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焦克显力主公道
书名:文物“王魔”——王继声传 作者:白雪不黑 本章字数:3389字 发布时间:2025-04-02

四    焦克显力主公道           焦王刘桃园三结

王继声听说父亲要送自己到公立学校就读,心里很矛盾。说实话,私塾那边的赵先生是有些刻板,虽说比过去的先生温和了许多,但相对于公立学校的老师来说,还是有点严厉过度。有一次,赵崇信不知什么原因,心情很糟糕,检查王继声背《孟子》时,恰好王继声有些地方没有背熟。赵崇信很生气,唯一一次把王继声的手都打肿了。赵崇信厉声呵斥王继声,批评他不争气。王继声知道先生是为了他好,但这种方式却不怎么令人喜欢。尽管他明白“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况且《三字经》上也说:“教不严,师之惰。”但内心里却稍有对立情绪。不过,好在这些年赵崇信兢兢业业,严慈相济,王继声从中学到好多文化知识。与此同时,王继声也耳闻,公立学校那边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开活,环境也好,孩子们既学得知识多,又学得很全面,他就十分渴望到那里去看一看。最后,究竟是留在私塾还是到公立学校上学,王继声幼小的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天,王继声学完功课,又一个人跑到外面玩耍,看见一伙猴孩儿正围成一个大圈嚷嚷着什么。出于好奇,王继声也跑了过去凑热闹。原来,这些猴孩儿正在看两个小家伙摔跤。这两个摔跤的孩子王继声都认识,一个叫宋天星,一个叫马得草。

宋天星在私塾上学,马得草在公立学校上学,他俩一个说私塾好,一个说公立学校好,因为观点不同,杠着杠着就动起手来。这不,马得草因为气力大,把宋天星压在身下,直压得宋天星呼呼直喘气,就是翻不过身来。不过,尽管宋天星被马得草压着,口头上还是不服气,说:“反正私塾比公立学校好!”

马得草说:“你要是不承认公立学校好,我就不放你起来。”

王继声挤进人群,一把拉住马得草,说:“古人云‘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在这里打打闹闹算什么?”

马得草一看是个小屁孩子,膀子一甩,就将王继声甩到一边,说:“你乳臭未干,哪有资格跟我讲大道理!”

王继声摇头晃脑地说:“讲道理还分大人小孩儿吗?韩愈的《师说》讲得明白,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难道连这些道理也不懂吗?”

马得草听了王继声的一番话,越发生气,说:“你这不是明明帮着宋天星在夸赞私塾吗?难道公立学校就那么差吗?”探手要来抓王继声,打算一并将其按倒,看他服气不服气。

王继声小巧灵活,一下子躲开了,不提防这一躲却撞在另一个人身上,抬头一看,嗬,这可是个大块头,只见他二目圆睁,大而有神;腰阔膀圆,生生是一座黑塔,不出手也能感受到他的力气挺大。他一把将王继声扶住,说:“我倒是觉得这个猴孩儿说得有理。马得草,把那个小家伙放开!”

马得草一看大块头发话了,顺从地将宋天星放开,说:“宋天星,要不是焦大哥放话,我压你一辈子。”

宋天星从地上爬起来,看看这位焦大哥,并不领情,嘴里“哼”了一声。

马得草又要上前,焦大哥忙拉住宋天星,问道:“这位小弟怎么称呼?”

宋天星又是不屑的一声“哼”。

王继声拉了拉焦大哥的衣袖,说:“他叫宋天星,在私塾里上学呢!”

原来,王继声跟宋天星还很熟悉。有一次,王继声拿了弹弓打鸟,宋天星看见了,就上前阻止。王继声可不听他那一套,依然我行我素,说:“要是把雀儿打下来,我就烧着吃,到时候给你一份儿。”

宋天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朗声诵道:“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王继声是私塾出来的,哪里不知道这是白居易写的《鸟》?

只听宋天星又说:“先生教导我们为人不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啊!”

王继声听了,顿觉脸上一热,心中惭愧不已,他随即将弹弓折断扔掉,发誓再不轻易杀生。

焦大哥一看王继声口龄伶俐,顿时就喜欢上了,说:“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上学?”

“我叫王继声,也在私塾上学。”

焦大哥说:“我叫焦克显,在公立学校上过学。马得草,你跟宋天星怎么就闹起来了?”

