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章 蕉君初至察异制,林妹签契悟深盟
书名:创业因果道 作者:无问斋主 本章字数:6960字 发布时间:2025-02-16

滴水岩公司开张第三天,终于有了两名正式员工。

蕉美君,作为滴水岩影画舫公司的第二位员工,拥有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的她,对于初创公司的种种创新举措,与林湉湉常常持有不同见解。

就拿滴水岩公司选址在这毫不起眼的破落工厂式创意园办公来说,蕉美君对此毫无不适之感。她深知,初创公司就该这般精打细算,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活下去的筹码。不过给员工开薪水的爽快劲儿,倒像极了武侠小说里“宝剑赠英雄”的做派——她提出的薪酬数字,张金枇连眼皮都没眨就应下了。

“这家公司只要能熬过生存期,前途必定不可限量!”蕉美君无需他人置喙,已然对自己入职的公司给出了这般高的评价,同时也暗暗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助力这家公司走向成功!”

然而,对于林湉湉颇为赞赏的考勤制度,蕉美君却并不认同。

张金枇宣布的上班时间分为两段,内务助理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半,外务助理则是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虽说规定了具体工作时段,但公司无需打卡,员工可自行安排上下班时间,只需提前与同事沟通,保证工作时段内有人在岗就行。

蕉美君见识过类似的考勤制度,她见过太多企业在这种所谓“人性化”的制度上栽跟头。一开始,员工们只是偶尔早退,渐渐地,演变成带薪如厕,最后甚至发展成“云打卡”这般群魔乱舞的局面。到最后,公司无奈之下,只能恢复打卡制度。而那些习惯了摸鱼的员工,自然是怨声载道,公司管理也陷入混乱。

蕉美君有没有及时提出自己的担忧呢?当然提了,只不过张金枇没有采纳她的建议。既然意见不被接受,作为普通小职员的蕉美君又能如何呢?也只能无奈作罢。不过,这自由上下班的时间对她来说倒也没什么损失,说不定哪天她自己也能趁机享受一下摸鱼的惬意。

经验丰富的蕉美君心里明白,新入职的员工可不能把公司给予的这种自由上下班时间当作福利。那些号称“放养式管理“的上司,往往才是最好的“职场偷窥狂”。

蕉美君这位职场老鸟,就是这般矛盾地看待滴水岩公司。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在上班第一天,早早地就来到公司。一方面,她想给老板留下个好印象;另一方面,她也清楚今天招聘事务繁杂,有得忙了,早点来能尽快把准备工作搞定。当然啦,这样做还能拿到更高的得分,毕竟昨天她就是通过提交和完成任务得到“合道”评估,才得到破格录取的。

然而,让蕉美君意想不到的是,刚到公司大门,就瞧见卷闸已然大开。空无一人的前台和屏风那儿,多了几盘绿萝,藤蔓缠绕在破旧的屏风上,给这大门增添了几分生机。

绕过前台屏风,走进公司办公大堂,蕉美君看到李一杲办公室亮着灯,大堂中林湉湉已经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开着电脑忙碌起来。见状,蕉美君心里不禁对林湉湉多了几分警惕,暗自思忖:这个看似单纯得毫无心机的女孩,说不定也是个深谙职场门道的老手呢。

她刚在工位落座,余光便瞥见“白虎尊者“门牌下的新风景——米色衣裙的姑娘正与笔记本电脑抵死缠绵,屏幕蓝光映得她像尊玉雕的菩萨。蕉美君心里明镜似的,这位八成是藏在幕后的二当家。

公司没实行上班打卡制度,蕉美君这回可真是想错了。这并非是出于为员工考虑,纯粹是因为李一杲自己就不愿意被上下班打卡的规矩给绑住,更不想给自己规定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他这人呐,习惯以己度人,自己做不到的事儿,绝不去要求别人做到。既然自己不想打卡,也不想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那他理所当然地觉得对待员工也该如此。他这个想法,糊涂得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自然遭到了张金枇的强烈反对。可无奈这次赵不琼站在了李一杲那边,最后张金枇也只能暂且接受。

