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节 乱正逆转篇(四十)
走向水火双行
此刻,李望英正伫立在东柱之畔。眼前这根青色的柱子,周身散发着蓬勃的生机,仿佛是一位充满活力的生命使者。柱子的周边,已然生长出星星点点的草花,它们或舒展着嫩绿的叶片,或绽放着娇艳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片区域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柔美。
这青色柱子所散发的光芒,柔和而温润。比起红色柱子那热烈奔放、金色柱子那璀璨耀眼的光芒,它略显黯淡;然而,相较于蓝色柱子的清冷幽光,青色光芒却又多了几分温暖与明亮,显得更为夺目。
这里笼罩着一片死寂的氛围,万物好似都被禁锢在了无尽的沉闷之中,但若是这柱子消失,一切或许都会随之改变。
到那时,这片大地有望重新被青草覆盖,嫩绿的草芽会争先恐后地从土里钻出来,逐渐蔓延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那些娇艳的花儿也会重新绽放,毫不吝啬地释放出迷人的美丽与芬芳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引得蜂蝶翩翩起舞。一批又一批的生物会在这里诞生、成长,重新焕发出往昔的繁荣与活力。
就目前来看,青柱在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李望英和伙伴几乎将山顶的每一处角落都探索了个遍。在这段探索的过程中,他们见识到了许多奇异的景象。
然而,但有一个地方,李望英是绝对不会涉足的,那便是西边的金柱所在之处。从第一次察觉到金柱的存在开始,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便如同跗骨之蛆般,牢牢地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随后,李望英踏上了返回神秘人之地的路途。一路上,他脑海中还回味着山顶的种种见闻。当他终于抵达神秘人之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心生诧异。
这里的土地竟然丝毫没有受到蓝柱的影响,依旧保持着之前的状态。周围的一切,无论是土壤的质地,还是地面上稀疏生长的植被,都和他上次离开时别无二致。
“为什么这里不会变化?”李望英满心疑惑,目光直直地落在神秘人身上。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满是探寻之意。
毕竟,山顶的四柱周围都发生了各种各样明显的变化,红柱之下炽热异常,蓝柱附近弥漫着诡异的幽冷气息,青柱周边生机盎然,可偏偏这个神秘人所在之地,仿佛被时间遗忘,一切都维持着最初的模样,实在令人费解。
“木、金、水、火,如今这四柱已现,就差土柱了。”李望英喃喃自语,眉头紧蹙,神色中满是困惑。“可是,究竟为什么会触发这道阵法呢?我和伙伴一路走来,压根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啊。”
思索良久,终究还是毫无头绪。李望英无奈地摇了摇头,最后重重地叹息一声,那声叹息里,满是对未知谜团的迷茫与无力。
“难道,要把我体内的灵气转化成土行灵气,然后输入给神秘人?”这个念头如闪电般在李望英脑海中划过。他微微眯起眼睛,神色凝重,脑海里迅速权衡着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然而,仅仅只是稍作思考,李望英便打消了立刻行动的念头。他可不是那种头脑一热、想啥就做啥的莽撞之人。
想到这里,李望英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一脸惋惜地喃喃自语:“要是能有个替代品就好了。”
可他一直在想着灵核,也不知易弧他们如何处境,希望发现死者问题,顺利的解决。
李望英心中怀着诸多疑问与不甘,思索再三后,决定再次前往红柱所在之处。一路上,他步伐匆匆,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各种念头,试图从之前的经历中找到解开谜题的线索。
当他终于来到红柱附近时,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起初,他和伙伴目光紧紧地盯着眼前散发着炽热光芒的红柱。此时,他的脸色满是犹豫之色,内心正进行着激烈的挣扎。
回想起这段时间所遭遇的种种神秘事件,那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和棘手的问题,自己却始终无能为力,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种深深的无力感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愤怒的...无奈的...在李望英心中徘徊动荡,此刻这两种复杂的情绪,统统都化作了他前进的强大动力。
