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狐仙的传说
书名:局中人 作者:粟米 本章字数:3231字 发布时间:2025-05-19

    见彭知云生气,癫和尚忙说:“彭大姐,你是女中英雄,我说的是别人。”

    彭知云叹了口气。真拿他没办法。

    “尿裤子怎么了?都是过来人,彭大姐你说是不?”蒋石坏笑一声,接着说,“总算熬到了时辰,师父把俺领回去收了徒弟。当时俺怪师父心狠,现在反倒是谢谢他,嘿嘿。”

    “这事就是一道坎,过了就盛,过不了就衰。看你这么一条汉子,小时候胆子够小。”彭知云撇了撇嘴巴,想了一想又说,“我看还是狐狸比蛇更强,不然北方有这么多狐仙庙,却没听说南方有几座蛇庙。”

    于伯庸罕见对她投出赞赏的目光,称赞道:“彭大姐总算聪明了一回,看动物神不神,第一看庙。狐仙庙是最多的,南方的蛇庙也有一些,老虎庙反倒是少。人们一说动物就会想到兽中之王,可老虎虽然威猛,神奇之处不足,说来真不如蛇与狐的名声来得深广。”

    彭知云有点不明白,于伯庸这是在夸自己吗?

    “男人都是要面子的,在外面说起事来,总是自家的好,家乡的厉害,连家乡的野兽也不能差了,不然自己都觉得矮了半截。不过,咱华夏礼仪之邦绝非浪得虚名,只要说起一样东西,就都是谦虚,都说别家的好,说自家的不行,彭大姐你猜是哪件?”于伯庸道。

    彭知云听于伯庸说起男人要面子的话,顿时触动了心事,烦恼再次涌上心头。她想起了那个让她刻骨铭心的人。难道他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只是为了面子?他从来没有想过和我结婚,从来没有喜欢过我?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她七岁时父亲彭伯谦身亡,三师叔将她带出山外,寄养在中原武林朋友家中。几年后,三师叔联络了父亲的好友费玉柱,二人一同将她送到了浣山。由于三师叔只是她爷爷彭顺之的记名弟子,实际上齐云门就只剩下她一根独苗。

    她对浣山派十分陌生,一路上向三师叔和费玉柱问这问那。三师叔问她对将来有何打算,她不知道,三师叔对她讲:虽然你现在是个小女孩,可过几年就会长大,要嫁人的。现在浣山派人多兴旺,掌门人黄岳兄弟三个都是你二师叔的结义弟弟,还有你二师叔的义子周百云,他们都是你的亲人,一定照顾好你,把你嫁给个好人家。

    她从小跟着父亲习文练武,文学得不好,功夫练得不错,除了练武她几乎不知道别的事。她还以为是去浣山派学武,现在变成去嫁人了。年少知事的她很快明白练武不是自己的出路,开始留意路上的男人,为自己勾画未来丈夫的形象。

    一进正阳道观,她就看到了一个大男孩,男孩长的棱角分明,眼神中带有淡淡的忧伤,仿佛一座大山,容得下千年的人间沧桑,她被震撼了!在得知少年就是周百云时,她感到有个声音在说:这人就是你的夫君。

    三师叔说得没错,黄岳三兄弟对她特别好,不过周百云对她更好,好几年下来,周百云一直对她尽心呵护,她觉得周百云真是完美,她的心中只有周百云,完全容不下别人。黄岳三兄弟自然看出了她的心意,认为这是个郎才女貌的好婚配,可是当他们要为二人办婚事的时候,周百云拒绝,他竟然出家了!

    “彭大姐怎么了?问你话呢。”于伯庸看她半天没有动静,心里奇怪。

    “不知道呀。”彭知云的思绪中断,她不知道于伯庸说了什么。

    “婆娘啊,婆娘。”于伯庸笑道。

    一片笑声。

    “你说我是婆娘?”彭知云自言自语,心里咯噔一声。你居然呼我为婆娘,你敢这样说话!

    大伙儿都愣了。

    “我可不敢说你是婆娘。我是说男人提起自家的东西都好,只提起自家的婆娘就都说不好,总之别人家的婆娘才是好的。看来我讲的一点都不好笑,你都没听。”于伯庸说着,摇头叹气。

    彭知云想起了于伯庸刚才说的话,登时明白是怎么回事,指着于伯庸道:“你错了。你刚说的是东西,女人又不是东西。”

    “我可不敢说女人不是东西,是你说的。”于伯庸的表情十分认真。

    “臭读书的,你要气死我?”彭知云瞪着于伯庸,攥紧了拳头。

    “大姐是我不对。这样,罚我讲个故事行吧?”于伯庸赔笑说道。

    “不听!”彭知云直喘粗气,真生气了。

    “那怎么办?”于伯庸苦着脸说。

    “拧鼻子。”彭知云说着,过去把他的鼻子揪住,咬着小牙使劲一拧。

    于伯庸绷紧了脸,咬紧牙关不叫出来,庄彦秋赶紧把彭知云拉开。

    “怎么动上手了?还不快点赔罪。”费玉柱一边说,一边对彭知云挤眉弄眼。

    几个人心里都有数,于伯庸是以后有大用的人,而且很快就要用到他,这样的人怎么能得罪?

