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深受启发
书名:秋浓叶红时 作者:夕雨 本章字数:2660字 发布时间:2025-01-06

枫叶于是依了弟弟宗宗,拉着宗宗的小手沿武汉长江大桥一侧的人行道步行,姐弟俩边走边欣赏长江两岸旖 旎的风光。

姐弟俩花了近半个小时从武昌桥头步行到汉阳桥头,枫叶关心地问宗宗说:

“宗宗累不累呀,要不咱俩再坐公交车返回去?”

宗宗撒着娇说:

“不嘛,我一点都不累,咱俩再走回去嘛!”

姐弟俩于是又步行转身从汉阳桥头返回武昌桥头。枫叶看看宗宗,见宗宗这时走得小脸通红,满头大汗。枫叶用纸巾给宗宗擦干头上的汗水,又跑去桥头的小商亭买来两瓶矿泉水,递了一瓶给宗宗。宗宗打开瓶盖“咕咚咕咚”地喝了好几大口,笑着说:

“啊呀,真痛快啊!”

宗宗定定神,然后又对枫叶说:

“姐,这回我要在班上大大地炫耀一番,他们那些人只是来武汉长江大桥上打卡瞧了瞧,走马观花,就说我是‘老土’哦!可他们没有像我和姐你这样在大桥上步行一个来回,饱览大桥上和长江两岸的风光,他们才是真正的‘老土’呢,哼哼哼!”

宗宗边说边夸张地一挥小胳膊又挺挺小肚子,然后像个小将军对枫叶下命令说:

“走,咱们继续下桥步行,姐你给我前面带路!”

枫叶歪着脑袋打量着小嘴“叭叭”正说得起劲的宗宗,她没有想到才八岁多点的弟弟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她也故意给弟弟助个兴,她装模作样地向宗宗敬一个不知是队礼还是军礼,脆声答道:

“是,女战士枫叶执行首 长的命令,请宗宗首 长先行!”

“哈哈哈!”

姐弟俩笑着抱成一团……

枫叶和宗宗从武昌大桥头的水泥阶梯拾级而下,姐弟俩走不多远就来到了平湖门轮渡码头。

枫叶和宗宗在码头上看到,码头观景台上聚集了许多男女老幼,人头攒动,他们都关注着下面石级台阶上身着泳装的男女游泳爱好者们,这些游泳爱好者当中有六七十岁的老者,也有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他们不顾已入秋长江水的凉意,即将跃入江水中去劈波斩浪!

枫叶曾听吴奶奶给她讲过,我们的开国领袖、一代伟人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时间里,他老人家来江城武汉十八次畅游长江,有好几次都是从平湖门码头下水。1956年7月16日,他老人家从平湖门码头下水,在汹涌的长江中挥巨臂畅游,犹如闲庭信步,老人家吟诵起《游泳》词名篇: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

后来为了纪念开国领袖、一代伟人十八次来武汉畅游长江的壮举,江城武汉人民都自发地每年在开国领袖7月16日畅游长江的这一天跃入长江畅游,逐渐形成了“渡江节”。从1993年起,武汉市政府决定将每年7月16日拓展为国际渡江节。每到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游泳健儿与我国全国各地的游泳健儿一道在长江中竞技,一起追寻一代伟人的足迹。

枫叶将她从吴奶奶那里听来的开国领袖畅游长江的故事讲给弟弟宗宗听,宗宗随即吵闹着说:

“你姐姐你带我下台阶上走走,让我也去踩踩伟人老爷爷的足迹好吗?”

“好,姐姐答应你。”

枫叶没有想到弟弟才这么丁点大,已经对咱们的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有了感情。她随后牵住宗宗的小手走下水泥台阶,姐弟俩特意在临近长江水的几级台阶上,上上下下走了好几遭,走罢,姐弟俩又蹲在岸边,两手掬起浑黄的长江水洗洗脸。

正在这时候,欢呼声骤然响起。姐弟俩闻声望去——只见一队队游泳健儿纷纷跃入浑黄湍急的江水中,到中流击水,奋力向长江对岸抢去!枫叶此时此刻觉得:江城武汉的这些后来者们正沿着开国领袖、一代伟人当年亲手开辟的航道前进,他们也应该算是追光者哦!

