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周廷晚同自己的部下商讨的时候,孙海思也和蔡白胡子聊了很久。
看得出来,对方是名经历丰富的修士,这让孙海思肃然起敬。
带着好奇,他随后问起了对方怎么知道自家门派的事情。
他又不是三岁孩子,虽然听到对方赞扬自家门派的话语,心里感到一丝得意之情,但是他很清楚自家的天龙派如何的名不副实。
自己离开门派,为前途拼搏的时候,实在是因为自己门派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为了他的地龙功的修为,执掌几乎将门派仅剩的家底都挖空了。
蔡白胡子笑笑,道:“在下虽然修为了了,但是平生喜欢同各类修士交往,对一些个门派均有有所了解。”
孙海思听后,不禁肃然起敬,要知道天下之大,七国所有的门派要是仅仅算起数量来,都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更遑论“有所了解”了。
更有许多修仙门派,并不与凡世交集,即使在修行界本身,都少为人知。
这位自称知之甚多的白胡子老头很快就显示了渊源广博的见识,他所了解的“天龙派”消息,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久闻贵派以双修闻名,如今这世上早已少见炼体修士了,更不要说是炼体、练气同修的道友。”
“蔡道友所言极是。”
“不过,听闻贵派目前已经没有将天龙功练成之人了,却没想今日又遇见了一个。”
蔡白胡子说话倒也不客气,但是不得不说,句句都说得很正确,孙海思听后只好苦笑一下,回道:“蔡道友所说的极为正确,鄙派确实已经很久无人能修炼天龙功了。”
“哦?”蔡白胡子显然很感兴趣,又道:“如今贵派已经找到了重修天龙功的方法了吗?”
“道友误解了,目前鄙派还是专修天行功,也就是天龙功里的练气功法,并无人修炼完整的天龙功。”孙海思解释道。
“你意思是说贵派的天龙功现在分为……”
“是的,因为天龙功练功方法失传,所以现在鄙派根据先人分出的两种功法,单练其中的练气法门。”
蔡白胡子听懂了,重重地点点头,道:“确实是这样,炼体门派现在稀少,不是没有原因的。”
孙海思虚心的请教之下,蔡白胡子道:“你可能没多少经历,所以不知道现在为何世间炼体之人稀少。”
“根据老朽所知,炼体大成者其功法威力并不比练气者低,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过之。可为何现在炼体之人如此稀少,你可知原因?”
孙海思摇了摇头,道:“还望道友指教。”这一来一去,打开了蔡白胡子的话匣子。
“炼体大成者独步天下,这是为修行界所公认的,修至顶级,一样能得道成仙,更因其体质优势,无惧升仙过程中的劫难。”
老头首先肯定了一番炼体士,然后继续道:“我们都知道,修仙者需要根骨,只有天生怀有五行根骨者,才能引气入身,开始修行之途;而炼体者同样也需要根骨,这种根骨不同于练气者更为缥缈难测的根骨,而是一种体质上的要求。”
“简单地说,就是炼体者需要身体构造异于常人,那什么是异于常人呢,比如说骨骼更粗大坚韧,血脉更宽阔更具韧性,不过老朽没练过,所以这也是听人所言。”
“你以为身俱炼体特质就能修炼炼体术吗?”,见孙海思凝神静听,并未回答,老头又继续说道:“不然,更难得在后面呢。”
孙海思渐渐地能猜到蔡白胡子说得更难是指什么,果然,他接下来道:“更难之处是在于炼体术的修炼过程,你知道是什么吗?”
孙海思摇摇头,道:“在下所知甚少,不知道你老说的是?”
