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讲到董卓让王允带着皇帝和大臣们迁往长安,他自己则留下来防守洛阳。之后,曹操独自领兵西进,孙坚也率军攻打董卓,那么曹操和孙坚能够打败董卓吗?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讨董联军发生内讧及孙坚,且孙坚并非“温酒斩华雄”这段历史。
讨董联军的十几路兵马在三个地方集合。其中,袁绍和韩馥等人驻守在河内郡的治所怀县(即今河南省武陟县土城村);曹操和桥瑁等人驻守在酸枣(即今河南省延津县附近);袁术和孙坚驻守在汝阳(即今河南省鲁山县)。
可是各路大军到达后,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一直拖到了六月份,也不见动静。于是,曹操便独自领兵西进,准备去攻打城皋。之后,济北相鲍信与陈留太守张邈的部将卫兹也带了一些兵马前去支援。他们率军来到了汴水,与董卓的大将徐荣展开了激战。可曹操的兵力太少,导致士兵伤亡惨重,他本人也被流箭射中摔下了马背,幸亏他的堂弟曹洪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最终,曹操战败而归。回到酸枣后,他发现其他的各路联军依然在大摆酒宴,歌舞升平,完全没有攻打董卓的意思。他给大家建议说,大军应该一起向西推进,守住孟津关、敖仓以及太谷关等要塞,然后再奋兵进攻武关,从两面夹击董卓,那么董卓必败。可是关东诸将毫无兴趣,照样驻守观望。曹操非常无奈,只能独自前往扬州,重新招募了一千多名新兵,去往了袁绍驻守的河内郡。
不久后,酸枣联军征集的粮草消耗完了,便准备各自退兵。然而,在退兵之前,他们竟然还发生了内讧。兖州刺史刘岱杀死了东郡太守桥瑁。随后,大家一哄而散,轰轰烈烈的讨董战争,最后竟以闹剧收场。
酸枣联军失败后,袁绍终于下令,让河内郡的联军向孟津关挺进。河内太守王匡率先派人出战。董卓得知后,采用移兵之计,稳住王匡,同时派遣精锐大军偷偷地从小平津关渡过黄河,然后从后方突然发起攻击,王匡的大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之后,河内联军再也不敢出战了。
这时,袁绍又开始发挥他擅长“另起炉灶”的想法了。他觉得汉献帝既然受制于董卓,那他就重新再立一个皇帝,便可以与董卓分庭抗礼了。可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告诉袁绍,我们起兵后之所以天下响应,是因为我们是正义之士,汉献帝并没有过错,你有什么理由废他呢?袁绍见没人支持他,就派人去说服袁术,希望能得到袁术的支持,可袁术早就有了自己称帝的打算,怎么可能支持他另立他人呢?所以也没有答应。从此之后,袁氏俩兄弟渐行渐远,逐渐产生了积怨。
接着,袁绍派人去拜见幽州牧刘虞,希望将他拥立为皇帝,但被刘虞断然拒绝。袁绍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派人前去,希望他能担任录尚书事,这样他就可以代替皇帝封官加爵了。结果刘虞还是不同意,袁绍也就只能死心了。
说完这两路联军,我们再来看袁术和孙坚的南路军。孙坚,我们之前讲过,六年前,他就建议张温诛杀董卓,但张温没有听从,现在董卓终于成为了祸害。三年前,由于长沙人区星聚众反叛,朝廷便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去剿灭,他仅用了一个月就打败了区星,之后又与王叡联手平定了零陵和桂阳。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王叡看不起他这个粗俗的武将,多次流露出轻蔑之意,让孙坚十分痛恨。
此次讨伐董卓,他从长沙出发后要途径荆州的治所江陵,而王叡恰好就是荆州刺史。于是,他到达江陵后,趁王叡不备,偷偷地混入城中,然后逼迫王叡吞金自 杀。王叡死后,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之后,孙坚继续率军北上来到了南阳郡,他以讨伐董卓的名义,向南阳太守张咨征召军粮。可是张咨既不给军粮,也不肯与孙坚见面。孙坚本打算继续进兵,可他担心张咨在后方捣乱,于是便对张咨起了杀心。他派遣亲信告诉张咨说,他突发疾病无法率军前行,希望把自己的兵马交给张咨,替他出征。张咨听后非常高兴,对孙坚的数万兵马更是垂涎欲滴,立即带领着五六百人前往孙坚的营地。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孙坚的病床前问候,没想到,孙坚突然从床上跃起,斩杀了张咨。
然后他继续率军北上,到达了鲁阳,与袁术合兵一处。袁术任命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率军去攻打董卓,且负责给孙坚供应粮草。可孙坚的大军刚准备出发,董卓就派遣胡轸前来迎击,而且胡轸的先遣骑兵已经到达了鲁阳。孙坚见状,让大军不要妄动,有条不紊地原路退回了城中。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不敢贸然攻城,只能撤兵离开。
