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春,洛阳。
汉灵帝下令修复上年毁于火灾的南宫,先使钩盾令宋典修南宫玉化殿,又使掖庭令毕岚重铸四铜人、四黄钟,铜人列于南宫仓龙、玄武阙外,黄钟悬于云台及玉华殿前。
另铸加以吞吐水的天禄、虾蟆,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用以洒扫道路,极尽精巧,所用钱财皆从大汉各地强行搜刮而来。
自此,民生凋敝之景遍布全国。
同年二月,汉灵帝刘宏颁布卖官诏令,“西园卖官”成为天下皆知的事实。
得知此消息的韩馥急的当场吐血,一连发了数封书信劝谏,奈何全都石沉大海。
心灰意冷的韩馥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实施屯田制的推行之中。
……
滏阳河畔的晨雾还未散尽,韩馥的獬豸冠已歪在刺史府案头。
他蘸着墨水在羊皮地图圈点,忽然看向角落里的虾仁:“寿昌,根据你此前的提议,我把这‘屯田十策’编纂出来了,你看看如何?”
虾仁接过书简,细细阅读起来。
【
策一:择水草丰茂之地,边地要冲,修筑城堡,建房舍,以为屯田之基。地宜肥沃,水宜充足,以利耕种。
策二:募民而屯,募流民、征士卒,组织劳动力。流民皆有归家之心,士卒亦有耕战之能。官府给予田地、种子、农具,使之安心屯田。
策三:屯田诸民初到屯田之地,民多困苦,宜供粮济困。粮草充足,民心方稳。待庄稼成熟,再行自给。
策四:水利乃农业之本,兴修水利,以保灌溉。开渠引水,筑坝蓄水,使田地旱涝保收。
策五:教民耕种之法,总结深耕细作、选种育苗、防治虫害之策,传阅全州。
策六:设典农都尉、典农校尉,管理屯田事务。官员宜清正廉洁,为民谋福,不得贪污腐败。
策七:制定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勤者,赏;惰者,罚,以激励耕种。
策八:屯田之地,宜与外界通商贸易。以余粮换所需物资,如布匹、铁器等,以改善民生。
策九:屯田亦需练兵备战,以防外敌侵扰。民人皆有保家卫国之责,平时耕种,战时从军。
策十:安抚民心,以稳社会。官员宜亲民爱民,为民解忧。如遇天灾人祸,及时救助,以保社会稳定。
】
“老爷,臣觉得可以了,有此十策,屯田大事可成。”
“好,寿昌,你命人誊抄几份,送去给各郡太守,让他们依策行事!”
“诺!”
“无双,渤海郡乃产盐之地,事关重大,你带人前去看管。”
“诺!”
潘凤与虾仁均应声退下。
“唉,希望屯田之事能瞒过朝廷吧。”
韩馥走到刺史府窗边,惆怅地感叹了一声。
……
清河郡的屯田营里,崔琰正拎着戒尺抽打偷懒的降卒。
广平郡的盐碱地上,田丰赤脚踩在麦苗间,腰间玉带换了麻绳。
他对着开垦荒地的农夫高呼:“使君有令!垦荒十亩者奖粮种三斗!”
流民王二麻子抡着官府分发的锄头,一锄下去劈出半截箭簇,田丰当场吟诗:
“昔日烽烟埋骨地,今朝禾黍满粮仓。这都是韩大人的功绩啊。”
渤海郡的晒盐场最是热闹。
潘凤把梨花开山斧插在盐堆当旗杆,指挥降卒收集晒好的盐运往仓库:"都卖力点,收完这些盐就开饭了!"
突然狂风大作,漫天细小的海盐粒刮向太守府,把前来视察的韩馥呛得连打三个喷嚏。
虾仁跟潘凤打了个招呼后,便派人将刻着"官三民七"分成线的石碑放在盐垛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