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给读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读者:
当你翻开这个故事时,我想先道一声感谢 ——
感谢你愿意走进这个「洪荒之前」的世界,陪一群「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在宿命的石壁上凿出光来。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我们的上古神话曾如星空般璀璨: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不是「人首蛇妖」的猎奇符号,而是先民对「人神同形」「阴阳共生」的哲学诠释;黄帝战蚩尤,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而是华夏部落融合的文明史诗。但如今,这些故事常被快餐文化扭曲,或在影视改编中沦为「仙魔恋爱脑」的背景板。
我的故事便是想让这些被遗忘的文明密码重新发光。比如我国最早神话楚帛书中「伏羲女娲化育万物」的记载。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网文套用西方「神格」「血脉」设定,当听到有人把「修仙」等同于「飞檐走壁谈恋爱」,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文化自信,正在被温水煮青蛙般消解。
请各位记住,华夏文明从来不是西方神话的注脚!
我们有「愚公移山」的坚定精神,有「大禹治水」的实干精神,有「庄子逍遥」的哲学高度,更有「天下大同」的宏大理想。这些智慧,本应是网文世界的精神原浆,而非被边缘化的「小众彩蛋」。
也因此我生出了叛逆的念头,偏要反其道而行,才诞生了君逸尘这个角色,他的骨血里藏着毛爷爷「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理想,灵魂里淬着《道德经》「反者道之动」的智慧,皮肉之下则跳动着每个普通人「求而不得却偏要求」的倔强。
有人说我的文字「太拧巴」,不够「爽」。
确实,这里没有一键满级的系统,没有俯仰皆是的金手指。君逸尘会在战火中看着百姓流离失所而痛哭,会在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中迷茫,会在宿命的重压下咬碎牙齿继续前行。但我始终相信,这种「拧巴」才是最珍贵的「人味」,因为人族的神性,恰恰藏在「明知路难行,偏作敢行人」的孤勇里。
创作过程中,有人问我:「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值得吗?」
我想说的是——「我在做的,是用文字为文明续脉。」
当我把《毛选》的人民史观拆成「人皇的脚印」,将《道德经》的辩证思维揉进「仙魔共生」,让佛经的慈悲智慧化作光蝶的振翅,这不是简单的文化拼贴,而是像酿酒一样,把千年哲思泡在血与泪里,酿出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原浆。
还有人问:「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守护传统文化有意义吗?」
我想说的是 —— 有些事,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因为做了才有意义。
我深知这个故事未必能成为「爆款」,但它是我送给所有「在裂痕里种光」者的情书:写给每个曾被现实打压却仍心怀理想的年轻人,写给每个在文化自卑中寻找身份认同的灵魂,写给每个明知宿命不公却偏要「凿出一条非神非魔,唯人而已之路」的倔强者。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这样的坚持难免显得「笨拙」。
但想起楚帛书在历经千年流转后,仍能以残页之身诉说先民的智慧;想起敦煌壁画在风沙中褪色千年,至今仍让世界惊叹 —— 突然就懂了:真正的文明传承,从来不是迎合潮流的投机,而是像愚公移山般,一铲一镐地凿开蒙在文明上的尘埃。
如果你问我对这个作品的期待?我只希望它能成为一颗火种 。
或许某天深夜,你会因本书的某句话,突然想翻开《道德经》,想听听祖辈讲的老故事;又或许某个迷茫的时刻,你会想起我们伟大领袖毛爷爷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然后咬咬牙,继续在自己的人生里「敢教日月换新天」。
最后,想借爱人安慰我的话与你共勉:「神作与否,时间会给答案,但此刻你在做的事,比赚钱更接近永恒。」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守住心中那束「不合时宜」的光。
——【亦非完人】
正文:
我们华夏,本就是世界文化的根脉。这一次,该让我们的神话,照亮整个世界了。
这并不是一段故事,而是一段真实发生过的传奇!
