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惊残梦·晞王旧案
书名:太渊纪事 作者:知年迷所 本章字数:3129字 发布时间:2025-05-07


 

私奴,乃是册剑分裂时期的产物,前册剑末帝上官垣传位于陈大夫,陈大夫建国后又被吴氏,卫氏臣子分裂国家,最终形成陈卫吴的格局,即是“三册”。

后来经过圣国元国的掠夺与占领,反反复复地向两方称臣纳贡,而册剑又是燕国之附属国,最终燕国谪星皇帝复国,收复册剑,重新扶持上官家掌政,重立为附属国。

统一时期且不论,只是作为两大强国——燕与圣的缓冲国,当个屏障。

但分裂时期,吴卫陈三国可都是作为草原起家,劫掠是为本色的第三强国元国的“钱袋子”与“粮仓”,尤其是陈国卫国,甚至还是元国的“文化宝藏”。

最后陈国画圣兼末帝的画作,书法……全被元国学去。

卫国的伶人戏剧在元国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今人的南曲与北戏。

吴国的丝缎,卫国的美酒,陈国的瓷器,都是世上珍奇,权贵的彰显之器。

这些都是三册为今人所出的贡献,为文化的一大发展,甚至算一个巅峰时期……但是,私奴是三册无可辩驳的罪。

 

圣国朝闻皇帝禁绝私奴,燕国谪星皇帝废止私奴。

但是屡禁不止,明废暗存。

从明景朝到朝闻年间,朝阙城的贵族们谁真正离开过私奴?

哪怕到了太渊朝,不也还有五年前的颖州案?不也还有姜家的惩戒司么?

人性贪婪恶劣,欲望如毒附骨。

谁会不想要一个只属于自己,全心攀附自己,视自己如天,又媚骨天成,美貌非凡的床奴?

她们没有思想,或者唯一的思想就是遵从主人的意志,被拴在床上,锁在家里,以侍候主人的欲望为本分,从不逾矩,从无野心,从不会拒绝……

用上百种手段都不会挣扎,鞭打,刑求,甚至都会将痛苦转化成快感,就像是为贵族准备的狗,那也是最乖的狗。

将人变成狗,将人变成物。

让人…自愿变成物。

 

人会驯化人,人第一个驯化的,就是自己。

这就是三册被称为“糜软所”“化骨池”的缘由。

私奴甚好,乐不思故。

宁愿一头扎进温柔乡,不管再理家仇与国恨,只想高官厚禄,高枕温床,好与奴奴赴鸳帐……

私奴是贵族的最好玩物,但当一个贵族直面这个词或将冠于自己…那么何止于天崩地裂?

 

圣荑痛苦至极,“所以这是我的报应?”

“父皇骗我…父皇他骗我!”

父皇说他若是与上官昭在一起,往后上官昭只能沦为私奴,父皇才会放心,才会让上官昭留在他身边……

为什么反了?

沦落到这个境地的是他,而他们还生死两隔!

他明明听了父皇的话,把上官昭交给了他,然后…上官昭被赐婚,他们再无瓜葛。

“荑儿…”燕萼按住圣荑,抓住他没想明白的一点,“你说父皇…父皇知道此事?”

“父皇做的…难道你不知道吗!”圣荑绝望,更憎恨一切,“他什么都给了你,他还怕你,所以这等丑事,他都不敢告诉你?”

“你们这些皇帝,装的道貌岸然是正义,倒来审判于我……我不要你的可怜!”

燕萼难得有了怒意,既然当年父皇对上官昭与荑儿之事不是全无知觉,那为何不能好生解决?为何不与他知会一声?

到了今天的局面,如此地得不偿失!

父皇都不敢告诉他,那必然更不敢告诉母后……这样藏着掖着,他到底做了什么?!

圣荑出事到现在,燕萼没想过怪谁,总是情之一字,能怪得了谁?

不过是因缘际会,铸成此错……

没想到,该怪他父皇圣洇流!

“把靳墨君找来,告诉他,从上皇查起!”

他气得不清醒,后又罢了,父皇做事,若是不想叫人知道的,一向都会灭口……

私奴…圣荑说他是报应?

难道父皇带他看过真正的私奴?

朝阙城的私奴……只有姜家领过密旨,得以保存私奴制度。

现下的姜家家主是清玟驸马姜知弦,他一定知道什么。

 

“回陛下…姜家说,他家家主去元境北府考查继任者了。”

姜家家主并不是非要嫡系亲子方能继承,而是选贤举能,才德为先。姜家有四府,分在各国,北府元境,西府燕境,南府南洋,东府便是圣国朝阙。这四府子侄都是家主的考查范围。

而东府中,姜知弦与清玟公主唯有素婳郡主一女,现已出家修道。

他哥哥倒是有一双麒麟之子,但长子姜未晗恃才傲物,太渊二年中了探花后惹恼乐昌公主,与公主婚约作废,他也进了翰林院做编修,于政 治一途远矣。

次子便是乐昌驸马姜未铭,但过于年轻,想来并不在继承者的候选之列。

“发旨,命姜知弦速返朝阙。”

燕萼按按眉心,又听人报:

“大理寺卿靳墨君请面圣。”

这才三日,难道靳墨君还真查出了什么?

