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顺势而为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2641字 发布时间:2025-05-29



  长孙嵩出身于拓跋部,他的父亲长孙仁曾是南部大人。
  
  父亲去世后,长孙嵩接替了父亲的职位,从十四岁起便开始掌管军权。
  
  “高祖是位英雄人物,却被逆子所杀,此后,苻坚乘机进攻,代国因此分裂……”
  
  长孙嵩回忆道,“当时,我收拢部众投靠了刘库仁,然而,刘库仁的儿子对我心怀不轨,我便带着部下逃离,在五原时,遇到了逆子之子称王,本想归附,但途中遇到一位老者。”
  
  长孙嵩面露庆幸之色,笑道:“那老者称其为乱臣之子,我当时犹豫不决,老者牵着牛转身离去,我思考了一夜,最终决定投奔先帝。”
  
  “那时,我还未留胡须,就明白势之道理,连山野老叟都明白的道理,崔君又何必执着?”他看向崔浩。
  
  崔浩怔了一下,说道:“不同。”
  
  “有何不同?”长孙嵩问。
  
  “诸多事务都是可以预见的,此时与刘裕相争,胜算不大。”
  
  “陛下命我领军掣肘刘裕,与你说句实话,我差刘裕远矣。”
  
  崔浩一时沉默不语。
  
  长孙嵩见对方沉默,开口说道:“世人都说刘裕大器晚成,他崭露头角时已接近四十岁,然而才能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我十四岁便进入军队,比他早了二十多年,那时的刘裕可能还在河边捕鱼,或者在田野里忙碌。”
  
  “这些年来,刘裕的军事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自从晋军讨伐秦国以来,他所向披靡的战绩让我深信不疑,如果他能活六十……”说到这里,长孙嵩叹了口气,“但命运和权势往往难以预测,我知道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没有太多进步的空间,陛下召我南下,我心里其实并不愿意。”
  
  “那您为什么……”崔浩问道。 “因为形势不可逆转。”
  
  长孙嵩说完这句话后,便不再多言。
  
  他缓缓走向轩轺车旁,坐上了用锦帛制成的软榻。
  
  崔浩目送两人离去的背影,站在原地踌躇不定。
  
  不久之后,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他将手伸出衣袖,轻轻触摸着雨滴。
  
  过了一会儿,崔浩独自一人沿着御道右侧不平整的石板路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细雨之中。
  
  十月末,刘义符在院子里,他身姿挺拔,双腿叉开至肩宽,双手呈拳平行站立,片刻后,一名男子快步走进院子,刘义符看到后便停止站桩,走到石桌旁拿起水壶喝了口水。
  
  “长安有什么消息吗?”刘义符坐下问道。
  
  来人回答:“禀报世子,秦王混乱,已经命令东平公将安定的兵马调回京师。”
  
  刘义符听罢,面无表情,因为他早有预料,晋军距离已经很近了,赫连勃勃不但未动手,反而撤退,如果再将主力屯于安定,无疑是徒劳无功。
  
  “姚绍有没有前往前线的意思?”刘义符继续询问。
  
  来人回答:“世子放心,秦王害怕两位弟弟,不敢放东平公离去。”
  
  听到这话,刘义符冷笑一声,说道:“国家危难当头,还在争权夺利,这姚氏江山迟早要易主。”
  
  有时他实在想不明白,如果秦被晋灭了,即便他斗赢了,接手的也只是烂摊子,可偏偏姚恢等人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蠹虫有什么动向?”刘义符最后问道,声音中透露出几分冷静和期待。
  
  “人在,可是已有许多日未曾出府……”
  
  “你告诉他,除了姚绍之外,把司马府给我盯紧。”
  
  “是。”
  
  待到刘义符不再发问,男人便继续说道:“王尚欲辅佐新王朝,希望世子能留一个位置给他。”
  
  “我早就说过,秦灭之后,南北必然会有两座庙堂,他不必担心此事。”
  
  “是。”当男人正转身离去时,刘义符叫住了他。
  
  “世子殿下还有何事?”
  