191年二月,孙坚再次率军出发,来到了梁东(即今河南省伊川县东)。在这里迎战他的是之前打败过曹操的徐荣,徐荣将孙坚包围了起来,致使孙坚全军溃败,只带了十几名骑兵突围了出来。之后,他一路收集散兵,退到了阳人(即今汝州市西北)。
董卓得知后,立即任命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率领五千人马前去迎击。临行前,胡轸给部下的将领们训话说:“我看非得斩杀一名清瘦高官,才能整肃大军的纪律。”吕布等高官听后颇为不满,打算让他败给孙坚,灭灭他的威风。
胡轸的大军到达广成关的时候,天气已晚,便准备在这里扎营休整,而且董卓给他的作战计划也是在这里休整,然后彻夜进兵,天明时分开始攻城。可吕布等人却说:“孙坚已经开始逃跑了,应该立即追击,要不然就错过良机了。”于是,胡轸只能连夜进军。可当他们来到阳人城下时,发现孙坚并没有逃跑,而且守备森严,连突袭的机会都没有。
这时,胡轸的大军饥渴难耐,士气低落,因为已经是夜晚了,漆黑一片,没办法修筑工事,只能将就着卸甲休息了。可士兵们刚刚除去铠甲,放好武器,吕布就派人散布谣言说:“孙坚率军来偷营了!”士兵们惊慌失措,丢盔弃甲地开始逃跑,一连跑出了十几里,发现根本就没有追兵。可此时,天空已经开始放亮,到了预定好的攻城时间了。于是人困马乏的大军,只能拾取兵器,开始攻城。可这样一支军队怎么可能攻得下城池呢?没多久,胡轸就下令撤军了。他们一撤军,孙坚就立即率众出城追击,致使胡轸全军溃败,而且属下的都督华雄还被孙坚给斩杀了。所以华雄是在这时被孙坚所杀,并不是《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被关羽所杀。
此战过后,孙坚名声大噪,威名远扬。有人趁机挑拨袁术说:“孙坚一旦攻入洛阳城,恐怕就不受你的控制了,不如现在就除掉他。”袁术听后便不再给孙坚供应粮草。孙坚的军中缺粮,让他万分焦虑,只能亲自骑马去找袁术理论。袁术自觉理亏,只能马上下令给孙坚调拨军粮。孙坚这才返回了自己的军营。
这时,董卓也觉得孙坚难缠,于是派遣李傕前来求和,希望能和孙坚结为儿女亲家,并且让孙坚把孙氏子弟全都列出来,任命他们为太守或者刺史等高官,但被孙坚断然拒绝。
之后,孙坚率军前往大谷关,这里距离洛阳城只有九十华里了。董卓决定亲自率军来迎击孙坚。然而,双方激战后,他才发现根本打不过孙坚,于是只能让吕布留下来掩护,让朱俊驻守洛阳,他自己则退到了渑池。
可是有“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称的吕布,也不是孙坚的对手,激战片刻后也引兵退走,去找董卓了。
接着,孙坚便准备攻打洛阳城。驻守洛阳的朱俊,本来就和董卓不是一条心,而且孙坚是和朱俊一起剿灭黄巾军的时候,被朱俊赏识才逐步升迁起来的。而且朱俊觉得只靠洛阳这座孤城想守也守不住,何况他根本就不想守。于是还没等孙坚攻打,他就主动放弃了洛阳,领军退到了中牟县。然后他给各州郡传信,反过来讨伐董卓,站到了联军这一边。
就这样,孙坚顺利地进入了洛阳城,可进城后,他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汉国都,此时已经是破败不堪,残垣断壁,而且数百里内没有烟火,人去楼空,一片凄凉。看着这一切,他不由得潸然泪下。然后他命令将士们清扫出汉室的宗庙,用太牢之礼进行了祭祀。而且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竟然还在洛阳城南的甄官井中打捞出了传国玉玺。
袁术得知此事后,立即将孙坚的夫人给拘禁起来,逼迫孙坚交出了玉玺。从此之后,得到了传国玉玺的袁术,便做起了天子的美梦。
孙坚则整顿军队,率军前往渑池去追击董卓。董卓不敢与孙坚交战,他让董越驻守渑池,段煨驻守华阴,牛辅驻守安邑,共同抵抗孙坚,其他的将领则负责防守袁绍等联军。安排好之后,他就前往长安,主持朝政去了。
孙坚知道单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攻入长安的,于是便引兵回到了鲁阳。
就这样,声势浩大的讨董联军只有孙坚一个人在战斗,其他人不但不支援,还在后方搞小动作。比如袁绍,孙坚在出战之前就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了,可袁绍却趁孙坚攻打董卓的时候,竟然将周昂也任命为豫州刺史,还率军攻占了豫州的阳城。孙坚得知后深感悲凉,他告诉属下:“我们同举义兵,是为了挽救大汉的社稷,可如今逆贼未除,内部却如此地争斗起来。”说完不由得仰天长叹。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