燕萼已经不抱太大希望,让人进来赐座。

“臣三日内查遍晞王来朝阙后的所有行迹,有一事不解。”

太渊帝皱眉,你是查案的,你还说不解?

“何事?”

“晞王在太渊四年才入朝阙,却一开始便有意接触安王,如是旧识一般…臣不懂他的动机。”

“或者说,臣不理解他的做法。”

靳墨君确实是尽心查案,追溯得甚远,“太渊六年上皇召晞王觐见,而后不久睿王府为安和郡主备嫁,安王此时住在求凰宫,明显是上皇有意为之。”

“此后安王处处避开晞王,而上皇对晞王却似乎越发信任,甚至让之协助乐昌公主准备罗天大醮仪式。”

“但罗天大醮之后…安王与晞王开始私会。”

燕萼:“……”

“臣问过罗天大醮仪式上见过晞王的人,无外乎两三人,安王,乐昌公主,汉王。”

“安王在求凰宫,乐昌公主在湘园,臣都见不到。”

“但汉王说,那时晞王有求死之意,且不似伪装,在他与乐昌公主面前吞下了朱砂包裹的金丸。”

靳墨君这才说到重中之重,“若是晞王为了报复安王,以此伪装让安王回心转意,以图往后今昔寺的种种,从逻辑而言,似乎可以说通。”

“但更多的事实却是,晞王更在报复睿王府,报复一切与安王有名分牵绊的人。”

“睿王府的清河郡主被晞王案牵连,被宁王休弃,终生幽禁。”

“永宁郡主夫妇在狱中为推脱罪责,将同胞幼弟,世子圣思萱的腿打断。”

“安和郡主,晞王之妻,身死之时都已身怀六甲,晞王仍旧能将之弃之府院,任之自生自灭。”

“晞王潜逃之时,能不顾亲生子,只偷走安王……他无父无母,也无妻无子,他只认安王。”

靳墨君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晞王绝不是报复安王,他来朝阙,就像是为安王而来。”

“纵有叛党操纵,但臣以为,晞王绝不是主事者,甚至在潜逃三册之时,晞王已经成了叛党的叛徒。”

“甚至可能……安王并不是被盛国公一箭射杀,而是死于叛党之手。”

燕萼听完不禁佩服年轻人的想象力,真是什么荒谬的事都敢说,还说得好像有些道理似的?

“臣来见陛下,是想求陛下给臣调查之权。”

“朕没有给吗?”

靳墨君道:“安王不能见,乐昌公主见不了,慕王服丧,姜家小公子又在北境流放…臣不过是士人,若无凭证,臣何以取证于皇亲国戚?望陛下赐信物,早日结案以解安王心结。”

燕萼沉凝半刻,忽道:“靳爱卿,你与安王见过?”

“臣见过安王,晞王,慕王,但三位殿下那时并未注意臣。”靳墨君实话实话,“太渊四年,安王代上皇巡视江南,曾于惠王别苑云生处下榻,臣之宅邸比邻而已。”

他看燕萼仍不语,道:“当时敬王长子随行安王左右,提议到臣家中游玩,那时敬王世子住在臣府。”

燕萼:“……”

他奇怪地问一句,“朕记得你是楚州人,敬王世子为何住你家中?”

靳墨君面不改色,“敬王世子之母与臣父是同乡,臣与敬王世子青梅竹马。”

燕萼:“……”

一对对地,还真多…

那时是太渊四年的江南,而他那时在中都紫微城…

若是上官昭早就对圣荑有图谋,那就会早有准备…太渊四年之前,发生不少事啊。

太渊元年,脉脉病逝。

太渊二年,圣荑成婚。

太渊三年,圣荑得三子……

而后便是太渊四年。

若是早有图谋,怎么会在圣荑成婚生子之后才到朝阙?

又是父皇阻拦?

“爱卿觉得该从哪一年入手?”燕萼算着是凤羽签管用一些,还是御金印震慑一些……

谁知靳墨君胆子不小:“臣以为,该从二十年前查起,最好是朝闻年间。”

燕萼:“……”

真是年轻人,一点不怕死。

二十年,该查出多少事来?他老师没告诉他这条路不好走吗?

“赐凤羽签,御金印,查晞王案,皇亲国戚不可拒大理寺问询。”

凤羽签是燕国授予钦差的最大权力象征,可先斩后奏,更莫说是问询了。天下统一之后,燕国信物又高于圣国信物,有凤羽签在,应当无人敢阻止靳墨君查案。

而御金印则是元国归降时上贡的信物,可震慑北境的元朝旧臣。

既然要查,就不能怕伤筋动骨了。

就从,二十年前开始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太渊纪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