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 力保崇福千年寺 浩气震
书名:文物“王魔”——王继声传 作者:白雪不黑 本章字数:2753字 发布时间:2025-04-02

四七    力保崇福千年寺    浩气震慑“红卫兵”

 

1960年,从文物角度来说,无论对于王继声,崇福寺,还是对于朔县所有人,都是令人激动的一年,因为在那一年,崇福寺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继声兴奋之余又产生了另一个更为远大的想法,他要把崇福寺推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上去。1961年3月4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了180处。那么,能不能让崇福寺成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王继声又开始了他的申报之旅。

多年的艰辛劳作,王继声的身体大不如前,即便如此,对于文物热爱的激情丝毫没有减掉。但是,就在王继声拖着瘦弱的身体在考察这些无价之宝的时候,“破四旧”之风越刮越烈。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后来,文革《十六条》又明确规定“破四旧”、“立四新”是文革的重要目标。1966年8月1日至8月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进一步肯定了破“四旧”的提法。但如何破 “四旧”,中央没有说明。这就为某些人破坏古迹找到了借口。

1966年,山雨已来。

王继声的身边,不少文物古迹被定为“四旧”而毁掉了。

本来,王继声对朔县的不少文物毁于日寇侵略的战火已痛心疾首,如今看着发了狂的红卫兵小将们对文物彻底地破坏更是怒火填心。但他一个小小的文物管理所所长,在这个疯狂的年代,对这些疯狂的破坏者实在是鞭长莫及啊!

早期毁掉的文物已经难以陈述,比如1950年所毁的奶奶庙,1957年所毁的东关帝庙,时间难推的北街井神爷庙、西鼓楼、南关阁楼……

难以计数的古迹在王继声的眼前轰然消失。王继声的心在痛苦地滴血,他无数次找到县里有关领导,希望通过他们的参与中止这些丧心病狂的破坏。但是,王继声的呼吁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而令王继声更为惊恐的是,从首都北京那边传来的消息:1953年,左安门被毁;1954年,庆寿寺双塔被毁;1956年,中华门被毁;1957年,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朝阳门被毁;1958年,右安门被毁;1965年以后,东直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阜成门、西直门、元城墙被毁。东单和西单的牌楼也消失了踪迹。

著名的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梁思成,是我国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他亲眼目睹了整个北京老城变得面目皆非,与夫人林徽英黯然神伤。而在老城墙和牌楼被毁后,一幢幢新楼在北京老城内拔地而起。梁思成再次提出新建高楼,必须加盖中国式“大屋顶”,他希望通过实现“中国建筑的轮廓”,来保全老城的面貌。可是,1955年的一场“大讨伐”让梁思成病倒了,而与之相伴36年的知音林徽因也在这一年抑郁而终。

难道保护文物古迹是错误的?王继声实在难以理解。他不明白林彪副主席于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我们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要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我们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王继声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破四旧”非要跟这些宝贵的文物古迹纠缠,非要跟它们过不去?莫非这些文物古迹也能害人?

为了不让崇福寺有任何闪失,王继声决定带着全家人入驻崇福寺。那时候,他的女儿王西霞正在城内二完小就读,为了保护崇福寺,王继声只好忍痛让女儿就此辍学。而王继声的母亲那时已经70多岁高龄,行动不便,尽管如此,还是深明大义,不拖儿子后腿。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支特别巡逻队就此组成。一家老幼全上阵,崇福寺“保卫战”就此打响。

果然不出王继声所料,红卫兵们蠢蠢欲动,要对崇福寺下手了。为了取得“破四旧”的辉煌战果,他们决定先从崇福寺下手,造成雷霆万钧的气势。

为了避免红卫兵偷袭,王继声一家在寺内轮流值守,日夜巡逻,一旦有风吹草动,王家一门全员上阵。

“‘破四旧’是中央的号召,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我们没必要偷偷摸摸。”当时,朔县有一个叫大联委大队的“革命组织”,这个大队的头头跟红卫兵说,“走,跟我去崇福寺砸‘牛鬼蛇神’去!”

很快,这些人来到了崇福寺的山门前,高喊口号:“破除‘四旧’,把王魔揪出来!”

王继声堵在门口,不让一个人进来。他在山门里对喊:“崇福寺是文物,不是‘四旧’,保护文物古迹,你们红卫兵也有责任!”喊罢口号,王继声高声宣读国务院关于保护文物的文件和周恩来的相关指示。

山门外的人群安静下来。这声音多么熟悉啊,这熟悉的声音让他们回忆起了当年阁儿墩安民告示的情景。多好的一个人啊!我们不要再跟他斗了,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朔县,为了朔县的父老乡亲啊!

人群散去了。首战告捷。但王继声的心还悬在半空。他知道,这里面有好些人并不会善罢甘休的,更为激烈的“大战”还在后面呢!

令王继声没想到的是,这次“大战”来得如此迅速。就在第二天,有人再次组织“革命小将”来到了崇福寺的山门前。这一次,他们起初还只是跟王继声斗嘴,但很快就开始动手。有人试图去推山门,有人竟然往大门上面扔石头。面对这种情境,王继声不顾安危,不顾家人的阻拦,猛地打开大门,大吼一声,说:“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想拆崇福寺吗?没门!只要我在这里一天,你们就休想跨进这大门一步!”

“革命小将”被王继声的气势震慑住了。稍停了一小会儿,“革命组织”大联队委大队的头头一把揪住了王继声的衣领,咬牙切齿地说:“你以为我不敢跟你动手吗?”说着就扬起了胳膊,准备给王继声来一个下马威。这时候,另外一个人急忙把头头的胳膊拉住了,悄悄地说:“听说这个‘王魔’中央有人,别轻易跟他动手,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头头还不服气,余怒未消地问道:“他中央有谁?”

“听说‘王魔’在延安‘抗大’念书时,校长是林副主席……再说,这崇福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一……”

头头听了这话,色厉内荏地说:“今天我们饶了你,到时候有你好看的!走!”

王继声看着他们狼狈而去,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掉到了地上。他满以为崇福寺平安无事儿了,这次“保卫战”应该是他们一家取得的全面胜利!

没想到,另一个叫“庆九大”的红卫兵组织又来了。为了避免跟王继声发生正面冲突,他们趁王继声开会的机会,强行入寺要夺取钟鼓楼里的大鼓。

有了上一次的“战斗”经验,王继声妻子和两个孩子也勇敢地站出来进行“战斗”。他们对进入寺内的红卫兵拽的拽,拖的拖,反正不让红卫兵抢走大鼓。红卫兵们恼羞成怒,就把王继声的妻子拖到了他们的“大本营”,说是要狠斗“王魔婆”。两个孩子拉着奶奶的手,吓得哇哇大哭。王继声闻讯后赶到了“大本营”,厉声呵斥红卫兵们的野蛮行径。红卫兵理屈词穷,只好将王继声的妻子放了回去。

从此以后,再没有谁敢轻易动一动崇福寺。崇福寺这座闻名华夏的古寺,是王继声用生命和热血保护下来的,那些长年飞舞在寺里的麻燕(朔州方言对一种留鸟的称呼)的“啾啾”声,难道不是对王继声发自肺腑的感激之音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