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霜录 > 浊浪行
浊浪行
书名:青霜录 作者:苗疆公子 本章字数:9071字 发布时间:2025-05-20

一、重返


清晨的青山县城门处,早已挤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卖豆腐的老张头天不亮就收了摊,带着全家老小守在官道旁;绸缎庄的周掌柜特意歇业一天,让伙计们都来迎接;就连平日很少出门的寡妇李婶,也挎着一篮子新摘的野花站在人群最前排。


"来了!来了!"眼尖的孩子突然指着官道尽头喊道。


远处,一队人马缓缓而来。为首的正是身着官服的崔明远,他身后跟着严巡抚派来的护卫,再后面是押解赵德财等人的囚车。阳光照在崔明远洗得发白的官服上,衬得他愈发清瘦挺拔。


"青天老爷回来啦!"百姓们欢呼着,纷纷跪地相迎。


崔明远连忙下马,扶起最前面的几位老者:"各位父老乡亲快快请起,折煞下官了。"


老张头激动得老泪纵横:"大人啊,您不在这些日子,我们天天盼着您回来!那帮天杀的又想把那些苛捐杂税加回来,幸亏严巡抚派人及时制止..."


崔明远拍拍老人的手:"老丈放心,从今往后,青山县再不会有这等事了。"


正说话间,新任师爷王文昌匆匆赶来。这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容清癯,眼神清明,是严巡抚特意为崔明远挑选的助手。


"下官王文昌,恭迎大人回衙!"王文昌恭敬行礼。


崔明远打量这位新师爷,见他衣着朴素,举止有度,心中已有几分好感:"王师爷不必多礼。这些日子县衙情况如何?"


王文昌压低声音:"回大人,赵德财虽已伏法,但其党羽尚未肃清。下官暗中查访,发现县丞刘守义与城中乡绅钱有德来往密切,恐有勾结。"


崔明远目光一凝:"钱有德?可是那个号称'钱半城'的大粮商?"


"正是。"王文昌点头,"此人表面乐善好施,实则操纵粮价,盘剥百姓。更与前任赵德财沆瀣一气,把持县政多年。"


崔明远冷笑一声:"好一个'钱半城'!本官倒要看看,是他的银子多,还是王法大!"


回到县衙,崔明远立即升堂,重新审理赵德财一案。在确凿证据面前,赵德财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被判秋后问斩。其党羽刘守义等人也分别受到严惩。


退堂后,崔明远召集全体胥吏训话:"即日起,本县推行'三公开':赋税公开,每笔税款来源去向张榜公示;诉讼公开,所有案件允许百姓旁听;用人公开,胥吏选拔一律考试录用,择优取士。有违此令者,严惩不贷!"


胥吏们面面相觑,有人欢喜有人忧。王文昌在一旁奋笔疾书,将崔明远的讲话整理成文告,准备张贴全县。


傍晚,崔明远正在书房批阅积压的公文,阿福端着热茶进来:"老爷,您都看了一整天了,歇会儿吧。"


崔明远揉揉酸胀的眼睛:"这些案子堆积如山,多是赵德财那帮人故意压下的冤案。早一日处理,百姓就少受一日苦。"


阿福欲言又止:"老爷,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今日小的去市集采买,听到有人议论,说钱老爷放出话来,要让您...让您在青山县待不过三个月..."阿福吞吞吐吐道。


崔明远不以为然地笑了:"让他放马过来!本官倒要看看,这'钱半城'有何能耐!"


就在此时,王文昌匆匆进来:"大人,刚收到消息,钱有德今晚在醉仙楼大摆筵席,宴请县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富商,据说...是要商议对付大人的对策。"


崔明远放下毛笔,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来得正好!王师爷,你派人盯紧醉仙楼,看他们都耍什么花样!"


## 二、暗流


醉仙楼最豪华的雅间内,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主位上坐着个五十来岁的胖子,圆脸大耳,一双小眼睛藏在肥肉里,活像尊弥勒佛。这便是号称"钱半城"的钱有德。


"诸位,静一静!"钱有德敲了敲酒杯,"今日请各位来,是有要事相商。"


喧闹声渐渐平息。钱有德环视众人,慢条斯理道:"崔明远这厮去而复返,还带了严巡抚做靠山,一回来就搞什么'三公开',这是要断咱们的财路啊!"


