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中平元年,潘凤府邸内,收到黄巾之乱爆发的消息后,我们的主角虾仁心中一紧。
【唉,黄巾起义终究还是发生了吗?看来汉末三国争霸的时代不远了啊。】
【未来兄长会被那华雄斩于马下,不知我是否有能力改变这个结局啊。】
“寿昌,你咋啦?”看着一脸惆怅的虾仁,潘凤坐不住了,赶忙来询问情况。
“兄长,我没事,只是在感慨天下将乱啊。”
“那咋啦,别害怕,兄长保护你!”大大咧咧的潘凤一手拿起身旁的梨花开山斧,拍着胸脯保证道。
“若是有人来欺压咱们兄弟,定要让他尝尝我的梨花开山斧!”
虾仁望着兄长潘凤挥舞斧头的身影,心中暗下决心:
【此番若不能改变兄长命运,穿越何益?】
“嗯,多亏兄长在此啊。”看着大大咧咧的兄长潘凤,虾仁心中一暖,脑海中回忆起刚刚穿越而来的日子。
……
十几年前,虾仁穿越而来,在得知自己穿越到了汉朝末年,并且兄长是潘凤后,也曾消沉了一段时间,有些懊恼自己怎么没有穿越到曹操,袁绍等人身边。
不过,这十几年来的相处也让虾仁真正了解了潘凤,他不止是三国演义中那个一出场就被华雄斩于马下的“杂号将军”,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是个长的五大三粗但是心思细腻,会关心照顾亲人的兄长。
自儿时起,虾仁便身体瘦弱,多亏了身强体壮的哥哥潘凤保护才能安然活到今天。
虾仁记事后不久,父母便染风寒而亡,潘凤就一个人带着弟弟,靠着给人看家护院和打猎为生,直到有一日潘凤偶然被刚刚担任御史中丞不久的韩馥看中,成为韩馥的护卫。
在潘凤的请求下,韩馥最终同意虾仁也随潘凤一同担任护卫,不过这只是对外宣称,实际上虾仁只是待在潘凤府邸,并且韩馥还会时不时派人来教虾仁一些学识。
对此,兄长潘凤对韩馥是感恩戴德,虾仁也感受到了韩馥的器重,于是潜心学习,准备日后找机会报答韩馥。
……
时间回到现在,就在潘凤兄弟二人收到消息后不久,韩府管家通知二人去见韩馥,说是有要事相商。
“寿昌,你觉得老爷叫咱俩会有啥事啊?”
“兄长,如今黄巾之乱初起,陛下下令讨伐黄巾贼,老爷初任御史中丞,应是想趁此机会稳固自己的地位。”
“奥奥,不愧是寿昌啊,脑子比我好用多了。那咱们快去吧,别让老爷久等了。”
“好,那咱们快去吧。”
韩府,会客大厅内。
时任御史中丞的韩馥正焦急地坐在会客大厅内,心中考虑着该不该参与平定黄巾之乱。
"老爷,臣等来了。"
潘凤和虾仁同时拱手对韩馥行礼。
潘凤的瓮声在挑高厅堂里激起回响,惊得青铜灯盏里的火苗猛然窜高。
虾仁看见韩馥深衣上的獬豸纹在光影中忽明忽暗,仿佛看见这位御史中丞此刻摇摆不定的心绪。
案头那卷摊开的广宗地形图被镇尺压着边角,墨迹未干的"张角"二字正顺着竹简纹理晕染,如同在绢帛上蔓延的血渍。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无双,寿昌,快进来吧。”
见到二人进来,韩馥挥手让他们赶紧进来,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你们二人跟随我已有多年,我有事要问你们。如今黄巾乱贼肆虐,陛下又下令清缴,你们觉得我该如何自处啊?”
“老爷,管他黄巾赤巾,若是想要征讨他们,凤愿为先锋!”潘凤率先表态。
“老爷,臣虽体弱,但承蒙老爷关照多年,臣愿随老爷!”虾仁也附和道。
韩馥听到这话,心中一阵暖流流过,盘踞心中多日的阴郁也散去一些。
“你们的心意我明白了,寿昌,你脑子好使一些,帮我分析一下究竟该不该参与此次战事?”
“老爷,臣认为应当参与。原因有三,其一,陛下亲自下令征伐,老爷如今贵为御史中丞,若无行动,恐遭他人弹劾,陛下也会心生不满。”
“其二,老爷初任御史中丞,根基不稳,若能借此机会积攒战功,未尝不能更进一步。”
“至于其三,老爷,臣以为近来朝中形势不稳,民间生活困苦,此不祥之兆啊,老爷若能借平定黄巾积攒名望,他日也可借声望谋求自保啊。”
虾仁趋前半步,袖中手指不自觉摩挲着韩馥所赠的象牙算筹,而后一咬牙,再次躬身行礼,眼神恳切地望着韩馥。
“嗯,寿昌言之有理啊,不过事关重大,我再考虑些许时日吧。”
眼见韩馥还在犹豫,虾仁再次躬身行礼,眼神坚毅,开口劝道:
“老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若不能抓住此次机会扩充实力,他日若遭他人构陷,我等便再难脱身啊!”
看着眼前恳切劝进的虾仁,再扫了一眼威猛雄壮的潘凤,韩馥心中信息大增。
他拉起虾仁的手,走到潘凤身前,也拉起潘凤的手,深情说道:
“好,好啊,有你们兄弟二人在此,何惧他黄巾啊!”
“寿昌,告诉管家去支取钱粮,招募乡勇,我明日便上奏陛下,前往征讨黄巾!”
“诺!”
“诺!”
潘凤与虾仁兄弟二人告别韩馥,前去筹备征伐黄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