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转业聚餐
书名:穷途逐梦 作者:秋蝉 本章字数:3314字 发布时间:2025-03-02

到这年底,刘八百正连职满3年,达到正常提拔年限,前年底立了三等功,去年底又评为了优秀干部, 朱振华提拔后,刘八百幻想着自己也能提拔。虽然达朱振华的便车提拔不怎么光荣,但对于提拔本身是值得期待的,毕竟其他一起毕业的学员全部都提拔到副营级以上,只有他一人还是连级干部,后进得有些丢人,如果能提拔至少也能缓解尴尬。

 

可是政策导向有时风云难测,这一年恰逢M警体制改革,其原本的领导保障体系从一直秉持的“警地双管”模式,转变为国家统一领导和保障模式,简单的说M警不再需要地方政府和目标单位出钱了。警队的基建、训练、生活等方面都有充足的经费,也不再需要农副业生产收益补助伙食了,国家下发了M警全面取消农副业生产的文件,这是一件大好事,M警官兵不再为了向地方要钱而公关喝酒,也不再为了改善伙食而养猪种菜,只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执勒训练中去,专心为国家和人民执勤站岗就好。

 

这个政策刘八百是举双手拥护的,他想,如果这政策早几年执行,蒋教政员就不会假公济私死于酒场,郭义杰也不会为分队建设牺牲,自己也不会降职和发配边疆,更不会去农副业生产浪费3年青春,虚度那段本该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却在菜地里汗流浃背的岁月。

 

如今刘八百洗脚上岸,又回到了物资科,物资科三个助员,陈助理管口粮,张助理管被装,现取消了农副业生产刘八百就变得多余,整天只是配合他们打接电话和发发通知。内心中他盼望着年底提拔为副营级助理员,然后重新分配工作。但命运是残酷的,年底刘八百没有等来提拔重用,却等来了一纸转业通知。

 

收到转业通知时,刘八百如五雷轰顶,现警队政策好了,他还想冲锋陷阵的为警队做贡献时,突然告诉他警队不需要他了,他跑到领导办公室讨要说法,得来的只是些安慰的话语。刘八百也做了自我审视,入警这些年,虽然立了三次三等功,自己也确实没让领导省心,在基层分队出现亡人事故,在司训部当参谋又不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好不容易在后保部靠种菜立了足,现在又取消了农副业生产。那自己还能做什么?领导还信任他做什么?想想这些,刘八百觉得自己被转业也不冤枉。最后,他对自己说了句狠话:“转就转吧,迟早要转业,早迟都得挨这一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句话算是自我安慰,其实他内心对警队满是依恋和不舍。

 

是时候该和警队说再见的时候了,这让刘八百又想起那些曾经退伍的战友和别离的老歌,“离开警队的那一天,天空并没有下着雨,离开警队的那一天说好你要来送行,要走的战友都上了车,送行的人都不肯走……”。每年老兵退伍时,难分难舍的战友之情难于言表。可是,对官州支队来说,每年的干部转业却非常的平谈,通常政工部会开一个座谈会,相互之间说一些感谢和祝福的话语,虽然尽是大话套话,有时还是能寄托一些情感的。

 

刘八百转业的那年,由于个别转业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走留问题,搞得主要领导不开心,没有召开座谈会,也没有支队领导的单独谈话,支队政工部人事科江干事通知当年转业人员到政工部会议室开会,政工部高主任宣读了转业人员名单后,第二天大家都可以脱警服回家了。十八九岁的花样年华来到警队度过十年、二十年的警旅生活,一刹那、一回头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生活环境,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生路上多么重大的一个选择。

 

对于转业干部来讲,我们不能说自己多么伟大,为警队建设奉献了什么?至少我们奉献了青春。我们不能说自己有多么优秀,至少我们是一个合格的M警,完成了国家和人民交待的各项任务。在警营里 “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而结下的友谊是深厚的,平时感觉关系很平淡,可真正离开的那一天,大家才感觉到依依不舍。

 

在这批转业干部中,其中职务最高的是曾副参训长,副团级转业,其他都是营连级干部,有的接到转业通知时还奋斗在基层主官的第一线,突然一个通知被告之转业了,突然得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当然主动申请转业的也有几个人,都是警队升迁无望,家里又有背景的干部。

 