这时,亲眼目睹健儿们畅游长江的宗宗,在那儿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一会儿对枫叶说:

“叶子姐姐,我长大了也要去畅游长江,你教我游泳好吗?”

枫叶回答说:

“啊呀,好弟弟,姐姐好惭愧耶,姐姐也是一只旱鸭子不会游泳呢!不过姐姐一定会带弟弟你去学,咱们姐弟俩今后也一定要畅游长江,到中流击水去!”

……

离开平湖门码头,枫叶领着宗宗随意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武昌大桥头的蛇山南麓脚下。宗宗的眼尖,他指着前面对枫叶说:

“姐姐你看,那儿有一座纪念碑呢!”

枫叶闻声看过去,可不,前面果真竖有一座纪念碑,碑后方还有一个陈旧的小亭子。

枫叶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听说过在“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里,不仅立有向警予烈士纪念碑、施洋烈士纪念碑、林祥谦烈士纪念碑,而且还有辛亥革 命首义三烈士彭树藩、刘复基、杨洪胜纪念碑等,可她从未听说过在这蛇山脚下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也立有这样一座烈士纪念碑。

枫叶领着宗宗来到纪念碑碑前,姐弟俩看见碑上写有“陈定一烈士就义纪念碑”十个大字。枫叶随后认真地默读纪念碑旁的铭文碑,她越读越肃然起敬。宗宗毕竟是才读小学二年级,铭文碑上的许多字他不认识,他等着听姐姐讲解给他听。

待枫叶默读完,宗宗看见姐姐一双美丽的大眼眶里已经溢出几粒晶莹的泪珠。宗宗轻轻地一拉姐姐的胳膊,他是让姐姐弯腰下来,他要用小手抹去姐姐眼眶旁的泪珠呢。

枫叶将碑文的内容讲给宗宗听:陈定一烈士生于一九零七年,原名学灏,江城武汉汉口人。一九二三年她十六 岁时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加入孙 中山领导的国民 党,一九二四年与我党革 命家董 必武、陈谭秋建立了联系,同年担任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 席,一九二五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江城武汉途中,陈定一奉命潜入武昌城内北洋反 动军阀队伍中做宣传策反工作时不幸暴露,于八月被反动军阀捕获,于八月二十七日在武昌长街火巷口英勇就义,就义后敌人还悬其首示众三天。陈定一烈士就义时年仅十九岁。

宗宗听完姐姐的讲述后也小嘴一扁,带着哭声说道:

“啊呀,陈姐姐就义才十九岁!她比叶子姐姐你只大三四岁呢!”

枫叶点点头,也含泪说:

“是的,十九岁是女孩儿花一样的年龄啊!若放在现在,这个年龄的姐姐们应该还在读大学。可是陈姐姐当年这个年龄,她就在为中国的命运四处奔走,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抛去美丽的头颅、洒下一腔青春热血,我们应该永远不要忘记这样的英雄啊!”

宗宗仰头凝望着枫叶姐姐美丽而庄重的脸庞,极其严肃地点着头。

这时候,枫叶又联想到这个暑假期间,她与吴永刚、吴秀丽和秦国斌等进行红色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她不由想起在南湖那艘小画舫中十三位播火者、在湘江战役中重伤被俘而毅然自断肠肚的红军陈树湘师长,还有许许多多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冲杀在娄山关前、泸定桥上的红军战士们……

枫叶想:这许许多多的先烈不是一直在追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光吗?他们为此不仅仅是奉献青春,还奉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些追光者们的纪念碑永远耸立在我们每一个后来者的心中啊!

不远处的长江岸边,有人放响作曲家吕其明所作的管弦乐曲《红旗颂》,乐声随江风一阵阵送入枫叶的耳内,声声震撼她的心房。此时此刻,她一直为班上酝酿构思的文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终于成熟了,她决定这台节目的名字就叫《追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秋浓叶红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