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岁凝固般立着,眼眸被那只白瓷碗牢牢吸住。
碗底,那枚金箔庚帖,薄得仿佛一触即碎,脆弱得令人心惊,无声地承载着岁月的秘密,百年的尘埃都仿佛沉淀在了那抹金色之中。
耳畔,投资人们的咆哮声浪阵阵,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棉絮,遥远而沉闷,丝丝缕缕钻不进她的意识。那些狂热的呼喊,变得失真,变得空洞。
屏幕上,那道猩红的直线,如同一柄利刃般刺目,也渐渐模糊了边际,在她眼中飘忽不定,像海市蜃楼般虚幻。
眼前的疯狂景象,像潮水般迅速褪去色彩,剥离了表面的喧嚣,最终只剩下一片空茫的底色。
整个世界仿佛被抽空了声音,万籁俱寂,只剩下她,孤身一人,与这只静默的白瓷碗相对。
碗里,那片近乎透明的金箔,不再仅仅是金色的碎片,它沉淀着百年的隐秘,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重量。
一股寒意,如同一条冰冷的蛇,从脚底缓缓攀爬而上,每寸肌肤都被冻结,刺骨的寒冷直达心底最深处。
冷气无声地缠绕着她,像无形的锁链般收紧,让她牙关不受控制地颤抖,细碎的抖动从齿缝间泄露出来,如同风中瑟瑟发抖的落叶。
奶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匪夷所思的景象,是奶奶的意志,还是那段民国记忆的幽灵在作祟?
会场里的狂热还在持续燃烧,那把失控的火焰,已经越过了会场的边界,向外蔓延。
“骨灰化金”,这四个字如同拥有了魔力,插上了翅膀,通过无数双颤抖的手指,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楼窄巷间疯狂传播。
新闻媒体像嗅到血腥味的秃鹫,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涌来,长枪短炮密密麻麻,如同丛林般对准林氏集团,对准会场,对准一切能够和“黄金骨灰”扯上关系的地方。
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标题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煽动和夸张。
“世纪奇迹!林老太骨灰炼金,点石成金的神话降临人间!”
“神秘力量觉醒?黄金骨灰引爆史无前例的投资狂潮!”
“祥瑞天降?末日警示?黄金骨灰现世,金融市场迎来惊天巨变!”
“专家连夜紧急解读:骨灰炼金背后的科学迷雾与疯狂迷信!”
恐慌,像无形的瘟疫,在城市的缝隙里无声蔓延,悄无声息地占据了人们的心房。
当事情远远超出了科学能够解释的范畴,人类本能地倒向了古老的迷信和无尽的臆想。
各种离奇的解读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网络上,在街头巷尾,甚嚣尘上。
有人高呼这是天降祥瑞,预示着经济即将腾飞,国运即将昌盛,仿佛黄金骨灰是上天赐予的福祉。
但更多的人,在那股狂热的表面之下,嗅到了一丝不安的味道,一种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和沉闷,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末日警示。
黄金骨灰横空出世,是不是意味着手中的纸币都将变得一文不值?是不是预示着只有最古老、最实在的东西才能在动荡中保值?
土地?房产?不,真到了山崩地裂的时候,那些都是虚无缥缈的。
究竟什么东西才能真正永恒,真正能够留得住?
墓地!墓碑!
这才是乱世之中真正的硬通货!
人生于世,终有一死,死了总要有个安身之所。
一股更加荒唐、更加疯狂的抢购潮,在城市的阴暗角落里悄然涌动。
人们不再仅仅盯着虚无缥缈的股票代码,开始如同疯魔般抢购墓地和墓碑!
各大陵园墓地的价格一夜之间翻了几倍,即便如此,依然一墓难求,被抢购一空。
寿材店里的墓碑,不论材质好坏,不论造型美观与否,都被人一扫而空,抢购得干干净净。
甚至有人开始动起了歪心思,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摸摸地去撬公园里铺路的石板,驱车前往偏远的乡下,偷盗老乡家闲置的磨盘。
仅仅因为那是“石头”,是“实在”的,是冰冷的、坚硬的,能够带来一丝虚妄的安全感的东西。
整个城市,都被一层诡异的狂热和深重的焦虑紧紧裹挟着,集体陷入了一场荒诞而离奇的噩梦之中。
林穗岁工作的殡仪馆,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心。
往日冷清寂静的殡仪馆,此刻却人满为患,嘈杂的人声鼎沸,吵吵嚷嚷,如同喧闹的菜市场一般。
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墓碑,短短几天功夫就销售一空,空空荡荡。
就连那些略有瑕疵的样品墓碑,都被人争先恐后地抢走了,一块不剩。
前来咨询预订墓碑的人,络绎不绝,将殡仪馆的门槛都快踏平了,每个人都脸色焦虑,神情惶恐不安,仿佛此刻买不到墓碑,死后就要魂飞魄散,永世不得安宁。
“小林啊,这可咋整啊?”陈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空荡荡的样品间里焦躁地踱步,愁眉苦脸,直跺脚。
他看着空空如也的展台,满脸的皱纹都写满了深深的忧愁。“石材厂那边也说没货了,今年的订单都排满了,最新的订单都要排到明年开春去了!”