绸缎庄周掌柜皱眉道:"钱老爷,那崔明远连赵德财都斗倒了,咱们还是避其锋芒为好..."


"放屁!"钱有德一拍桌子,"赵德财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没根基的师爷!我钱家在青山县经营三代,朝中有人,怕他一个七品知县?"


米行东主孙胖子附和道:"钱老爷说得是!那'三公开'真要实行,咱们的'损耗''折色'这些进项可就全没了!"


原来,这些乡绅富商多年来与官府勾结,在收税时巧立名目,什么"损耗钱""折色银""脚力费",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如今崔明远要赋税公开,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钱有德眯起眼睛:"诸位放心,老夫已有对策。崔明远不是号称清官吗?咱们就让他'清'个够!"


他招招手,屏风后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这女子生得杏眼桃腮,身段婀娜,一颦一笑间风情万种。


"这是小女如烟,自幼养在深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钱有德得意地介绍,"过几日便是崔明远的生辰,老夫会设宴相邀,让如烟好生'伺候'这位青天大老爷..."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钱有德哈哈大笑:"只要抓住他的把柄,不怕他不就范!到时候,青山县还是咱们的天下!"


与此同时,县衙后院的梧桐树下,崔明远正与王文昌对弈。


"大人,属下已查明,钱有德不仅在青山县有大量田产商铺,还与州府多位官员交好。"王文昌落下一子,"更麻烦的是,他有个堂兄在京城户部任职,据说很有些权势。"


崔明远盯着棋盘,若有所思:"难怪如此嚣张。不过越是这等人物,越容易露出破绽。王师爷,你派人盯紧钱家的生意,特别是粮仓和当铺,那里最易藏污纳垢。"


"属下明白。"王文昌犹豫片刻,"还有一事...三日后是大人生辰,按惯例,县里乡绅会设宴为大人庆贺。今年钱有德主动请缨,要在钱府设宴..."


崔明远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不过...本官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三日后,钱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崔明远只带了王文昌和阿福赴宴,一进门就感受到无数探究的目光。


钱有德满脸堆笑迎上来:"崔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请上座!"


崔明远拱手还礼:"钱老爷客气了。下官素来不喜铺张,今日破例前来,也是想与各位乡绅熟络熟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钱有德突然拍手:"今日崔大人寿辰,小女特意准备了一曲琴艺,为大人助兴!"


话音刚落,屏风后转出个袅袅婷婷的身影,正是柳如烟。她怀抱古琴,向崔明远盈盈一拜:"民女如烟,恭祝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崔明远微微一怔。这女子虽衣着素雅,却掩不住天生丽质。更难得的是眉宇间那股书卷气,与寻常烟花女子截然不同。


柳如烟落座抚琴,一曲《高山流水》如清泉淙淙,听得满座宾客如痴如醉。崔明远不禁暗暗点头——这琴艺确实不凡。


曲终,柳如烟轻启朱唇:"久闻崔大人诗才不凡,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崔明远本想拒绝,但见满座期待目光,又不好扫兴,只得道:"姑娘琴艺高超,下官佩服。既然姑娘相邀,不如以琴为题,联句如何?"


柳如烟眼波流转:"大人请赐首句。"


崔明远略一沉吟:"冰弦诉尽古今愁。"


柳如烟立即接道:"指下风云眼底收。"


两人一来一往,竟对了七八联,引得满堂喝彩。崔明远心中诧异——这女子不仅貌美,才学竟也如此出众!


宴席散后,钱有德亲自送崔明远出门,故作随意道:"小女如烟自幼父母双亡,被老夫收养。这孩子心气高,寻常男子看不上眼,今日与大人一见如故,也是缘分啊!"


崔明远不置可否:"钱小姐才貌双全,钱老爷好福气。时辰不早,下官告辞了。"


回衙路上,王文昌低声道:"大人,那柳如烟出现得蹊跷,恐怕..."


崔明远摆手:"本官心中有数。这美人计用得也太拙劣了些!"


话虽如此,柳如烟抚琴时那低眉顺目的模样,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 三、陷阱


自钱府宴饮后,柳如烟便时常"偶遇"崔明远。有时是在他走访民间的路上,有时是在县学视察时,甚至崔明远独自在城外踏青,也能"巧遇"这位才女。


这日清晨,崔明远正在后衙练字,阿福匆匆跑来:"老爷,门口有位柳姑娘求见,说是来还书的。"


崔明远皱眉:"还书?本官何曾借书与她?"