  “你这几日去洛阳周边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苗子,挑几个机灵点的。”听到刘义符要扩招新人,男子感到压力不小。
  
  “世子是要安插卧底到夏国吗?需要多少人?”
  
  “你觉得夏国需要多少人,就招多少人,钱不是问题。”要在夏国安插眼线,花钱是必不可少的,关于具体安排,刘义符是外行,放权给这个男人去做,才能有效果。
  
  原本还有些忧虑的男人,心情顿时波动起来。
  
  “是。”等男人离开后,刘义符呼了口气,再次开始站桩练功。
  
  凡事不宜过,每日清晨站上几次,到了晚上也不觉得乏累,养生功夫在晋人、尤其是士族子弟中十分常见,即便寻常人家饭后也会谈论如何长寿,长生之愿,人皆有之。
  
  晨练过后,刘义符端坐于中堂,与沈林子、檀道济商议军情。
  
  “王将军与毛将军入南崤已有数日,攻克大小城池三座、坞堡四座……”檀道济见前军进展顺利,笑道:“关内秦军与豫州秦军没什么不同。”
  
  虽说如此,但即便王镇恶能像克豫州时半日下一城,绕道渑池,没两个月也不够。
  
  最好年前攻克渑池,打开函谷关。
  
  “今年炎热,南北皆如此,河水应不会结冰。”沈林子喜色盈盈道。
  
  十月末正值夏末,洛阳城外有不少未收割麦田,虽有战争影响,但主要是气候所致,这秋夏交替变化不明显,冬季结冰可能性极小。
  
  所谓天时,这便是天时,若河面结冰,无论是他与檀道济二人指挥的水师,还是刘裕所统领的主军,亦或是后方的补给,都将陷入困境。
  
  漕运向来是最为便捷、节省的运粮方式,倘若晋军的粮道如同蜀道那般艰难,恐怕如今洛阳大仓内的粮食早已见底。
  
  就说王镇恶西进一事,此前他与毛德祖统领两万兵马北上时,所需调度的粮食仅是此次的半数,可山道运粮的损耗却极为巨大。
  
  几人商议完军情,风尘仆仆赶来的毛修之开口说道:“主公派我来,是为了修缮殿宇城墙,世子将府库中的钱帛分赏给众将士,我已没有钱征募工匠民夫,若再耽搁下去……”
  
  不知为何,刘义符总是有意无意地拖延此事,明明军中劫来的财帛堆积如山,他却以各种理由阻拦。
  
  自那日刘义符立下约定后,晋军之中鲜少有劫财的行为,即便有发生,也会被严加惩处。
  
  先前在豫州时,当地百姓以及秦将官员献上的财物,本就是一笔难以挥霍的巨款。
  
  刘义符身为世子,其行事风格却让人捉摸不透,一方面,他对修缮殿宇城墙之事似乎并不上心,任由毛修之因缺乏资金而犯难,另一方面,他又在对待劫掠之事上态度强硬,立下规矩约束士兵,现在财富多到用不完了,刘义符又不让用。
  
  对于刘义符掌控钱粮职权的行为,王镇恶、毛德祖等四位将领并未提出异议,刘义符算是抓住了一个空子,刘裕让他不要插手军事,那他就抓住财政大权不放。
  
  而且,他调拨给军中的钱粮比之前只多不少,他都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还有谁能指责他呢?
  
  “修缮之事不必着急,城中房屋多有空余,洛阳不像彭城,这里修缮所需耗费的民力物力难以估量,还是节省为好。”刘义符面不改色地说道。
  
  洛阳城才围了一天,还未发动攻城,第二天姚洸便归降了,城墙上需要修补的地方不多,主要的修缮工程集中在宫城,比如那被焚毁的太极殿,历经数代人,至今都未复原。
  
  刘裕派遣毛修之到洛阳负责土木之事,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迁都,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意图。
  
  关于迁都这件事,刘义符肯定是不赞成的,在他看来,老爹或许是借着迁都的名义修建宫城,毕竟有了一定的名声,洛阳作为古都且是天下之中,进行修缮是应当的,但前方将士正在杀敌,此时在后方修殿宇,怎么也得等平定关中之后再进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