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华阴的般若寺里降生,弱冠之年,便位极人臣。他迎娶了鲜卑族名将的女儿为妻,进一步加强了与关陇贵族的联系。他便是隋文帝杨坚。在篡位之前,尉迟迥率领十万大军反抗。那么这场叛乱是如何平息的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杨坚的成长史及新建大兴城的故事。
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市),父亲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被封为随国公。母亲吕苦桃是北齐济南人(今济南市),出身微寒。541年,杨坚在冯翊郡的般若寺里出生(冯翊郡的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由于寺院里的比丘尼说,杨坚不能与常人一起抚养,于是,她便亲自在寺庙里将杨坚抚养长大。
十四岁的时候,他开始在京兆尹府里担任公职。十五岁的时候,凭借父亲的功劳,他被封为成纪县公,出任车骑大将军和仪同三司之职。十六岁便晋升为骠骑大将军。次年,他迎娶了十四岁的独孤伽罗为妻。独孤伽罗的父亲是鲜卑族名将,北周八柱国之一。独孤伽罗是他的第七个女儿。十八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杨坚便承袭了父亲随国公的爵位。
周武帝宇文邕继位后,杨坚被任命为随州刺史(随州的治所即今天湖北省随州市)。后来由于母亲吕苦桃生病,杨坚便在家里伺候了三年,尽显纯孝之名。杨坚共有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均为独孤伽罗所生。长女杨丽华被周武帝宇文邕聘为太子妃,嫁给了太子宇文赟。从此,宇文邕便对杨坚更加礼遇。
577年,他跟随宇文邕数次攻打北齐,终于将北齐灭亡。杨坚便晋位为柱国。宇文邕病逝后,太子宇文赟即位,立杨丽华为皇后,杨坚则被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和大司马。宇文赟每次外出巡幸,都让杨坚在朝内留守。宇文赟制定的法令极其严苛,可杨坚觉得过于严酷的法令并不利于教化和约束臣民,便向皇帝进谏,但宇文赟不肯听从。
579年,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他自己则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们吃喝玩乐。四年后,他就因为纵欲过度身患重病。他召来刘昉和郑译等人嘱咐后事,但已经没办法开口说话了。于是,郑译等人便伪造遗诏,让隋国公杨坚辅佐朝政。
宇文赟病逝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继位。杨坚被拜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于是,他便废除了宇文赟制定的严刑峻法,精简严苛的法令,施政宽和,躬行节俭,天下之人无不归附于他。杨坚便有了篡夺北周大权的想法。
由于担心各地的宗室藩王生变,便以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出嫁为名,将他们全都召集到了京师长安。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名望和地位都很高,杨坚便担心他另有图谋,于是就让他的儿子尉迟惇带着诏书征调尉迟迥,并让韦孝宽接替他相州总管的职位。
尉迟迥早已看出了杨坚篡位的野心,于是立即起兵反抗。接着,郧州、益州、青州等地的总管们也纷纷起兵响应,数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接着,尉迟迥向北联络突厥,向南联络南陈,准备共同对付杨坚,天下再次大乱。
杨坚得知后,立即任命韦孝宽为元帅,从长安率军出发,向东征伐叛军。七月,大军到达河阳,此时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已经率领十万大军进驻武德,驻扎在沁水东岸。于是,韦孝宽率军前往,与尉迟惇的大军隔水对峙。
尉迟惇命令大军稍微后退,等韦孝宽率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便可将敌军打败。可韦孝宽趁他们后退之时,立即鸣鼓进军,大军迅速过河后,便派人焚烧了浮桥,断绝了士卒后退的念头。于是,隋军奋勇当先向敌军冲去,而尉迟惇的大军刚刚后退,来不及调整队形、组织抵抗,就被隋军冲散,从而大败溃逃。尉迟惇只能率领残军向邺城方向逃跑。
韦孝宽则乘胜追击,很快,大军便到达了邺城附近。尉迟迥和儿子尉迟惇出动全部兵力,共计十三万之众,列阵于邺城城南,准备与韦孝宽决战。尉迟迥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穿着甲胄站立于阵前,将士们备受鼓舞,全都奋力作战,导致韦孝宽的大军节节败退。
这时,邺城的百姓们出城观战,聚成了一道人墙。韦孝宽的属下将领高颎和宇文忻见状,立即向观战的百姓射箭,百姓在慌乱之下纷纷逃跑。宇文忻便趁机大喊:“敌兵败了!敌兵败了!”韦孝宽的军心大振,立即掉头,向叛军冲杀了过去。尉迟迥的大军抵抗不住,只好退回邺城,固守。韦孝宽则率军包围了邺城。
尉迟迥知道大势已去,登上城楼,射死了数人后自杀身亡。至此,尉迟迥从起兵到败亡,仅仅只用了六十八天。而长安城里的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人则被杨坚先后除掉。至此,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被彻底清洗。元谐、元胄以及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则被杨坚拉拢,致使他改朝换代的计划没有了任何阻碍。
581年,杨坚由随国公晋封为隋王。同月,周静帝宇文阐下诏禅位给杨坚。因为杨坚是隋王,原本要将国号定为“随”,但他认为“随”字有走之旁,不太吉利,于是便将“随”改为“隋”,隋朝建立,定都于长安。
但是,此时的长安城久经战乱,已经残破不堪,加上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排水不畅,从而导致供水和排水都严重不畅,而且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后,水质变得咸卤,难以饮用。于是,杨坚便命令宇文恺在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的龙首原之南,重新建造一座新城。
宇文恺参照洛阳城和邺城的经验,将龙首原以南的六条高坡视为乾卦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完全采用东西对称的布局,使皇宫、皇城和民居的界限分明,既安全又实用。仅用了九个月,新城便建造完成了。由于杨坚曾被封为大兴郡公,因此便将此城命名为大兴城。唐朝建立后,改名为唐长安城。
接着杨坚便准备征伐南陈,彻底统一天下。那么面对隋朝的五十多万大军袭来,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叔宝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下期接着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