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训练
“张伍!斩获首级三颗!赏钱三千!绢十匹!”
张伍是毛德祖的部下,他看到两旁的战友尚未领赏,心里有些不安,然而,当他真正把两贯钱和三匹布拿到手时,脸色瞬间变了。
随着第一个人离开后,其他队列也开始发放赏金。
“李健!斩敌首一颗!斩首三级!赏一万钱!帛二十匹!提拔为副队主!”
“周山!斩二级首!赏两千钱!绢五匹!”
刘义符看着一车车从府库运来的金银财帛逐渐减少,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但他安慰自己。
反正洛阳未费一兵一卒便攻下,这些府库里的钱帛如同白捡的,送出去也没必要心疼。
他爱财但不贪婪,转头看向王镇恶,见他神色淡然,便说:“今日封赏过后,如果王公再放纵,那这些财物就如粪土。”
治军需赏罚分明,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平日里掠夺来的钱财统一入库,待到封赏时按战功分配。
如此,军纪方能严明,面对敌军财诱才能不为所动。
试想,你奋勇杀敌在前,攻入城中后却无余力与同袍争抢财物,久而久之士兵就不会想着拼命,若想让士兵效命,就需要在战后给予更大的赏赐。
贪婪永无止境。
面对刘义符的劝告,王镇恶微微点头。
“沈将军一路征战而来,仅稍逊于王公一筹,您看他麾下,可有如您一样的士卒?”
听此,王镇恶依旧沉默不语。
沈林子虽不及王镇恶,但其军纪严明,与王镇恶麾下形成鲜明对比。
沈林子麾下士卒整齐有序排队,即便心中渴望,也未急切到推搡同袍的地步。
片刻过后,洛阳府库的财帛便分赏殆尽。
粗略整顿一番后,刘义符与王镇恶等人便回府了。
彭城的消息尚未传来,纵使刘义符想让王镇恶领兵西进,但考虑到麾下状态,仍需休整一两日再说。
刘义符回到太尉府后,当即派人前去姚洸处让,他过来。
刘义符见姚洸战战兢兢而来,直问道:“你可觉得荒谬?”
姚洸嘴唇哆嗦,称是被他人诓骗,才调遣赵将军驻柏谷。
刘义符感慨谢晦眼光毒辣,表示不治他罪,只问那批马的去向。
姚洸思索后苦笑道:“一部分马养在马市,一部分安置在金墉,因虎牢关破,商贩跑快,马市空闲,城中缺粮,故又将部分马匹圈养在金墉,以防宰杀吃肉。”
“你随我一同去。”
“唯。”
城外,魏卫良与车驹等人看到一匹匹快要瘦成骡子的大马,手脚几乎要跳起来。
“怎瘦成这般模样了!”卫良摸着马鬃,对姚洸的神情更冷。
姚洸想离去,却被刘义符挽留。
“世子呐!我府中还有……”
“陈留公莫要着急,再等等。”
刘义符望向卫良,沉声道:“先养着吧,不急于这一时。”
“遵命。” 卫良道。
原计划是要加强这千骑军的操练,可马匹体弱,进度不得不放缓,这支约有五百人的队伍虽比普通的骑兵要强一些,但距离精锐骑兵仍有不小的差距,甲胄、马匹、武器等物资他都已备齐,所缺的几场真正的战斗。
思索片刻后,刘义符从旁边的武士手中拿起一面旗帜。“试着把旗帜绑在背上。”他说。
卫良接过半大的黑色旗帜,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世子是要让我当旗兵?”他问。
这不是普通的士兵职责。
刘义符知道他心里有疑惑,但没有解释,而是示意两名手持麻绳的武士上前。
众人见状都震惊不已,刘义符这些日子对卫良的重视显而易见,为何现在还要将他捆绑起来?
卫良愣住了,看到刘义符神色如常,便没有反抗,任由武士将自己五花大绑。
“今后的训练中,无论是前进还是转向,都要以鸣鼓为信号,其次是旗帜。”刘义符说完,示意那二十几人上马。
如今,你们二十人为一队,以卫良的动向为行动准则,卫良前行,你们则前行,卫良停下,你们也需停下,可明白?
车驹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有些疑惑。
“世子的意思是,让我们不再以号旗为令,而是以这旗人的指挥为准吗?”
“正是如此。”
“我已命工匠打造了大小相同、颜色各异的旗帜,今后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骑马射箭,都要以旗手的信号为准,该前进时则前进,该后退时则后退,若有不服从者,将与违反军令同罪论处!”
众人沉默片刻后,齐声应道:“遵命!”
刘义符的命令,他们自然会坚决执行,过去是听从队、幢主等人的令旗指挥,如今不过是换了个形式,并不困难。
待刘义符与众人详细讲述一番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演练。
仍由那二十余人领头,其余五百人在后方观摩学习。
其实若让刘义符再去筹集数百匹战马,也是能够做到的,只是成本较高,买不如抢,京兆驻军加上安定的主力,共有千余名精骑。这些具状甲骑通常都备有两三匹战马,一匹用于放置甲胄和武器装备,一匹用作轮换骑乘,再加上骑在马上的那一匹。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的花费巨大,一个骑兵需要十余人的赡养,相当于五十个家庭的负担才能维持。
刘义符曾经听人提到数十万铁骑,但直到自己亲自养骑兵,他才深刻体会到这背后的巨额开销,即使是强大的魏国,真正的重骑兵也只有一万余人,而辅兵和杂兵则多达四五倍之多。
在当前的局势下,刘义符无法维持上万名骑兵,但能勉强供养一两千精骑。
几天后,鼓声隆隆作响,卫良一如既往地率先冲锋,二十余名骑兵紧随其后。
然而,刘义符注意到有人掉队,于是大声命令暂停。
卫良迅速停下马匹,后面的骑兵也随之停止。
队伍中有的人超前,有的人落后,整个队伍显得杂乱无章。
等到鼓声再次响起,卫良调整了队伍的排列,然后再次策马前行。
途中,他看到令旗飘扬,便从背上取下弓箭准备战斗。
卫良准备向左侧射击,同时不忘查看身后同袍的情况,待他们一同将箭矢搭在弦上后,他大声喊道:“射!”
“唰唰唰——”一阵破空声随之响起,二十余支箭矢齐刷刷射出。射完箭后,卫良迅速将弓重新挂好,手持长槊,冲向那尚未被箭矢击中的一排草人。
“杀!”他高喊一声,双腿紧紧夹住马腹,双手松开缰绳,持槊向前冲去,其身后的队伍纷纷效仿。
“砰!!” 一杆杆枪槊接连洞穿草人,有的击倒,有的挑起,有的甩出,整个过程干净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