你一定熟知盘古开天辟地的壮烈,也知晓三皇的神秘传说。
但我要讲的这个传奇故事,定能使你耳目一新。
1942年,长沙会战的硝烟弥漫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土地上。
在长沙子弹库的一座战国木椁墓中,因一群盗墓者的非法挖掘,一件沉寂两千多年的稀世珍宝——楚帛书。
重见天日。
只是,出土后的楚帛书命运多舛。
它先是被盗出,在长沙古董商之间流转,被蔡季襄收藏。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抗战的烽火未熄,美国人柯强竟借口拍照,将其骗走并带到了美国。
此后,它辗转多地,从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到大都会博物馆,最终被存放在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成为该馆的“镇库之宝”。
而在这漫长又波折的流转过程中,楚帛书历经磨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今已残损不堪,仅余断简零篇。
往昔,世间遭逢惊天动地之巨变,仿若汹涌风暴席卷宇内,诸多真相过往皆被深深掩埋。
相传,这部楚帛书,其上详实载录太初以来诸般事迹。
然岁月如镰,战火似焚,如今的楚帛书,恰似夜空孤星,零散难续。
幸勿怅然,吾当竭尽心力,将残篇所遗珍闻,如拾明珠于历史尘埃,为诸君娓娓道来。
在那无比久远的无尽太初之时,一切皆裹在混沌未开的蒙昧里,唯有一种难以名状、超乎言语与想象的本源存在,于冥冥之中悄然蛰伏。
后世之人对它的称谓素来不一,有人唤它 “太一”,赞其为天地间最初的唯一本源;亦有人称它为 “道”,叹其无形无象,却能衍生万物、贯穿古今。
正是从这 “太一” 亦或 “道” 的本源之中,缓缓分化出太初之阳与太初之阴。
这两股最初的阴阳之力,便是日后被世间生灵尊崇为父神羲与母神娲的存在。
羲率先完成了化形,那时的世界,混沌迷蒙,且处处暗藏凶险。
充斥着无尽的未知与令人毛骨悚然的邪恶之物。
羲踏上了漫长的游历征程,凭借着自身那无边无际的力量和非凡卓绝的智慧,一路披荆斩棘,持续不断地镇压着诸多极为恐怖的存在。
在羲游历四方之际,娲也成功化形。
化形后的娲紧紧跟随着羲的步伐,协助他修复那因常年征战而满目疮痍的混沌世界。
在此期间,源初之域应运而生,它宛如“道”的直接产物。
这片神奇的领域成为了羲和娲的栖息之所,仿佛是“道”特意为他们精心打造的宁静家园,承载着“道”赋予的特殊使命与深远意义。
它神秘而古老,凌驾于一切世界之上,犹如一座巍峨耸立且坚不可摧的神圣殿堂,又宛如宇宙的核心,是所有世界力量的源头。
在这源初之域中,一切常规的概念都变得毫无意义,时间与空间仿佛失去了应有的束缚,变得扭曲且模糊不清,任何试图以常理去衡量的举动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且荒谬可笑。
这里没有固定的规则,一切都超脱于想象,如同那包罗万象的“道”一般,蕴含着无尽的可能与奥秘。
然而,正是从这看似无序的源初之域中,衍生出了世间万物的规则,它仿佛是一个永不干涸的源泉,源源不断地向外喷涌着各种法则的力量。
那些主宰着各个世界运行的规则,皆发源于此,却又无法真正诠释这片领域的神奇与独特。
羲与娲,这两位真神,他们的力量与智慧是源初之域的坚固基石。
他们的意志决定一切的诞生与演变,所有规则与秩序都源自他们的一念之间。
时间的流淌、空间的延展,以及世间万物遵循的法则,皆由源初之域赋予。
而正是源初之域的诞生,加上羲和娲的齐心协力,使原本混沌的世界开始呈现出秩序的初步轮廓。
在之后漫长无垠的岁月里,羲和娲携手并肩、同心同德,以无上的伟力共同缔造了那个辉煌璀璨至极的世界。
他们一同开辟了最初的宇宙,创造了世间的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奇珍异兽,也包括仙与魔皆在他们的创造之列。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乃是最初的至高世界,名为——鸿蒙世界。
那最初的至高世界,恰似一棵古老巨树的根茎,深埋于混沌的深处,神秘而不可测。
而其外衍生出的无数世界,恰如从根茎上生发而出的繁茂树枝与翠绿树叶。