阿福递上一本《杜工部集》:"柳姑娘说,上月宴会上见大人对此书爱不释手,特意抄录了一份送来。"


崔明远翻开书页,里面果然是一笔娟秀的小楷,字迹工整如印刷一般。更难得的是,每首诗旁还有详细的注解,见解独到。


"这..."崔明远不禁动容。抄录整本杜诗已非易事,再加上这些批注,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


阿福小声道:"柳姑娘还在门外候着呢,大太阳底下站着,脸都晒红了..."


崔明远叹了口气:"请她进来吧。"


柳如烟今日一身素白衣裙,发间只簪一朵玉兰,更显得清丽脱俗。见到崔明远,她盈盈下拜:"打扰大人清净,如烟罪过。"


崔明远虚扶一下:"柳姑娘不必多礼。这书..."


"如烟听闻大人喜爱杜诗,便冒昧抄录。"柳如烟低头轻语,"大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想必无余财购置闲书。如烟一点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崔明远心头一热。自上任以来,人人或惧他或恨他,何曾有人如此体贴?但他很快警醒——这很可能是钱有德的计谋!


"柳姑娘好意心领了。"崔明远将书递还,"只是这礼物太过贵重,下官不能收。"


柳如烟抬头,眼中已有泪光闪动:"大人是嫌如烟字丑,还是...还是疑心如烟别有用心?"


崔明远最见不得女子流泪,一时手足无措:"柳姑娘误会了,下官只是..."


"大人不必解释。"柳如烟拭泪强笑,"是如烟唐突了。告辞。"


说罢转身便走,背影说不出的落寞。崔明远握着书册,心中竟有些不忍。


当晚,崔明远正在批阅公文,忽听外面一阵嘈杂。王文昌匆匆进来:"大人,城西走水了!火势很大!"


崔明远立刻起身:"快召集衙役救火!本官亲自去看看!"


城西的火势凶猛,映红了半边天。崔明远指挥衙役和百姓接力传水,自己也不顾安危冲在最前面。正当他协助救出一户老小时,忽听有人惊呼:"钱府小姐还在绣楼上!"


崔明远抬头望去,只见火海中一座小楼摇摇欲坠,窗口隐约有个白色身影在呼救。不及多想,他夺过一桶水浇在身上,冲进了火场。


浓烟中,崔明远艰难地摸上绣楼,果然见柳如烟昏倒在地。他一把抱起女子,正要下楼,一根燃烧的房梁突然砸下,重重砸在他背上...


当崔明远再次醒来时,已躺在县衙的床上,背上火辣辣地疼。阿福守在床边,见他醒了,喜极而泣:"老爷您可算醒了!都昏迷两天了!"


崔明远虚弱地问:"火势控制住了吗?百姓伤亡如何?"


阿福抹着泪:"火早扑灭了,多亏老爷指挥得当,只烧了七八间屋子,无人丧命。就是老爷您..."


正说着,房门轻响,柳如烟端着药碗走了进来。她眼睛红肿,显然哭过多次。见崔明远醒了,又惊又喜:"大人醒了!谢天谢地!"


阿福识趣地退下。柳如烟跪在床前,泪如雨下:"都是如烟连累了大人!若不是为了救如烟,大人也不会..."


崔明远勉强一笑:"柳姑娘不必自责,这是本官分内之事。"


柳如烟摇头:"大人不知,那火...那火起得蹊跷。如烟本已睡下,突然闻到烟味,想逃时门却被人从外面锁住了!若非大人相救,如烟早已..."


崔明远神色一凛:"有人要加害于你?可知道是谁?"


柳如烟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头:"如烟不知...大人先把药喝了吧。"


在柳如烟的精心照料下,崔明远的伤渐渐好转。这段时日,柳如烟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喂药喂饭,擦洗换药,无微不至。两人谈诗论词,说古论今,竟有说不完的话题。


崔明远发现,柳如烟不仅才学过人,对民间疾苦也颇有见地。她提出的几条治理建议,连王文昌都称赞不已。


这天,崔明远已能下床走动。柳如烟扶他在院中散步,忽然跪下:"大人,如烟有一事相求。"


崔明远连忙搀扶:"柳姑娘有事但说无妨,何必行此大礼?"


