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河边,甲士们卸去沉重的铠甲,放下浸满汗水的武器,纷纷俯身以手舀水,借冰凉缓解疲惫。
王镇恶凝视水面,深知这看似清澈的水底实则污浊。
片刻后,他递过革袋,站在旁边的毛德祖接过便饮。
“哨骑回报尹成调宜阳人马至蠡城时,我还不信。” 毛德祖望着远处城墙稀疏的人影笑道。
“宜阳城墙虽高,但尹成不知我军至此,一时无援,只好退守蠡城。”
情况与王镇恶预料相近,虽无百姓箪食壶浆迎王师,但也助力不少。
毕竟宜阳以东的坞堡相比以西的邬堡,不值一提。
宜阳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其扼守水运要道,而晋军补给多靠水运。
王镇恶准备经山道进攻渑池,宜阳是晋军的粮仓,尹成退守西蠡城,因为宜阳城外地势平坦,仅靠一条洛河,缺乏险要地形。
攻守之战,关键在于地形和兵力。
依靠天险的城池比兵多的城市更难攻克。
蠡城和坞堡位于宜阳北通往渑池的道路上,如同咽喉中的刺,如果晋军绕道北上,秦军可能切断补给线,导致首尾难顾。
山道狭窄不利于展开阵型,尹成派小股部队骚扰,王镇恶也无可奈何。
简而言之,蠡城和坞堡虽不如宜阳重要,但地理位置更为有利,晋军想要北上不得不把这个城市拿下来。
“他放弃宜阳,大概是猜到我急于北进。”王镇恶说道。
“那你昨天的计划呢?”
“当然取消了。”
毛德祖原本听王镇恶说要分兵,现在了解情况后改变了主意。
王镇恶指着宜阳说:“昨天我说分兵,是因为认为宜阳必有重兵把守,现在看来有两种情况。”
毛德祖点头示意王镇恶继续说下去。
“其一,南崤道本来兵力薄弱,尹成见我们势不可挡,认为守不住,便撤退到蠡。”
“其二,尹成假装示弱,实际上在蠡和坞屯兵,等我们北上时重创我军。”
毛德祖思索片刻,问道:“你认为是哪种情况?”
“一。”王镇恶毫不犹豫地回答,“秦军兵力有限,司豫的兵力已经丧失殆尽,函谷和潼长安都布置了重兵,我观察到南崤道的防守薄弱是真的。”
毛德祖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
说实话,虽然王镇恶总是让他啃硬骨头,但每次和他商讨问题,他都能受益匪浅。
自己作为将领,而王镇恶是统帅,攻城略地是将领的责任,部署战略则是统帅的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比起攻城拔寨,王镇恶未必比毛德祖强多少,但是在洞察局势、把握时机方面,后者却缺有所欠缺。
有时候,大家争论功劳的大小,并不是只看占领城池、杀敌数量或者缴获物资的多寡来决定的。
刘穆之等人在建康忙于事务,刘裕镇守彭城以抵御十万魏军,王镇恶若与刘裕换位,面对拓跋嗣、长孙嵩等压力,可能出错。
刘邦曾问韩信能领兵多少,韩信说:“陛下可领十万。”
王镇恶带兵未超五万,除去降军,仅五万余。
并非王镇恶统领不了十万兵,而是他没经历过大军对垒,刘裕能统三十万甚至百万兵,但关键在于兵精,精兵一人,消耗三人钱粮,战时能顶五人用。
看将帅武略,不在功劳名气,而在统兵数量,军士能力,不在人数,在于精良,让王镇恶像刘穆之那样处理政务并调度粮草如流水般顺畅,是不现实的。
北伐功劳分配,王镇恶等前军将领只能占三到四成。
毛德祖说姚兴去世时,托孤于无战功的尹成,姚绍重潼关,他守宜阳,被边缘化,见晋军突至而退守蠡。
关内士族分两党,一为关陇天水派,如赵、尹;另一为京兆派,如杜、韦,其余薛、阎等族次之,但“次”仅在姚秦如此。
这些偏离秦国的士族,自姚泓继位后,子弟入仕多倾向魏晋两国,此乃政治嗅觉灵敏之举,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更不能放在有窟窿的篮子。
王镇恶嘲道:“关中无将,以尹成镇宜阳是儿戏。”
毛德祖笑道:“怎了,非要姚绍亲至你才不讥讽?”
“他来,正合我心意。”王镇恶淡然回应,在他看来,唯有姚绍能与之一战,其余关中之辈皆如鼠辈。
“天下还有比关内更险固的地方吗?”
长江天险和众多雄关险隘,以及秦、崤、祁等高山峻岭的庇护,让他们能顺利攻至宜阳,称其为鼠辈不算辱没,而是中肯的评价。
毛德祖听到这话,稍一思索,喜色渐消,转为忧虑。
“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好。”
若王镇恶所言成谶,檀道济与沈林子虽能抵抗,但必须分兵回援。
王镇恶见毛德祖面露忧色,哼笑一声。
“他或许早有此意,但姚泓那几位兄弟觊觎权力,他若领军出函谷,长安定会大乱。”
王镇恶停顿一下,缓缓说道: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一张张云梯于城墙上,歇息充足的晋军迅疾手攀爬直上。
墙头的十余名秦卒面色枯黄,手软无力,几番激射之下,所造伤亡极少。
秦将见晋军将要登上墙头,脸色大惊,遂不管不顾的往墙下跑去,众多秦卒见状,纷纷跟随在其后。
“跑甚!敢当逃兵!我斩了你!”
怒声过后,秦将挥刀砍向身旁的逃卒,后者瘫倒在地,双臂抽搐了几下,无了生机。
秦将回头望去,见城墙上几乎看不见己方的士卒身影,只得咬牙往前冲。
尹成将城中青壮民卒全撤走,守城的只剩下些老弱病残,连短弓都拉不开,如何守城?
当一名擐铠执兵的晋卒登上墙头,当场愣住了。
人呢?!
自己好不容易先登一次,人呢?!!
直到其身下的袍泽用刀柄敲打他的军靴,甲士方才反应过来。
他想嘶喊一声‘杀!’,可墙上无人,杀谁?
乌龙过后,南城失陷的速度比晋军伐林木打造云梯还要快。
宜阳城高墙阔,先前军中还有将领问毛德祖为何不造其它攻城器,只造这云梯。
直到那墙上的一杆杆披着革甲,带着头盔的草人被推倒,众人才幡然醒悟过来。
从攻城到接管,不到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