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美女圣上就满眼柔情的应道:
“爱将所言在理。不过,那东瀛王也不会立即就反扑。咱们还是有时间进行准备的,爱将不用太着急,从容准备好即可。”
不得不说,美女圣上的预判还是很准确的。几千里之外的东瀛王,以及他的儿子储君,正和群臣们在大殿中商讨着是否接受西函的和谈。
这一点也属鹰派反应的最为激烈。只见一个大臣边躬身行礼边大声道:
“启禀王上,老臣恳求,万不可接受西函的和谈。西函觊觎我东瀛帝国许久。多次挑衅,致使帝国水师接连失利。
而他们在取得胜利之际,还要来我东瀛进行和谈,实属反常。前人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必定是西函人对我东瀛帝国实施的阴谋诡计。为此,老臣恳请王上三思而行。”
尽管东瀛王和他儿子储君,对鹰派大臣那近乎胡说八道、强词夺理的诡辩都比较反感。
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进言在逻辑上还是能说的通。正因为如此,东瀛的储君以及王上都没有呵斥制止他。
不过,鸽派可不会放过他们。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大臣就不客气的质问道:
“请问肥源阁下,如若我们不接受西函的和谈又能如何?和他们打一仗吗?现在是打仗的时机吗?
虽然,西函皇帝的行为是很反常。那我们除了接受和谈又能如何?我们有西函人玩阴谋诡计的证据吗?既然没有,我们也只能在表面上接受,然后再为帝国舰队的强大争取时间。”
东瀛的储君闻言边琢磨着,边不断的点头。那位大臣刚说完,储君就赶快附和道:
“首府大臣所言极是。在此不利的局面下,我东瀛帝国就只能先接受和谈,然后与西函周旋、拖延,给我帝国的水师舰队的恢复、建造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次,东瀛王边满是欣慰的打量着儿子边点头道:
“吆西,既然储君和大臣所见略同,那寡人就准允了。和谈之事由储君和首府大臣亲自操持,由礼部主导。
传旨,礼部即刻做好迎接西函和谈使团的准备,并好生招待。至于和谈之事,一个字,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只要不激怒西函的和谈使团就好。兵部和水师部听旨,立即修复被打伤的战舰;同时做好扩编与建造战舰的准备。”
首府大臣、兵部、水师部、礼部等大臣都纷纷跪地领旨,然后就各自快步离开。
同样匆忙的还有在茫茫大海上,驶向东瀛港口的大船,以及大船上大函的礼部副官与使臣。
他们之所以匆忙则是因为,除了要做好与东瀛展开和谈之外,还得做好应对东瀛战舰的拦截;甚至还要做好赶快派人回去向圣上和李儒虎大统帅通报的准备。
毕竟,他们在出发的时候,就被圣上和李大统帅反复告诫,只要遇到东瀛舰队的拦截,就赶快派专人来通报。大函的那些驻扎在东海的舰队就得赶快前去支援。
正因为如此,礼部的副官才在大船的甲板上不停的催问着,有没有遇到东瀛战舰,或者是被他们拦截。
当他得到的汇报是,不仅没有被东瀛的战舰拦截,甚至都没遇到东瀛的战舰。
并且,远处港口码头上有一些挂着东瀛旗帜的官员,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礼部副官闻言,就赶快从属下的手里接过单管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当他也发现对面港口的岸上,似乎有东瀛的官员在等候着什么。难不成是在迎接他们这些大函的和谈使团?
礼部副官在难以置信之余就颇为纳闷的嘀咕着,什么情况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就在使臣冷笑着嘀咕,东瀛那帮宵小之辈就是欠打。现在把他们打疼了,自然就老实了。
尽管,礼部的副官也认可使臣的话。但他还是赶快叮嘱着使臣和他的下属,东瀛那边一反常态的不仅没有战舰拦截,并且还派出官员早早的就在港口迎接着,必然是有些蹊跷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东瀛那边指定是在玩什么幺蛾子,没准就在搞一些阴谋诡计。所有人都打起精神,留个心眼儿。
果然如礼部副官所料,大函的和谈使团刚到码头。东瀛的港口码头上就开始奏乐。
东瀛的使臣则边快步迎上大函的使臣边用生硬的大函语说道:
“仅代表东瀛帝国的王上和臣民,在此迎接贵国的使臣与和谈使团成员莅临。请。”
随着东瀛使臣的躬身行礼,大函的礼部副官以及和谈使团的成员都相继走下大船,然后被安排到港口附近的官邸中。
这一路,不仅没有任何满眼敌视的兵士,甚至连个东瀛的兵士都很难见到。
与此同时,不管是东瀛的使臣,还是其他官员都满脸堆笑,友好客气的迎接着大函的和谈成员。并且,他们的食宿待遇也明显被上一次的好了很多。
尽管大函的礼部副官依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东瀛这边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不过,大函礼部的副官一直都谨记圣上的叮嘱,以不变应万变。因此,甭管东瀛人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函礼部副官立即就提出了要见东瀛礼部副官,并展开和谈的接洽。
东瀛使臣闻言,不仅波澜不惊,并且还从容不迫的回应着,大函和谈使团成员舟车劳顿,颇为辛苦。今天就好好休息,明日再约见也不迟。
大函的礼部副官,立马就明白了东瀛人在玩什么幺蛾子。因此,就赶快将这边的情况,派专人用飞鸽传书传给在大船上留守的值勤官员,然后再立即传回大函国内。
正在东海始皇半岛港口内视察新的大型战舰建造的美女圣上,接到东瀛和谈使团给她的禀报,就边看边冷笑道:
“就东瀛的那些宵小之辈还能玩出什么幺蛾子?不就是借着和谈之名,将计就计的在玩缓兵之计吗?”
说完就把禀报奏书递给心上人李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