至于林湉湉这赶早的笨鸟,哪懂什么职场厚黑学?她整夜被那五份天书合同煎得辗转反侧,今早杀回公司,活像揣着烫手山芋的猴儿,就等着揪住李一杲问个水落石出。

这五份合同在林湉湉手里沉甸甸的,像捧着一摞未解之谜。她翻来覆去琢磨了大半夜,最后那份保证合同尤其让她如鲠在喉。

张金枇递来的文件袋里,五份合同各怀鬼胎:一份人畜无害的劳动合同,三份披着羊皮的委托合同,还有一份烫手的保证合同。劳动合同是老相识了,哪个职场人没签过几张这样的“卖身契”?倒是那三份委托合同——任务委托、培养委托、管理委托,明晃晃标着“劳务合同“的字样,活像三只笑面虎。她连夜抱着电脑问遍AI律师,才恍然大悟这不过是绩效考核的连环套。公司这是要把薪酬条件焊死在合同里,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不留。

林湉湉虽说是职场菜鸟,可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劳动合同里那些弯弯绕绕的门道,她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年头,想靠一纸合同跟公司叫板?除非是板上钉钉的违法条款,否则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些模棱两可的绩效待遇,说白了就是画饼充饥的文字游戏。

可这份保证合同却让她大跌眼镜。当初面试时,张金枇举着手机录像,李一杲拍着胸脯说“公司黄了我个人赔”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大伙儿都当那是逢场作戏,录个视频权当走个过场。可如今白纸黑字红手印,这分量岂是手机里那几段视频能相提并论的?

晨光微露时,林湉湉盯着合同上李一杲的签名和手印发呆。那签名力透纸背,手印鲜红如血,活像要把承诺刻进纸的骨髓里。她猛地掀开被子——视频可以当戏看,但这白纸黑字的契约,非得当面问个明白不可!

清晨八点刚过,林湉湉就风风火火冲进公司。推开办公室门的瞬间,她愣住了——李一杲早已端坐在办公桌前,身旁一位气质温婉的女子正在为他窗台的绿萝修剪枝叶。那女子手法娴熟,仿佛不是在侍弄植物,而是在为整个办公室注入生机。

“哈哈哈!”李一杲一见林湉湉气喘吁吁的样子,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连忙起身介绍:“湉湉来得正好!这是我四师妹,也是我媳妇儿,赵不琼。”

“李太太好!”林湉湉爽朗地打招呼。

这一声称呼让李一杲乐得见牙不见眼,他得意地朝妻子挤眉弄眼:“听见没?现在你可是正儿八经的李太太了!”

赵不琼嗔怪地斜了丈夫一眼,却温柔地拉起林湉湉的手:“叫我不琼姐就好。说实话,我现在还真有点'穷'呢。”她眨眨眼,语气里带着自嘲却不失幽默。

“不琼姐!”林湉湉从善如流。

赵不琼打量着眼前这个一早就火急火燎赶来的姑娘,目光如炬:“这么着急找一呆哥,是为了合同的事吧?”

林湉湉眼睛一亮:“不琼姐真是料事如神!”说着抽出那份保证合同,“这份个人担保合同,可不属于劳动法范畴呢。”

“哦?”赵不琼挑眉,“那你知道它受什么法律约束?”

“《民法典》合同编,第四百六十三条至第四百六十九条。”林湉湉对答如流,昨晚她可是做足了功课。

“哇塞!”李一杲夸张地跳起来,“老婆,这下我要被吃定了!公司要是黄了,我跑路都得被追债的打断腿啊!”

