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学业未竟重返家乡 呕心沥
书名:文物“王魔”——王继声传 作者:白雪不黑 本章字数:2089字 发布时间:2025-04-02

十    学业未竟重返家乡    呕心沥血宣传抗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王继声完成了自己的一桩心愿——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各地之间军阀的混战,全国上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王继声深为当局的不作为痛心。他以饱满的斗志、高昂的激情加入共产党,以解放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决心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就在王继声踌躇满志的时候,阎锡山下令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停办,革命的热情被迫中断,王继声学业未竟,不得已回到家乡保德。

由于家境的窘迫,同年6月起,王继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以国文教员的身份在县里一所小学授课教学,以此挣点薪水减轻奶奶和母亲的负担。同时,组织上安排他从事中共领导的地下工作,自此,王继声成了我党当时派入保德工作的联络员。

“如果组织上有任务,会及时通知你。平时注意搞好保密工作,不要轻易暴露身份。”临回家乡的时候,组织上派人对他嘱咐道,“有什么困难,你可以联系当地的孙培贵同志……你的任务主要是发现进步青年,向他们讲解当前国内的形势,宣传党的宗旨,如有可能,也可以推荐他们入党,但一定要谨慎行事……”

王继声带着特殊的使命回去了。

奶奶和母亲还有妹妹见他回来,都很高兴。互相嘘寒问暖,不胜感叹。

“听说太原那边有不少闹事的学生被抓了,我们真替你担心啊!”奶奶的头发开始花白,岁月的沧桑过早地侵蚀着这位肩负生活重担的妇人。

“好像有什么共匪要过来,可把我们吓死了。去年,咱们这里组建了‘防共团’,每天操练,进行了好几个月,特别是黄河边上,阎长官的军队修建了好多碉堡,今年才完工不建了。”过度的操劳令母亲也苍老了许多,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

“哥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妹妹的个头已经长高了,但因为营养不好,身体很瘦弱,“人们说日本人也要打过来,真的还是假的?”

王继声没有细说,只是简单地作了回答:“奶奶,妈,不要担心,我这不是好好地回来了么!妹妹,日本人想占领全中国,正在酝酿一个天大的阴谋,没准哪天真的要打到保德呢?不过也不要害怕,全国上下正在形成一种共识,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呢!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会打败日本侵略者的。”

说到一致抗日,王继声马上想到了红军。他在太原就学的时候,就知道了一些关于抗日的情况。早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顺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随后,毛泽东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二月,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红军东渡黄河进行东征,到1936年5月结束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阎锡山吃了大亏,知道红军不好惹。在这种情况下,老奸巨滑的阎锡山思谋再三,感觉自己既不能跟蒋介石翻脸,又不能跟日本人发生直接冲突,共产党最好也不要再加以得罪,能好好经营他的山西老巢为上策。他在这“三颗鸡蛋上小心地跳舞”,知道自己一着不慎就会弄出大乱。思虑再三,最后还是以大局为重,选定了“联共抗日”这一条路。

这就是王继声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会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原因。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下半年了。这时,隐蔽在阎锡山政府机关和各社会团体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杜任之等,发出组织“抗日救国同盟会”的号召。阎锡山权衡再三,经审定后改为“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在“九·一八”五周年纪念日,正式宣布成立,阎锡山任牺盟会会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从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了“兵谏”的历史事件。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历史也称“双十二事变”。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此时,国内的抗日斗争形势迅猛发展,山西的抗日革命运动更加活跃,孙培贵单线通知王继声联络青年学生进行抗日讲座,传播抗日思想,同时积极组织抗日力量。

“孙大哥,你的讲座太精彩了。”王继声紧紧地握着孙培贵的手,激动地说,“日寇侵我中华,犯我河山。现如今,我全民皆兵,抗击日寇之胜利为时不远矣!”

孙培贵也紧紧地握着王继声的手,说:“继声弟,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国家不再遭受日寇的蹂躏,咱们赴汤蹈火,又何足惜?你是党派来的联络员,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加入抗日的行列,早日将日寇逐出华夏!”

王继声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孙大哥,阎锡山老奸巨滑,两面三刀,心口不一,防共反共之心不死,没准什么时候又会对共产党拿起屠刀,凡事一定要小心,多多保重啊!”

孙培贵当年在太原友仁中学就读,参加过学生运动,对阎锡山的为人颇多了解,听了王继声的话,也说:“你也倍加小心,千万不要暴露身份啊!”

说完,两人分手作别。

自此,王继声借自己的特殊身份,积极向进步青年宣传抗日,赢得了青年们的支持和响应。

保德,这座小小的县城里,在众多仁人志士的宣传之下,犹如急待喷薄的东阳,就要在烈焰中升腾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