柳如烟泪眼婆娑:"如烟想离开钱府...钱老爷他...他要把如烟许配给州府通判的儿子做妾!那人骄横跋扈,妻妾成群,如烟宁死也不从!"


崔明远大怒:"岂有此理!婚姻大事,岂能强迫?柳姑娘放心,本官为你做主!"


柳如烟摇头:"大人伤未痊愈,如烟不忍连累。只求大人收留如烟在县衙做些针线活计,如烟愿做牛做马报答大人!"


崔明远沉吟片刻:"这...恐怕有碍姑娘清誉..."


"大人!"柳如烟仰起脸,眼中满是决绝,"若大人不肯收留,如烟唯有一死!"


崔明远见她如此坚决,又想到钱有德可能与此女有杀父之仇,终于点头:"好吧。你先在衙内住下,待本官查明真相,再为你讨回公道。"


柳如烟喜极而泣,连连叩首。崔明远没看到,她低头时眼中闪过的一丝愧疚。


## 四、谣言


柳如烟入住县衙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全县。有人说崔明远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也有人暗地里嚼舌根,说这"清官"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这天,崔明远正在大堂审理一桩田地纠纷,忽听堂下有人高声议论:"装什么清官!还不是看上了人家姑娘的美色!"


崔明远拍案而起:"何人喧哗?"


衙役抓出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那人毫不畏惧,反而阴阳怪气道:"崔大人,小的听说您最近金屋藏娇,好不快活!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堂下一片哗然。崔明远气得脸色铁青:"大胆!竟敢污蔑朝廷命官!来人,重责二十大板!"


那汉子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嘴里却还不干不净:"崔明远!你表面装清官,背地里男盗女娼!你以为救了钱家小姐是巧合?那都是..."


话未说完,王文昌一个箭步上前,用汗巾塞住了他的嘴。退堂后,王文昌低声道:"大人,此人名叫侯三,是赵德财的远亲,一直对大人怀恨在心。"


崔明远冷静下来,越想越觉得蹊跷:"那场火来得突然,柳如烟被反锁在楼上,如今又有人当堂污蔑...王师爷,你派人暗中查查,这侯三最近与什么人来往密切!"


王文昌领命而去。崔明远回到后衙,见柳如烟正在书房帮他整理公文,神情专注,侧面轮廓在夕阳下美如画中仙子。听到脚步声,她回头嫣然一笑:"大人回来了。"


崔明远心头一暖,但随即警醒——自己这是怎么了?竟对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动了心?他强迫自己冷下脸来:"柳姑娘,本官有件事要问你。"


柳如烟见他神色不对,放下手中文书:"大人请讲。"


"那日火灾,你说门被人从外面锁上,可还记得是什么时辰?可曾听到什么动静?"


柳如烟思索片刻:"约莫子时三刻,如烟睡得正熟,忽听'咔哒'一声,像是锁门的声音。起初还以为是风吹的,直到闻到烟味才知不妙..."


崔明远紧盯她的眼睛:"你与钱有德,究竟有何恩怨?"


柳如烟浑身一颤,眼泪夺眶而出:"大人...大人可是疑心如烟说谎?"


崔明远不为所动:"本官只想知道真相。"


柳如烟突然跪下,从怀中掏出一封泛黄的信:"这是先父临终前留下的血书...大人看过便知..."


崔明远接过信,越看越是心惊。原来柳如烟本姓林,其父原是钱有德的账房先生,因发现钱家私吞官粮的证据,被钱有德害死。其母带着年幼的柳如烟逃难,不久也郁郁而终。钱有德得知后,竟将柳如烟收养,目的是控制这个知情人...


"如烟隐忍多年,只为有朝一日为父报仇。"柳如烟泪流满面,"那日火灾,如烟怀疑是钱有德察觉了什么...大人若不信,如烟这就离开,绝不连累大人清名!"


崔明远连忙扶起她:"柳姑娘...不,林姑娘,是本官多疑了。你放心,此事本官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正说着,阿福慌慌张张跑进来:"老爷!不好了!钱老爷带着一大帮人在衙门外闹事,说要讨回他家小姐!"


崔明远冷笑:"来得正好!本官正要找他算账!"


