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婷耐心又说服力的讲解之后,咸阳宫的宫女们一下子把之前那些愁云惨雾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个个浑身都是热情和信心。她们仨一群俩一伙,手里拿着陶罐、竹片这些简单工具,在宫殿的各个角落跟寻宝似的忙活开了。
有的在又黑又潮的墙角,拿着小竹片小心翼翼地刮着砖石上附着的菌斑,就跟在刮宝贝似的;有的在废弃的偏殿里,
仔细探寻,不放过任何一条可能藏着菌斑的小缝隙。大家一边忙活还一边交流找菌斑的经验,偶尔发现一块菌斑特别多的地儿,就跟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得大喊大叫。
日子一天天过去,宫女们收集菌斑的工作干得风风火火,诗婷呢,一门心思扑在菌斑培养上。
她每天都精心调配培养液,仔细观察菌斑的生长情况,还时不时调整温度、湿度这些环境条件,就盼着菌斑能跟吹了气的气球似的,快快繁殖。
可谁能想到,平静的日子突然被打破了。这天,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扯着嗓子大喊:“大事不妙!大事不妙哇!听闻有一宫女,面庞之上竟长满红疹,瞧着甚是可怖!这可如何是好! ”
大伙一听,“呼啦”一下全围了过去,诗婷也赶紧跑过去瞧。她定睛一瞧,发现出红疹的居然是丽妃身边的一个宫女阿香。这宫女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里,平常收集菌斑可积极了。
丽妃跟早就等着这一刻似的,立马带着一群人冲了过来,手指跟个长矛似的,指着诗婷的鼻子,
扯着嗓子就喊:“诗婷!你且睁眼瞧瞧,这都是你干下的好事!阿香不过碰了那菌斑,便成了这般模样!
事已至此,你竟还敢嘴硬,坚称那菌斑无毒?当真岂有此理! ”
这话一出口,原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的宫女们,一下子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大家脸上全是惊恐,有的宫女不自觉地搓着手,眼神里满是担忧,时不时低头瞅瞅自己的手,好像那上面已经沾上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有的宫女不停地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就跟衣服上沾了脏东西似的,想赶紧把可能沾上的菌斑蹭掉。
大家相互对视,你用眼神探询我,我以目光回应你,眼睛里全是害怕和不安,小声地议论着:“莫不是那菌斑当真有毒?
若如此,我们都曾接触,岂不是亦……这可如何是好,想想便觉胆战心惊呐!”现场乱成了一团糟。
太医很快被请来了,他一脸严肃地给宫女检查身体,检查后,眉头紧皱说道:“以症状观之,显然是接触某物致过敏无疑。
然此过敏原是否为菌斑,因目下并无相关事例可参,故而实难断言呐。”丽妃一听,哪管那么多,撒泼似的叫嚷着:“若非菌斑,又能是何物?
阿香每日所触者,便唯此菌斑耳。诗婷,你今日无论如何,定要给大家一个明明白白之说法!否则,此事断难善罢甘休! ”
看到大家的慌乱,诗婷心里也有点乱。她在心里努力的克制,告诫自己要冷静。
她一面安慰着大家,一面开启调查模式,仔仔细细地查看阿香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往后这些日子,诗婷就跟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似的,
每天都跟闹钟一样准时,跑去探望阿香。她那目光,简直像高精度扫描仪,从阿香的床铺被褥,到周边摆放的那些瓶瓶罐罐、
零零碎碎的物件,一寸一寸、一处一处地 “扫描”,那认真劲儿,恨不得把阿香身边每一个角落都扒开,彻彻底底扫描个遍,就想着赶紧揪出那个引发异常的 “罪魁祸首”
经过这几天和阿香唠得热火朝天,诗婷还真发现了蛛丝马迹。阿香和其他宫女比起来,就一点不一样,
那就是用了新胭脂。思来想去,猜测阿香应该是对新胭脂里的某种成分过敏。
顺着这来之不易的线索,诗婷一路深挖,终于拨开迷雾,查出了真相!原来,丽妃早就知晓阿香对那款新胭脂存在轻微过敏反应。
