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推动改革
书名:小学校长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5078字 发布时间:2025-05-06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二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正式步入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

虽说我仅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但教学质量乃是学校的生命线,故而教导处主任在学校堪称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校虽名义上称作镇二小,办学规模仅次于中心小学,然而教学质量却始终徘徊在全镇十多所小学的中下游位置。

因办学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当地群众中的口碑颇为一般。不少有条件、有能力的家长甚至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中心小学或区里的小学就读。

由于我这两年表现突出,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因此,张江校长在提拔我担任教导主任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永佳,你作为后起之秀,振兴二小的重任就落在你肩上了!我已临近退休。只要你好好干,做出优异成绩,这所学校日后便由你掌舵。”

面对张江校长的殷切重托,我既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毕竟终于能够施展才华、一展抱负;但同时也深感压力巨大、困难重重,因为任重道远,容不得丝毫闪失。

二小成绩一直停滞不前,是多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是生源问题,学生皆来自较为偏远落后的农村,家庭条件欠佳,家务繁多,家长素质偏低,对孩子学业重视不足。

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少老师属于半路出家,有些甚至仅有初中学历,且部分年龄偏大,老龄化严重。

此外,学校管理不规范,不少老师家在附近农村,家中还种有田地,农忙时节往往难以兼顾工作与农事。

学校也不敢采取过于强硬的管理措施,致使许多工作落实不到位,教师工作作风较为自由散漫。

 作为在二小工作七年有余的我,对二小存在的种种弊端可谓了如指掌。但要大刀阔斧地革除这些根深蒂固的顽瘴痼疾,谈何容易。

其实,之前的李鸣主任也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诸多措施却遭遇重重阻力,最终往往半途而废。

单就师生考勤这一点而言,便闹得沸反盈天。本就教师按时上下班、学生按时上放学乃再正常不过之事,学校通过严格考勤制度加以约束无可厚非,然而在二小却难以推行。

前几年,李鸣主任刚出任教导主任,不知二小实际情况的他,新官上任便燃起第一把火,期望通过做好严格考勤管理来转变师生自由散漫的作风。

他推出教师上下班签到制度与学生上放学点名制度,同时规定了迟到、早退、旷工、旷课的处罚标准。

岂料这一举动如同捅了马蜂窝,引发众人强烈反对。不少在学校任教多年的 “老油条”,早已习惯有课就上、没课就走,不是回家干农活,就是外出打麻将。

如今要他们准时上班、到点下班,中途还不能偷懒、借故外出,这无异于给他们戴上紧箍咒,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他们岂会不反对?

他们气势汹汹地来到张江校长办公室,情绪激动地声讨李鸣主任:“张校长,您是明理之人,肯定不会出台如此不通人情的管理制度,一定是某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马屁精’所为。

他根本不体谅我们的难处,我们不耕点田地、搞点副业,仅靠这点薪水如何养家糊口?”

张江校长见众人情绪激动、言辞尖刻,虽觉这些老师言语过分,心中有些恼火,但为避免激化矛盾,同时维护李鸣主任的面子,他强压怒火,心平气和地说道:“大家不要含沙射影,追究个人责任。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学校推出的每一项制度都是集体决策的结果,绝非一言堂。

大家也别太激动,这只是学校的试验方案,若试行中有不合理之处,学校会适当修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希望大家能从大局出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在张江校长这儿碰了钉子,老教师们觉得不宜与学校硬抗。经过商议,他们决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表面敷衍,让考勤制度形同虚设。

正所谓 “法不责众”,老教师们决定集体违反考勤制度,依旧我行我素。他们有时虽能按时上下班,却从不签到。

若说他们迟到、早退,他们便拍桌子,还找来他人作证,理直气壮地称只是忘签到,并未迟到、早退。面对这般阵势,负责领导根本不敢处理。

他们还集体迟到、早退,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任凭扣工资也不在乎。

可一旦真扣工资,他们便集体质问校长:扣了多少钱?用在何处?有无公示?扣工资有无上级正式制度依据?常常问得校长哑口无言、束手无策。

 此外,他们还编造各种理由请假、迟到、早退,不是家里老人、小孩生病,就是塞车、交通工具出故障,总之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总有让人无法拒绝的堂皇理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受老教师影响,不少年轻老师也纷纷效仿,导致教师考勤制度漏洞百出,名存实亡。