赵不琼没好气地瞪了丈夫一眼,转而直视林湉湉的双眼,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湉湉,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说实话,我也不确定这呆子能不能兑现承诺。”

林湉湉看着李一杲夸张的表情,又看看赵不琼严肃的面容,突然觉得心头一软:“不琼姐,要不...这份合同我就不签了吧?”

“不行!”赵不琼斩钉截铁地打断,随即又放柔了声音,“湉湉,这份合同你必须签。”她转身握住丈夫的手,指节都微微发白,“我们需要这样的压力,需要大家一起破釜沉舟的决心。”

李一杲收起了嬉皮笑脸,眼神坚定得像块磐石:“上次创业失败,我们花了三年才还清债务。”他声音有些沙哑,“那种日子...真的不想再来一次了。”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得能听见绿萝叶片上的水珠滴落的声音。林湉湉看着眼前这对夫妻——一个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男人此刻眼神坚毅,一个温婉的女子此刻却展现出钢铁般的决心。

她忽然明白了,这份合同不是枷锁,而是战旗。不是束缚,而是他们邀请她共同进退的盟约。

“我签。”林湉湉深吸一口气,掏出笔在合同上郑重地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像是某种庄严的承诺。

林湉湉将签好的合同递过来时,赵不琼微笑着摆了摆手:“直接给大师姐吧,谢谢啦!”

“不琼姐,你们怎么这么爱说谢谢啊?”林湉湉歪着头,眼睛里盛满了好奇。

赵不琼一怔,随即失笑:“是吧?可能'谢谢'就是咱们的口头禅。”她看着林湉湉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这丫头签完合同后整个人都轻快得像只出笼的鸟儿,连脚步声都带着雀跃的节奏。

回到办公室,赵不琼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忙碌起来。

二十分钟后,蕉美君踩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办公区,一身职业装束像是刚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的精英。赵不琼透过半开的门缝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见到是个新面孔,她不动声色地点开“渣渣人生-要有光”系统,屏幕上蕉美君的证件照与眼前这个正在冲泡咖啡的身影完美重合。

“果然是个职场老手...”赵不琼想起张金枇的评价,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这个姑娘一举一动都透着老练——先环视环境,再启动电脑,最后才给自己泡上一杯提神的咖啡。这种做派,分明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又过了十几分钟,办公室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张金枇拎着公文包风尘仆仆地走进办公区。这位大师姐今天穿了件藏青色西装,发髻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活像个行走的规章制度。

“枇杷姐!”林湉湉像见到救星似的迎上去,手里攥着那叠合同。赵不琼会心一笑,这丫头果然急着确认签约事宜。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打断了赵不琼的思绪。屏幕上,林湉湉的状态已经更新为“已签约”。令她意外的是,这丫头竟然主动选择了中上档的薪资标准。赵不琼悬着的心终于落回原处,看来林湉湉从蕉美君身上看到了差距,这份自知之明倒是难得。

十分钟后,张金枇拿着另一份合同从蕉美君工位离开。系统再次发出清脆的提示音。蕉美君的名字旁也亮起了“已签约”的绿色标识。赵不琼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五份合同的重担,对谁都不是儿戏。她太清楚这份压力了——既要防着那些想钻空子的投机者,又不能寒了真心实意伙伴的心。

“AI真的能分辨人心吗?”赵不琼自嘲地笑了笑,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李一杲整天念叨的AI虚拟前台,此刻倒成了她心中的救命稻草。若是真能靠科技手段防微杜渐,或许就能避免重蹈上次创业时识人不明的覆辙...

