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流氓外交鼻祖张仪后裔与战国第一大间谍苏秦后裔在老祖宗母校重逢
张艺:鲁童鞋,大好周末光天化日不出去疯不出去癫,一个人躲在宿舍发神经啊。
你才神经呢,天天弄个植物来,你道这里是你家御花园啊。
鲁褩见张艺闯进来,也被唬了一惊,强行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方手里的小松绿,故意制造言语“针对”来避免尴尬。
张艺只是开了个玩笑,她如何能发现鲁褩的小秘密呢?只道这个赵国女巫又泡制出了啥新毒,正偷着乐呢。
况且当时她也正惦记着自己的“新发现”。
啥新发现?与其说新发现,也不如说是小秘密。
原来回宿舍路上,张艺在校园宽阔的林荫道上撞上了一个熟人,带着花痴迅速脑补了一下那个曾拿着绣花针翘着兰花指补军服的男生。
苏大少背着背包,酷酷的从对面走来,两人呈平行状擦肩而过。
原本以为就这样过了,不会有人生的交集。
不料,张艺突然听到背后有人问:这位童鞋,问一下,你这小松绿哪买的?”
张艺回头,原来苏晴又回来了,挺诧异的。
张艺回答得特仔细:噢,是南郊的花鸟市场,据说这是新西兰产的,挺珍贵的。
好,我知道了,谢谢!回头我也叫人去买几盆。
张艺心想:还叫人去买几盆,你谁呀?大周王子啊!甩酷啊!
苏晴刚要回头,又转回来正经地问:你是哪个系的?
苏小妖,今天不跟这个小楚女擦出点火花是不是心里不踏实?
呃……
农学系。
“噢。”苏晴点点头,表情不可捉摸,有点恍然大悟的意味。
张艺似乎洞穿对方的小心思,误会对方讽刺她的专业,心想:噢个啥,农学系跟小松绿有啥逻辑?
我是纵横系的,我叫苏晴,大周本地人,幸会幸会!
苏童鞋继续“勾搭”。
我来自楚国,我叫张艺。张冠李戴的张,艺高胆大的艺。
张童鞋笑笑,却对“大周本地”四字有些反感,心想:大周不就本地,反复强调,有意思嘛?是不是怕人家不知道你是大周人?我还听说你爱作妖呢。
张——
苏晴嘴巴呈“O”型。
对,本姑娘是史上第一大忽悠、流氓外交的鼻祖张仪第161代孙张艺。
张艺爽朗地抢答,显得特神气。
呃……
苏小妖来了个措手不及,人家自报家门那般极致,不知说啥好了!唉,这年头,臭名昭著也值得炫耀。
不过也挺意外的,没想到两千多年后,曾经叱咤战国的两大纵横家始祖苏秦和张仪的后代居然在老祖宗的母校喜相逢,这个苏小妖立马忍不住“艺”淫起来。
哈,真是缘分啊,我是你家祖上张仪的师兄苏秦第165代孙——苏晴。
苏小妖也忙不迭地的自报家门,根本没去算过到底几代,胡乱报了个数字。
啊,真是太意外啦!我居然在这里遇见了战国第一大间谍苏秦的后裔!
张艺也忍不住双眼“噔”得一下。
呃……第一大间谍……这称谓……
幸好是第一大间谍,不是第一大男宠,苏晴五味陈杂,不知说啥好。
虽然苏晴不认得张艺,可张艺认得苏晴,军训期间新生群里那个巧补军服的男生,张艺一眼就认出了他。
这家伙近距离好酷嘛!要不是嘴巴有点不“老实”,也许她这颗带点蛮夷的小心脏就要一见钟“晴”啦。
张艺像个花痴一样,站着惊呆了,回头看着他越走越远。
张艺拼命脑补人家补军服时安安静静的样子,想象着他坐在林荫道傍,金色的银杏叶窸窸窣窣的落下来,好诗情好远方啊!
突然一阵生猛的无头风,把这个花痴给当头一棒。
张艺呀张艺,你不愧为史上第一大流氓张仪的后裔,你这霸婆桃花眼贼溜溜地害不害骚?
还想隐居深山老林当农妇?怎么不去穆柯寨当女强盗。
你这南蛮子到底没见过世面,来了趟东都见了个极致帅哥就哮喘了。
这回一比较,知道自己多土了吧?
人家是土生土长的大周人,大周懂不?中原之正,华夏之中,正宗周文化熏陶下的新人类,最早的中国人。
咱们是啥?瞧瞧这一宿舍的人,不是戎狄就是蛮夷。
想啥呢?
一个声音响起。
噢没什么——
张艺赶紧闭嘴,发现“万人迷”鲁褩正炯炯有神地盯着自己,急忙一本正经放下手中的小盆子。
最近嘴皮子经常不听使唤,动动出卖心里话,搞得心理活动挺尴尬,有人在她都不敢胡思乱想。
尤其这个“万人迷”,万一不声不响给你下一碗,你就统统不打自招了,那丑可就出大了,张艺害怕极了。
张艺真正认识苏晴得益于成大话剧社编排的一出话剧《樊姬》,她有幸成为该剧的主演。
说起来,这事又牵扯到了柳夏蕙。
柳夏蕙因爱好戏剧,老早在颜辉的建议下加入了话剧社。
当然,颜辉建议柳夏蕙加入话剧社是有因果的,他不忍心看着她整天为家事心烦,不想让她的生活除了枯燥的教学室、宿舍、图书馆、自习室四点一线,再无别的。
他是变着戏法让她去接触外界。
有一回颜辉发现柳夏蕙在图书馆查阅莎士比亚戏剧,于是随口说了句:你可以参加话剧社嘛,里面演出很多,可以尝试表演,锻练才艺,比你读那些理论强多了。
没想到柳夏蕙当了真,果然加入了话剧社。
当时剧社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十周年演出做准备,剧社还给了她一个角色。
柳夏蕙是又紧张又害怕,约拿情节挥之不去,一度想放弃。为此颜辉给她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给稳住了。
十月五号是成大话剧社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安惯例每年有一场庆祝活动,届时话剧社将排演小戏在文体大楼一楼剧场上演。
话剧社提前半个月已经开始排练。
剧社已经准备好了戏本《樊姬》。
樊姬是楚庄王最为宠爱的王后,也是楚国奋斗史上继邓曼之后又一大贤明王后。
楚庄王年少即位,但终日沉迷于声色,不思国政,将祖宗北上争霸失利的耻辱忘个干净。
为此樊姬心急如焚,想方设法劝夫向上,最终用智慧赢得浪子回头,成就了楚国史上的一代霸主,留下“问鼎中原”的千古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