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政
书名:论道——文景卷 作者:言述 本章字数:3117字 发布时间:2024-11-22

未央广场

广场上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着未央殿走去,领头的男人身着深青色冕服,头戴冕冠,共为十旒,显得尊贵无比。

那人来到大殿台阶前,于众人间找到一人,那人一身银灰色服饰,是个中年汉子,腰间别着的宝剑,宝剑通体漆黑,似乎是件品阶颇高的兵器。

男人来到这人面前便立刻搭话道:“周大剑仙,近来可好?”此人乃是当今的兵家总掌教,周亚武。

汉子闻言也是笑脸相迎:“在下一切都好,看楚王的样子应该也挺好的吧,新皇登基,大王看样子还挺高兴的。”

楚王依旧笑颜,“既是太皇太后支持的,本王当然高兴。”

周亚武不再理会,走进大殿。

一同进殿的还有一头带玉簪的老者,黑色的长衫,静水流深。

周亚武瞥了一眼,淡淡道:“这个董老头。”

楚王在距离皇位五丈远的地方坐下,并未理睬周围的官员和其他封王,而是淡淡瞟了一眼皇位,随后打量起距离皇位最近的几人。

周总教周亚武。

董老夫子。

东方阁主东方甄。

风殿主风伯。

姜门主姜堰。

黎山主黎鸿。

几人在大位九陛之下两侧对坐,左侧的周总教和右侧的董老夫子对坐,相视无言。

左侧的东方阁主,头戴莲花冠,白色的道袍洁白无瑕,印有金纹,只是长鬓斑白,难掩老态。

在他身边的黎山主,头发早已雪白,可是样貌却如少年一般,而且相貌妖孽,不禁让人咂舌,这群魔修,样貌都是用了秘法在出生前就定好的,不会苍老,可那头发却难掩年纪,估计是这里年纪最大的了。

右侧的风殿主和姜殿主,无甚特别,最有钱那两个而已。

众人按制入座,刘辟才姗姗来迟。

刘辟端坐在位,正色道:“诸位,自朕前几日登基以来,这是第一次全族朝会,先皇在时是诸位便是人族之栋梁,还望诸位为了人族,以后还请继续鼎力相助。好了,新朝开始,有什么问题,还请诸位畅所欲言。”

那董老夫子率先站出,朗声道:“陛下,老夫以为,我朝自建立以来,规矩就有些松散,高祖皇帝在朝会上便可以和人勾肩搭背,这虽然能体现高祖皇帝的亲和力,但终究有失体统,恕老夫直言,各封王按照家礼,是陛下的长辈,可在这朝堂之上,皇帝是人族的领袖,是万民的父亲,无规矩不成方圆,国家应该更化鼎新,实现各个方面的统一。”

周亚武一脸不悦,也站出来说到:“我朝自建立以来,便遵循我道家之理,你说的这些世俗规矩,庸俗,统一?难道你的意思是各地封王都是反贼吗?”

随着周亚武话语一出,望道境的威压就施展到了董老夫子的身上,而那董老夫子同样也展现出了一位镇国大儒的磅礴的浩然正气,但是终究是略输于前者。

刘辟一看这形式,想到董老夫子随然是镇国大儒,但是那周亚武是望道境修为啊,是当今人族最强的修士,儒修当中要半圣境才能与之对等,再下去,董老夫子定然吃亏,连忙说到:“两位都是我人族的顶天柱,只是因为道不同而已,想法有出入很正常,讨论的激烈些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朝会之中,还是不要如此剑拔弩张了。”

周亚武看向董夫子,轻挑了挑眉,主动收敛了气息,董夫子也没计较,双方都冷哼一声,退回了座位。

刘辟这时看了一眼周亚武,最后看向董老夫子,董老夫子眼神坚定,对着刘辟点了点头,刘辟心中便有了底气,正色道:“高祖和列为先皇之所以当初选择遵循道家,实行宽政,休养生息,是因为当初人族刚刚一统,天下已经经历了数年战乱,如今人族兴旺,有些规矩也该立了。”

说完这些刘辟深呼一口气,继续说道:“朕住银窝,你们就不能越级住金窝,朕找二十的,你们就不能找十八的。”

随后的刘辟有些嚣张的说道:“朕决定,按照周礼,严格规定吃穿住行,吃,朕就不管了,住,你们去查查,皇帝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丞相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行,说到行朕就来气,朕出行的时候,那小破马车,有失威严甚也,朕以后要换成龙舟,比如咱们今天的朝会,朝会要有朝会的样子,按照礼制,丞相的朝服应该什么样,将军的朝服应该什么样,一品二品三品,到九品,各级官员的朝服应该什么样,朕听说各仙家有个仙家的规矩,各门派使者来朝会,自然按照各仙家门派出使的规矩来着装,掌门长老,内外门弟子的住所各有级别,是吧,周总教?”

