的对决,个个吓得心惊胆战,丝毫不敢露头。如此激烈的战斗已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畴,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其中,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两位剑道高手的激战,宛如一场神话般的对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不已。
“嘭!”一声巨响,如惊雷般骤然炸响,王荣与郑剑两人的战斗戛然而止。他们满脸惊愕,不约而同地朝着一个方向望去,那便是柳州城的上方。
此时,空中赫然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门,散发着绚丽夺目且多达十五种颜色的光芒。门缓缓打开,就在这时,左云的身影缓缓升起,向着空中飞去。
他满脸狂喜之色,大声喊道:“城主,你的话我定会带到,哈哈……我成仙了!”那声音如洪钟大吕一般,震慑着整个万灵大陆。左云的身影迅速被吸入光门,转瞬便消失不见。光门也快速关闭,天空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一幕,让万灵大陆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而左云成仙临走之际所说的城主究竟是谁,成为了万灵大陆的一个谜团。柳州城却从此流传着左云成仙的传说。
郑剑望向天下兵马大元帅,神色间满是郑重与客气,说道:“修真界见。”他心中清楚,如今的万灵大陆,强者之中除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王荣,便数上官冰最为神秘莫测。
说罢,郑剑手中长剑对着空中猛地一斩,一道凌厉的白光闪过,瞬间出现一个神秘的裂缝。带着对剑道的执着追求,郑剑飞身进入裂缝之中,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荣望着郑剑消失的空间,心中暗自思索:这家伙绝对是个剑修变态。回想起自己能有如今的修为,主要得益于上官冰的丹药。
如今自己已然突破金丹圆满,灵识也成功转换为神识。若不是如此,根本不是郑剑的对手。不过,这三天的激烈对战,虽历经艰险,却也让自己的根基更加稳固。
每一次的剑招碰撞,每一次的力量角逐,都在不断锤炼着他的实力。
至于一剑劈开虚空?进入修真界,她也能做到,现在不想离开万灵大陆的母氏国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京城那宏伟壮丽的皇宫之中,香帝高坐于龙椅之上。面容上透露出一抹微笑,但是眼神中透露出一模果断。她手中执着一道圣旨,玉笔挥动,下旨让上官冰速速前往京城。
旨意刚刚传出,紧接着又是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是传给天下兵马大元帅王荣,以及上官城,还有王凤,上官胜姐弟,命他们一同前来京城。
柳州城。城主府内,上官冰望着左云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本尊什么时候能凝聚世界返回修元界。”微微蹙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思索。
突然,上官冰往京方向看去,轻声道:“香帝太小心眼了,难怪荣城王造反,柳州城待了这么多年,还真不舍得走。”
昊天城,此时王荣身披战甲,眼神中闪过一丝郑重看着手中圣旨,立刻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启程。
王荣上官城夫妻对视一眼,两人已经大概猜出这香帝想干什么了。王荣温柔地看向自己的儿女王凤,和儿子上官胜。
此时小小的上官胜眼神中满是好奇,王凤则眨着灵动的大眼睛,似乎对即将前往的京城充满了期待。
五年前,王荣率领二十万先天大宗师,展开了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征战。这五年间,战火不断,杀得武道联盟胆寒投降。
在这漫长的战争中,王荣的军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二十万大军,如今已发展到二百万之众。这支庞大的军队震慑了整个母氏国,让武道联盟各方势力,有的归顺,有的隐藏。
然而,就在局势刚刚稳定之际,香帝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京城大殿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文官百官们分列两侧,面色各异。一位大臣恭敬地向香帝进言:“陛下,仙人飞升,乃大吉之兆。此等祥瑞之象,实乃我母氏国之福泽。
陛下圣明,治国有方,方引得仙人飞升,此乃上天对陛下之肯定,亦是对我母氏国之眷顾。愿陛下乘此吉兆,继续引领我母氏国走向繁荣昌盛。”
“香帝圣明,治国有方,香帝千秋万世……”文武百官一声声高呼。
皇帝微笑,不过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心中也为这仙人飞升之事感到欣喜。他微微前倾身子,目光投向殿下恭立的太史令,声音带有一丝急切地问道:“太史令,仙人飞升之事,此究竟是何征兆?”
太史令听闻香皇发问,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后缓缓说道:“陛下,仙人飞升,自古便被视为天地间的奇事。
从天文历法之象来看,若有仙人飞升,往往会伴有奇异的天象。”
说罢,太史令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道:“不过此次仙人飞升,在五万外昊天城千里之地夷为平地,若伴有如此凶恶的天地异象,恐是天地秩序失衡之兆。狂风不止,似是灾厄之风席卷世间;
电闪雷鸣如此剧烈,或许是上天示警,预示着天下将有大乱。”
香帝怒容满面,双眼圆睁,额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拍龙案,发出一声巨响,震得案上的物品纷纷跳动。“什么?天下将有大乱?仙人飞升竟会带来如此灾祸?”香帝的声音中充满了恼怒与震惊。
他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天下兵马大元帅刚刚镇压武道联盟,开始恢复母氏国的经力,原本以为仙人飞升是祥瑞之兆,却没想到竟可能引发天下大乱。
一位文官率先站出,拱手道:“陛下,如今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握重权,恐生异心。当速速罢免其兵权,以绝后患。”
此言一出,立刻有不少人纷纷附和。“是啊,陛下。兵权不可久握于一人之手,否则必生祸乱。”
然而,也有官员站出来反对。“陛下,不可。如今母氏国刚刚安定,正需兵马大元帅以其威势震慑四方。若此时罢免其兵权,恐生变故,周边八国亦可能趁机而动。”
“哼,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不早做决断,等大元帅真的造反,那时悔之晚矣。”
“但眼下局势未稳,贸然行动,实乃不智智之举啊。”
一位大臣恭敬道:“陛下,如今武道联盟已被杀破了胆,断不敢再轻易招惹。以工代赈之举,此刻根本无需施行。
如今我国国力已然开始好转,四方安稳,当务之急应是巩固边防,发展经济,进一步提升我母氏国之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