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粮食危机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2140字 发布时间:2025-06-15



  帐外,明月当空,夜色漆黑如墨。
  
  守卒立于寨墙上,身子靠在木栏上,头忽上忽下,手中的火把因松动而倾斜。
  
  距其不远的一名秦卒睡眼惺忪的看向远处,他只见有一团黑影在动,遂揉搓了双目,想要仔细看看。
  
  “咻!”
  
  眉心滴落血水,火把滚落在土木墙道上,燃起微弱的火苗。
  
  “咚咚咚———”鼓声刹那间惊起。
  
  数名秦卒从睡梦中惊醒,帐外的杀喊声不绝于耳,他们迅疾的穿上铁甲,拿起兵器,慌乱的冲了出去。
  
  熊熊烈火充斥着四周,还未等他们缓过神来,便见远处用草棚搭建的简陋马厩中,姚鸾在两名偏将的拥簇下,几番踏空,未能将靴尖嵌入马镫中。
  
  等到他坐稳了马背,十数名甲士从穿越火光,奔涌而来。
  
  “驾!!”
  
  姚鸾连连鞭策过后,见胯下战马因畏惧火势而失控,便一把从玄铠间隙处抽出衣角,硬拽几下,见难以撕开,又低身用牙撕咬。
  
  “呲!”
  
  兴许是太过急切,一整根布条被姚鸾从头撕到尾部,近乎绕了一圈后方才分离。
  
  正当他想要为马儿蒙上双眼时,弩机拨动,弦声扬起。
  
  尖锐弩矢划破夜空。
  
  “嗖!”
  
  硕大弩矢击中锁骨处,贯穿铁铠,渗于血肉中,姚鸾吃痛大叫一声,赶忙俯身,想要策马离去。
  
  烟火四起,人马分不清方向,在这片刻的迷茫之际,弩矢再次搭在臂上,随着目光所视,再次激射而出。
  
  这一次,弩口没有对准马背上的姚鸾,而是对着马首射去。
  
  弩矢插入其中,霎时间,马蹄高抬,随着一阵嘶鸣,姚鸾摔落在地。
  
  紧接着,刀尖袭来,姚鸾只觉脖颈一凉,顷刻后,眼前一片灰暗。
  
  一个时辰过后。
  
  数不清的焦黑的尸骸化作灰雾弥漫在空中。
  
  沈林子接过头颅,本想派人取来些盐来腌制一番,可被冻成紫红的手掌让他不由愣了片刻。
  
  这数日以来,每日的冷风中已带有寒霜,纵使不加以腌制,送至彭城,亦或是兖州,也就数日的脚程。
  
  涂抹了些许冻疮膏药后,沈林子看着远处关城下的亮光,集结人马往东北面回撤。
  
  一队队秦骑疾驰追击,可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人,列设好军阵的殿军后,只得骑射迂回,想要留住这批夜袭的队伍。
  
  几番对射过后,人数处于劣势,弓弩软小的秦骑抵挡不住攻势,愤愤离去。
  
  沈林子这一大胜,上到诸将,下到全军,尽皆为之振奋。
  
  二月二十,距姚鸾死后才刚过两日,姚绍得悉晋军缺粮,遂又遣姚赞领三千骑出关,屯兵于潼关之北,黄河南岸,打算截断晋军的漕运粮草。
  
  王镇恶等人发现其用意后,得知只有三千骑,加上有姚鸾的先例在,遂直接派遣毛德祖与沈林子各率五千人冲杀其营。
  
  激战数个时辰后,双方各遣援军,在短兵相接半个时辰后,秦军终是不敌,败退回关。
  
  因这出关的三千秦军皆是骑兵,撤退相当利索,沈林子战至酣时,欲趁胜追击,却为毛德祖所拦下。
  
  这一战缴获极少,姚鸾与姚赞安营离潼关极近,运输的粮草也就只有两日的量,头颅军械甲胄马匹收获颇丰,可却唯独少了粮食。
  
  蒲坂死伤惨重,却无得攻克,潼关对峙两月有余,进展寸豪,经此二胜,得秦军首级五千余,又斩秦军大将一名,可谓是给沉寂欲灭的烟火加上了一把干柴。
  
  但这终究是权益之计,“凛冬”不过,难以久支。
  
  先前将饵食抛出,已然是让本不富裕的粮仓雪上加霜。
  
  占据河北郡后,分派驻军的同时,也要调集粮草,特别是那驻于半壁河东,刘义符那一支万人军。
  
  匈奴堡乃是要冲之地,即使刘义符与沈檀南归,也要派设近五千数的驻防士卒。
  
  原先檀道济派给荀卓八千人,是估算过其一路攻伐,损耗过后的人数。
  
  现在人数不降反增,反倒成了难题。
  
  兵多不如精的道理充分体现在这窘迫之时。
  
  好在有薛帛的投效,两番以家资助军,方才勉强平稳了下来。
  
  可河东无难,潼关之外,近十万的晋军却犯了难。
  
  投于战中的兵卒不过五万数,可辅兵、杂役、民夫等等算上,所需的粮草辎重,以及御寒的衣裳柴火的,已然是个天文数字。
  
  最大的难题是,不论是关内,还是关外百里之内,林木较为稀缺,自古及后,关中物资短缺乃常有之事。
  
  虽今岁未有天灾,可在冬季,水位下降,即使未结冰,漕运依会受阻,从扬州,江淮的粮草运输到豫、兖,再行输送到潼关以外,何止万里?
  
  早前秋收囤积下的粮草,每日都在损耗,为了保证王师的“王”字,加上刘义符带着刘裕的佩剑赶赴前军,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怎敢“取”之于民。
  
  就算要取,秦军也已早已取过,他们再取,取的便不是粟麦,而是肉。
  
  入不敷出的同时,还要拨出一部分助于陕中百姓,姚鸾为国殉身后,驻守在潼关的秦军一日比一日煎熬,晋军亦然。
  
  最后一道阻碍,对于攻守双方而言,都是最后的底线,比拼到最后,除去辎重以外,便是耐性。
  
  晋军沉得住气,可现实却给他们沉重的一击。
  
  因为,粮仓从丰盈到所剩无几,在数日相隔一次议事上,终于出现了分歧。
  
  “王将军,仓中余粮只剩半月,仆等等迟迟不见运粮,仆麾下骁卒,斩得军功,又得日后行赏,当下粮食紧缺,伙卒在饭食上偷工减料,两三餐无妨,可…可已有数日之久,仆难以安抚……”
  
  “立功未赏,几番得胜,却吃不饱饭,仆麾下也早有怨言,当下克潼关无望,不少士卒难忍苦寒,倍思家乡,仆也无能安抚…………”
  
  数名偏将向王镇恶进言,面色多呈忧虑,他们嘴上说是管控不住部下,可他们自己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潼关打不下来,给养短缺,若是早前听主公之言,留守在洛阳,哪会有当下的窘迫?时作为带领他们攻打至此的王镇恶肩上扛千斤重担,他想严声驳斥,可事实上西进这盘棋大都是自己一人在下,作为一军之帅,他只得顶着压力安抚众人。
  
  “粮草短缺,军心漂浮无错,但灭秦只差眼前这一道关隘,诸位难道要在此时言弃不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