就在这时,李望英体内的灵气开始出现奇异的变化,原本驳杂的灵气逐渐产生了偏移,愈发明显地偏向于火行属性。丝丝缕缕的火行灵气在他经脉中流淌,闪烁着橙红色的微光,仿佛是被他内心的怒火所点燃。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李望英与红柱之间似乎建立起了某种微妙的联系。只见红柱微微颤动起来,原本固定的轨迹竟也受到了影响,开始缓缓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红柱表面浮现出无数微小的红色光点,微红的光芒如同一只只灵动的萤火虫,轻盈地脱离红柱,飘飘荡荡地朝着李望英飞了过来。
这些微红的光点围绕在李望英身边,上下飞舞,如梦如幻。它们时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团柔和的光晕;时而又分散开来,沿着李望英的身体轮廓缓缓游动,仿佛在探索着什么,充满好奇心观察对方。
经过蓝柱瞬间化水融入大地后,散落的灵气被李望英吸收,自然不再有排斥,这一次将没有事情打扰他,宛如无底洞般无法填饱的野兽肚子。
不知过了多久,红柱光芒比之前有些黯然,与之前青柱持平,而李望英一脸享受的依旧还在吸收中。他似乎有些忘记一道成语,水火不容,水元即使微弱一方也能压制火元,可火元越来越庞大。
时光在这片神秘之地悄然流逝,不知过去了多久,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一种静谧而奇异的氛围之中。原本散发着强烈光芒的红柱,此刻光芒渐渐变得比之前黯淡了几分,竟与之前的青柱亮度持平。
而李望英,正全身心地沉浸在一场奇妙的体验之中。他一脸享受地站在原地,周身被微红的光芒环绕,那些从红柱飞来的光点源源不断地融入他的身体,仿佛是一场来自神秘世界的馈赠。他似乎完全沉醉在了这股力量的吸收过程中,浑然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只是,他似乎忽略了一道古老的成语,水火不容。在这天地间的灵气法则里,即便水元素的力量相对微弱,按照常理,它也能够对火元素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然而此刻,李望英体内的火元却在不受控制地不断膨胀壮大,丝毫没有受到潜在威胁的影响,愈发蓬勃汹涌,仿佛即将冲破某种限制,释放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没一会儿,李望英便察觉到身体异样。体内灵气的平衡转瞬即逝,火元急剧膨胀,眨眼间就将水元紧紧围困。
火元释放出的磅礴力量极具侵略性,以汹涌之势向四周扩散。原本身体里那股由水元带来的丝丝凉意,刹那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阵阵灼人的炎热。这股热意来得极为迅猛,李望英只觉浑身燥热难耐,仿佛置身于火海之中。
“我...我居然忘记五行相克相生了,对不起。”李望英想起来她的指导,如今这点小事却犯了,若被她知道一定会伤心的,一切动作都停下来。
仅仅几分钟,李望英便猛地回过神来。他心中暗叫不好,当务之急,是立刻关闭灵气的出入通道。随着他意念一动,体表吸纳外界灵气的窍穴瞬间闭合,与外界的灵气交流戛然而止。
然而,体内的状况却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那躁动的火元根本不老实,即便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它依旧没有停下肆虐的脚步。火元像是一头失控的猛兽,在他体内横冲直撞,自我膨胀的势头愈发猛烈。它试图将李望英体内的每一处角落都改造成适合自身存在的“领地”,强行扭转体内环境,使之完全契合火元的特性。
李望英迅速思索应对之策,当下他果断决定,要把这股肆意妄为的火元汇聚到一处。毕竟在五行之中,若是借助水土之力来制衡,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金木属性不仅无法抑制火元,反而会助长其势。
主意既定,李望英立刻运转功法,以水元所在之处为中心点,小心翼翼地引导周边的火元朝着这个点汇聚。他全神贯注,操控着体内灵气的流动,不敢有丝毫懈怠。火元虽狂躁难驯,但在他坚定的意志和精妙的掌控下,还是缓缓朝着水元所在聚拢。