衙门外,钱有德带着几十个家丁,气势汹汹地叫嚷着。见崔明远出来,他阴阳怪气道:"崔大人,小女在贵衙打扰多日,老夫特来接她回家。"


崔明远冷冷道:"钱有德,你涉嫌谋害林氏一家,本官正要拿你问罪!"


钱有德脸色大变:"大人何出此言?如烟是老夫养女,怎会..."


"不必狡辩!"崔明远亮出血书,"这是林先生临终遗笔,你还有何话说?"


钱有德眼珠一转,突然狞笑:"崔明远!你私藏民女,污蔑乡绅,老夫已上书州府,告你滥用职权,强占民女!看是你先治我的罪,还是我先摘了你的乌纱帽!"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崔明远正要反驳,柳如烟突然从衙内冲出:"钱有德!你这杀人凶手!我爹娘在天之灵也不会放过你!"


钱有德见状,竟不慌不忙:"如烟,你被这狗官蛊惑,爹不怪你。只要你回来,爹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柳如烟气得浑身发抖:"你...你..."


崔明远护在柳如烟身前:"钱有德,你威胁朝廷命官,罪加一等!来人,拿下这狂徒!"


衙役们正要上前,钱有德身后突然走出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崔知县好大的官威啊!本官倒要看看,谁敢动钱老爷!"


崔明远定睛一看,竟是州府通判周大人!这周通判素来与钱有德交好,今日显然是来撑腰的。


"下官参见周大人。"崔明远勉强行礼,"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周通判冷哼一声:"崔明远,你身为朝廷命官,却强留民女在衙,成何体统?本官接到举报,特来查办!"


崔明远正色道:"大人明鉴,柳如烟实为林氏遗孤,钱有德谋害其全家,下官正要..."


"住口!"周通判打断道,"无凭无据,污蔑良善,这就是你崔知县的为官之道?今日你必须交出柳如烟,否则本官立即上书巡抚,革了你的职!"


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大。崔明远陷入两难——交出柳如烟,她必遭毒手;不交,自己官职难保,更无法为她伸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队人马突然从街角转出,为首的竟是巡抚严大人!


"本官倒要看看,谁敢革崔知县的职!"严巡抚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


## 五、抉择


严巡抚的突然出现,让局面瞬间逆转。周通判脸色煞白,钱有德更是两腿发软,险些跪倒在地。


"下官参见巡抚大人!"崔明远惊喜交加,连忙上前行礼。


严巡抚下马,冷冷扫视众人:"好热闹啊!周通判,你不在州府办公,跑到青山县来做什么?"


周通判额头冒汗:"回...回大人,下官接到举报,说崔知县强留民女..."


"哦?"严巡抚挑眉,"可有证据?"


周通判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严巡抚不再理他,转向钱有德:"你就是钱有德?"


钱有德扑通跪下:"小人钱有德,叩见巡抚大人!"


严巡抚冷笑:"本官沿途查访,听闻你钱半城在青山县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可有此事?"


钱有德连连磕头:"大人明鉴!小人一向安分守己,定是有人诬陷!"


"诬陷?"严巡抚从袖中掏出一叠文书,"这是本官沿途收集的状纸,全是告你钱有德强占民田、欺行霸市的!还有..."他看向柳如烟,"林氏灭门一案,本官也会彻查到底!"


钱有德面如土色,瘫软在地。严巡抚一挥手:"来人,将钱有德拿下!周通判涉嫌包庇,一并带回省城审查!"


衙役们一拥而上,将钱有德和周通判捆了个结实。围观的百姓爆发出震天欢呼:"青天老爷!""严青天!崔青天!"


待人群散去,严巡抚才向崔明远说明来意。原来他接到密报,说钱有德等人要设计陷害崔明远,特意赶来相助。


"多亏大人及时赶到,否则下官..."崔明远感激道。


严巡抚摆摆手:"本官此次来,还有一事相告。朝廷已决定调你任州府同知,不日就要赴任。"


崔明远惊讶不已:"这...下官在青山县还有许多未竟之事..."


"正因为你在青山县政绩卓著,才有此升迁。"严巡抚笑道,"至于林氏一案,本官会亲自督办,还林家一个公道。"


当晚,崔明远在书房整理行装,柳如烟端茶进来,眼睛红肿,显然哭过。


"大人要走了?"她低声问道。


崔明远点头:"朝廷调令,不得不从。林姑娘放心,严大人已答应彻查你父母的案子,一定会..."