林穗岁木然地看着眼前这荒诞离奇的一幕,心中的荒谬感和无力感如同潮水般涌来。
殡仪馆门外隐约传来阵阵争抢的吵闹声,夹杂着愤怒的叫嚷和绝望的哭喊。
那股冰冷的寒意再次涌了上来,如同无情的潮水,一点点将她淹没,让她窒息。
这算什么?奶奶的骨灰变成金子引发的蝴蝶效应吗?
仅仅因为奶奶的骨灰变成了金子,整个城市就陷入了如此疯狂的境地?
她疲惫地按了按阵阵发胀的太阳穴,太阳穴突突直跳,仿佛要炸裂开来。
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手机屏幕,屏保上奶奶躺在病床上输液的照片,安静而慈祥,仿佛尘世间的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她依然安详地沉睡在自己的世界里。
奶奶,您是想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让我赚钱吗?
不,奶奶绝不会这样做。
奶奶一辈子清贫淡泊,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只接受“干净的钱”,那些带着良心温度的钱。
而现在这些因为莫名的恐慌和非理性而产生的购买,算什么干净钱?
这根本是在人为地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将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无限放大,最终导致的只会是更大的灾难。
必须想个办法,阻止这场荒诞的闹剧继续上演。
她烦躁地滑动着手机屏幕,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一个个APP图标,目光空洞而茫然。
突然,一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沉沉黑夜,骤然在她脑海中亮起——
二维码!
对,是二维码!
她猛地站起身来,动作之快,以至于枯黄的短发都微微竖了一下。
“陈伯,有办法了!”
几天后,殡仪馆门口张贴了一张醒目的告示,白底黑字,字迹清晰。
“本馆隆重推出新型环保数字墓碑,扫码即可遥寄哀思,价格从优,支持个性化定制。”
告示旁边,摆放着一块样品墓碑。
那是一块看起来非常普通的黑色方碑,材质普通,造型也极其简单。
碑面上没有刻任何字迹,只有一个巨大的二维码,黑白相间,图案略显复杂,占据了碑面正中央的位置,显得格外突兀。
起初,人们对这种新事物充满了怀疑,大多都抱着观望的态度。
“这啥玩意儿?墓碑上弄个二维码?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扫出来是啥?难道还能直接在手机上烧纸钱不成?”
“花里胡哨的,我看就是殡仪馆想出来的新骗钱招数!”
“谁知道扫出来是什么广告,说不定扫出来全是卖墓地的,变着法儿推销!”
质疑声,嘲讽声,各种各样的声音嗡嗡嗡地响成一片,从未停歇过。
但传统的实体墓碑实在是太紧俏了,价格已经被炒上了天价,普通人家根本无力承担。
在近乎绝望的境地之下,总有人愿意成为第一个尝试螃蟹的人。
第一个购买数字墓碑的是一个年轻人,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外套,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文质彬彬。
他说想给早逝的爷爷换一块“时髦”一点的墓碑,让爷爷也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带着一丝好奇,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熟练地打开扫码软件,对着那块黑色方碑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
周围立刻围拢了一群看热闹的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所谓的“数字墓碑”究竟有什么名堂。
手机屏幕微微闪烁了一下,随即弹出一个简洁而肃穆的页面。
页面整体色调庄重而肃穆,以冷色调为主,如同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墓碑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页面的顶端,是几个端正的黑体大字——
“经济已复苏,国泰民安”。
短短八个字,却字字千钧,沉甸甸的,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中注入了一股安定的力量。
下方是逝者的生平简介栏,可以填写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等基本信息,寥寥几行字,便足以勾勒出逝者的一生轨迹,让后人得以缅怀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