随着火元不断被吸入,他体内呈现出一幅奇异的景象:原本象征着水元的蓝色与代表着火元的红色,在体内的灵气圆球外表相互对峙。红蓝二色光芒流转,彼此交织又各自涌动,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此刻,二者看似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暂时相安无事。然而李望英心里明白,这样的平静只是表象,这水火交融的局面终究有爆发的一天,而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他一无所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看来,我的灵气属性算是彻底定格在水火之上了。往后,得着重去寻觅与这两者相关的东西。”李望英暗自思忖,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的他,已然停止了对这道灵气的吸收。目光投向那根红柱,只见它依旧在缓缓上下旋转,散发出神秘而诱人的气息。本以为能借助这红柱的力量让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可没想到事与愿违,不但未能如愿突破,反倒像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诸多行动都受到了莫名的约束。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望英深刻意识到,修行之路充满了未知与变数,每一步都需谨慎前行。
现在,李望英缓缓席地而坐。他轻轻闭上双眼,先将紊乱的思绪沉淀下来,随后屏气凝神。他深知自身水元力量太过微弱,难以与强势的火元抗衡。若想实现体内水火灵力的平衡,进而掌控自身力量,强化水元迫在眉睫。
于是,他将意识沉入体内,宛如一位细致的领航员,精准地引领着灵力的流向。他把绝大部分注意力聚焦在水元之上,小心翼翼地牵引着那些游离的无属性灵气,使其逐渐靠近水元,一点点转化为纯净的水行灵力,水元也因此愈发充盈、强大。
然而,李望英并未完全沉浸在体内的修炼中。他特意分出一部分敏锐的注意力,时刻警惕着周遭的一切变化。他的感知如同一张开的细密大网,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动静。哪怕是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或是远处传来的一声不知名的虫鸣,都能瞬间引起他的警觉。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然过去了约莫十几天。在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地域,平静之下正悄然酝酿着惊人的变化。
东边那根高耸入云的青柱,与南边同样巍峨的红柱,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了奇异的改变。这两根柱子,一直以来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蕴含着天地间某种不为人知的力量。
如今,它们所展现出的变化,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青柱光芒柔和地闪烁着,丝丝缕缕的生机之力从中弥漫而出,似乎在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而南边的红柱,则喷射出刺目而炽热的红光,伴随着滚滚热浪,所到之处仿佛都被注入了毁灭的因子,万物好似都在这股力量的侵蚀下瑟瑟发抖。
此时,恰好身处红柱附近的李望英,真切地感受到了这股毁灭之力带来的巨大冲击。
他体内的火元,因它的变化而活跃,原本好不容易才压制下去的火元,此刻如脱缰的野马般肆意奔腾,疯狂地汲取着周围空气中的火行灵力,不断壮大自身。李望英只觉浑身燥热难耐,仿佛身体要被这熊熊燃烧的火焰给吞噬掉一般。
面对如此危急的状况,李望英深知自己已无暇顾及其他。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远离这根散发着毁灭之力的红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此之前,李望英调动水元温和地安抚,放缓一些膨胀速度,一步一步朝着远离红柱的方向挪动。
李望英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敏锐的感知,艰难地朝着力量对冲相对较弱的区域前行。在这片充斥着神秘力量的空间里,东边青柱散发的生机之力与南边红柱喷薄的毁灭之力相互碰撞、交织,爆发出令人胆寒的能量波动。
这两种极端力量的交锋,就如同一场残酷的绞杀盛宴。但凡有弱小生灵置身其中,瞬间就会被这股狂暴的力量彻底碾碎,连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仿佛从未在这世间存在过一般。
然而,李望英却奇迹般地在这凶险万分的环境中存活了下来。这显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运气来解释。
终于,在一番艰苦卓绝的挣扎后,李望英来到了两种力量碰撞区域的边缘地带。这里的力量虽然依旧汹涌,但相较于核心区域,已经减弱了许多。他再也支撑不住疲惫不堪的身体,缓缓停下脚步,半跪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现在木行双克我...不能再前往。”
此刻的李望英,满心都是忧虑与祈愿。他瘫坐在这片力量边缘之地,脑海中不断闪过那两根柱子释放出的恐怖力量相互对抗的画面。
