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自杀,琼瑶也自杀了。
三毛我行我素、放荡不羁,一生只爱自由,她自 杀是解脱,是快乐,是又一场远行。
琼瑶大家闺秀,出身名门,养尊处优,轻轻松松就能尊严又权威的活着。她真的不该自 杀。至少我这么认为。
我从来不看琼瑶的书,确切的说,就是连完整的一本都没看完过。
曾经在舅舅家睡在表姐大腿上,从黏湿的凉席上拿起过一本《燃烧吧,火鸟》。那个年代,这种书都是从书社借的。
整本书破败不堪,每一页纸上都充斥着少男少女的手汗味。我翻看了几页,了无兴趣放下了。不知道是被那种庸俗的味道熏呛到了,还是本身那些幼稚又费解的文字实在提不起我的兴致。
可是三毛不一样啊,我是三毛疯狂的拥趸。三毛所有的书几乎都翻烂了。三毛的文字,三毛的爱恨情仇,三毛的神经大条又小女人的可爱,通通被我收入皮骨,相爱相生。
三毛多神秘啊,三毛多可爱啊,三毛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女巫,她能牵扯你的神经,能搅动你的情感,让你哭让你笑,让你读后久久不能释怀。
在撒哈拉的故事里面,牧羊人轻而易举将羊群赶到三毛家的天台偷水喝,不慎踩碎了天窗玻璃,从天而降,砸在正在下面安静看书的荷西,荷西大叫三毛,三毛飞奔而来,看见山羊不哭反而笑眯眯的看着她,原来掉下来的山羊顺势把天窗下努力生长的几株绿叶植物给啃吃了。三毛拼尽全身的力量,给了山羊一个大嘴巴,然后就抱着白毛巾痛哭起来。
这段文字太生动了,每次看到这里就像被摁了笑不停的按钮,笑到肚子疼。笑完之后,静下心来,又感到一丝丝的悲伤。
还有一次,因为晒在天台上的水又被羊偷喝完了,准备去参加一场西班牙人聚会的三毛,只能用毛巾将洗了一半的身子擦干净,穿上隆重的衣服,在大太阳底下,眼巴巴看那些西班牙雇员的太太们骑马舞蹈,开心狂欢,自己动也不敢动,因为怕出了汗会起泡泡。这段文字又把我笑傻了。脑补了那个黄尘喧嚣,马欢人浪的场景,三毛像个清朝的遗胄,不敢妄动。
三毛的爱情更是惊心动魄啊,让人唏嘘。那个西班牙的雪夜,荷西倒着边退边喊三毛:“等我四年,回来我一定娶你。”
然而粗犷而又温柔的荷西,只陪了三毛五年。就长眠在那片孤独的海。
三毛痛彻心扉,神思恍惚中看见死去的荷西居然流泪了。她痛到想要把荷西从土里再刨出来,再紧紧拥抱住,再也不分离。
三毛是作家,其实她是诗人。她活成了一首诗。
诗不都是这样的吗?缥缈不定的意识流,空灵如水中花、雾中月。生如蜉蝣,死去又让人如此怀念。
琼瑶的书看不下去,但是琼瑶的电影是真的好看啊,惊艳绝伦的男女主角,阳光明媚的氛围,悦耳酥软的主题音乐,尤其是男主角斩钉截铁爱的告白,那个独特浑厚的声线,好像下端坠了个铅球。
三毛失去爱人的时候,琼瑶和她长谈了7个小时,让她发誓不会自杀。
三毛很听话,虽然她最后还是采取了这个形式告别,毕竟已经挣扎了很多年。
这人世间剩一个琼瑶孤独老去。虽然很老了,但是出现在众人面前,总是发丝稳而不乱,妆容干净清爽,好像是爱情滋润着的小女人。
看了诸多乱七八糟的报道,说了很多平鑫涛渣的不露声色的坏话。但是这些都是琼瑶自己的选择。
她不蠢,也不傻,她只不过中了爱情的毒而已。
这世上,唯有爱情的毒无药可解,枕边人心上人,一旦褪了爱情的甜蜜外衣,就丑陋的可怕,也能让人清醒的可怕。
也许琼瑶只是不想活在清醒的刀伤里。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翩然的背影留给世人,她只想不再清醒的每天被伤。
三毛和琼瑶,宝岛台湾的两个文学巨擘。写尽残阳,殊途同归。
那温柔的气候,那轻抚的海风,那遍地生长高大葳蕤的红豆树的地方,远远地,秦汉和林青霞笑语晏晏的走来,你侬我侬,又渐行渐远。
那些唏嘘的人们啊,梦里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