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顾知节一个大男人,平日里在卿卿小报坊印刷小报,怎会出现在街头买胭脂,她肚子里一阵狐疑。
她转念一想,顾知节肯定是给郸城某位贵妇人采买胭脂水粉,赚些跑腿钱。只是这贵妇人是何人,她来不及细究。
咕咕,她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她捂着干瘪的肚皮,暗自嘀咕:“临近正午,饿了,赶紧回家吃饭。”
她快步超前奔去,到了六盘街,拐入街口,到了姜家。
“嘚嘚”,她叩动一扇破败不堪的门扇。站立在门口,因为是阳春三月,倒春寒。乌黑的檐边还结着一层薄薄的冰。
屋里响起一个中老年男子的声音,略显沙哑。“谁啊?进来吧。”
继而,门扇打开了,是姜丰。他一愣神,看清是姜晴雪,眼角滴落一颗晶莹的泪珠,嘴唇因为激动而抖动着,“闺女,你回来了啊?这几天去哪了啊?爹爹可想你啦。”
姜晴雪一看老头子挺感性,赶忙进屋。
只见一张简陋的木桌上,摆三盘菜。糖蒸茄、芹菜炒付干。刘二娘腰间系着破旧不堪的围裙,端着一盆实香瓜,从厨房走出来。刘二娘将菜肴放置在木桌上,手指蹭一蹭围裙,抬眸,说:“小满回来了啊。来,洗手,进屋吃饭。”
她一看菜色全是素的,一点油水都没,不禁红了眼眶。她背后的双手拿出,拎着一袋子蒜烧猪,放在木桌上,说:“爹,娘,小满回来啦。猪头肉,给大家加个菜。”
姜丰一只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将脸颊上的泪痕擦去,颤颤巍巍地坐在木桌边缘,说:“小满,二娘,用午饭。”
姜晴雪往嘴里扒拉白米饭,夹了一筷子付干放入姜丰的白瓷碗内。刘二娘思忖半天,多嘴,问:“我说小满,你前段日子去哪了?”
她瘪瘪嘴,说:“娘,您别问这么多。傅大人不是跟您说了,誊抄县志。”
“哦,哦,你看我老糊涂。那县志抄得怎么样了?”刘二娘追问。
“娘,抄了两册,还早着呢。”她鼓着塞满米饭的腮帮子。
刘二娘一阵怜惜,说:“小满,别光吃饭,多夹菜,营养才会均衡。”
吃完午饭,刘二娘进后厨,刷洗碗筷,而姜丰则进屋小憩一会儿。姜晴雪站立在庭院内,手里拿着一个洒水壶,细心地为栽种的盆景植物喷水,除草,除虫。
刘二娘清洗白瓷碗,瞟她一眼,问:“小满,这次回家,住多久?”
她低头用小铲子给盆栽松土说:“十天半个月吧。”
“那敢情好,多待几天,休息够了再回县衙。”刘二娘甚是愉悦,刷碗的节奏不由得加快了,“你爹也真是的,刚吃完就上炕上睡觉,跟几百年没睡够似的。”
后天一大清早,刘二娘为大家煮最爱喝的茯苓粥。姜晴雪起了个大早,端坐在简陋的一方木桌前,拿着白瓷勺子,舀起一勺子甜粥,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小满,小心烫口。娘去赶早市,你中午想吃什么?”刘二娘挎着菜篮子问。
“娘,买条鲫鱼吧,我好久没喝鱼汤。”她连声应答。
刘二娘一出门,还未走远。一个小厮走到姜家门前,轻叩门扇。
“谁啊?这一大早的。”姜晴雪喉咙里还有热粥没咽下去,问道。
“小满,你的信。”小厮扯着嗓门喊道。
她疑惑地打开门扇,接过牛皮信封。
拿着书信走到院子中,打开,拿出一封白色的信纸。这封信是傅青夜送过来的。白底红线的信纸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一些重要事情。
正月二十二辰时,一艘贸易船载满古雅堂的文物青铜器皿,经过大运河霜尘江,姜仵作务必保全这批文物,确保驶出郸城,进入南京城,确保万无一失。
咦,古雅堂,不是王盼山的古董店吗,她暗自思忖。她掐指一算,今日是正月二十一,明日不就是正月二十二吗。
这王盼山此次载运如此贵重的文物进南京城,是进献给何人,她脑海中浮现一堆疑问。脑袋感觉快要炸裂,她拼命摇晃着头。哎呀,哎呀,不想了,不想了,她嘟囔着。
这时,刘二娘风尘仆仆地进来,手里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鲜鲫鱼。这鱼透新鲜,鱼鳞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光芒,鱼尾扑腾起来,溅起点点水花。鱼眼睛骨碌转动,眼白透着青。鱼嘴巴一张一合,口内泛着乳白色。
“小满,你干嘛呢?”刘二娘愣了神。
姜晴雪迅速将手中的书信放到背后,脸上挤出笑容,“娘,这么快回来?您快进后厨,把鲜鱼养在水桶里,免得死了。”
刘二娘被她成功转移注意力,将鲜鲫鱼垂吊在眼前,盯着它欣喜地说:“小满,你不说娘差点忘了。鲜鲫鱼汤要活鱼炖煮才好吃入味。”
刘二娘乐颠颠地进了后厨,忙活起来。她轻拍胸脯,长舒一口气,腰杆子疲软下来。
到了傍晚时分,姜晴雪从庭院田地里拔根须带泥巴的青葱,浸入冰甜的井水里一涮洗,拿着大刀,切成葱段。
刘二娘热锅凉油,将鲫鱼放入煎至两面金黄,把鱼剁成碎渣。倒入开水,倒入切好的豆腐块,适量盐巴和白胡椒粉,盖上锅盖,小火焖煮两分钟。
刘二娘蹲下身,往炉灶内添加今早刚劈好的干柴。煮好后,姜晴雪下入葱段,红色的枸杞,将鲜美的鲫鱼汤盛在陶器碗内。
她转过头,呼喊说:“爹,用晚膳啦。”姜丰这才打着哈欠,从屋内从容地走出来。
一家三口人团团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刘二娘又拿出一碟糖蒜和一碟腌菜。鲫鱼汤汤汁乳白清透,绿白相间,看着美味,闻起来散发一股清香。
“爹,喝鱼汤,娘特地从集市上买的鲜鱼。”姜晴雪拿着姜丰的白瓷碗,盛一小碗鲫鱼汤,放到他面前。
“小满长大了,真是孝顺。”姜丰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你呀,光顾着小满,不把我老婆子放眼里。”刘二娘泼辣劲起来,拿着鞋板子要往姜丰头上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