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北上期间,弹劾檀祗的信件纷至沓来。
自刘裕离开建康以后,檀祗在广陵为所欲为,度过了一段放纵的时光。
刘裕南归后,对檀祗的行径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刘宋国建立后,刘裕任命檀祗为领军将军、散骑常侍,统领宫内禁军、常侍天子左右,这对谢晦而言是梦寐以求的事,但对檀祗来说却如同噩梦缠身。
檀祗好不容易熬过三年,享乐了一段时间后,又被调往关中,他怎能不抑郁?
檀祗患病之后,行为与刘长相似,不肯就医,也不怎么进食,很快就去世了。
檀祗性格与李云龙很像,他说需要的是一位像赵刚那样的人。
想到这一点,刘义符轻轻叹了一口气,身边僚属中没有像赵刚这样的人物,怕是帮不了这位。
“此次前往关中,需多加留意。”刘义符心中提醒自己。
进入大堂后,两排身着红裙、施粉黛的美艳歌妓纷纷行礼,她们胸前若隐若现的沟壑让刘义真看得一时入迷。
“啊!”刘义真突然痛呼一声。
刘裕转头,目光落在两兄弟身上,见刘义真弯腰皱眉,而刘义符则若无其事地站在一旁,他心中明了,微微一笑,缓缓走到首位坐下。
刘义符和刘义真也相继在刘裕两侧落座,父子三人面北背南,宛如庙中的石雕。
谢晦刚踏入大堂,见到十数名歌妓后,剑眉微蹙,他瞥了一眼檀祗,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若是只有主公一人前来倒也罢了,如今世子与二郎年轻气盛,上演这么一出,简直是昏了头。
武夫就是武夫,不懂得审时度势,就算立下再多功劳又有何用?只想着上进,却不注重当下的形势。
若让他来安排,他会在刘裕抵达广陵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想讨好世子与二郎,便组织一场围猎,如果想讨好主公,便派人大量收购活鱼放生湖中,以供刘裕垂钓,时间充足的话,甚至可以同时进行这两件事,,如果刘义隆在的话,他会去采购字画古籍相赠。
谢晦在用兵勇武上远不如檀祗,但在人情世故这块,谢晦完爆檀祗。
谢晦看到那十余名歌妓时便洞悉了檀祗的心思。
他暗自思忖,主公身旁美人不少,这些歌妓虽美,却难与府邸中的小夫人相比。
借着饮酒之际,他观察刘义符的神情,发现其定力十足,面容平静,嘴角微扬。
当谢晦看向刘义真时,只见对方手微微颤抖,几滴酒洒在衣袖上。
原来,刘义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站在前列中间的歌妓。
谢晦记得之前刘义符踢过刘义真一脚,此刻刘义真似乎已忘记了疼痛。
他意识到,檀祗投其所好的原来是刘义真。
刘裕坐在首座面色不变,他了解檀祗的城府深浅,知道后者用心良苦,即使有些冒犯,他也会宽容对待。
但如果换做谢晦这样做,刘裕会认为他是敷衍了事,虽然表面上不显露,但内心并不满意。
变通之道,在于待人接物的方式,多数人善于奉承,而对刘裕而言,用心与否才是关键。
一名歌妓在被发现直视后回望,见刘义真容貌俊美,又急忙害羞地低下头。
刘义符坐在父亲刘裕的左侧,无法直接教导二弟刘义真,他看到歌妓的举动,心中鄙夷不已。
像这种“登台”献艺的歌妓,早就见了不知道多少,有了不知多少次,还在刘义真的注视下故作羞涩,实在让人不齿。
刘义符并没有洁癖,但见刘义真被撩得神魂颠倒,心中不禁暗讽:我的傻二弟啊,怎么就不听劝呢?待到成年后,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要什么没有,为何偏偏见了女色便走不动道了!
坐在首位的刘裕原本并不太在意,但当他注意到这一幕时,脸上的喜色悄然褪去。
“咳咳。”刘义符咳嗽了一声,见刘义真没有反应,便握拳至口鼻间,再次咳嗽。
此时刘义真终于是听到了兄长的咳嗽咳嗽声,两只小手立即放在双膝上,安静下来。
歌妓抬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在大堂内,随着所有下属都落座,檀祗轻轻拍了下手,仆婢将杉木斫琴递给那个和刘义真眉来眼去的歌妓。
歌妓坐在地上,把斫琴竖立在肩部,纤细的手指轻拨琴弦,音乐响起,其他歌妓排成两列,随着音乐节奏由慢至快开始翩翩起舞。
琴声悠扬连贯,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乐舞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一美丽的场景,让不少人停下了饮酒。
有人闭目聆听,有人情态庄重地观看。
琴有四种美:一是材质优良,二是制作精良,三是演奏技巧高超,四是心态平和。
不得不说,檀祗能拥有这样的琴技高超之乐姬,说明他长期驻守广陵,已经乐不思蜀。
演奏到一半时,有人猜测这段曲子与《广陵散》有相似之处。
《广陵散》又名《聂政刺韩傀曲》,曹魏时期嵇康以擅长弹奏此曲而闻名,他因此被任命为中散大夫,人们称他为嵇中散。
司马氏掌权后,他选择了辞官隐居。
当时,嵇康的好友吕安之妻徐氏被其兄长吕巽迷奸。
吕安愤恨不已,打算状告吕巽。
在那个九品中正制普及、家族声誉至上的时代,家丑不可外扬是普遍认知。
嵇康与吕安兄弟均有交情,他劝吕安不要揭发此等家丑,为的是保全门第清誉。
吕巽害怕遭到报复,竟恶人先告状,称吕安不孝,致使吕安被捕入狱。
嵇康听闻后十分愤怒,为了给吕安作证,他毅然走上公堂,却因此触怒了司马昭。
一直与嵇康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谗言,想要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嵇康行刑之时,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恳请司马昭赦免嵇康,并希望他能到太学任教。但司马昭对这些请求置若罔闻。
临刑前,嵇康神态从容。他向兄长索来琴,在那刑场上悠然抚奏一曲《广陵散》。
曲罢之后,嵇康慨然长叹:“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于今绝矣。”意思是,袁准曾与嵇康讨学《广陵散》,嵇康吝啬而不肯传授,如今深感悔恨。
众人北上,行至广陵休整,此时,一曲传来,刘义符不禁联想到某些事,竹林七贤的名声太大,他虽未听过此曲,但看到众人神情,也能猜出一二。
嵇康曾说《广陵散》已绝,但实际上,它并未真正失传,始皇帝焚书坑儒后,秦朝灭亡,高祖独尊儒术,古籍多有缺漏,经过数百年修补,虽有欠缺,但总体还算完善。
《广陵散》也是同样的道理,乐姬轻拂琴弦,琴声渐高,歌妓们翩翩起舞。
盛夏时节,歌妓身着清凉衣物,裙摆飘摇间,露出大片肌肤。
刘义真原本尚存的理智在这一刻被彻底击溃,他的双眼紧紧盯着眼前的一切,眨也不眨。
一曲结束,堂内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