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漠南之战
书名: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762字 发布时间:2025-01-13

公元前124年春,卫青率领大军奔袭了六七百里,进入匈奴的腹地,大败匈奴的右贤王。战后卫青被封为大将军,统领全军。


伊稚斜单于当然不甘心右贤王的失败。同年秋天,他就派出万余骑兵再次袭击代郡,代郡的都尉朱英被杀,千余边民被掳走。汉武帝收到消息后,大怒,决定再次出兵。这次的目标便是匈奴的单于主力。


公元前123年春,卫青率领大军从定襄出发,驻军于长城之外。定襄郡的治所在今天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的土城子乡。随同卫青出征的将领,还有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前将军赵信、后将军李广。李广是这些将领里唯一一个没有被封侯的。同时,汉武帝还派张骞为向导,也随军出征。另外,还有个不起眼的校尉,也在此次的大军之中,这是他首次参战,本打算出来历练一下,他就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汉朝的大军出征了,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找到匈奴的主力。匈奴不像汉朝有坚固的城池和固定的住所,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随着水草而随处迁徙。匈奴的军队也是单于走到哪里,哪里便是王庭。于是,卫青就让各位将领率领着本部人马出征去寻找单于的主力,并且严令各部出塞,不得超过百里,半个月后必须全部返回。


半个月的时间里,各路人马均有斩获,共歼敌数千人,然后便返回了大营。但是他们遇到的都只是一些匈奴的小部落,并没有找到匈奴的主力。


一个月后,卫青再次派出将领们北上。这次是以大漠为界进行搜索,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匈奴的主力,再次攻破匈奴的多个小部落,斩首和虏获了万余人。


如此大规模的出兵,匈奴必定有所防备。于是,卫青打算派出一小股轻骑兵前去侦查,派去侦查的是赵信和苏建。他们两人的大军有两万余人,但他们将大部分的人马都留在了后方,只率领了三千轻骑前往。这样既可以灵活快捷地行动,如果遇到了匈奴的主力,也可以快速地撤退回来报信。


然而,他们这次却真的遇到了伊稚斜单于的主力。可悲的是,伊稚斜也早已知道了他们的行踪,正率领着三万大军提前布好阵,等待着他们。就这样,赵信和苏建率领三千人马钻进了匈奴单于的包围圈。


双方厮杀了一日后,因为敌我悬殊太大,汉军的三千人实在是难以支撑。见汉军败局已定,单于便开始诱降。赵信以前本来就是匈奴的小王,战败后投降的汉朝。所以他对投降匈奴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便率领着八百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了苏建的一支孤军,苏建就更难以支撑了,只身一人逃了回来。


但逃跑途中,他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后军。原来后军听说前方战败,赵信还投降了,于是军中便开始大乱。赵信的部下很多都是投降过来的匈奴人,所以听说赵信投降后,他们也准备去找匈奴投降。幸好有一个名叫孟已的汉军骑士及时砍杀了几个带头的,才总算稳定局势,将队伍给带了回来。战后,孟已被封为了关内侯。苏建的队伍则基本都是汉人,听说前方战败,苏建又不知所踪,于是也及时地撤了回来。苏建没有找到自己的后军,就直接逃回了卫青的大营。


这一战可谓是损失惨重,就在众人都郁闷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发现此时的军中有一批人已经不见了,此人便是霍去病。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关于他的身世,我们在之前的节目里介绍过,大家可以回头去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他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汉武帝很喜欢他,就想重点培养。汉武帝让他学习孙子兵法,但是霍去病认为,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随机应变,照搬别人的东西,太过死板,没什么用,所以他压根就不学。所以在古今中外,不学兵法而成为名将的,或许也就他一人了吧。


这一年,霍去病只有十八岁,还是虚岁。汉武帝想让他跟着舅舅卫青出去历练一下,于是就封他为嫖姚校尉,跟随大军出征了。卫青对他没什么要求,也没给他安排具体的作战任务。于是他就带领着八百人脱离了大军,独自去寻找战机了。


他的部下大多都是匈奴的降族,有四位军侯,分别是高不识、仆多、邢山、徐自为,每人率领两个百夫长和二百名骑兵。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前往扶余山去寻找战机。那里就是我们上期讲过的卫青大败右贤王的地方。


经过数日的奔袭,他们来到了扶余山的山坡上。在这里,他们截杀了一位老年的斥候,通过对这名斥候的分析,霍去病推断介洛侯就在附近。原因是介洛侯是伊稚斜单于最小的弟弟,属于伊稚斜单于老祖宗辈的。匈奴人的风俗是重少轻老,所有的饮食和衣物等,都是先给年轻人,有剩余的才能分配给老年人。因此,匈奴的很多老年人都是食不果腹的。介洛侯已经年近七十,无法继续冲锋陷阵,只能负责给大军运送粮草辎重。他能体恤老人,很多老人也就前来投奔他。所以通过这名老年斥候,霍去病推断出介洛侯一定就在附近。


经过几日的搜索,他们终于在一个湖边发现了介洛侯的运粮大军。但他们没有立即出击,而是用牛皮包住马蹄,用笼子套住马嘴,静静地隐藏了起来。


夜幕降临后,霍去病便率领着他的八百勇士一马当先冲入敌营,开始大肆地砍杀。面对突如其来的冲锋,匈奴士兵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介洛侯本人在混战中被杀,伊稚斜单于的叔父、军臣单于时期的右贤王洛姑比被俘虏,还有匈奴的相国和当户等一众高官也全部被杀或被俘虏。


此一战,霍去病只用了八百人,歼敌两千零二十八人,同时还缴获了大量的粮食辎重,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一把大火全部烧掉。


至此,漠南之战结束。这场战役并没有达到歼灭单于主力的目标。虽然杀敌万余,但是自身的损失也比较大,还有一员大将叛逃了匈奴。


所以回到长安后,对于主将卫青,汉武帝只是象征性地赏赐了千金。而此战中 功劳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当然就是霍去病了。他长途奔袭,找准战机,果断出击,歼敌数量远超自身的兵力,是妥妥的大胜。于是汉武帝封他为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就这样,他和他的舅舅卫青一样,也是一战封侯。同时,他也以不凡的战绩向世人宣告,大汉王朝最耀眼的一代名将已经横空出世了。


另一个功劳最大的便是张骞,因为他的引导得当,使汉朝的主力大军第一次深入到匈奴的大漠,而且还没有缺草断水,立了大功。于是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


有奖,就有罚。此战中损失最大的当然就是赵信和苏建了。苏建只身一人逃回卫青的大营后,很多人都建议卫青杀了苏建以振军威,但卫青说:“我是外戚领军,还有必要用杀将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吗?”于是他就把苏建带回长安交给了汉武帝发落,汉武帝定他为死罪。不过最后苏建又是用钱买了一条命。


而跟他一起出战的赵信投降匈奴后,伊稚斜单于对他非常的器重,不仅封他为自次王,还把自己的姐姐也嫁给了他。他因为在汉朝多年,非常了解汉朝以及汉武帝接下来的战略,所以他建议单于,要想对抗汉朝,最好的办法就是诱敌深入。等到汉军远道而来,人疲马乏,粮草供应不上之时,再发起攻击,则可彻底击垮汉军。


为了能达到这个效果,他建议单于将王庭从漠南迁往漠北。伊稚斜单于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即就率领大军北上,将王庭迁往了漠北草原。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建议却间接的成就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壮举。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