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光之深渊
书名:进化者的世界 --原《进击的系统》 作者:笔耕辍了就辍了 本章字数:3242字 发布时间:2025-04-20

“林局长”,像是一柄锈迹斑斑的铁钩,猛然从他心底钩出一个被尘封已久的名字——林澜。“林澜……”江洛笙低声喃喃,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双眼眸陷入幽暗的记忆漩涡。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彼时的他还在科学院攻读博士。在那个实验室里的她,像林中的晨雾一般,不喧不闹,却在暗处滋润着万物。她比他大三岁,是课题组中天才的大师姐,也是他不曾说出爱意的心上人。

 

在人类突然面对外来入侵者的威胁之时,人类还没有找到进化的力量。这一切的开始是从月球回来的探险者们带来的晶核所引发的,晶核在自然状态下意想不到的造就了第一批进化者。但那时候人们完全不知道进化的原因,是由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在不断的研究后才一代代搞得渐渐清晰起来。林澜和封啸尘当时的研究方向,就是【晶序集团】基因重组装置的前身,探究人类如何更加可控、有序的用物理装置来控制和约束晶核中的能量来实现对目标生物的进化改造。

 

封啸尘是林澜的副手,他俩人是同年级的,当时被大家称为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但俩人从来没有承认过恋情。江洛笙更是清楚的知道,他俩就仅仅是实验合作者的关系,江洛笙自认为他与林澜学姐的关系要比封啸尘和学姐的关系更亲密。

 

经过四年的埋头苦干,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最终在实验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林澜在一次“例行评审”后销声匿迹。项目也被突然叫停,所有数据被封停,而执行这些操作的人群正是由最初的进化者所创立的进化者监察部,负责所有关于进化者有关科研的督察部门。

 

在此之后,封啸尘也离开了科学院在自由资本的资助下成立了【晶序集团】,成为了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基因重组装置制造商。

当年,林澜不知所踪后,江洛笙调查过封啸尘,他曾跟踪过封啸尘,看到封啸尘和进化者监察部关系密切,他一度认为是封啸尘联合进化者监察部窃取了林澜的实验成果,并将林澜圈禁起来。

 

所以,当他听到“林局长”三个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太多,只不过在夜晚的床上又勾起了他自己的回忆,也很有可能“林局长”和林澜根本不是一个人,但他自己的进化者能力却又无比确信的指向这一方向。

 

江洛笙的进化者能力是当集中精力思考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时候可以短暂的与其建立幻想的练习,他可以在幻想中感知事情发展的状况,但并不能全部感知,感知事情的多少,这和他发动天赋时吸收的能量多少有关系,他的能力也是黄阶。当年他就感知过林澜的位置,位于一片漆黑的环境中,跟踪封啸尘的时候也感知过封啸尘,他曾感知到封啸尘和一个男人说,你要用这个技术建立起一个集团,来争取利益维持进化者监察部的开销。


夜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清晨七点五十,地下生活区的自动门缓缓开启。江洛笙一行人整齐地列队站在轨道列车站台,等待前往实验区域的列车。车厢银白,表面刻有能源部军徽与试验代码【A-17】,代表这是军方控制的光能干涉试验区。


郭主任站在队伍前列,身穿灰蓝实验服,胸口佩戴的徽章是青阶科研许可徽章,郭主任和江洛笙导师一边寒暄,一行人一边缓步踏上前往实验场的磁轨列车。车厢外,灰白色墙体沿着轨道向前飞逝,低频蜂鸣声震荡在封闭空间里,让人心头微紧。列车穿越密封磁轨,全程安静,直到缓缓爬升至沙漠地表的一处巨大防护圆穹下,众人抵达了试验现场——太阳光干涉模拟阵列·主控平台。


当列车到达的时候,阳光已然炽热如火,平台外部的等离子防护罩将炙烈高温与飞沙阻隔在外,天光在半空形成一层层细碎的光膜,像是折射的幻境。整个试验装置矗立在中央,如一枚扎根地表的巨型银白花盘。主系统由十六块高精度反射聚能镜构成,围绕中心塔布设,均匀分布。每一块镜面都精准指向塔心装置的“合焦窗口”。


郭主任站在控制台前,抬起手腕轻触胸前的操作面板。清晰的电子声响起,连接主控平台的权限核验通过。“各单位就位。”他声音不高,但穿透到每个实验人员的耳朵里。


平台四周的工程师陆续回到各自工位,十六组高精度反射镜启动预热程序,阵列外围微微震动,银白色镜面缓缓转向,开始对准天顶最明亮的阳角。

郭主任转头看向众人,正式宣告:

“第一次模拟实验,启动。”



高空阳光穿过能量滤光层,被平台镜阵集中反射,汇聚成一道看不见却灼热无比的光轨。光束汇入中央塔顶,“合焦窗口”内部逐渐泛起涟漪状的亮纹。整个平台在那一刻像屏住了呼吸。


“能量累计达到激发阈值。”

“干涉轨形成中,目标点稳定中……”

“空间扰动曲线开始出现浮动!”

