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团乱麻的秦国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2331字 发布时间:2025-06-13



  薛徽刚坐下,便不动声色地轻叹一声:“年已十九还未成家,这像什么话。”
  
  薛玉瑶螓首蛾眉上的笑意渐渐消失,一双纤手交叉于腹前,轻轻应承地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薛帛觉得那位熟悉的阿爷回来了,对女儿的不舍也减轻了一些。
  
  一般人家,女子及笄之年就已嫁出,薛帛并非没有为女儿挑选夫婿,只是她眼光过高,裴氏的郎君看不上,京兆几家也入不了她的眼。
  
  以前薛帛为此十分头疼,女儿生得如此美貌,十八了还待字闺中,不谈族中情况,这个年纪的女子通常都有子女了,逢年过节时,同辈的人都带着孙儿在身边。
  
  而自己膝下两儿尚未成年,长女又未嫁,哪来的孙儿呢?
  
  薛帛见女儿对自己相中的郎君一一拒绝后,曾怒声质问她到底有什么不满。
  
  没想到薛玉瑶语出惊人,让他无言以对。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良女择夫而嫁。”
  
  当薛帛问起她要选什么样的夫婿时,薛玉瑶说道:“效命君王的人,都想执掌权柄,位极人臣,我虽无才无德,却偏偏生得一副好皮囊……”
  
  虽然薛玉瑶话未说完,但薛帛已然知晓其心意,此后,他便不再管束薛玉瑶,任其自行“择夫”。
  
  要嫁入帝王家,无疑是痴人说梦,拓跋氏与姚氏不能嫁,那还能嫁到什么人家呢?对于心气极高、眼高手低的长女,薛帛早已释然。
  
  不过,刘义符能领军攻克匈奴堡,且意图长驻于此,即便薛帛是做父亲的,也难免有些急切。
  
  这也是为何当薛徽提及哪怕将薛玉瑶嫁给刘义符做侧室时,薛帛也不出言相拒,毕竟,嫁出去总比嫁不出去要好,而且侧室未必就没有上位的机会。
  
  就说眼前,刘义符的生母不就是侧室吗?
  
  自己的女儿心性,自己最清楚,有野心是好事,可若一生施展不开抱负,终究会成为笑柄,真让薛玉瑶再拖两年,她就是不嫁也得嫁,媒妁之言由族中长辈说了算,容不得她做主。
  
  南房并非没有其他与刘义符相配的女子,薛徽带着薛玉瑶前来,薛帛纵使再愚笨,也能看明白其中深意。
  
  薛帛心中暗自揣测,不知薛徽在先前与自己交谈时,是否已经预见了自己不愿再出仕的心意,或许正因如此,他才带着薛玉瑶一同赶赴匈奴堡吧。
  
  “堂内布置简陋,还请薛公尝尝这粗茶,实在抱歉招待不周。”
  
  薛徽轻抿一口茶水,微微笑道:“说起品茗,我哪比得上江左的雅士,况且偶尔喝些这样的粗茶也别有一番风味。”
  
  见刘义符暂时不想谈论婚嫁之事,薛徽便顺着他的话语继续交流下去。
  
  “听闻宣成郡所产茶叶闻名遐迩,多为皇室专贡之物,我早已心向往之,若时间允许,世子能否派人送一些到平阳,我愿意出重金购买。”
  
  “哪里需要重金,薛公之前就说过,你我是邻里关系,薛公待我以礼,我又怎能失礼呢?不过是些许茶叶罢了。”
  
  正月初一,长安城内。
  
  未央宫内异常死寂,除了潼关、蒲坂两路晋军的情况之外,另一个噩耗更是让姚泓彻底崩溃,齐公姚恢在安定发动了叛乱。
  
  姚泓难以理解为何在姚懿迅速败北后,姚恢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
  
  “清君侧”,究竟是清除君王身边的奸佞,还是另有所图?此时的他已心灰意冷。
  
  姚懿被姚绍擒回长安时,兄弟俩再次相见,姚懿低头不语,无颜面对兄长。
  
  姚泓记得,当初送别时,他曾将国家存亡的重任交予姚懿,并言明若自己有失,江山可由其继承,然而,这番话只换来了姚懿的惶恐与不敢僭越。
  
  如今,姚恢在安定无兵的情况下烧毁城中房屋,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并传檄各州,亲率数万民户南下,再想到潼关外的晋军和姚恢的叛乱,姚泓的心情无法平静,他不明白,为何给予了权力却不珍惜,反而要自行夺取?
  
  他目睹众臣如僵尸般陆续步入殿堂,心中急切地寻找着姚绍的身影,但后者此时正在潼关与王镇恶对峙。
  
  姚泓焦急地寻觅,最终将视线定格在王尚身上。
  
  当姚泓的目光扫来时,王尚却有意避开,脊背也不复往日的挺拔。
  
  自晋军攻陷虎牢关以来,这位负责内外机要事务的尚书令,入宫朝见的次数日益减少,姚泓心知其中深意,只是不愿言明。
  
  望着满殿的文武百官,他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刚过而立之年的姚泓,鬓角已染上白霜,眼角不禁湿润。
  
  “嘀嗒!”
  
  泪水滴落在暗黄的榻侧。
  
  群臣见状,先是愣住,随后纷纷落泪。
  
  有人用衣袍擦拭眼角,低声抽泣;有人嚎啕大哭,涕泪横流,感染着周围同样眼眶泛红的同僚;还有人沉默不语,低头看着被泪水浸湿的绒毯,不敢直视阶上的君王。
  
  直到姚泓抹去眼角的泪痕,众人的心情也随之平复,他随即传令召见叔公入宫商议大事。
  
  在姚恢率领浩荡大军勤王之际,有人心归顺,有人则望风而逃,姚家兄弟若团结一致,或许能媲美司马家的八兄弟,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当姚恢逼近长安时,姜纪将军建议他直攻长安,但姚恢并未采纳,而是缓慢行军,计划先攻克郿城再取长安,他的行动拖沓,导致错失良机。
  
  姚泓的五弟姚谌试图领军出击,却被姚恢击败,郿城失守,他只得单骑西逃。
  
  姚谌惊慌失措地逃回长安后,姚泓那不合时宜的“圣仁”之心再次作祟,他本应严惩这名助纣为虐的“猪队友”,却不仅没有问罪,反而亲自出言抚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行为竟然产生了奇效。
  
  作为姚恢的舅舅,立节将军荀和负责驻守京畿,麾下有千余兵士,然而,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带着部众去投奔自己的外甥姚恢,而是坚守职责,认真整顿军备。
  
  此时的长安人心惶惶,逃亡的人不计其数,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世家子弟,亦或是宗室中的远亲,都在这场变故中感受到了危机,姚泓本想封锁城门,布下天罗地网来阻止人员的外流,可现实却事与愿违,城门守将阳奉阴违,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或是因为关系交情而接受贿赂,或是因财物的诱惑而选择放任不管。
  
  重情义的武夫确实不少,但无义无礼、暴虐成性的武夫也层出不穷,给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朝中不少人上奏,要求姚泓处死荀和,好在姚泓此时还算清醒,没有被这些舆论左右,他力排众议,决定召荀和入宫相见。
  
  当姚泓见到荀和那憔悴蜡黄的面容时,他就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荀和拜见姚泓时,行跪拜礼,在天子未发令前,他不敢擅自起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