原以为学生考勤制度会容易执行些,毕竟家长一般会配合学校工作,没想到同样遭遇巨大阻力。

路途稍远的学生家长率先反对:家离学校太远,孩子独自上学不安全,尤其是冬天天亮得晚,太早出门易出问题。

家里农活多的学生家长也满腹牢骚:孩子在家有不少家务和农活要做,不晚点到校、不早点回家,家里的活怎能干完?

尽管学校让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希望他们克服困难,支持孩子准时上学,可不少家长依旧我行我素,不为所动。

他们对学校扣学生操行分的做法嗤之以鼻:你们要扣就扣,自己孩子的品行自己还不清楚吗?

面对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消极抵触,师生考勤制度如同牛栏关猫,根本无法起到约束作用。

张江校长见制度执行困难重重,对改变这种积习也心生动摇,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加之自己临近退休,何必自找麻烦?

于是经行政班子讨论后,宣布取消师生考勤制度。

 看着如打了胜仗般的师生,李鸣主任心里像吃了苍蝇般难受。

此后,李鸣主任还打算在教师培训、教学常规、奖教奖学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强烈反对,许多改革根本无法落地。

长此以往,原本雄心勃勃上任的李鸣主任也感到人微言轻、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他心想:自己不过是个小小教导主任,正所谓 “皇帝不急太监急”,何必操这份心呢?心灰意冷之下,他索性什么都不管、不理、不提,决定做个太平官,一切照旧。学校再次陷入暮气沉沉的状态。

亲眼目睹李鸣主任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失败,我满腔热情如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萌生退意。这无疑是个烫手山芋,一朵带刺的玫瑰,稍有不慎便会受伤,甚至头破血流。

但转念又想: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已担任教导主任,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若为明哲保身、保住职位,对学校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与尸位素餐又有何区别?

应该说,李鸣主任看到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弊端,提出的改革措施也颇具针对性,若能真正落实,学校面貌定会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也会有效提升。可惜因过于激进,触动太多人利益,导致改革夭折。

经过深思熟虑,并私下开展各种调查研究,我决定还是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但我会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实现改革目标。

正所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听闻我提出继续推进教学管理改革时,张江校长眉头紧锁,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而,当我呈上和风细雨般的改革方案后,他原本凝重的神情瞬间变得明朗起来。

最终,经过集体商讨,一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攻坚战悄然拉开帷幕。

改革的首战依旧聚焦在师生考勤制度上,毕竟这关乎教师的工作作风与学生的学风建设。若不能彻底扭转自由散漫的风气,教学质量的提升便无从谈起。

此次,我采用了一种全新策略,将原本的 “扣款(分)制” 转变为 “奖励制”。

在教师方面,以往规定每次缺勤从工资中扣款,这触动了教师的利益,引发强烈抗议。

于是,我向张江校长提议:学校每学期期末都会发放一笔一次性奖金,过去分配方式如同大锅饭,缺乏考核标准。

如今,何不从此部分奖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每月的考勤奖励?全勤教师全额发放,缺勤教师则从该部分奖金中扣除,扣完为止。

如此一来,既能让教师得到实惠,又能体现多劳多得,实现奖优罚劣的目的。

 我还列举了 “朝三暮四” 的寓言故事:宋国有位养猴的老人,喜爱猴子并将它们成群饲养。他能领会猴子的意图,猴子也能理解他的心意。

即便家中粮食短缺,老人宁可减少自己和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需求。

不久后,因粮食愈发匮乏,他打算限制猴子的食物量。但又担心猴子不顺从,便先哄骗它们说:“给你们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

猴子们听后纷纷站立起来,显得十分恼怒。老人接着说:“那给你们橡子,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了吧?”