每年的干部转业工作,从老兵退伍后就开始了,程序是各支队向总队人事处上报转业人员名单,再由总队审批,整个工作是严格保密的,当然所有秘密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是领导身边的人,和某个领导关系走得比较近,当然是可以提前知道信息。如果支队的转业名单与自己的意愿不相符,在提前知道自己是否被支队安排转业的信息后是可以操作的。

 

如果支队转业名单上榜上有名但又不想转业的话,就在总队下达转业命令前提前活动,只要你能动用关系让相关领导帮你,那么总队有关领导一定会找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理由把你留下来。如果你想尽快转业,即使支队没有上报你的名单,同理,有关领导还是可以找理由让你转业的。当然,你跟支队领导关系近的话,支队领导也会根据你的愿望上报转业名单的。总之只要你有足够的关系,在转业这样严肃的事情上,你的走与留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意愿。否则你就服从安排吧,服从不是M警的天职吗?

 

平时每年的支队转业干部一般不超十人,为推行警队干部年轻化,那一年严格执行警官服役政策,超龄干部一律安排转业,当然刘八百除外。所以那年官州支队转业干部特别多,所以存在总队批复的名单和支队上报的名单有明显的差距,造成一些干部想走的走不了想留的留不下。

 

张参谋就是那个想走走不了的人员之一。训练科张参谋军事素质非常过硬,在军事比武上多次获奖,作为一个副连级参谋能够进入司训部训练科应该是有发展前途的。张参谋老家某省某市,其老婆是当地yc专卖局上班,虽然是普通职工,工资待遇是张参谋的几倍。张参谋的岳父是该市yc专卖局的局长,58岁了,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他想趁自己还在位置上早点给女婿安排个职位,所以一心要求张参谋早点转业进yc专卖局。张参谋年年申请转业,年年不批准,眼看他岳父退休时间越来越近,张参谋无心工作,天天跑去领导办公室汇报,使出浑身解数要求转业,终于支队领导把名单报上去了,那知总队严格执行超龄规定,转业名额有限,他服役年限又短,总队又把他剃下来了。

 

陈助理却是想留留不下的那个人。陈助理是H省人,长得五大三粗,不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被安排到支队机关警通分队,他军事素质很差,带兵能力有限,上级就安排他当司务长管管伙食发发津贴,他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他当司务长期间,每天都要吩咐炊事班另外做一个硬菜,他亲自给隔壁领导饭堂送去,主要领导喜欢吃什么他就送什么菜,久而久之就给领导留下了好印象。过年过节遇上值班的话,他会主动去帮财务科长顶班,时间久了,财务科长向领导建议把他调入了财务科。

 

那时,只要进入了财务科就标志着进入了团级干部的行列,当时流行一句谚语叫“财务科的干部——必提”,当然不是说财务科的干部有多优秀,而是进入了财务科就标志着你成为了领导的身边人,有些利益你是知情 人,领导能怠慢吗?但陈助理是当司务长提干上的警校,警龄长,年龄大,提副营级助理员就是抢救性提拔,本来盼望财务科长提副团后当财务科长,没想到当年警队搞超龄干部一刀切,他被列入了转业对像,人算不如天算,陈助理失望之极,有种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的感觉。

 

曾副参训长毕竟是高级干部,站位还是比较高一些,组织了大家聚餐,说好的AA制的,后来也没有收大家的钱。在聚餐时大家都说了些这些年在警队工作生活的一些感触,讲了一些平时不敢讲的和领导发生的一些事情,有的人说得声泪俱下,有的说得牛气冲天,相当于自发组织了一个编外的转业干部座谈会,或许是因为面子,每个转业干部都会说早转业有早转业的好,应当庆祝,就连财务陈助理也说转业值得庆贺,这些年亏欠家庭太多,正好可以弥补一下亲情,大家都知道是假话,也没有人故意戳穿,因为大家都认为他要当财务科长的,只是年龄超了被列入了转业名单,他是很难过的。

 

最后曾副参训长还是做了总结性发言,毕竟是当领导的,或许已形成习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个人都将面临着转业,不管你时间干得长还是短,早走、迟走,迟早都得走,不管你是主动申请的还是领导安排的,都要有平常的心态,早转业不一定是坏事,晚转业也不一定是好事,我有个战友某某,副连级干部转业,现在已经在某局任局长了……总之,大家要一如继往的保持警队的优良作风,退伍不退色,以后要多联系,互相帮助,最后祝大家在自己新的岗位上,在地方建设上再立新功……”

 

聚餐就在一场掌声中结束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穷途逐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