他无比希望这两种力量,千万不要引发一场惊世骇俗的大爆炸。因为一旦爆炸发生,其威力究竟会达到何种程度,根本无法想象。
这座承载着无数秘密与未知的神秘大山,在这样的爆炸冲击下,是否还能屹立不倒,实在是个未知数。
但李望明心里很清楚,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爆炸,自己绝对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他不过是这浩瀚天地间一个渺小的修行者,在如此恐怖的力量面前,脆弱得如同蝼蚁。只要爆炸的余波稍稍波及到他所在的位置,自己就会在瞬间化为齑粉,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短暂闪耀后便归于无尽的黑暗。
想到这儿,李望英不禁打了个寒颤,他默默在心中祈祷着,希望这场可怕的力量对峙能够就此平息,不要再掀起更大的波澜。
好在,事态并未朝着李望英最害怕的方向发展。那两种强大力量虽持续对峙,却始终没有引发足以毁灭一切的大爆炸,这让他高悬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然而,他内心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这片区域的局势依旧诡谲莫测,谁也不知道那两根柱子所释放的力量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变化。
这段时间里,李望英一边密切留意着四周力量的波动情况,一边开始着手自我保护与应对之策。聚在一块的水火灵核,调动其中水元流动起来,化作一道道纤细却锐利的水流,如同实质化的刀刃一般,向着四面八方散发开去。
李望英这样操控着,是以切割为主的,小心翼翼地将那躁动不安的火元一道又一道地隔离起来。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每一道火元都像是一头困兽,拼命挣扎着想突破水元的束缚。而对李望英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确保这些火元不会突破防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每隔七秒,他便精准地向水元之力中输入一股灵气,以此来维持水元的强度和活性。
即便如此,李望英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那些被水元切割成大大小小的火元,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起致命一击。
这些分散的小火元不仅没有失去威胁,由于人身在红柱范围内,具备了膨胀的能力,一旦它们重新聚合在一起,所释放出的强烈炎热,足以在瞬间将李望英化为灰烬。
最终,这两股力量恰似先前的蓝柱,悄然消逝,却分别留下独有的印记。一侧呈现出万物伊始之象,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另一侧则一片灰暗死寂,残余力量仍在暗自僵持抗衡。
在那两股强大力量消逝之际,剧烈的能量波动席卷而来,整个空间都仿佛被搅得支离破碎。李望英置身其中,只觉天旋地转,五脏六腑好似都要被这股恐怖的力量震碎。那一刻,他满心绝望,以为自己在劫难逃,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尤其是那根红柱,在最后时刻爆发出令人胆寒的气势,仿佛要将世间所有一切都无情扼杀。它所释放出的力量如汹涌澎湃的潮水,铺天盖地地压来,似乎要将包括李望英在内的一切都彻底吞噬、碾碎。
然而,命运似乎在此刻跟李望英开了个奇妙的玩笑。当一切喧嚣与动荡渐渐平息,李望英竟惊讶地发现,自己还活着。劫后余生的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死里逃生的庆幸,又有对这离奇经历的难以置信。
“难道是因为我体内有火元的缘故?”李望英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可眼前的景象实在令人费解,周边的火元此刻正如同雪花消融般迅速消失殆尽。
~
~
山脚下,有一个人正焦急地来回踱步,口中不停地呼喊着:“苏老大?张二哥,你们在哪里呀,别跟我玩捉迷藏啊!”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荡,带着几分惶急与无助,每一声呼喊都仿佛被风扯得支离破碎,却又顽强地往山林深处钻去。
这人一边喊着,一边瞪大了眼睛,不放过周围任何一点动静,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安。
这人便是故意留在队伍后方的丑鬼,他曾经距离山顶已经不远。然而,上山途中,心中不安压倒一切,加上有些不敌寒风,烔郭没留下任何痕迹,多重因素结合一起,导致不再愿意上去。
丑鬼做出让自己死亡决定,下山找人,被充满仇恨目光的群兽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