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心之所念
书名:龙瀛剑诀 作者:谭漠雪 本章字数:2762字 发布时间:2025-02-11

  李世民闻言双目一亮,抱拳说道:“不知郭大侠欲往何处相助?世民在此先行谢过!”


  现如今,除却刘武周和宋金刚对李唐疆域攻城略地之外,洛阳王王世充、夏明王窦建德等各路番王诸侯,亦趁唐王府颓势之时伺机而动,或虎视鹰瞵、或蚕食鲸吞。


  李世民深知唐国的危乱局面,奈何分身乏术。面对宋金刚这个强敌,三万柏壁军需要他带队坐镇。但正如郭旭扬所言,“闭营养锐”的疲敌策略,确实是短时间内难有大动作。如此,诸如郭旭扬、北牧、明斯这些武林高手,若是一直待在军营中,对唐国来说,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是……“无用”。然而,郭旭扬等人并非李世民的部属将臣,他自不能随意差遣调动。现郭旭扬主动请缨,要替唐国肃扫边境忧患,李世民当然是又惊又喜。


  郭旭扬抱拳回礼道:“秦王言重了。近几年烽烟弥漫,黎民受苦。想必诸位已收到消息:龙瀛剑已落入‘渡梦圣主’之手。龙瀛可定天下大势,神剑易主,福祸难料。于此非常时期,我等自当朝夕相争,只图早迎盛世,百姓安宁。”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他如何行事,自始至终,他的心之所念只是求一个太平盛世。


  他顿了顿,复道:“在下想先去会一会窦建德和李子通。”


  洺州城去年举办的那场“天择之会”,将窦建德和黑袍相互勾结之事公诸于众,且洪家亦暗查到黑袍尊者风逸珪,与楚王李子通往来甚密。郭旭扬既知,瀛洲岛民皆听命于龙瀛剑的持有者,自然要与这两大番王接触一番。倘若夏明王府或楚王府中,隐藏有瀛洲岛民,则将其策反,必能从根本上削弱黑袍这个曾经“龙瀛剑主”的实力。若是对岛民加以引导,说不定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同你去。”黄伊榕的声音不大,却是格外地坚决。


  郭旭扬扭头凝望着身旁的人儿,他犹豫了一阵,终是点了点头,柔声说道:“好。”他此时的心思,与榕儿相同。他再也不想与榕儿分开一时半刻。


  “黄小姐,这太危险了!你的伤刚好。”李世民抢道。


  对于黄伊榕,李世民多少有些私心。这么多年以来,黄伊榕以唐国国定钦使的身份,为唐国出谋出力甚多。相比郭旭扬这个刚刚深入唐国的江湖人士,在李世民的眼中,黄伊榕才是李唐王朝之肱骨女帅。他不愿这位重臣再出什么意外,是以,他故意以黄伊榕之“伤”作为提醒,希望郭旭扬能将黄伊榕留在军中。


  黄伊榕柳眉微蹙,略有不悦。她语气生硬地说了一句,“我意已决。殿下无需多言!”


  郭旭扬与黄伊榕心意相通。他轻握住伊人的葇荑,看向李世民,“秦王放心便是。我决不会让榕儿再受到伤害!”


  为了让在场的众位唐王府将领安心,郭旭扬耐心地说道:“窦、李二王虽深居王宫,然在下自有法子相见。在下斗胆狂言一句:待在下伤愈,首虑之人,唯有黑袍。此前,拜火教持续追踪于他,上月底终有所获。黑袍本已有伤在身,后再度被拜火教主重创,虽让其侥幸逃脱,但想必两三个月内难回中原。另外,在下与黑袍一战过后,也想了些应对他的后手。”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为人精明通达,黄伊榕和郭旭扬已言明至此,他自不好再多说什么。


  郭旭扬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除了夏明王和楚王,另有几个王府势力,在下亦想试图周旋。然南阳王朱灿,此人罪恶滔天,在下必设法除之!”


