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杜甫传之一:洛阳少年穷游记
书名:诗人那些事儿 作者:托马斯周 本章字数:1265字 发布时间:2025-01-30

(公元712年—735年:从巩县到吴越)



开元元年冬,杜甫出生在巩县瑶湾。


产婆抱着襁褓里的婴儿惊呼:"这小郎君哭声像打更!"


后来他写"星垂平野阔",确实带着梆子般的节奏。


杜家祖宅挂着十三块进士匾额,最耀眼的是西晋名将杜预的"破虏将军"金匾。


可惜当铺老板鉴定是镀铜的。


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月俸八贯,其中六贯要还祖宅修缮贷。


历史冷知识:


唐代士族"吃祖宗饭"常规操作:


春秋两季开宗祠收"门第维护费"。


出租先祖墓志铭拓片(附赠风水指南)。


把族谱拆成散页卖给寒门当联姻道具。


七岁那年,杜甫在族学墙上题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教书先生拎着戒尺冷笑:"凤凰?我看是落汤鸡!"


开元十八年,十九岁的杜甫开启"大唐东海岸深度游"。


揣着父亲给的二十贯"科举备考金",他创下三项纪录:


在姑苏虎丘把《昭明文选》垫屁股,坐出个"坐隐石"景点。


渡钱塘江遇台风,抱着船桅写《望岳》初稿(墨汁混着海水)。


在天台山道观赊账吃素斋,抵押物是未完成的《游龙门奉先寺》。


杜甫开元二十三年收支表:


收入:卖字画得三百文(被鉴定为"类鸡爪爬")


支出:


赔了越窑青瓷笔洗(值五贯)。


绍兴黄酒治风湿(日均半斤)。


给郇瑕老乡代写情书(倒贴纸墨)。


最惨在会稽郡,他目睹官府强征老汉的船: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这句后来被改造成《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但当时只换来老汉一记船桨:"读书人管屁用!"


开元二十三年春,杜甫带着满身海腥味走进洛阳贡院。


考题《凤凰来仪赋》让他狂喜——七岁就写过的题材!


然而当主考官掀开糊名纸,看到的答卷是:


首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抄《诗经》被标红)。


中间夹带私货吐槽漕运(墨团比字多)。


结尾画了只胖鸽子(注解:此乃盛世凤凰)。


落榜那夜,他在天津桥头啃胡饼,偶遇同样落第的元结。两人发明了唐代最早的"考后安慰套餐":


胡麻粥里加茱萸(辣出眼泪)。


把《论语》撕成占卜签。


朝着皇城方向撒尿比赛。


天宝三载,三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酒楼打工抵酒债。


某日听闻"谪仙人"莅临,他典当冬衣换了前排站位。


李杜见面会收支明细:


支出:


青檀纸求签名(李白画了只醉猫)。


请喝三勒浆(花费半月工钱)。


赔了被李白踹翻的陶瓮。


收入:


获赠《梁园吟》草稿(当厕纸用掉大半)。


偷学"天子呼来不上船"仪态。


蹭到高适的貂裘取暖。


当李白乘舟下扬州时,杜甫在码头大喊:"先生带上我!"


回答他的是顺风飘来的酒嗝。


后来这段单相思被加工成《赠李白》,其实原稿题名《跟屁虫的自我修养》。


科举失利后,杜甫搬进偃师陆浑山庄,实为杜家抵债得来的荒山。


他的"隐居修炼"日常包括:


晨起挖野菜(宣称"采菊东篱下")。


午间蹭山寺斋饭(用佛经包烧饼)。


夜晚捉田鼠改善伙食(写《夜宴左氏庄》时满嘴油腥)。


某日长安传来堂弟杜位中举的消息,他连夜把贺诗刻在松树上: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次日发现刻错树——那是里正家的风水林。


历史冷知识:


唐代士子"三年守选期"潜规则:落第者需义务帮官府抄户籍(杜甫的字太丑被退货)。


洛阳酒楼"进士红榜套餐":上榜者享免费杏花酒,落第者洗碗抵账。


盛唐"追星贷":钱庄专供寒门子弟追名家行程,月息高达十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诗人那些事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