“……重力波震荡异常!偏差+3.5%——!”

“反射组8号反馈过强!频段干扰激烈!”

“快终止——”


轰!


一声沉闷如闷雷的爆响自塔心炸裂,随之而来的,是从地面基座下方涌起的一股轻微震动,如同深井中的怒浪,一瞬将整个平台从静止推入波动。

高空合焦处只散出几缕暗红的余光,没有晶核生成。

失败。



郭主任深吸一口气,望着逐渐熄灭的塔心,沉默半晌后缓缓开口:

“还是不稳定……每次都是。”他低头,在台面上敲出几组编号,调出过往失败纪录。

“这不是第一次。”他转头望向江洛笙,语气稍低,“我们做过三十二次完整实验,几乎每一次——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基座震动。有时轻微,有时像刚才一样剧烈。有过两次,确实产出过‘赤阶’晶核,但更多的时候,什么也没留下。”


他顿了顿,眼神凝重:“江教授,我想请你……用你的能力再帮我看一看。”江洛笙站在发射器编号05的主控机旁,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他将手轻轻按在反射阵列的支柱上,缓缓闭上双眼。


光还残存在结构之中,一丝丝错乱的能量像细密的蛛网,隐藏在聚焦后的反跳流中。他的呼吸与能量流动同步,意念沉入那片被震荡撕开的节点深处,仿佛要“听见”空间发出的某种扭曲呼吸。


约莫十秒后,他睁开眼,缓缓道:“不是材料的问题,也不是功率不够。”他目光缓缓扫过整片阵列,语气坚定:“是频谱的结构——每个反射器都在同时投射未经分离的自然太阳光,频段混杂、波峰叠冲,这种直接爆发式的压迫,只会形成干扰干涉,而非稳定叠加。”“说白了,就是太‘吵’了。空间无法‘听清’我们要它怎么动。”


郭主任一怔:“那……解决方法呢?”

“分频。”江洛笙答得干脆。

“将十六台反射镜划为三组,低频→中频→高频,设定短暂延迟差——依序推进,形成一段有节奏的干涉能量坡度,让空间逐级适应波段压力。”

他补充道:“这不是新增模块,而是软件逻辑调整。十五分钟之内可以完成。”


郭主任点了点头,立刻向操作人员下达指令:

“批准参数切换。现在,我还需要另一个判断。”

他望向马兰花,语气少了军人的威严,多了几分沉静的请求:

“马博士,我知道你的能力偏向前瞻。请你帮我们看一下,这套新设定的方案——是否值得我们投入资源再赌一次。”

马兰花没有立刻回答。她看向平台中央那个沉默已久的塔心,走上前一步,站到光谱感知台上,闭上了眼。

她的进化能力像是一张无形的感知网,铺展出去,顺着调整后即将到来的能量节律进行“概率感知”。不是绝对预测,而是趋势判断——那是她天赋所带来的天平。


一分钟后,她睁开眼,语气清晰:

“成功率提升……至少十倍以上。我感知它有37%至39%之间的稳定概率,成功生成晶核的趋势很清晰。”

郭主任轻轻吐了口气,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十六面镜阵在十分钟后重启。

低频组首先发出缓缓光波,像是拂过空气的潮汐;中频组五秒后接续,如中段提气的弦乐;最后高频如利刃,在层层铺垫后如切割般刺入塔心。

合焦窗口如同骤然鼓起的湖面,微光交织,中心旋转光点迅速凝聚。

平台安静得落针可闻。

然后——

啪。


空中一声极细微的脆响,一团金黄光芒炸开,一枚、两枚、三枚泛着柔光的晶核缓缓坠落,被接收臂稳稳收纳。

“确认产出晶核三枚。”

“检测中……判定:黄阶晶核,能级稳定,形态完整。”

一片沉默之后,平台上爆出宏大的鼓掌声。

郭主任望着那枚晶核,在防护罩的光下折射出温暖的色泽,忽然轻声道:

“这一次的成功是有历史价值的,是人类的第一次造出黄阶品质的晶核,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走,我们赶快回基地,我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上级。”


又到了公布点击量的时候了,如今的点击量有:282了。兴奋,兴奋了。


球球读者大大,收藏,收藏,收藏,评论,评论,评论!!!!!!!十分重要。然后就是  月票   月票   打赏  打赏   。不瞒大家现在月票和打赏都是零。呜呜呜 作者都是饿着码字现在。呜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