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二年冬月,邺城议事厅的火盆烧得噼啪作响,韩馥盯着舆图上袁绍营地的朱砂标记,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剑柄。虾仁单膝跪地,用刀尖戳向黎阳津西侧的芦苇荡:“袁军后营分三寨,淳于琼把主力囤在中寨,东西两寨只各留五百步卒。“
张郃抱臂靠在廊柱上,铁手套蹭过环首刀的鹿皮刀柄:“芦苇荡到营墙不过半里,骑兵能冲起来?“高览却蹲下身,抓起把细沙撒在舆图缺口处:“子时初刻退潮,河滩会露出三里硬地。“他指尖划过漳水弯道,沙粒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就怕营外的鹿角阵。“
虾仁将匕首横在舆图中央:“张将军带两千骑砍鹿角,高将军领三千骑直扑马厩。“他抬头时,烛火在瞳孔里跳动,“淳于琼每晚都要去中寨饮酒,换岗时防务最松。“韩馥突然拍案,震得案上酒盏跳起:“好!就按先生计策,今夜子时出兵。“
三更梆子响过,五千匹战马在漳水西岸列阵。张郃的玄铁槊斜挎在鞍前,槊尖的红缨被夜风吹得紧贴鞍鞯。高览逐个检查部下的马嘴衔枚,突然听见芦苇荡深处传来水鸟惊飞的扑棱声——那是斥候发出的信号。
“跟紧了!“张郃低声喝令,双腿一夹马腹。最前排的二十辆鹿角车开始移动,车轮碾过鹅卵石发出细碎声响。袁绍后营的灯火在雾中明明灭灭,像散落在黑夜中的残烛。当队伍接近营墙百步时,守夜人的梆子声突然停了。
“有情况!“高览猛地勒马。黑暗中,十几道黑影从营墙后窜出——是巡逻的探马。张郃立刻抽出腰刀,做了个劈砍的手势。最前排的骑兵突然加速,马蹄在硬滩上敲出密集的鼓点,惊得探马坐骑前蹄扬起。
弓弦声响,为首的探马咽喉中箭,栽倒在沙滩上。其余探马刚要掉头,已被骑兵追上,马刀划过脖颈的寒光在夜色中连闪。张郃擦了擦刀上的血,抬头看见营墙上的火把开始晃动:“快!砍鹿角!“
二十辆鹿角车轰然撞向营外的木栅,车辕上的士兵挥斧猛砍。袁绍军的守夜兵这才反应过来,喊叫声中,箭矢从城头射下。一名骑兵被射中肩膀,却咬着牙继续挥斧,直到木栅轰然倒塌。
“冲!“高览的马刀指向中寨。三千骑兵如潮水般涌入,马蹄踏碎营前的拒马。张郃一马当先,玄铁槊挑飞两名举盾的守兵,槊尖顺势刺入第三个士兵的胸膛。营中帐篷密集,骑兵们将浸油的麻布捆在箭杆上射出,顿时火星四溅。
淳于琼正在中寨的酒帐里灌酒,忽闻外面喊杀震天。他刚抓起铁槊,帐门就被撞开,一名亲兵滚进来:“将军!敌兵从西寨杀进来了!“话音未落,一支火箭穿透帐顶,落在酒坛堆里,“轰“的一声燃起大火。
“快守住马厩!“淳于琼带着亲卫冲出帐外,却见高览的骑兵已杀到马厩前。马刀闪过,拴马桩应声而断,受惊的战马嘶鸣着冲出,铁蹄踏碎试图阻拦的士兵。一匹白马撞翻草料堆,火星溅入干草,顿时腾起熊熊大火。
张郃的两千骑已杀到粮草区,士兵们用刀劈开粮车,将硫磺包抛入其中。火焰迅速蔓延,照亮了整个营地。守粮的士兵们惊惶失措,有的试图救火,却被骑兵砍倒;有的转身逃跑,却被战马追上。
淳于琼望着被大火吞噬的营地,咬牙切齿地带着亲卫冲向辕门,却被高览拦住去路。两人刀槊相交,火星四溅。淳于琼力大,一槊将高览的马刀磕飞,正要乘胜追击,却听见身后传来张郃的怒吼:“围住他!“
数十名骑兵迅速合围,将淳于琼及其亲卫困在中央。淳于琼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突围。他的盔甲已被砍出几道缺口,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滴在焦黑的土地上。最终,他力竭被擒,恨恨地盯着高览:“你们……好狠的计策……“
黎明时分,黎阳津的大火渐渐熄灭。袁绍后营已成一片废墟,烧焦的旗帜歪歪斜斜地插在地上,断刃和箭矢散落在各处。张郃和高览并辔而立,望着远处渐渐散去的浓烟。虾仁骑着马从后方赶来,嘴角微微上扬:“两位将军辛苦了,袁绍的补给线,断了。“
高览擦了擦脸上的血污,望着满地狼藉:“可惜让淳于琼跑了?“张郃却指着被押解过来的俘虏:“不,他在这儿。“淳于琼被捆在马上,垂头丧气,盔甲上的袁字标记已被烧焦。
虾仁点点头,转头对传令兵说:“派人快马加鞭,将此战捷报传给主公。另外,让弟兄们打扫战场,收集可用物资,立即撤退。“传令兵领命而去,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五千骑兵开始撤离,留下身后仍在冒烟的营地。寒风掠过战场,带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远处,袁绍的中军大营方向传来隐约的号角声,却已是于事无补。这场突袭,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刺中了袁绍军的软肋,为接下来的战局奠定了关键的基础。
在回邺城的路上,张郃看着身边的高览,忽然笑道:“高兄,你说咱们这次突袭,袁绍会不会气个半死?“高览却一脸严肃:“袁绍此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是做好准备,迎接他的反扑吧。“
虾仁听着两人的对话,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至少,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袁绍,将不得不为这次的疏忽付出沉重的代价。
昭宁二年的这个冬夜,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骑兵突袭,袁绍军的后方防线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这场战役,也成为了战争史上一次经典的骑兵突袭战例,被后人反复研究和传颂。而参与此战的张郃、高览,也因为出色的指挥和勇猛的作战,在军中的声望愈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