这些大千世界像是汲取着根茎养分的繁茂枝叶,在至高世界的滋养下蓬勃发展。
至高世界所蕴含的力量与生机,如汩汩流淌的清澈汁液,透过无形的脉络,传递给每一个与之相连的其他世界。
它们依赖着这源自至高世界的宝贵养分,在虚空中绽放、摇曳。
有的世界如嫩绿的新叶,充满生机与活力;有的世界则似粗壮的树枝,历经岁月的磨砺而越发坚韧。
这棵以至高世界为根茎的宇宙之树,在无尽的时空中屹立不倒,见证着每一个世界的兴衰与变迁,共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宇宙宏图。
同时,在这漫长的创世过程中,羲与娲的爱情也在悄然滋生。并孕育了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
在悠悠岁月长河中,羲独自沉浸于对天地万物的深邃思索。
最终画卦而出,彻底明定了世间的秩序,并为后世留下了可沟通天地之道的奇门占卜之术。
而在这过程中,世间的第一个灵于卦象里悄然诞生。
灵本无性别之分,然而,在见到羲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了一种别样的情感。
灵爱慕着羲,于是决定依照娲的形象化身成为一位美丽的女子。
灵一次又一次地向羲袒露自己热烈的爱意,甚至卑微地表示愿意和娲一同分享羲。
然而,羲那坚定而决绝的目光,每次都如冰冷的水般浇灭了灵的热情。
羲无法回应灵那越界的爱恋。每一次的拒绝,都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刺痛着灵的心,让她原本炽热的情感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渐渐冷却,却又在不甘中逐渐扭曲。
她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一片赤诚得不到回应,为何羲的眼中只有娲。
这种爱而不得的痛苦如附骨之疽般啃噬着灵的内心,让她原本纯净的灵魂在嫉妒与怨恨的交织中变得扭曲变形,最终陷入了癫狂的深渊,在执念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扭曲的执念让她完全丧失了理智。
一日,趁羲外出之时,灵果断地囚禁了怀有身孕的娲,将娲困在一处足以囚禁真神的坚固牢笼之中。
当羲归来,灵以娲和娲肚子里孩子的性命相要挟,逼迫羲打散自己的本源,进入轮回转世,并且要忘却一切。
为了娲和他们未出世的孩子的安全,羲还是狠下心来,按照灵的要求做了。
被囚禁的娲,心中既心疼羲为了她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又对灵的所作所为感到无尽的悲哀。
她看着疯狂的灵,轻声说道:“灵儿,爱不是这样的,不是通过强迫和伤害就能得到的。”
灵却充耳不闻,她的眼中只有自己对羲的占有欲。
娲又继续说道:“羲和我本就是道的一体两面,因为道太过完美无法衍化万物为了衍化大千世界才将自身一分为二,分化为太初之阳和太初之阴,也就是羲和我,阴阳本就是一体,阴阳交汇达到不完美的完美状态才能衍生万物。所以不管在哪个时空,那个时间线,那一道分灵,以及相似的花的羲和娲都会相会相爱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灵听后,身体猛地一颤,但随即又癫狂地大笑起来:“不,我不相信!他只能是我的!”
说着,她更加疯狂地施展力量,加固对娲的囚禁,让娲无法抽身下界寻找羲。
而此时的羲,已经在轮回中渐渐忘却了一切。
灵也将自己的真灵分出一部分下界与羲相会,等待着羲归来的那一天,她坚信没有娲的介入,又或者自己先认识羲,自己一定能够让羲爱上她。并只属于她!
被囚禁的娲,看着灵疯狂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怜悯。
然而,灵已深陷执念的泥沼,无法自拔。她听不进任何话语,只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幻想之中。
时光流转,世界在动荡与苦难中艰难前行,等待着一个转机的出现,等待着有人能打破这可怕的僵局,让一切重回正轨……
但未来究竟会如何,谁也无法确切知晓,只有那无尽的命运之线在悄然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