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白其请大伙吃烩面,顺便推销韩国文化
白其悠哉悠哉,尽管对面厉嘴大炮围成一个排,气势汹汹,随时攻城。
就像当年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各派士子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观点针锋相对,场面堪比诸侯逐鹿。
白其就像当年商鞅宣扬法制而面对一班口诛笔伐的卫道士一样临危不惧,轻松应对。
白其:急啥?我还没讲完呢,就开始叽叽喳喳叫上了,真是一班没见过世面只懂得点头捉米的小麻雀。
说——
庞娟是个急性子,一声厉喝。
白其白了她一眼:吓唬谁呢?我可不是孙黛玉。
张艺:就是,庞童鞋温柔点,人家背后可有兵家保镖撑腰呢。
鲁褩敦促:快拿证据,别扯开去。
白其干咳一声,正襟危坐,法家嘛,争辩起来总带着严肃:各位应该读过《诗经》桧风“羔裘”篇吧,这首诗讲到了桧国。
庞娟问:桧国?桧国在哪里?我怎么没听说过。
白其:多读书,少杠精,你呀,以为全天下只有一个秦国。
柳夏蕙向大家介绍:桧国,也叫会国,商周时代的一个古国,坐标今天的韩国新郑……
到底是儒家出身,博学多识。
白其:夏商周时代,天下方国林立,部落成群。想必很多人都不熟悉这支以‘会’命名的氏族。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韩国首都新郑是当年郑国的地盘,但其实最早的郑国在今天秦国的棫林。当然,那时候还不属于秦国,因为秦人还在陇西给周天子养马呢。
庞娟忍不住朝白其一瞪,心想:领饭盒也不这么急的,居然挖起我老秦人的根来了,你再挖一个试试。
这时候,大家都停止了吃面,停止了反驳,纷纷竖起耳朵聆听白其的讲述。
西周末年,史上第一大老赖、周幽王的亲叔叔郑桓公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前夕凭借他王亲国戚的身份疯狂在东都洛阳附近招摇撞骗。
很多小国不幸躺枪,会国就是其中之一。
得手后的郑桓公凭借方寸之地从此在这里扎根。聪明人谁都料得到,后来郑国越来越强大,连周天子都怕他。
郑国耍起了流氓,借地不还不说,还凭武力吞并了周边包括会国、虢国在内的所有小国,光天化日在周天子眼皮底下干非法之事。
现在我们就要讲到的这个会国。其实会人很会享受生活,也很懂得如何伺候自己的胃太爷,这跟会人祖先擅长烹饪有关。
这又不得不提到夏商时期的会人了。
方国由部落发展而来,每个国名或族名都是一个部落族氏的符号或图腾,它代表着这个部落姓氏的由来,包含着一层特殊的意义。
会人发明创造了先进的炉灶,会国因此得名,这个“会”字的甲骨文形象就是可以用来移动的炉灶。
会族人发明炉灶的同时还善于钻研美食,烩面就是会人的专利发明。
会人被新兴的郑国融合后,会国成了郑国的地盘。郑国又被后来新兴的韩国所取代,会人的发明和创造最终也成了韩国文化的一部分。
烩面的制作方法通过代代改良,一直流传至今。你们说烩面是我们韩国人的发明哪里过分了?
“好吧,就算凭你七拼八凑道听途说强行跟你们韩国扯上了一点关系,那这也是会人的发明好吧?你说是你们韩国的创造是不是有点欺侮我们史盲?”
庞娟冥思了半天终于勉强抓到一个反驳点。
柳夏蕙:庞童鞋,你的烩面加了醋不,怎么酸溜溜的感觉。
庞娟:你们儒家弟子才动动牙酸口吐芬芳呢。
白其振振有辞:烩面若跟我们韩国没关系,那么跟你们秦国、赵国、魏国更没有半毛钱关系了。会人融合到了韩国,当然是我们韩国的事了。
张艺笑笑:大家别争了,好歹烩面出在韩国,人家也没说错,何必揪人不放呢。今天白童鞋花钱请我们吃韩国美食,还为我们讲解烩面的来历,一边了解韩国文化,多好的事!
庞娟又来拉人了:张童鞋,改日我请你吃我们秦国的羊肉泡馍,顺便了解了解我们大秦国的美食文化,保你吃完急着求我加入我们秦国国籍。
张艺爽快地应承:好啊,我最喜欢吃免费的美食啦。
噢,我明白了,原来当初煞费苦心请孙斌吃羊肉羹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赵人鲁褩又将调侃的矛头转向了庞娟。
魏人韩菲也跟着调侃:是呢,她想让孙斌加入秦国国籍,人家才不愿意呢,人家毕业后即使不去效忠自己的大燕国,也会留在大周,如何肯去偏僻的秦国,那边工资那么低,伙食又一般。
有啥不愿意?我们大秦国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入的。当初战国第一大牛逼苏秦同志千里迢迢投奔我大秦国,我们秦王还不收呢,只好投奔远在苦寒之地的穷国家燕国去了。
庞娟故意不生气,还很高傲的样子。
这下田善不愿意了:啊,庞童鞋,我们大燕国现在可不是苦寒之地了,也不是穷国家,庞童鞋没去过我们燕国吧。
庞娟自知失语:呃……
韩人白其添油加醋:是呢,燕国再穷也比你们秦国有钱。你们秦国穷山恶水,秦人如狼似虎的,人家弱弱的孙黛玉岂不羊落虎口?
不去就不去,谁稀罕,你们赵魏韩三国想来个合纵攻秦啊!我们大秦国可从来没有怕过你们山东六国。
庞娟硬是被逼急了,差点又要拿专治各种不服的拳头说话。
是呢,人家可有连衡绝招。
鲁褩叹了口气:这家伙怎么看都像是兵家出身的,时时想动粗,偏偏要当个法家,又不跟你讲法。
我们还是不要再挖苦庞童鞋了,免得让人误会我们以多欺少。
柳夏蕙又扬起了儒家仁义道德的旗号。
庞娟嘻嘻:咱们柳童鞋到底是儒家弟子,讲理。
白其最后不忘再刺她一下:人家当然讲理啦,哪像你,知法犯法。
田善提醒大家:好了,我终于知道烩面的来历了,大家快吃面啊,都凉凉了。
吃面吃面,咱不搞文化歧视了,天下文化是一家嘛,怎分你的我的和他的。
庞娟自从吃了田善的零食,向来“意见领袖”的她在田善跟前秒变小迷妹,非常之“乖巧”,也不再唱人家的反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