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沉时,成皋地界的山道上卷起细沙,曹操勒马而停,望着前方炊烟升起的庄园,喉结微微滚动。
陈宫注意到他紧握缰绳的手背青筋凸起——这已是今日第三次在岔路口停驻,每处歇脚地都暗藏杀机。
“明公识得此处?”
陈宫话音未落,便见曹操对着面前庄园大吼一声:
“吕世伯,快出来,我是阿瞒啊!”
话音刚落,只见一老者开门走出,这位早年在谯县经营酒肆、常给逃学的曹阿瞒塞麦芽糖的吕叔,此刻鬓角已染霜白。
见到吕伯奢出来,曹操赶忙翻身下马,疾步上前托住他颤抖的手臂。
老人浑浊的眼珠映着曹操被寒风吹乱的须髯,突然迸出泪光:
“阿瞒啊,自巨高迁居洛阳始,咱们怕是有十载未见了!”
枯树般的手指抚上曹操肩头的商贾服饰,而后吕伯奢望向曹操身侧的陈宫,问道:
“阿瞒,此人是?”
“吕叔,此人乃是中牟县县令陈宫,字公台,若非他相救,此刻我已丧命于董卓之手了。今公台弃官而走,随我另寻出路。”
“原是阿瞒救命恩人,老朽在此谢过了。”
陈宫连忙躬身行礼,“不敢当,陈宫见过吕老。”
而后,陈宫注意到庄园外青苔上有凌乱脚印,尺寸显然属于壮年男子。
曹操恍若未觉,笑着解下腰间玉带钩:
“世伯可记得此物?当年在谯县,您老笑我配不上这和田青玉,硬是拿出了三车黍米与我打赌啊。”
吕伯奢喉结滚动着干笑两声,脸上怀念之色却久久不散。
就在这时,吕伯奢家后院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曹操揽着老人肩膀的手骤然收紧,面上却愈发恳切:
“世伯,小侄遭奸人构陷,不知能否叨扰一宿?”
“那是自然,阿瞒快随我进屋暖暖!”
吕伯奢扯开嗓门吆喝仆人备酒,枯枝般的手指从桌边拿出两张告示,其中一张便是董卓的通缉令,“瞧瞧,当年偷枣子摔破膝的皮猴儿,如今也是大人物了!”
董卓所发通缉令上“诛曹贼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的字迹刺的曹操心头一颤。
而后吕伯奢见侄儿曹操面色不对,才发觉拿错了。
“我还真是老了啊,拿错了,阿瞒看这张。”
吕伯奢把压在通缉令下面那张告示拿了出来,上面写着:
【制诏:
朕闻忠义之士,虽九死其犹未悔。骑都尉曹操,身怀孤胆,独入虎穴谋诛逆贼董卓,虽事机不密而功败垂成,然其心昭日月,节贯山河。昔豫让漆身吞炭,专诸鱼肠刺僚,未有若卿之慷慨也!
今敕封曹操为奋武将军,秩比二千石,假节钺,总领兖州诸郡兵马。即日赴陈留开府,征召义士、整饬甲兵,荡涤西凉群丑,克复宗庙社稷。赐赤帻皂纛,许用「代天讨逆」旌旗,凡司隶、兖、豫三州粮秣,皆听卿调遣。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尚书台奉
中平六年十一月甲子
】
曹操看到这份告示,眼睛瞪得浑圆,不可置信地看着吕伯奢与陈宫。
“我成为奋武将军,总领兖州诸郡兵马了?”
吕伯奢淡然一笑,回应:
“正是,侄儿啊,你要飞黄腾达喽。不过,如今天下将乱,你这奋武将军怕是不好当啊。”
“臣恭贺明公。”
“嗯,公台,看来此行咱们有去处了。”
泥炉上煨着雉鸡汤的香气里,吕伯奢拍开酒坛泥封,将琥珀色酒液倾入陶碗。
“阿瞒快尝尝,这是早年用巨高送的谯县古井水酿的,埋了整十年呐!”
曹操接过,见吕伯奢也喝了一口后,缓缓喝下。
“果然好酒,劳世伯费心了。”
曹操笑着舀起一勺肉羹,袖中暗藏的银针浸入汤水——这是从十常侍尸体上学来的验毒法子,见银针安然无恙,曹操才放下心来享用肉羹。
廊下突然传来霍霍磨刀声,混杂着“缚紧些”的低语,曹操紧张的浑身汗毛直立。
吕伯奢见怪不怪,对曹操说道:
“唉,怪我考虑不周了,阿瞒难得来一趟,我方才命人杀猪款待,未曾想却惊到了阿瞒,我这就去叫他们停下。”
说着吕伯奢就起身想要去制止外面杀猪的举动。
“世伯不必劳烦,侄儿前去便可。”
曹操亲自去廊下查看情况,发现确实是有几人围在一起杀猪,于是放下心来,叫他们不必杀猪后便走了回去。
次日清晨,曹操与陈宫二人带着吕伯奢赠予的干粮,在吕伯奢不舍的目光中策马奔腾而去。
……
洛阳城,自董卓入京后,便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怖深渊,这座昔日繁华的帝都如今成为了人间炼狱。
董卓以“肃清叛逆”为名,推行“收牢”制度,实则建立了罪恶的军事化劫掠体系。
西凉兵们手持三棱铁锥,挨家挨户破门而入,将洛阳城划分为十二个劫掠区,每区设“搜牢校尉”统筹劫掠行动。
短短数月间,富户地窖中的金饼被熔铸成马具饰物,太学生珍藏的竹简被当作柴薪焚烧,连寺庙的鎏金佛像都被刮去金粉。
时任左军校尉的夏牟,曾目睹部下将婴儿抛入沸水取乐,孕妇被剖腹验证胎儿性别,这种变态行径在军中却被视为“勇武象征”,足见其野蛮。
每逢市集之日,董卓部将便纵马冲入人群,马蹄践踏着摊贩的瓜果,长矛挑起婴孩的襁褓,酒肆茶楼里悬挂着血淋淋的人头,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与尸臭。
百姓清晨推开门扉,常会发现屋檐下蜷缩着被割喉的官吏尸体——这是董卓震慑朝臣的“杰作”,腐烂的官服上还插着写满罪状的竹简。
最骇人听闻的便是阳城大屠杀,董卓趁乡民祭神时派兵包围阳城,随后进行屠杀。男子的头颅被串在车辕上,妇女则沦为营妓,婴儿被疯狂的士卒抛入火堆。
如此惨无人道的行径,配上军队高唱着的“剿灭逆贼”的战歌,让人背脊发凉。
昔日车辙里渗出的鲜血,在官道上凝成散不尽的黑印,昭示着董卓麾下西凉军的种种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