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盟约裂痕
书名:未秦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2590字 发布时间:2025-04-27

第十二章 盟约裂痕

深秋的大梁城笼罩在铅灰色的云层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攥住咽喉。朱雀大街上,枯黄的梧桐叶层层堆积,车轮碾过时发出细碎的脆响,混着商贩有气无力的叫卖声,宛如王朝将倾的哀鸣。魏齐的马车停在王宫门前,老丞相扶着车辕缓缓下车,他佝偻的脊背将玄色锦袍压出深深的褶皱,腰间玉带钩上的蟠螭纹早已被岁月磨得模糊,斑竹杖每敲击一次青石板,都惊起檐角铜铃的微响,仿佛在叩问着日渐式微的国运。

踏入大殿时,浓重的沉水香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昨日宫宴上被斩杀的犯颜直谏的大臣血迹尚未洗净,暗红的血渍在金砖上蜿蜒成诡异的纹路。魏安釐王正盯着墙上褪色的天下舆图,青铜剑鞘抵在舆图上的函谷关位置,将秦国疆域划出一道狰狞的裂痕。他的玄色王袍随意地披在身上,冕旒歪斜,露出眼底密布的血丝——显然已多日未曾合眼。

"韩国密使刚走。"魏齐展开带着潮气的帛书,绢帛边缘还沾着淮河的淤泥,甚至能闻到淡淡的腥臭味,"说是愿重续盟约,却要我军先开放河外三邑通商。"老丞相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

魏安釐王猛地转身,玄色王袍扫落案上的青铜酒樽。"当我魏国是待宰的羔羊?"他额间青筋暴起,抓起镇纸狠狠砸向地砖,碎裂的纹路如蛛网蔓延,"去年野王邑扣下的韩国盐车,到现在连个说法都没有!"他一脚踢翻身旁的胡凳,眼中燃烧着愤怒与不甘的火焰。

与此同时,新郑王宫的椒房殿内,熏香袅袅却掩不住紧张压抑的气氛。韩桓惠王对着铜镜反复调整冕旒,他枯瘦如柴的手指颤抖着将蓝田玉扳指套上,玉面映出他眼底的血丝和浓重的黑眼圈。"告诉魏使,寡人的头风又犯了。"他压低声音对近臣申不害耳语,每说一个字都要停顿一下,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把南阳的美玉装十车,连夜送往咸阳。"铜镜倒影里,案头秦国使者留下的密信正泛着冷光,信末"关中粟米半价"的承诺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大王,魏国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申不害皱着眉头,眼中满是忧虑。

韩桓惠王冷笑一声,笑容里带着苦涩与无奈:"魏国自身难保,还能拿我怎样?秦人若能保我韩国十年太平,些许美玉又算得了什么?"

燕国蓟城的王宫内,寒风卷着雪粒从窗棂的缝隙灌入,在地面上积起薄薄的一层白霜。太子丹捧着东胡战报冲进寝宫,羊皮卷上的血字尚未干透,还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燕昭王躺在绣着玄鸟纹的锦被下,呼吸声微弱得如同游丝,曾经威严的面容如今布满病态的潮红。

"秦人...好狠的借刀杀人..."老国王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沫滴在枕边的盟约竹简上,将"燕魏永结盟好"的字迹晕染得模糊不清,"告诉太子,把辽东的驻军...都撤回来..."话音未落,一阵狂风掀翻窗纸,将案上的虎符吹落在地,发出清越的悲鸣,仿佛预示着盟约的破碎。

雁门关外的秦军营帐内,牛油灯昏黄的光线摇曳不定,将蒙恬的影子投在牛皮帐上,恍若修罗。这位身形魁梧的大将身着玄铁重甲,脸上的疤痕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他摩挲着竹简上嬴政的朱批,嘴角勾起冷笑:"赵括派去三国的使者,都在半路'意外身亡'了。"