猴子们顿时欣喜万分,纷纷趴在地上。

张江校长听完,不禁哈哈大笑,眼中泛起泪花,满意地说道:“妙啊!我倒要看看这群‘孙猴子’还能如何折腾。”

新措施一经推出,效果立竿见影。教师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反对的声音微乎其微。

即便有些精明的老师察觉到其中 “门道”,但因势单力薄,也难以掀起波澜。

许多老师为了将每月的全勤奖金尽收囊中,上下班变得规规矩矩,若非万不得已,绝不缺勤。

久而久之,按时上下班的良好作风在教师群体中逐渐养成。

教师考勤制度取得成效后,我们对改变学生不按时上下学的不良习惯更具信心。

一方面,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学生按时上下学的益处,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另一方面,针对路途偏远且确有实际困难的孩子,学校与村委会、村长协调,成立各村护学队,安排成年人护送本村孩子集中上学和放学,切实保障了孩子上下学途中的安全。

对于家务繁重的家庭,各村还成立互助组,发扬邻里守望相助的精神,既减轻了孩子的家务负担,又增进了邻里感情。

在多措并举之下,学生按时上下学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随意缺勤的现象彻底消失。

师生考勤制度的成功实施,为后续各项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需秉持 “稳中求进” 的总基调,俗话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可能致使改革功亏一篑。

因此,在充分总结经验后,经过精心筹备与设计,各项改革举措陆续出台。

过去,奖金分配采取平均主义,无论教师工作表现如何,奖金相同。

这种 “吃大锅饭” 的分配方式虽利于学校稳定,却严重打击了积极进取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许多教师出勤不出力,抱着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的心态应对教学,使得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

为扭转这一局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我协同各部门负责人,制定了详尽的奖教奖学方案与评优评先方案。

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学校多次征求教师意见并进行修改,还召开全校教师大会进行表决,最终方案得以顺利通过。

方案出台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原本因不合理制度而磨灭雄心壮志的教师被重新点燃热情,学校迅速掀起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教师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任劳任怨、诲人不倦。

为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与各部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学生奖励办法,如设立德育标兵、三好学生、学习标兵、文明之星、礼仪之星、体艺之星等荣誉称号,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在班级及校园显眼位置设立光荣榜,对各类好人好事及优秀学生进行张榜表彰,并借助升旗仪式、班队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在全校学生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榜样,一举扭转了学生的学习风气。

学生们学习劲头十足,你追我赶,各类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转变作风、教风和学风的同时,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引领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我在学校大力倡导读书之风,但并不强制教师读书,因为只有发自内心地读书,才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我会利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会、科组会等教师会议,与老师们分享读书心得,并推荐各类书籍,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如同清泉般滋润老师们的心田。

此外,我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各科组骨干教师研究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等形式,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革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我还亲自示范授课,引领老师们追求更高层次的课堂教学。同时,我鼓励教师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

引导老师们摒弃 “一辈子当知识搬运工” 的 “教师匠” 观念,向专家型、学者型、智慧型教师迈进。

尽管在改革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不同声音,但我们始终把握大局,从容应对,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也开始稳步提升。

第一学期便初显成效,成绩跃居全镇中上游;第二学期更是突飞猛进,一举攀升至全镇第三名;第三学期再进一步,与中心小学不相上下,甚至有赶超之势。

学校的优异成绩引发全镇轰动,连区教育局也关注到学校的发展势头,不断要求学校汇报工作、总结成功经验,还时常前来调研,甚至组织部分薄弱学校的领导前来观摩学习。

学校在家长眼中的形象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学生流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虽然我只是幕后默默奉献的功臣,荣誉、鲜花和掌声往往属于校长和集体,但我依然感到无比欢欣鼓舞、自豪满足,干事创业的信心如同高高扬起的风帆,鼓得满满当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小学校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