  短短两句话,却有两层深意。


  他口中的“另外几路番王”,指的是被万重山所控制的宋义王孟海公、鲁王徐圆朗以及知世王王薄。


  郭旭扬曾暗中潜入万重山所建立的“信义门”,窥探到师兄顾征——也就是万重山的野心。原本郭旭扬有自己的考量,并未深入任何一方势力。但自从黑袍现身、龙瀛易主后,为了在这个诡谲的乱流中撕开一道口子,他便将主意打到了这个已故师兄的头上。只可惜他并不知晓,万重山未真正陨身。


  而朱灿食人为乐、恶名昭彰。郭旭扬早有杀朱灿之心。郭旭扬命伊力亚斯•阿不都拉以“星辰”为徽记接济流民,其中一个意图便是要找出“极恶之人”。朱灿非但不效仿行善或略作姿态,反而变本加厉地大肆屠戮烹杀,其狞恶残暴的行径令人发指。郭旭扬打算亲自动手,取其性命。


  “如此,有劳郭大侠了!”李世民双拳一抱,郑重地行了一礼。


  不管是窦建德、李子通、朱灿还是其他番王,都是唐王府的敌人。郭旭扬不论是去对付谁,唐王府都是乐见其成。


  郭旭扬摆了摆手,“拜火教以及另一个暗部组织收集到的情报,也会视情况告知于贵国。”


  他与李世民心照不宣,所谓的“另一个暗部组织”,毫无疑问便是“洪家”。只不过帐内人多口杂,不便言明。洪一的能耐,李世民了解大概,洪家的渠道网,比唐国更广更密。得洪一相助,李唐可谓是如虎添翼。李世民抿了抿唇,对郭旭扬投去感激的目光。


  郭旭扬自腰间摸出一枚纯金打造的令牌,那是唐王府给予他的唐国“上卿令”。


  那日与黑袍决战之前,郭旭扬似有所感,故而,他事先将这枚金令,与洪家陌金,还有榕儿相赠的圣药莲师,一同藏于暗处。也好在他提前做了准备,否则这三件宝物,必毁于风逸珪的“逆•非攻”杀招之下。


  郭旭扬随意地摩挲着上卿令,望向李世民缓缓说道:“秦王,在下与贵国的这层关系……你们也可放出去。”


  “多谢郭大侠!”


  李唐曾费尽心机地拉拢郭旭扬,却被黄伊榕厉声告诫“不许这么做”。如今郭旭扬自己松口,这对于唐王府而言,无疑又是一件好事。


  个中因由并不复杂。


  龙瀛剑真真假假,其中的是是非非,也不过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探知一二,绝大部分懵懂世人却是处于浑浑噩噩之中。郭旭扬曾身背“龙瀛剑”游走江湖八余载,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坚持认为:仗剑走天涯的郭旭扬,才是龙瀛之主。具有这样一重身份的人,若承认自己与唐王府的臣属关系,则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无形中自会造成一定倾斜。这也是郭旭扬当初不与任何势力有过多牵扯的原因之所在。今日,却是便宜了唐王府。


  “此外尚有一事,需唐国相助。”


  李世民心情大好,爽快地道:“郭大侠但说无妨!”


  郭旭扬沉吟片刻后,道:“我知道御剑山庄与唐国是盟友关系。在下希望你们双方能派出几人,尤其是穆氏嫡系,乘船南向出海一段时日。” 


  “‘南向’出海?这是为何?”李世民迅速抓住了重点,隐隐感觉此事或与龙瀛剑有关。


  “不知秦王能否应允?”郭旭扬不答反问。他既已对苍夜承诺,自不会向外人泄露瀛洲海图。


  “郭大侠嘱咐之事,世民自当办妥!”李世民见对方避而不答,便不再追问。对于这件并不太困难的事,他则是一口应下。


  “那便多谢秦王了。”郭旭扬微笑着抱了抱拳。给他这么一搅和,非但能令黑袍有所分心,对唐王府亦有益处。


  郭旭扬心中明了:御剑山庄并不只是天下第一剑庄。四十二年前,将龙瀛剑自瀛洲岛带至中原之人,正是上任庄主穆剑裳!


  郭旭扬曾利用此秘辛,让人散布消息:穆氏子孙与唐王府在西域行踪诡秘。仅仅只是一则真假参半、虚多实少的谣言,便使得黑袍暗藏了多年的重要棋子,暴露于人前。由此可见,即便当时黑袍执掌了龙瀛剑,但对于瀛洲岛,他依然十分上心。


  郭旭扬有一种直觉:瀛洲岛的秘密,或许很快就要现世了!


  **这章的章节名我想了半天,换了好几个……就,定这个吧……  =。=


  另外,感觉老穆家还是挺忙、挺抢手的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龙瀛剑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