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听到熟悉的声音,后山顿住了。
他凝神看去,此时在石土屋门口,岐华老夫子正站在那里微笑。
“夫子,又见到你啦!”
后山很激动,赶忙上前,恭敬一礼。
“不错!”
岐华老夫子满意地看着司后,开心地笑了。
随后,后山在岐华老夫子邀请下,进入了石土屋。原来,这是岐华老夫子住的地方。
石土屋内,只有五间房,但房间都很大,外间呈圆形形,方形的石桌上整整齐齐摆满了很多药材。
左手边的一个房间,有不少石头堆砌的书架,书架上全是书;右手边一个房间,后山也能猜到是岐华老夫子的卧室。
岐华老夫子招呼后山坐了下来,让一个弟子端来了一瓦盂的水,然后递给了后山。
后山双手接过,轻轻喝了一口。
“咦?有香气?”
后山心头一喜。
于是,他再喝了一大口,顿时感觉非常舒爽,沁人心脾。
“夫子,这是用什么树叶泡的?”
后山好奇地问向岐华老夫子。
“树叶?泡的?”
岐华老夫子愣了一会。
随即,他反应过来,认真做了解释。
“这水,是我们从山上采集的露水。每天清晨的时候,山上的灵气很充足,所以露水蕴藏能量。”
“然后,我们用香叶做柴火,小火慢慢煮,然后这些露水就有香味了。”
岐华老夫子说完,又让弟子给后山倒了一瓦盂水。
这次,后山细细喝了一口,仔细感知了一会,发现水中果然富含很多能量。
于是,他在心中不由感叹,这清晨收集的天然露水,才是最好的清茶。
也许,这就是华夏最早的茶。
华夏人喝茶,不知演化了多少年,到了秦汉时期,就逐渐发展成泡茶叶了。
神州时代,几乎人人都喝茶,特别是结婚成家后的男人。有句名言,不就是“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那意思是说,泡花果茶可以养身体。
“司后,我看看,你的气色比先前好了很多,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吧?”
岐华老夫子看着后山,伸出了左手,轻轻放在了他的头顶。
“嗯,我感觉,身体已经好了。”
后山恭敬地回答,对于身体问题,他没做隐瞒。
“很好!”
“没有一点问题了,而且血气更强了。”
岐华老夫子很满意,收回了左手。
“感谢夫子!”
后山说的话,也不算是假话。
如果不是岐华老夫子的努力,可能还没等到他的到来,司后的魂魄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忘记问你了,为什么来到了都城?”
岐华老夫子说着,再为后山倒上了一瓦盂水。
旋即,后山把为兄长司前报丧以及路途遇上有穷羿的事情,简单介绍了一下。
“原本打算,过段时间,再去小司族看看你们。既然你过来了,正好。”
岐华老夫子点点头,目光更加慈祥了。
“夫子对我,如同再造。”
后山对岐华老夫子也更加尊敬了。
“我跟你家有缘,跟你也颇有缘分。你有没有兴趣,做我的徒弟?”
岐华老夫子清了清嗓子,认真问向后山。
“我,愿意!”
后山毫不犹豫。
他的考虑是,自己以后必然离开大夏时代,该考虑为司后留下一些有用的能力在身。
“我年纪大了,本不想带徒了。先神却把你送到我身边,让你成为了我最后一个徒弟。”
“好,没想到啊,我在古稀之年竟然会再收徒弟。为了避免那些繁文和缛节,我们岐门就不用拜师礼了。”
岐华老夫子有些激动,摸了摸自己的黑胡子,主动为后山介绍了岐门的一些情况。
“岐门师祖是岐伯,曾跟随黄帝走南闯北。我是岐门第十九代弟子,主要为夏后服务。”
“我的弟子学成后,去了中原各地,绝大部分都在为各氏族百姓看病。”
岐华老夫子说完,很是自豪。
然后,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看你,内藏乾坤之道,必是奇才;接下来,你跟我好好学习,我把毕生所学都传授于你。”
后山自然懂得机会难得,立即站起来,向岐华老夫子行了弯腰礼,真心回应道:“夫子,弟子谨记在心!”