马得草还憋着一肚子气,说:“他非要说私塾好,可是好在哪里?现在都民国了,那些夫子还要摆着八字逍遥步教学,学堂里的猴孩儿还在摇头晃脑地背什么‘子乎者也’。我看不惯,就跟他争执,后来就……”

宋天星说:“天底下那些有胆有识,壮怀激烈之人,哪位不是私塾而出?古之屈子,爱国不能,投汨罗而殉国;岳鹏举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精忠报国,千古流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为了大宋,舍弃荣华富贵,宁折不弯,视死如归,此子满腔正气,气贯长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林则徐,虎门销烟,铮铮然凛我华夏之气概,虎门销烟扬我华夏之威风……凡此滔滔如长河之英雄,辈出不绝,还用我多说吗?至于公立学校,何益之有?况且还有女流之辈入学,自古男女授受不亲,如此上学成何体统!”

“你——”宋应星一番话铿锵有力,气得马得草腮帮子都滚圆起来,挥挥拳头大叫道,“那也比你后脑勺留条猪尾巴强多了!”

马得草所说的“猪尾巴”是指宋天星后脑勺上的小辫子。民国这几年,虽然极力倡导去掉辫子,但在乡下及一些小县城里,还是有一部分人留着这种大清“遗迹”。

宋天星被马得草呛了一口,气不打一处来,又没有回击的法子,顿时放声大哭起来。

马得草得理不饶人,冷笑着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懦夫了?”

焦克显帮宋天星擦了擦眼泪,又对马得草说:“好啦,好啦,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非要斤斤计较,比个鱼死网破呢?”

宋天星看见焦克显和气,带着哭腔说:“焦大哥,那你说究竟是私塾好还是公立学校好?”

焦克显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公立学校和私塾也是如此,你们各执一词,又标准不一,哪里能分出高下?”

焦克显一番话,顿时将在场的小家伙们都说服了,纷纷说:“还是焦大哥的话有道理啊!”

“好了,现在回家,只要学有所专,你们都会出人头地,如今世道不稳,几十年后再看究竟!”

孩子们一哄散了,王继声却没有回家,而是紧随在焦克显的身后,寸步不离。

“咦——你怎么不回家?”焦克显奇怪地问道。

“我要跟你交朋友。”王继声说,“你通晓大义,精明大理,真是好样儿的。”

焦克显看看王继声,没想到这个家伙小小年纪,说起话来彬彬有礼,且不失君子风度,立马喜欢起来,说:“那我们就来个忘年之交,怎么样?”

两人道了年庚,王继声小焦克显十岁,自然为弟。

“要是再有一个志同道合者,咱们就可以桃园结义,干一番大事业啦!”王继声说。

“干什么大事业?”

“奶奶常说,如今世道不公,富者富,贫者贫,何时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公,难道不是大事业吗?”

焦克显听了王继声的话,立马对他刮目相看,说:“我姑姑村里有一个少年,叫刘芝盛,倒是有一番古道热肠。我跟他相识,见过几回面,说些大事,倒也有趣,你可有意会他?”

王继声说:“你姑姑在哪个村?”

“有点远,在莺村。”

王继声听了,顿时泄下气来,说:“这么远,我还是个小孩子,哪里能去莺村一走呢?”

焦克显一拍脑袋,说:“你住在哪里?某天刘芝盛进城,我们去找你,如何?”

王继声听了,拍手叫好。

时日不久,焦克显果然找上门来,随行的还有一个个头稍矮、身材瘦削的大男孩儿。

“这就是我跟你提及的刘芝盛。”焦克显拉住王继声的小手说,“他比你年长七岁,你就叫他刘二哥吧!”

“刘二哥好。”王继声拉着刘芝盛的手,激动地说,“听焦大哥说,你对《水浒传》里的人物情有独钟,发誓要替天行道,真是佩服!”

刘芝盛听了,急忙说:“哪里哪里!我倒是听焦大哥说你少年壮志,厉害,厉害!”

三个小家伙一番过谦之后,说些知心的话,一时感觉相见恨晚,然后找一僻静处,筑土为坛,插柳为香,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为民请命,为国捐躯,当在所不辞……”

后来,焦克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路军,在阎顽反共时不幸被捕,后受尽酷刑,被阎匪剜目、割舌、断喉、棒击而壮烈牺牲。时年32岁。

刘芝盛后来则在白家沟村当小学教员,再后来,他结识了宋绣,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替天行道”的梦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再像以前一样要做一个劫富济贫的行侠。在宋绣的指导下,刘芝盛团结了一部分小学教员和农民组成“学友同盟会”,展开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刘芝盛组建的莺村支部是保德最早的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以莺村、白家沟一带为核心的第三区,成了保德县革命的立足点,可以说是根据地中的根据地。而刘芝盛主持工作的地方就在第三区,他当时任第三区委书记,后又任县委组织部长等职,于1941年10病故。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