    “对不住了,于先生。”彭知云说完就笑了,然后她就自责。

    于伯庸本来长得有模有样,现在变成了一个猪鼻子,几乎破了相。“我给你揉揉背。”彭知云说着,两手将于伯庸的肩膀一扭,于伯庸哪敢反抗,只敢听之任之,彭知云力透棉衣,将于伯庸后背的夹脊穴揉开,然后单手运气,自命门穴一直推到风府穴,连推两遍, 然后问他,“舒服吧?”

    于伯庸先觉得后脊背麻酥酥的,接着一股暖流直通大脑,神清气爽,当即点头笑道:“谁要是娶了彭大姐,那是捡到宝了!”

    彭知云做梦也想不到他居然说这个话,登时满脸通红,转过身去。

    她对于伯庸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就感到自己无论怎么欺负他,他都不会生气,这种感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都奇怪自己刚才为何出手,还下手那么挺重。

    “又冒犯你了。”于伯庸直挠头,问她,“给你讲个故事赔罪?”

    “不如说说狐王堡。”费玉柱道。

    他这话有深意。于伯庸在绿林中名气很大,人们除了功夫以外,没有他不懂的,没有事能难倒他,送了他一个绰号:无不晓。绿林盟主小幺哥很想把他收在身边,但他是大嘴王的军师,大嘴王离不开他,小幺哥只好作罢。费玉柱这次找他,就是想让他给出个妙计来对付狐王堡。这一路走来,于伯庸说古论今,可费玉柱一跟他说到量正事,他立刻闭嘴不谈,眼看离狐王堡越来越近,费玉柱暗暗着急。

    于伯庸又不说话,彭知云说:“我想听听狐仙的故事。”

    “行。那咱就就讲狐仙。”于伯庸清了清嗓子,讲开了。

    “传说狐仙男的风度翩翩,女的俏丽春色,虽然不是人,可比人更有人样。狐仙既然能为人膜拜,说明好的狐仙还是不少,据说不少女狐仙就嫁给了人间男子,并且生出了孩子来。这生出来的孩子究竟是个何种情况?狐王堡堡主雷正邦便是个例子。”

    “不是吧?雷正邦居然是只小狐狸?”癫和尚瞪大了眼睛。

    “先听我说。”于伯庸接着讲道,“雷正邦的老家在霸州的乡下,他一生出来就拖了条长尾巴,惊得接生婆大声地叫!雷父赶紧拿出一大锭银子来遮口,于是接生婆发誓守住秘密,绝对不外传。可不知怎么地,这件事还是传了开来,惊动了乡老。几个乡老召集乡众仔细商讨,对这件事反复进行推敲:首先雷正邦的娘是方圆百里人不能比的美人,长相绝艳!人就不能长成这样,因此她不是人。

    “其次,这个更大疑点,她是个卖艺女子,没有来历。怎么说没有来历?她自己说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候可能是因为长得好,被歹人拐走,卖给了之前的师父,成了卖艺女子。她嫁给雷父的时候因时间仓促,不能事先知会远方的家人,结婚后雷家就派人骑快马去她娘家送信,雷家有钱!可到了她说的家乡一看,家门都找不到,再问附近的居民,都说没有这家人。于是众人就得到了结论:她一定是狐仙,自然雷正邦就被定为狐仙之子。”

    “既然雷正邦母子不是人,乡老们就决定将他们母子赶走,可是雷家有钱,钱能通神,此事不了了之。自从雷正邦学会了走路,人们见了他都躲着走,没有孩子与他玩耍。雷正邦自小聪明懂事,受不了家乡人的白眼,十岁离家出走,过了十好几年,家里人都以为他死了,可是他又是仆从又是手下的,衣锦还乡了。但是他依然憎恶家乡人,没有住到家里,而是住到了百里外的狐王堡。”

    “说到狐王堡,这又是一个狐仙存在的见证。狐王堡高大雄壮,纵然规模不及皇宫,比个行宫却无不及!并且它的格调与华夏的建筑大有不同。你说咱们的房子哪个不是有棱有角?可人家狐王堡都是圆的。外面是圆的不说,里面的门洞也是,活活的一个四通八达的大狐狸洞。有人说狐王堡建自永乐末年,却无人知道是谁人修建以及如何修建的,这个毫无记载,自然无可查证。霸州早有记载,这地方永乐年间征战不休,是个大战场,死的人多了去了,都来不及埋,于是成了没有人烟的乱葬岗,死的人都往这里扔,这便是凭空多了一个大堡。人们从堡上那三个石刻的大字,狐王堡猜测,它是狐仙有意留给人们的一个狐仙法力的证据。”

    众人都听得入神。于伯庸说到这里话一停。他们这才回过神来,心说于先生真是无不晓,真厉害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局中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