岐华老夫子很欣慰,示意后山坐下,为他讲了历代祖训,以及行医救人的方法要领,等等。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了,直到岐华老夫子被人叫走,后山才打算离开。
岐华老夫子临走前,让后山自己去书房找书看,明天过来给他传授功法。
于是,后山进到了那个书屋。书屋中大多都是布书,然后树皮书,另外还有贝壳书。
他知道,在大夏,布书是非常难得的,普通百姓家就很少会有布书。所以,这些书都是大夏的财富。
后山随手拿起一本《药之治病》,里面是关于药材的书,翻了一下就放了回去。
然后,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病理乾坤》,是食物养身方面的书。
接着,他在书房中转了一圈,找到了第三本书《夏小正》,是讲农业历法的。
随后,他又找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书叫《禹刑》,是刑法典范的书。
后山没想到,岐华老夫子还收集这方面的书。
他知道,在轩辕黄帝时代,这些刑法最早是由轩辕黄帝创造的,尧帝和舜帝等后来的帝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特别是皋陶,进行了细致完善。
第五本书叫做《政典》,是讲治国理政方面的,他暂时没有大的阅读兴趣。
“还可以看什么呢?”
后山觉得差不多了,准备带着书本离开。
正当他转身的时候,他猛然看到,在书屋的里面还有一个小间,先前可能被一个石架挡住了,所以他才没有注意到。
后山立刻闪了进去,发现里面几乎全是龟甲类的书。
他没有去看那些龟甲书,而是看向了石架上面的一个石缝,里面放着一张老羊皮,是被一根黄色的木藤捆着的。
后山立马拿起了那张老羊皮,慢慢打开了,那是一本古老的书,上面赫然写着“黄帝内经”。
他立即翻看了起来。
书的前段部分内容,跟后山看过的《黄帝内经》和大众流传的《黄帝内经》大同小异,总共有八十一问、八十一枢。
具体讲,书的前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是《素问》,第二部分是《灵枢》。
书中,以对话问答的方式,阐述病机病理,整体主张摄生、养生、延年、益寿等。
同时,书中主张因天之序。这个天序就是讲,人的身体可以根据天的不同运动顺序而进行调养,这些天序包括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以及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等自然规律。
天地阴阳,阴晴圆缺,人一旦违背了这个天序,就得生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机理;不同的时间,可以调理不同的病;治病重在防病,也就是治未病。
“嗯?还是有些不同啊!”
忽然,后山发现了一些区别。
后时代的《黄帝内经》,增加了天干地支等等学说。
不过,这也很正常,世代有贤人。他们那想要增加一些内容进去,以宣扬自己的学说,这是在发展,在后续流传中是个常事。
让后山更吃惊的,在书的后面,也就是后半段,竟然是《黄帝心经》,正是到后代失传的内容。
书中有详细讲述:人在天地间,天地人为一体,如何吸气纳气、吐气发气,如何通行经脉,如何凝聚日月之精华等。
书中的内容,与后山参悟的《黄帝心经》有个很大的区别。
这本书中,把坤位放在首位,然后是坎定和艮静等,最后是巽虚和震行,运行的时候讲求‘心无杂念,天地无我’。
“先看看这本书吧!”
后山收起了书,然后又跟一个弟子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这里的弟子,大多只是学童,是岐华老夫子的徒弟推荐过来的,一方面可以照顾老夫子,另一方面还可以临近学习。所以,能够来到这里的学童,都被认为是最大的荣幸!
这些学童成年后,会正式拜岐华老夫子的弟子为师。可以说,他们算是岐华老夫子的徒孙。
子夜时分,后山回到了居所。此时,姜牙还没入睡,当他看到后山的时候,噌地从石床上跳了下来。
“司后,你去哪里呢?”
姜牙很是好奇。
“拜师去了!”
后山没有隐瞒,把拜岐华老夫子为师的事情说了说。
很快,大家就会知道这个事情,所以他没有必要隐瞒。另外,他也打算以这个身份在大夏行事。
“岐华老夫子,是大夏最有学问的人之一,比另一个人雷西还要厉害。”
姜牙听说后,非常羡慕后山。
“你不是最喜欢练武吗?你说说,最想拜谁为师?”