办公室外,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赵不琼收回思绪,重新投入到外务助理的复试准备中。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面前投下斑驳的光影,就像她此刻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新人的期待,又难掩对未来的隐忧。

玄武尊者的办公室俨然是座小型档案馆,四壁文件柜里塞满了标着不同颜色的档案盒。张金枇将五份合同依次归入“员工合同”专柜时,指尖在文件边缘轻轻一抹,确保每份都对齐得严丝合缝。

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套人力资源方案就像精心编排的交响乐,从面试录像到五份合同,每个音符都精准落在节拍上。更难得的是,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连半个不和谐音都没有。这种完美开局在她十年HR生涯里都是头一遭。

指节敲击着钢制文件柜,清脆的声响在办公室里回荡。张金枇忽然想起上家公司那些阳奉阴违的老油条,笑意顿时凝在唇边。人心比文件柜里的档案复杂多了,谁知道这两个姑娘日后会不会也长出八百个心眼子?

转身时,电脑屏幕上的“渣渣人生-要有光”系统正实时刷新着任务列表。林湉湉和蕉美君的名字后面,待办事项像春笋般不断冒出又迅速被划去。张金枇扶了扶眼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还没布置任务,新人居然自己编排起了工作流程,效率比老员工还高!

“原来这就是游戏化管理的魔力...”她喃喃自语。过去她总把系统当作冰冷的工具,现在却看见它像魔法泉水般汩汩涌出员工潜能。屏幕上的进度条你追我赶,活脱脱是场没有硝烟的劳动竞赛。

窗外的朝阳把文件柜镀成金色,张金枇忽然理解了那些通宵打游戏的年轻人。当工作变成闯关游戏,当KPI化作经验值,谁还分得清是系统在管理人,还是人在追逐系统设定的星辰大海?

她轻轻合上文件柜,金属锁扣发出“咔嗒”轻响。这个声音像某种启示——或许最好的管理,就是让员工自己把工作当成打怪升级的游戏。

张金枇的容貌像是被岁月格外眷顾,四十出头的年纪,却早早沉淀出居委会大妈的亲切气质。大学时代同窗们就爱调侃她“天生干部相”,如今老花镜往鼻梁上一架,更是把这份人设焊死在脸上。

昨天上午,李一杲刚进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里面摆着一台炫酷的32:9超大带鱼屏电脑。李一杲习惯了用笔记本电脑,二话不说就把它搬到了办公大堂。看到这么漂亮的显示屏,张金枇原本打算给赵不琼用,但李一杲说赵不琼也喜欢用笔记本电脑,不需要台式机,更不用大屏幕。

这下,张金枇可不客气了,乐呵呵地把这台巨屏电脑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初次面对这么宽的屏幕,她还真有点不知所措。好在有李一杲在旁边指导,教她如何轻松切分三个屏幕。现在,张金枇的屏幕上,左边是网页版的“渣渣人生-要有光”系统,中间是她的专属工作区,右边放其他页面,切分三个分屏显示后,用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这可比老花镜好使多了!”她边嘟囔边敲击键盘,唤醒了沉睡的电脑,开始忙碌起来。她先打印了一堆复试的资料,然后更新“渣渣人生-要有光”系统里外事助理应聘者的简报。外事助理的招聘比内务助理复杂很多,虽然开始的流程都差不多,但外事助理还得多一项重要的考核,那就是看他们对新事物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张金枇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目光在分屏间来回扫视。左边系统里,林湉湉和蕉美君的任务进度条你追我赶;右边是刚更新的外事助理考核题库;中间正在编辑的,是她精心设计的“压力测试”场景。

“内务助理顶多是润滑剂,外事助理才是发动机啊……”她喃喃自语。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出清脆的咔嗒声,仿佛在给这句话打上着重号。公司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能不能钓到条会挣钱的“锦鲤”了。想到这里,她突然庆幸起自己这张“居委会大妈”的脸——哪个应聘者能想到,这副慈眉善目的皮囊下,藏着套堪比特种兵选拔的考核体系呢?

