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除夕之夜下瑞雪 保德赤子
书名:文物“王魔”——王继声传 作者:白雪不黑 本章字数:2607字 发布时间:2025-04-02

一      除夕之夜下瑞雪  保德赤子降人间

    保德之城,三面群山为之屏障,一条大河为之襟带。其所辖之境内千沟万壑、坡陡谷深、丘陵起伏,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地方;但她又是一个古今重要的战略要地,北方直达绥远,南面连着吕梁,东头径指忻州,西部与榆林毗连,是晋西北交通之咽喉,又与“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之誉的偏头关(与雁门头、宁武关被称之为“外三关”)一步之遥,其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自然不言而喻。

时光悄悄走进了民国七年(1918年)2月10日。一阵清冷的风吹过,漆黑的天空开始飘降瑞雪。这场雪好大啊,它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北国,可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绕城而过的浩荡黄河,在严酷的冬天不再咆哮,让人倍感“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精致。小小的保德城,被漫天大雪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银妆玉砌,分外妖娆。

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冷得人藏头缩颈,直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而在浩渺的黄河冰面上,急促地小跑着一个年轻人。他约二十多岁,中等个头,偏瘦的身子,头戴一顶几乎光秃了的兔皮帽,身背一个打着补丁的衩袋,喘着粗粗的气息,艰难地行进在冬雪中的大河之上……这个人叫王雄昌,保德人,在绥远打工。如今要过年了,他总算忙完了手中的活计,一路向着家乡飞奔而去。“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必须早点回去,免得母亲牵挂。”王雄昌边跑边想。

阳历的2月10号看似一个平凡的日子,却是农历腊月廿九。那年小进,腊月廿九是当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是中国人传统的除夕啊!

王雄昌终于跑到了保德马房圪墩街的一处大院前,使出吃奶劲儿拍了拍门环,然后就跌坐在门口的石墩上不住地喘息——他累得实在走不动了。

过了一会儿,门里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她惊讶地看着门口的雪人,好大一阵子才叫起来:“雄昌,你可算回来了!”

王雄昌略略歇缓了一会儿,多少有了点精神气儿,抖落着身上的雪花,说:“妈,我回来了。”

妇女一边帮儿子拍打着衣服上的雪,一边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东屋暖和暖和身子。哦,你媳妇在西屋,她要生啦!”

王雄昌听说媳妇要生了,浑身顿时有了劲头。就要身为人父了,内心的激动在血液里奔涌,但他还是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让兴奋的劲头表现出来。在那个封建思想还浓厚的年代,人们对儿女之情还是很保守很腼腆的。

王雄昌羞红着脸问母亲:“妈,大年的活计都准备好了吧?”

“也没个啥准备不准备的,只是糊好了窗子——这几天就忙着伺候你媳妇!你回来就好啦,赶紧筹备着过年……”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王雄昌现在仿佛不累了,忙里忙外的,干起活儿来劲头十足,一会儿就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是一个不错的大院,据说是清朝时王家祖上一个榜眼留下的。后来清王朝覆灭,王家后人渐渐不再得势,几个分支守着祖上留着的大院居住着,徒有虚名,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王雄昌就是因为生计艰难,才出口打工的。

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驶进了民国,但民生并没有多少好转。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列国侵略,偌大一个中国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贫苦的百姓们盼望着过一份安然的生活,没想到民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中国很快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华大地上萧条一片,没有一丝生机。

王雄昌跟几个本家兄弟凑合着垒了一个旺火,找几张红纸写了对联贴上,然后回到屋里,从衩袋中取出一小块羊肉,汗手汗脚地剁成肉馅;又把几个胡萝卜礤碎,用母亲弄回来的面粉包了些饺子……

“别忘了包个制钱。”母亲提醒说,“今年跟往年不一样,是个喜庆的年头啊!”

“忘不了。”王雄昌笑着,顺手把一个制钱包在饺子里。

做好了这一切,王雄昌打算坐下来歇息一小会儿,就听母亲在西屋喊道:“雄昌,别坐着了,去城西头找刘婆去吧。天儿下着这么大的雪,再晚了路就更不好走了——人家也要过年呢……”

王雄昌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接刘婆。刘婆是保德城里的接生婆,大家都熟悉。

雪越下越大,漫天的雪就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往下筛一样,刚扫开的院子这阵子又被铺得严严实实。

王雄昌小心翼翼地把刘婆背了过来。在这样的雪窟里,刘婆的小脚寸步难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除夕在漫天大雪里跚跚而来。王雄昌在东屋焦急地等待着,不时长长地舒一口气。西屋传来母亲跟刘婆轻声的谈话,妻子的呻吟不时传来。就在王雄昌坐卧不安的时候,西屋终于传来了婴儿坠地的“呱呱”声。王雄昌听见刘婆的道喜声:“他婶儿,是个小子!是个小子!你得孙子啦!”

刘婆说着,从西屋出来。母亲急忙把喜钱塞到刘婆手里,说着感激的话。刘婆说:“他婶儿,我回去啦!啊呀,都说亲孙正根,王家后继有人,又生在大年下,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王雄昌连连谢着刘婆,小心地背起她,冒着漫天大雪把刘婆送了回去。

送下刘婆,王雄昌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琢磨:“得像祖上一样,怎么也得摸他个一官半职的。这年头,苦日子没个尽头。唉,自古只有冻饿而死的民,没有冻饿而死的官啊!砸锅卖铁也得供这小子念书。书中自有黄金屋啊,如果还像我这样在外打工,日子还有个啥盼头。”王雄昌想象着祖上当官做宦的荣耀,想着自己时下的寒酸,禁不住一阵感叹唏嘘。

回到家里,王雄昌将自己的想法跟母亲说了。王母是个小有文化的人,为了让小孙孙继承祖上声望,辉煌祖上家业,想着古书上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于是给孙子取名继声。

这是一个多么喜庆的大年啊!尽管王家一家日子清苦了一些,但添丁之喜还是令人倍感欣悦。

时光很快就到了正月初五。在中国民间,只要过了正月里过初五就可以出门揽活做营生,俗称“破五”。“破五”过后,王雄昌又要出门打工了。他给保德城里一家做大生意的当店员,因为生意大,绥远一带也有人家的店铺。王雄昌一年到头就在绥远帮着照看店铺。媳妇产后身体虚弱,王雄昌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丈夫照料妻子的责任,满脸惶恐。但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外出打工。两难境地,倒如何是好?母亲看出了儿子的顾虑,说:“雄昌,放心去吧,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呢!家里的事有母亲照料着,不必挂念。你想着法子挣点钱回来,等孩子长大点儿也好供他上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管啥年头,只要念了书,就不会吃苦受罪了。”

王雄昌打起精神,说:“妈,那我走了。娃他妈,你要小心一些,大凡有事,让妈帮着点,别累坏了身子,——你还在月子里呢。”说着,又低头看了看炕上有点黑瘦的儿子,说:“继声,好好长身体,长大了好去念书啊。”孩子挥舞着细嫩的小胳膊,“啊啊”地叫着,似乎听懂了父亲的话,脸上竟然现出了灿烂的笑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