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问答离开学校,背一包,拉一箱的回到了家里,家里比学校舒服呀,就是父母整天念叨,很快就有亲戚来找,那亲戚开了个打印店,邀请胡问答加入,胡问答和父母都认为可行,可以先干着,工作慢慢找。
好在胡问答对于打印这块还是可以对付,文档处理和图形处理,简单的绘图,这些虽然比不上专业人员,但基本都会。
其实,胡问答的心根本就不在这打印店里,他一直想回到读书的那个城市去创业,他和家里人说好了,要回到重庆去创业,先在那里找工作,过几年再考虑回家工作,家里人也不反对,就让他先折腾几下,万一真的在大城市里弄出点名堂了呢。
于是,没干多久,胡问答就告别了打印店,背上当年入学时的那身行头又回到了分别几个月的地方,他给父母说的是,那边有关系,有单位要他,其实,有谁要他呀,他在学校就没逛过招聘市场。
他这次回到重庆,那就是要开启脚踏实地的找工作模式,看来,他不仅是胡乱的问和答,还胡乱的做,当然,有股闯劲也是好事,年轻人多少都有过闯的经历,胡问答这就开始闯了。
他连单位和住处都没有着落就敢行动,确实是有股闯劲,在这个城市,他最熟悉的就是学校,于是,胡问答回到了学校,但学校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他只是回到了校门外熟悉的地方。
胡问答看着学校,心生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四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看着学校的大门,曾经那么熟悉,曾经就是那里的主人,现在成了路人,新来的人成了那里的主人,胡问答想起了部队里常说的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用在这里也可以,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
胡问答慢步走过校门,他的脚步,他的目光,他不时扭动着脖子左右看看,是在回忆,此时,胡问答的心情是复杂的,颇有点游子浪迹天涯,回乡后发现自己成了外乡人的那种场景。
胡问答在想,有人因为学校而骄傲,有学校因为学生而骄傲,胡问答有一种十年二十年后见的雄心,那意思就是,十年二十年后,自己的成就会震惊母校,母校会因为自己而骄傲,好像年轻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吧,年轻就是好,至少想法可以冲天,等上点年纪后,想法会被年龄所压制,当年的雄心再难起飞。
接下来的动作就是找房子,他想好了,第一天如果找不到房子就住旅馆,这个他知道,学校周围旅馆多,同学们的家人来了也是住在学校外的这些旅馆,高档低档都有,所以,胡问答比较放心,可以慢慢找房子。
在大学周边租房子,这个比较容易,他按小广告找到了一处离学校不远的租赁房,肯定不远呀,他只在学校附近看这些租房小广告,而这些小广告本来就是针对同学们的需求的,即使还没有毕业,有同学也租,那可能是家境比较好的,想法和行为都比较丰富的同学才这么干。
胡问答想的就是一步步来,先毕业,再找房子,然后才是找工作,唉,这是学者的思维方式,胡问答不在乎现不现实,只要他认为现实,那就现实,所以就这么干了。
看看其他一些同学,人家是毕业前就先联系好了单位,可能连房子也联系好了,实际上,有同学毕业前就已经上班了,到时回来拿毕业证就行了。
胡问答租了一间离学校不远的房子,在二楼,一室一厅一厨一厕那种,这种房本来不应该是单身汉租的,但胡问答不管这个,他就租了。
这间房的房门,一看就是后来开的,估计这个是房主后期加工的违章建筑,目的是把一套大的房子隔成多间房来出租,关于这房更具体的情况,胡问答根本就不关心,这种独套房对刚毕业的人,其实有点贵,但胡问答坚定的一个人租了,他没有玩合租,他肯定不会玩合租。
此时的胡问答虽然对社会的了解还不是很深,但此时的他已经知道,合租容易起矛盾,对于很多人,似乎是很愿意参与这些小矛盾,胡问答知道自己付不起那个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从书上,胡问答就知道,有一些人,让着对方,对方就更容易,甚至是愿意和你起矛盾,不让着对方,那是你在挑矛盾,反正有些人是需要矛盾的,没有矛盾就要制造一些矛盾,这就是生活,好像也是哲学。
但胡问答不想去实践这种生活和这种哲学,也不想去锻炼这种能力,至少现在不想,也许哪天他混不走了,父母给的钱用得差不多了,那时可以从这里搬出来,去试试合租。
当然,合租也可能遇到关系好得像一家人一样的队友,不过,胡问答也不愿意花时间碰运气去找这样的租客队友。
房子安顿下来,购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这个家就算搭起来了,对于单身汉,好像就不用担心别的了,下面就是找工作。
其实,对大多数想留在学校所在城市的毕业生来说,胡问答的这个流程不对,一般是在毕业前先摸了底或者已经找到某家公司,然后在这家公司不远处租房子。
胡问答可能把问题想简单了,也许他有另一种想法,而且不少毕业生也有这种想法,就是对学校还有某种留恋,再加上对学校周围比较熟悉,这样就容易想到在学校附近找工作,房子也就租在了学校附近。
找工作这事,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就复杂,简单到只要干就能找到工作,说复杂,那是相当复杂,和找对象的难度有得一比,共同的特点是高不成,低不就,不过,毕业后第一次找工作可能容易一些,基本上是一骗就去了,因为此时对工作的理解很单纯。
对于胡问答来说,也许找工作真不是个难事,挺容易的,因为胡问答喜欢思考哲学问题,已经从书面上对钱的本质有所领悟。
也就是说,胡问答对工资的要求不太外露,他想的是,现在的工资高低无所谓,等我甩开膀子干起来,那还不财源滚滚呀。
看来,胡问答确实有不一样的特点,甚至可以说,他的特点和别人差别很大,就拿找工作的事来说,在学校期间,学校是组织过招聘会的,有很多大企业来招学生,胡问答从未参加过,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那就是创业是自己创业,大企业不利于自己创业,条条框框太多,妨碍创业。
所以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啥人都有,那就让胡问答同学毕业后自己找工作吧,以他的家庭情况,不可能一毕业就当老板,所以,以他的家境,胡问答找工作绝对是脚踏实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