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时辰,和谈之地的大殿是不会开门的。他们愿意早到,在那里等着,那就让他们等着吧。
这一次,东方宇文同样是吸取了刚才的教训。并没有让手下的人提前到和谈之地的大殿门口等着。
而是遵照约好的时辰,按时到达大殿门口。尽管双方都带着各自的傲娇,看向对方都是满眼的不屑。
但是,彼此间还是彬彬有礼的保持着相应的礼节,互相打完招呼后就同时走进大殿,走向各自的座位。
李儒虎为了不给心上人圣上丢范儿,以及维护住帝国正统的颜面和威仪,就边坐下边立即开口道:
“前些时日,末将与尊上打过交道,知道尊上依旧一心在维护皇室血脉,以及皇家的江山社稷。
为此,末将相信尊上能够以皇家的江山社稷和帝国的安危为重。不会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因此,末将在此传达圣上的意志:既然尊上和大将军都不赞成造反,都在进行兵谏。
那就还都遵从圣上的旨意、维护圣上的威仪、维护帝国的利益,以及确保皇家的江山社稷免遭危机。
既然如此,身为圣上的臣子,就要遵从圣旨,立即将围困京城的大军撤回。
南境的官兵立即回防南境边疆,以防安越突袭。北境的兵士也应立即回防北部边境,以防草蛮的突袭。
总之,不能让外邦敌对势力钻了,因贵部挑起的不和与内乱的空子,从而给外敌入侵提供机会。
据多方密探禀报,贵部一些将领正在密谋,企图让帝国的勇士与来犯之敌厮杀,而他们则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在此,将圣上的严正警告如实转达,如若有将领对于帝国之危机见死不救,或者是趁火打劫的成为来犯之敌的帮凶,出卖皇家的江山社稷和帝国的利益,都将受到诛九族等严惩。
也会影响到咱们的和谈。唯有贵部将领遵从圣旨,做到以上事项,圣上才会考虑释放,先前要挟圣上的那些文臣武将,以及其它的一些诉求。”
“将军此言多有荒谬。江山社稷为皇家的不假,但并非是当今圣上的江山社稷。
二十年前,我乃先皇钦定之储君。只因一场忤逆叛乱,导致皇室两败俱伤。
当今圣上之母,趁机而入坐收渔翁之利夺得皇位,并传承给当今圣上。
难道这大函的江山社稷是当今圣上的吗?难道我东方宇文的储君之位,以及皇家江山社稷、帝国利益能谬称为个人得失吗?”
就在东方宇文有点沉不住气的咄咄逼人之时,李儒虎则不卑不亢、沉着冷静道:
“尊上所言,末将并不知情。何况二十年前的陈年往事,已远离今时,并且也不在本次和谈之范围。请尊上,讨论和谈之议题。”
“将军知不知情,都掩盖不了事实。好,那就以和谈议题,逐一辩驳将军的谬论。
将军方才所言,我们并非造反而是在兵谏。既然为兵谏,就必须达到兵谏的目的,满足诉求。
如若,没有达到兵谏的目的,实现诉求,就先行撤兵,那如何能成为兵谏?岂不成为天下的笑柄?
在没有达到诉求之前,先行撤兵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这不能与尊从圣上旨意混为一谈。
其次,有关将军所言,我方将官致帝国利益与不顾,见死不救、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就更是有意揣测的无稽之谈。
如若真如将军所言,有密探之密报。何不呈上密报、传来密探予以证实?
先不说没有此事。即便真的有那种情形,我相信我们的大将军也不会坐视不管,必定不能容忍任何卖国求荣之徒,必将予以严惩。
另外,当前帝国之严峻形势并非是我部将领挑起。而是二十年前的宫乱导致的不公埋下了祸根。
再加上如今圣上身旁有判将之后把持。众多忠勇之士,为先皇打下的江山社稷着想,为帝国利益着想,才向圣上提出恳请。
而当今圣上执迷不悟。不仅未能理解提出恳请之文臣武将的一片良苦用心,并且还蛮横无理的将提出恳请的文臣武将悉数关押。
这才导致如今的兵谏。敢问将军到底是因谁而挑起的当今形势?
最后,在没有释放无理扣押的帝国忠勇之士,在没有达到任何诉求的情况下,就让撤兵。并且还列为撤兵后再行考虑我方诉求,岂不荒谬?”
尽管李儒虎一直都在告诫自己要冷静、要克制。但他还是被东方宇文那咄咄逼人、言辞犀利,以及有些强词夺理给气的脸色发青。
李儒虎强忍住愤懑,边瞪着东方宇文边腹诽着,这东方宇文简直是胆大包天,居然敢指责他李儒虎的心上人圣上执迷不悟,以及近乎于指名道姓的说他李儒虎是叛将之后,还污蔑他把持朝政。
简直是荒谬之极。就这还好意思来驳斥他李儒虎的谬论。到底是谁满嘴谬论?
他李儒虎什么时候把持朝政了?他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御林军统帅,如何能把持得了朝政?
说他李儒虎是叛将之后,证据呢?没有证据就是妥妥的污蔑诽谤。至于二十年前的宫变,他李儒虎不仅不知晓,更是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就算有,那也是你们两方打的两败俱伤。那还不能有人来收拾烂摊子了?
那替你们收拾烂摊子的人,难道没有功劳吗?就算没有功劳,也得有苦劳吧?
那当今圣上的母皇收拾了烂摊子,然后把皇位传承给自己的闺女,有错吗?
就算你东方宇文是当年钦定的储君。那不是还没成为储君吗?就算成为储君了,那不是你们没打赢吗?
那胜王败寇的道理,难道你东方宇文不懂吗?何况你除了是皇室之后,其他的还什么都不是呢。
那你这不就是在强词夺理吗?说白了,你东方宇文就是在反贼将领的裹挟下,点燃了你那权利欲望的野火,现在正在这趁机兴风作浪呢。
当然,愤懑归愤懑。李儒虎自然不会说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