内务助理和外事助理这两个名称,是张金枇在发布招聘广告前最后一刻才确定的。她原来打算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名称,招聘内务助理的叫行政助理,招聘外事助理的叫商务助理,这是应聘者很熟悉的名称。

内务助理和外事助理这两个职位名称,是很容易被误解的。内务助理要干的事情包括财务、人资、行政、客服等等全包含进去。这样招聘进来的员工,也不用说怎么分工了,一个人得搞定公司里所有能处理的事情。同样,外事助理也一样,除了内务助理的工作,其他所有出门干的事情,外事助理也得一脚踢,全部要搞定。

赵不琼第一次听张金枇讲解岗位职能的时候,很快就理解了内务助理是啥工作岗位,但是对“外事助理”这个岗位就感到挺陌生的。最初她以为张金枇说的等同于销售业务员,张金枇给她解释后,才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外事助理是国内大型国企中常见的一个职位,只是民营企业中较为少见。在大型国企中,外事助理的角色通常出现在工程招标的场合。他们不仅要负责起草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编制项目施工方案,还要核对设备材料的技术参数,同时承担着商务与外联接待的工作,包括繁琐的文档整理与归档。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实质上充当了商务经理的得力助手。

然而,在张金枇这套组织体系架构中,外事助理的定义截然不同,它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和职责:“外事助理是一名通晓公司内部的实际能力、可挖掘潜力、可利用资源后,予以充分调动,从而获取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外部增量价值,实现公司长远目标的储备干部。”

赵不琼对这个外事助理的定义琢磨了不少时间,也没弄明白是什么回事。后来,张金枇一句话就让她恍然大悟:“说白了就是,给她十年时间,她就有可能成为公司的总经理,这就是外事助理。”

虽然彻底明白了什么是外事助理,但是赵不琼对这个职位的招聘还是有些担心。她问张金枇:“按照这样来用外事助理的话,她很快就会通晓公司全部运作,等同于公司在培养一个未来的老板,难道就不害怕她最终自己单干?这样一来,岂不是公司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很厉害的竞争对手?”

张金枇一点也不否认,而且她还非常相信,甚至不需要十年,如果聪明点的外事助理,会更快成长为新的老板。不过,张金枇还是用一句话就让赵不琼口服心服:“这还不简单,多准备几个岗位,让她跳槽时也有得选。这就是‘老总跳槽、老板造槽、老六卧槽’的三槽定律!”

赵不琼听到“老六卧槽“这个双关梗时,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张金枇也跟着笑得前仰后合。此刻回忆起来,张金枇嘴角仍不自觉地上扬。她抬头看见林湉湉正引导着外事助理复试者走进公司,这才收敛笑意,快步走出办公室。

走廊另一头,赵不琼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得晃眼。她虽然瞥见了复试者的身影,却只是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一滑,继续浏览着电子简历。这些未来的外事助理都将归她麾下,她自然格外上心。可按照张金枇那套严苛标准,合适的候选人简直比大熊猫还稀罕。

屏幕上的简历列表不断滚动,赵不琼的眉头越皱越紧——清一色的商务助理、销售专员,真正做过外事助理的却一个都没有。她早料到如此,毕竟工程类的外事助理和这个岗位八竿子打不着。但至少,她希望招来的人能跟陌生人聊上三句话不冷场。要是招个连业务话术都不懂的愣头青,那培养起来可真是要了老命。

突然,几份标注着买手经验的电子档案引起了她的注意。八年商海沉浮让赵不琼深谙此道:新手觉得接单难于上青天,老手才知道做单才是真正的鬼门关。多少看似简单的订单,最后都折在了内部协调上。一个成熟的外事助理,必须是个能调动资源、确保交付的“通关高手“。

想到这里,赵不琼不禁莞尔。这样的人才,公司怕是留不住——他们早晚要自立门户。至于那个“老六卧槽“的梗,恐怕连张金枇都未必参透其中玄机。只有那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既当过孙子也做过爷的人,才能领会其中“卧薪尝胆、反客为主“的深意。

赵不琼的指尖在触控板上画着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既然留不住,何不趁他们羽翼未丰时,先为公司开疆拓土?这盘棋,下得妙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创业因果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