“炼体术修炼过程极为痛苦,不过,仅仅是痛苦,倒也难不倒一心修行的人”
“小友我见你已有炼体的一些特质,恐怕你已经开始体会到这炼体最大的困难了。”
说到这里后,老头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望着他。
孙海思苦笑一下,道:“道友真是洞若观火,在下确实正在修炼炼体术,正在受到丹药的限制。”
蔡白胡子嘿嘿一笑,点头道:“确实,老朽刚才也是说的这个意思,炼体术可以说,从始至终,都离不开丹药的辅助。”
“我见小友你现在只在入门阶段,所需丹药尚且不多,要知道越到后来,那就需要越多的丹药,最后嘛……”老者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这话听得孙海思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炼体者的前景无比美妙,但是炼体术的过程却是无比艰难,除了能够说明天道致公以外,对他孙海思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从这点来看,这老头子坏得很。
心里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孙海思一时间就苦了脸,让蔡白胡子看了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呢,这些也都是古老的传言,究竟如何,并未可知,老朽姑且这么一说,你也姑且这么一听。不当真,不当真的。”
孙海思也没办法,谁让自己走到了这一步呢?一时间,他倒不是为前途发愁,而是老头的话让他想到了自家门派的拮据和艰难。
他不会因为老头的这些话就放弃自己的修行,现在多了解些前路艰辛,并非全是坏事。
“不瞒道友,在下这次出来,正是为了这些事情而来的。”孙海思老老实实地说道:“我也是误打误撞的入了炼体修行,现在已然小有成效,不忍就此放弃,所以出来寻找些道路。”
“小友你这番勇气可嘉,畏难而止,乃是我等修士寻仙途中的大忌。老朽之前所言,并非是为了恐吓与你,这点望小友知悉。”
孙海思于是起身,端正的行了个大礼,道:“在下感激还来不及,哪里来的怨言,但是小子修行日浅,所以要请道友多多指点为是。”
蔡白胡子连连摇着手,道:“小友无须如此,老朽自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知道你以后如何打算?”老头问。
“实在是在下鼠目寸光,还请道友指点。”
“指点可说不上,我看你现在体法双修,貌似前路艰难,没有门派的支持,炼体这块进境尤为困难。”
孙海思心想,要是天龙派还能支持自己继续修炼地龙功,自己也不会急于出来了。
于是说道:“在下本来有个打算,这次出来,一是想寻找炼体功法的门路,而来也是想游历下,多长点见识。”
他这么一说,蔡白胡子就已经听懂,估计是天龙派内缺少炼体之人,这位肯定也是遇到了炼体方面的困难。不过别家的事情,自己不太好置喙。
“目前这世间,炼体出名的门派倒是有一个,就是黔南的庆家,以庆家大通拳闻名。你要是不怕路远,倒是可以去拜访一下。”
自己出山前,也听执掌提起过这庆南的庆家,但是所知甚少,如今听老头这么一说,就想多了解一些。但是老头好像也知道不多,只是说这庆南家在黔南一袋,自己也未曾去过。
“你这次相助军方的队伍,算是立了一功,只后会有奖赏派下,你也可以继续留在军队中效力,换取所需。”蔡白胡子提醒道:“不过老朽不建议你留在军营。”
“在下这次出来,主要是为游历的,并未想过在哪里落脚,只是不知道道友为何会这样说?”
“军营中修士都是已经晋级无望的修士,并不适合你现在久留,虽说炼体之路艰难,但是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筚路蓝缕,历经千难万苦的,所以,小子,老朽看好你。”
说的孙海思心底一阵激动,遂起身再次以大礼相谢。老头连忙摆手,随后又告知了些丹药门派的情况。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执掌曾详细地告诉他,地龙功修炼阶段所需要的丹药,和一些炼丹的门派,现在和蔡白胡子所说的,相互印证之下,就更加详细清楚。
出山门之前,执掌将天龙功法取出,让他默记下了到元婴境之前的内容,并告诉他,如果在外不顺,要及早回转门中。
聊了一晚,天亮后曾定川过来找他,告诉他校尉对他的封赏,孙海思客气了几句后,就欣然收下。
随后,曾定川问他有何打算,是否愿意留下来。
本来就没有这个打算的他,加上之前老头的话,就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婉言拒绝了曾定川的好意后,拜别蔡白胡子,然后就向曾定川辞行了。
之前几天寻找小兽无果,孙海思决定放弃了,现在有了军队的赏赐,外加得到了关于黔南炼体世家的消息后,他决定一路向西南而行,一边游历,一边修行。
曾定川和蔡白胡子看着孙海思的身影渐渐远去,相顾无言。
但是他没有时间去多想,今天的事情很多,半夜派出查探各小队的修士差不多应该已经回转,会不会带来更多的消息,会不会有新的情况发生,这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作为后军蔚,他负责本部的粮草和军资调配,如今这增派小队,加强运输路途中的防务,都是他的份内职责,需要他拟定出详细的计划,并汇编成报告,提交上去。
所以,他还有的忙。
一夜没睡,周廷晚这时刚想小息一会,就接到了自己上司中郎将的传令。军令上同意他做出的调整,并提示到,齐国人的这次行动可能还有其他目的在内,需要他们提高警惕。
周廷晚重新召集了军官,就此事商讨了下。之前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对运输小队遇袭一事目的的疑惑。看来上级也是一时判断不出敌方的意图。
不过这也好理解,目前所发生的所以状况,都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战争似乎一直是史书上的记载,身为军人,一直都是只能从史书上感受到各种场面的激情和热血。
在史书上记载,另一个世界中,“齐国之孙膑;魏国之吴起;赵国的赵奢,廉颇,李牧;秦国的白起、王翦 ;楚国的项燕和燕国的乐毅”,这些赫赫有名的战将之中,又以孙膑、吴起为公认的军事家,其后又有秦国的白起为代表。
相传吴军的大将军“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后人尊崇为“兵家之祖”。
作为后来者,兵祖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对齐国人的目的不得而知,这是让人抓狂的事情。
但是作为一个警醒,提醒着众人,大战似乎越来越近,就像这连绵的细雨,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前兆,就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