王离凑近时,看见竹简空白处用朱砂画着个狰狞的鬼脸,红得刺眼。"再散布消息,说赵国斥候在河内边界画了行军路线图。"蒙恬的声音冰冷如铁,不带一丝感情。

"妙啊!"王离眼中闪过狠厉,青铜护腕碰响腰间长剑,发出清脆的撞击声,"魏人最护着河内粮仓,这消息传过去,比十万大军还管用!"帐外突然传来战马嘶鸣,两人掀开帐帘,只见西北方乌云翻涌,远处的烽火台却诡异地暗着,仿佛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阴谋。

代郡城头,狂风呼啸,将赵括的披风吹得猎猎作响,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掀翻。他望着西方天际压下来的铅云,手中的舆图被风掀起边角,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和批注。陈武浑身是雪地冲上来,甲胄缝隙里结着冰碴,眉毛和胡须上都挂满了白霜。

"将军!魏国在河内设了三重鹿角,燕国撤回了易水防线的两万骑兵,韩国...韩国使臣在半路折回了!"陈武的声音带着哭腔,每说一个字都像是在割自己的肉。

赵括的指节捏得发白,佩剑上"马服君"的刻字硌进掌心,传来钻心的疼痛。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教诲,喉头泛起苦涩:"传令下去,把新制的强弩都搬到城头。"他望向南方,那里本该有盟友的援军,此刻却只有空荡荡的原野和呼啸的寒风,"再派三百死士,扮成商贾,务必把秦国离间的真相告诉魏齐丞相!"

咸阳宫的章台殿内,鎏金烛台将嬴政的面容照得忽明忽暗,平添几分诡谲。他把玩着伪造的赵国虎符,鎏金纹路在烛火下流转,仿佛流淌的鲜血。"把这东西送到大梁城最热闹的酒肆,"他将虎符抛给李斯,玉珮与剑璏相撞发出清响,"就说赵括和本王在函谷关密会时,落下了这个。"

李斯接过虎符时,指腹擦过伪造的刻痕,嘴角浮起阴笑:"如此,魏国君臣怕是要在朝堂上打起来了。"他的声音尖细而阴冷,如同毒蛇吐信。殿外突然传来闷雷,暴雨倾盆而下,冲刷着石阶上的蟠龙浮雕,宛如泣血,仿佛上天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乱而悲泣。

果然不出旬月,谣言如瘟疫般在各国蔓延。魏国朝堂上,主战派的上将军晋鄙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的竹简都跳了起来:"河内若失,大梁危矣!赵括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他满脸横肉抖动,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而主和派的御史大夫则抚须冷笑,慢条斯理地说:"分明是秦人诡计,难道要中了离间之计?当年秦离间齐楚,不也是这般手段?"

魏安釐王看着争吵的群臣,想起魏齐的劝谏,却又瞥见韩国宣布与秦国通商的邸报,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最终,他将竹简狠狠摔在地上,声音嘶哑而决绝:"关闭与赵国的边境关卡!"

消息传到代郡时,赵括正在校场练兵。他听着传令兵的禀报,手中的长槊"当啷"落地,在寂静的演武场上格外刺耳。深秋的寒风吹过,三万将士的甲胄泛着冷光,却照不亮主将眼底的失望。

"秦人不费一兵一卒,便将联盟瓦解..."他弯腰拾起长槊,剑锋挑起一片落叶,看着它在风中打着旋儿飘落,"但赵国不是待宰的羔羊!"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此时,雁门关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号角。蒙恬的五万秦军列阵完毕,玄色战旗遮蔽了半边天空,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死神的羽翼。赵括望着黑压压的敌阵,突然大笑起来,笑声惊起城头的寒鸦,扑棱棱地飞向天空。

他举起长剑,剑身在暮色中泛着幽蓝,雨水顺着剑刃滴落:"全军听令!今日之战,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赵国儿郎们,随我杀——"

暴雨倾盆而下,冲刷着即将爆发的战场。而在这场风暴的背后,各国的君臣仍在为蝇头小利算计,殊不知,真正的灭顶之灾,正裹挟着腥风血雨,从函谷关方向汹涌而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未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