为了陷害诗婷,她竟心怀叵测,欺骗阿香,哄骗其大量使用胭脂。果不其然,阿香的脸上很快就长出红疹,
一场精心策划的“菌斑有毒”闹剧就此上演,大家都被蒙在鼓里,被耍得团团转 。
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诗婷望着窗外那高高的宫墙,心里头就啥滋味都有。回想起这段时间,被丽妃一次又一次恶意陷害,还被众人误解,
诗婷心里虽说委屈得不行,可她压根儿就没想过要用恶招去对付丽妃。在宫女因为红疹事件吓得惊慌失措,众人都把怀疑的矛头齐刷刷地指向她的时候,
一点儿慌乱和愤怒的影子都没有。她耐心十足地安抚着众人的情绪,仔仔细细地排查每一个可能导致阿香生病的病因线索 。
在诗婷不辞辛劳调查的这段日子里,她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不仅要四处奔波寻找线索,还时刻不忘安抚众人。有几个原本对她满心怀疑的宫女,
看到诗婷如此日夜操劳,一颗心全扑在寻找真相和宽慰大家上,内心不禁泛起了波澜。
一位名叫阿敏的宫女,纠结了好久,终于鼓足勇气,主动站出来要协助诗婷调查。
她走到诗婷面前,轻声说道:“诗婷姑娘,前番我等实是糊涂,竟错怪于你。这几日瞧你为众人之事忙得脚不沾地,一心只为解决难题,
如此赤诚,我笃定你决然不会害我们呐。 ”阿敏这一带头,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越来越多的宫女改变了态度,纷纷加入到支持诗婷的队伍中。
诗婷凭借自己的善良和正义,就像一道温暖而明亮的光,成功穿透了恶意与误解的重重阴霾,让温暖与信任在众人之间一点点地蔓延开来。
终于盼到这一天啦!诗婷带着辛苦收集来的证据,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地就把丽妃的阴谋给抖搂出来了。
她跟个专业律师似的,条理清晰得不得了,一五一十地把调查过程详细讲了出来。
再瞧丽妃,一开始还跟煮熟的鸭子似的,嘴硬得很,拼命试图狡辩,嘴里巴拉巴拉说个不停,就不承认。
可等诗婷把证据一亮,铁证如山呐!丽妃的脸惨白如纸,一点血色都没了。最后,就像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狼狈的离开了。
经过这场风波,收集菌斑的工作总算重新走上正轨,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地接着开展。 而丽妃处心积虑策划的阴谋,也彻底宣告破产。
很快,焚烧假竹简的日子来临。烈焰腾空而起,滚滚浓烟裹挟着那些做旧的假竹简,仿佛一条张牙舞爪的黑色巨龙,气势汹汹地扶摇直上。
这冲天的烟雾,就像是大秦向旧思想、旧秩序发出的一声振聋发聩、不容置疑的决绝宣告。
与此同时,那些顽固不化、妄图凭借旧学来对抗新政的儒生,被依法处决,他们的鲜血洒在荒野之上,成为了时代更迭的残酷注脚。
而那些及时转变思想、愿意为大秦效力的儒生,则被派往各地担任官职。他们怀揣着新的理念和使命,奔赴四方,在大秦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播撒着新政的希望种子。
高台之上,嬴政与诗婷并肩站立,一同俯瞰着这震撼人心的场景。诗婷深受触动,眼中满是钦佩之情,
她转过头,对嬴政说道:“陛下,您心怀天下,珍惜人才,还想尽办法保留文化火种,有您这样目光如炬的君主,那是咱华夏修来的福气哟。
今天这场 “烈火”,把旧时代那些束缚的枷锁烧了个精光。留下的,全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就像春天地里冒出来的嫩苗苗,生机勃勃,满眼都是盼头呢!
嬴政神色庄重严肃,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缓缓开口说道:“诗婷呐,朕之所为,绝非图那一时之利,实乃着眼于华夏千秋万代之大业。
文化传承,恰似那永不泯灭之火种,此关乎民族之兴衰存亡呐。这诸多书籍,皆承载着先辈们无尽之智慧,
朕誓要令其代代相继,福泽后世之子孙。再者,人才乃国家之根本,唯有广纳贤才,大秦方能长治久安,
华夏文明亦可于岁月长河之中,绽放出更为绚烂夺目之光华。朕愿以这烈烈燃烧之熊熊烈火,作为新篇开篇之重笔,开创我大秦繁荣昌盛之崭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