后山打趣道。
其实,他是在想,能不能让修罗收姜牙为徒。
“其实,我更想读书,读兵法。”
“熟读兵法,我就可以做谋士。”
姜牙望着屋外,眼中浮现着憧憬。
后山闻言,感觉很是惊讶,他一直觉得姜牙很喜欢练武,以后可以做带兵打仗的将军。
“你想做谋士?”
后山看着姜牙,认真了几分。
“其实,我知道我不是练武的奇才。但我可以学兵法,同样能够带兵打仗。”
姜牙说得头头是道。
后山记得岐华老夫子的书架上,有兵法方面的书,譬如,《军约》、《军治》以及《军志》等,下次借过来让姜牙看看。
后山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差点就改变了历史。如果姜牙成为统领兵马的将军,历史就会被改变,那他就回不去了。
还好,后来阴差阳错,姜牙的发展被搁置了。很多年后,他的后人有了盖世成就。
“睡觉吧,明天早起!”
后山打了个哈欠。
这一整天很累的,司后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
翌日,破晓,后山早早起床了。
他想起来了,昨天忘记给玉兔找药材了。正当他匆匆出门的时候,却看到了修罗,正从外面进来。
“呵呵”
后山笑了,他看出来了,修罗多半是出去练武了。他很好奇,修罗在修炼什么神功呢?
修罗看见了后山,主动上前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出去找有穷羿了。
“嗯?”
后山更好奇了,修罗从外面进来,只是来跟自己打一下招呼吗?
他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准备去拜见岐华老夫子了。
到了岐华老夫子的屋中,发现老夫子不在家,他便找个石凳坐下,左手抱着玉兔,右手拿着《黄帝内经》阅读起来。
半晌午的时候,岐华老夫子回来了,神情十分凝重。当看到后山的时候,他的脸上才浮现出笑容。
“等会一起用餐,午后,我就教你功法。”
岐华老夫子的话语,简单明了。
后山点点头。
一会,弟子准备好了餐食,非常朴素,都是五谷杂粮。
快速用完午餐后,后山立即给玉兔喂了一点水,然后就跟着岐华老夫子进了书房。
“昨天,你看了什么书?”
岐华老夫子问向后山。
“《黄帝内经》”
后山认真回答。
“啊?可以,能看懂吗?”
岐华老夫子异常惊讶。
“师父,我能看懂,以前就看过相关的书。”
关于《黄帝内经》,后山自然很自信。
“好啊,前两部分,你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找时间来问我。”
“第三部分是‘黄帝心经’,掌握很有难度,等会我给你讲解一次。”
岐华老夫子立马做了安排。
“师父,这部分,我也看过了。”
后山的本意是,不想耽误岐华老夫子的宝贵时间。
“那,你讲讲你的理解,让我听听!”
岐华更讶异了。
后山点点头,噼里啪啦讲了起来,讲得很快。他只讲对这个时代《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心经’的理解,没有夹杂往后时代的内容。
岐华老夫子听得目瞪口呆。
在后山讲完后,他竟然又沉默了很久。
“孺子可教!”
岐华老夫子神情庄重。
“就按照你的理解,进行练习;你要记得,最好的修炼时间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样不会轻易被人打扰,你就不容易出现中途岔气的情况。”
岐华老夫子谆谆教导着后山。
“好的,师父,我会谨记的。”
后山保持着谦虚和认真。
“我马上去参加一个重要议事,会比较忙,你自己好好学习。”
岐华老夫子站起来就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猛然回过头来,对后山说道:“这里的药材,你都可以用,包括给那只白兔的。”
“谢谢夫子!”
后山感觉很温暖。
随后,他在外间选了几味药材,譬如,知柏、蒲公英、桑叶、连翘和厚朴等消炎解毒的药材,再选了鹿茸和枸杞等几味性暖升阳的药材相配合。
然后,他开始为玉兔熬药。
“咦?”
蓦然间,他发现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正在趴在药材堆里,好奇地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