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回保德骨肉相聚 返朔县继声成家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王继声离家从戎,与亲人一别就是14年。14年中,保德经历天灾无数,又经土匪洗劫,日寇烧杀抢掠,国共两军殊死拼搏,天知道家中亲人是否幸存。自从落脚朔县,每天白天王继声一心忙于民众教育工作,倒心无旁骛,无暇顾及家乡亲人;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王继声禁不住暗自伤怀。一个历经艰辛的革命志士每每念及亲人,止不住涕泪长流,无奈当时交通不便,回一趟家乡保德成了他心中一块块垒。
“唉——”一天夜里,王继声一声长叹,“怎么说也得回去看看,家中亲人是死是活,总得有个消息吧!”想到这里,王继声睡意全无。回想自己当年跟焦克显、刘芝盛“桃园三结义”,跟王继汤一同上学,畅想未来,后又到太原就学,满腔热血参与学生运动,再后来回保德跟孙培贵等宣传抗日,轰轰烈烈,又想到朋友被特务所害,情同手足的战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不禁悲从中来,一夜之间,辗转反侧,彻夜未眠。
鸡鸣三遍之刻,多少有点睡意,忽然看见父亲王雄昌头戴兔皮帽,身穿棉袍,一脸寒意,破门而入,心想,他老人家不是早已做古了吗?这会儿怎么又来朔县了呢?嗓子眼儿一阵难受,想哭又哭不出来,猛地叫了一声“爹——”就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啊!
看看天色渐渐大亮,王继声收拾了一番,请个假,起身回保德去了。
走到黄河边上,一股亲切之情扑面而来。是啊,美不美,家乡水。自己打小在这黄河边长大,滔滔黄河水哗哗地从他心里流过,就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啊!路上来来回回有不少人走动,只可惜连一个也不认识。哦,十四年,十四年的时光里,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啊?
王继声一阵子紧走,顺着自己十四年前的记忆,来到马房圪墩。啊,那真叫面目全非啊!之前那些熟悉的房屋哪里去了?那些熟悉的树木哪里去了?自己曾无数次挑过水的大井哪里去了?……
王继声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一处大院跟前,仔细地看了好一会儿。没错,这就是当年生活过的大院啊!只是比以前破旧了许多。高大的院墙因坍塌之后重新进行了修葺,不再雄伟,低矮得有些可怜。两扇高大的大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扇小木栅。王继声来到栅前,正要推,只见里面出来一个人,年龄跟自己差不了几岁,互相看看,那人问道:“你找谁啊?”
王继声把那人仔细打量了一番,说:“你莫非是本家二哥?”
那人也把王继声仔细打量了一番,说:“哦,你是——你是继声啊!”然后就朝着大院里喊道,“婶子啊,继声回来啦——”
就见大院里走出一位妇女,头发苍白,老态龙钟。她走到王继声跟前,先是一番里里外外的打量,忽而一把拽过王继声的手,颤微微地说:“猴孩儿,你可回来啦?你不认识妈了?”
王继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不住地磕头,顿时泣不成声。
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声,母亲把王继声迎回小屋,本家二哥又叫来其他弟兄,看着王继声安然归来,欣喜不已。互相打听一番,王继声才知道好多人已不在人世。有刚刚驾鹤西去的,有当年被日寇杀死的,也有在战乱之中不知所终的……母亲乱世中幸存,不幸中的大幸。而奶奶,那位坚强的女性,王家的柱石也早已归西。当年王继声立誓要孝敬奶奶,此番回来却连奶奶的身影都没有看见,免不了悲从中来,又是一阵放声恸哭。妹妹也于早些年嫁到了黄河对岸的陕西府谷,后来得病不及救治,已离开人世好多年了。王继声听了,又是一番悲泣。当初,大家都以为王继声也不在人世了,奶奶跟母亲年年在城北烧纸祭奠,祈求猴孩儿地下平安……问及现状,王继声一一细说,众人听了颇感欣慰。
安顿下来后,王继声又打听王继汤的消息,才知道他后来被组织分配到雁北区的应县、山阴联合政府任秘书。再后来,王继汤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艰苦的战争生活,他患了严重的肠胃病,健康受到了摧残,已于1934年病故了,享年二十七岁。
王继声听了,不禁悲从中来,免不了又是一阵肠断伤感。
“妈,等我在朔县那边安了家,就接你过去,为你尽为儿的孝心。”
母亲点点头,说:“你在那边好好工作,我在这里有你这些本家弟兄照顾,不必担心。”
保德小住了几天之后,王继声跟亲人们依依惜别,又返回了朔县。
那时,一般男女在十七、八岁成家,一出二十岁基本算是“大龄青年”。王继声19岁入伍参军,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从而把成家的事一再耽搁下来,以至于年龄已经突破而立之年了。
这时候,有朋友向他介绍了一位姓田的寡妇。这田寡妇早年丧夫,留有一个儿子,生活也挺清苦。王继声想了想,最后决定娶田寡妇,生活上也好有个照应,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好工作。为了成家,王继声在柳家巷买了两间旧房子,经过一番修缮,好歹成了一个新家。
朔县这边安排好以后,王继声又回了一次保德,把母亲接了过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和和睦睦,共享人间温情。没想到没过多久,王继声的妻子死于难产。他再度陷入了孤苦的单身情境之中。妻子的意外离世令王继声的身心倍受打击,一度十分消沉。好在王继声是从大风大浪里走过来的人,很快又坚强起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此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痛苦。
1955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王继声再度成家。妻子是霍庄人,也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寡妇,带着一个女儿。1956年,王继声的女儿王西霞出生,几年后,他的儿子王旭东出生。一家人和和美美,共享天伦之乐。
王继声带着满腔的热忱,从保德一路走到朔县,总算在这里扎了根,生了芽。从此,他的人生与名胜古迹和文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仿佛一对经历了千万次磨难的孪生兄弟,再没有分开。这是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