周亚武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只是立即回到:“是!”

刘辟继续道:“既然各仙家门派都有这些规矩,而各仙家难道不是道家门下吗?他们都有这些规矩,证明这个规矩,很重要!天界那群家伙,在一千年前就强过我们,他们的尊卑分明,严格到了极端,我们应该学习,随不至于那样极端,多少有些可取之处还是要学的。”

“董老夫子所说,朕觉得十分合理,朕决定,要建明堂,那些个大小封王,别跟朕叔叔大爷的论辈儿,每年,他们都要带着朝贡到这个名堂来,给朕磕头,朕就坐在这,皇帝就坐在这!”

此时的楚王已经是满脸黑线了,心想,什么吃穿住行规矩都是扯淡,本来自己就不想按照那规矩穿那显示臣子地位的朝服,不过终究就是个形式,可这给他磕头?给这个自己的侄子,一个娃娃磕头?

还要朝贡?

按照周礼,那封王每年为置办那朝贡都要费劲心思,有的甚至因为朝贡而直接反了的,如今的各地封王随受过先帝削减了,造反的能力是没有,但是每年一朝贡?那恐怕跟不复存在也差不多了,这个小娃娃胃口真大啊,刚继位就先拿自己这群长辈开刀,不过也没办法,如今的各地封王,除了自己,确实都是软柿子,连起手来也翻不出什么浪花了。

而刘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

“还有,从今以后要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王公贵戚与平民百姓一样,以前你们官官相护,以后都严惩不贷,百姓也没规没矩,外面坊市交易,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好了,朝会结束。”

说完,刘辟就直接离开了,刘辟顿时觉得爽快无比,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朝会。

刘辟走后,众人议论不止,这时董老夫子对众人讲道:“诸位,按照周礼,朝堂上不能大声议论,诸位请回吧。”

周亚武对着董夫子说道:“你这老学究,心眼子真多,你就不怕小皇帝长大了有一天找你清算?”

董夫子撇撇嘴,一脸无辜道:“刚才皇上说了,王亲贵戚一样严惩不贷,我这是好心提醒你们,不然你们在朝堂上议论纷纷,恐怕是要被降罪的?”

“还装?”周亚武一脸鄙夷的挑眉道。

董夫子面色不变,一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样子。

黎鸿是第一个离开的,只觉这小皇帝,好笑。

周亚武回头看了一眼未央殿,不再说话。

此时的刘辟下了朝,立即召见了窦英,田汾,赵倌,王减。

“今日朕的新政已经发下去了,不过朕深知,新政实行必然会有阻力,不知各位可有什么看法。”刘辟向这几位问道。

赵倌先说道:“首先封王如今翻不起什么风浪,顶多就是向太皇太后诉诉苦,陛下只要能说服太皇太后就行,至于严刑峻法,必然会有很多人不满,我们要坚持下去,该惩就惩,不能因为这些阻力就放弃。”

王减又说道:“规定吃穿住行和建明堂倒是好办,但是具体建立明堂的规矩,臣对周礼终究没有那么了解,臣想陛下推荐一个人,是臣与赵倌的老师申公,他对周礼可谓是了如指掌。”

刘辟如今本就求贤若渴,自然是希望人才越多越好,立刻召见了申公。

申公在见了刘辟之后,一直也不说话,刘辟忍不住询问道:“老夫子,您对朕如今的政策有什么看法吗?”

申公只说了两句话:“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刘辟听后很不痛快,什么意思,难道朕就只会说漂亮话,不会真的干吗?他这是质疑朕的决心?但是又不能跟眼前80岁的老头说什么,动手又打不过,这位文庙的高人的修为定然不低。

只能气愤的出了屋子,赵倌和王减看刘辟气愤的出来,一句话未说直接走了,不明所以,立刻进了屋子询问老师怎么回事。

申公叹气道:“你们啊,这改政哪是简单的事,你们现在趁着太皇太后不在长乐,大张旗鼓的做事,陛下手里有什么?董老头他们几个会配合吗?”

“美好的理想往往是镜花水月,陛下终究是年幼,他自己大权都不在手里,就异想天开想改政,跟痴人说梦有什么区别,他这是被董老头利用来试探太皇太后,顺便恶心一下武庙,我劝你俩也赶紧离开,不然太皇太后追究起来,你们两个定然是出头椽子,先死的就是你们俩!”

申公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论道——文景卷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