"如烟不是担心这个。"柳如烟突然抬头,泪眼婆娑,"如烟是想问...大人可否带如烟一同赴任?"


崔明远手一抖,茶水洒在文书上。他放下茶杯,正色道:"林姑娘,这于礼不合。你如今大仇将报,应该开始新生活..."


"大人!"柳如烟突然跪下,"如烟...如烟对大人...已生情愫..."


崔明远如遭雷击,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何尝不被柳如烟的才貌双全所吸引?特别是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这个坚强又聪慧的女子早已悄然走进他心里。但是...


"林姑娘请起。"崔明远艰难地开口,"本官身为朝廷命官,若与民女有私,岂不成了钱有德之流攻击的把柄?更何况..."


"更何况大人怀疑如烟别有用心,是吗?"柳如烟凄然一笑,"如烟明白了。告辞。"


她转身离去,背影说不出的决绝。崔明远伸手想拦,最终还是颓然放下。


第二日清晨,崔明远正在用早膳,阿福慌慌张张跑来:"老爷!林姑娘不见了!只留下这封信!"


崔明远连忙拆开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蒙大人相救,如烟铭感五内。然既不能相伴左右,不如相忘于江湖。珍重。"


崔明远握信的手微微发抖。王文昌在一旁劝道:"大人若真有心,何不派人去寻?"


崔明远长叹一声:"罢了...她既选择离开,必有她的道理。本官...祝她安好。"


三日后,崔明远启程赴任。青山县百姓自发前来送行,人群绵延数里。看着一张张真诚的面孔,崔明远不禁热泪盈眶。


马车驶出城门时,崔明远忍不住回头望去。恍惚间,他似乎看见城墙上有个白色身影,但定睛看时,又什么都没有。


"老爷,看什么呢?"阿福问道。


崔明远摇摇头:"没什么...走吧。"


## 六、重逢


三年后,崔明远已升任知府。这日他正在衙门审理一桩奇案——城外清风观发生命案,观主被人下毒身亡。而最大的嫌疑人,竟是观中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居士。


"带犯人!"崔明远拍下惊堂木。


当衙役带上那名女子时,崔明远如遭雷击——竟是柳如烟!她比三年前更显清瘦,一身素衣,神色平静如水。


柳如烟也认出了崔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但很快恢复平静,跪下行礼:"民女参见大人。"


崔明远强自镇定:"柳...林氏,你被控毒杀清风观主,可有此事?"


柳如烟摇头:"民女冤枉。观主待我如女,我怎会害他?"


原告——观主的侄子跳出来指证:"大人明鉴!这女子来历不明,三年前突然来到观中。我叔父待她极好,她却恩将仇报!前日有人亲眼看见她在叔父茶中下药!"


崔明远仔细审问,发现证据漏洞百出,所谓的"目击证人"更是前言不搭后语。他心中已有判断,这分明是观主侄子为谋夺观产而诬陷柳如烟!


退堂后,崔明远命人将柳如烟带到书房。三年未见,两人相对无言。


终于,崔明远开口:"这三年...你一直在清风观?"


柳如烟轻轻点头:"那日离开青山县,如烟无处可去,幸得观主收留。"


"为何不来找我?"崔明远忍不住问。


柳如烟抬眼看他,眼中满是复杂情绪:"大人前程似锦,如烟岂敢连累?更何况..."她苦笑一声,"如烟确实曾受钱有德指使接近大人,虽然后来...但终究心中有愧。"


崔明远一震:"果然如此...那场火?"


"是钱有德设计的苦肉计。"柳如烟低声道,"他本想让我取得大人信任,套取机密。却不料..."


"却不料你假戏真做?"崔明远声音柔和下来。


柳如烟泪如雨下:"如烟对不起大人..."


崔明远长叹一声,突然问道:"林姑娘,若本官现在请你留下,你可愿意?"


柳如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人...大人不怪如烟?"


"这三年,本官时常想起你。"崔明远坦言,"起初是怀疑,后来是担忧,最后...只剩下思念。至于过往种种,不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罢了。"


柳如烟泣不成声。崔明远轻轻为她拭泪:"本官已命人彻查此案,还你清白。之后...你可愿随本官赴任?当然,是以正妻之礼。"


柳如烟呆住了:"大人...大人不是一直顾忌官声..."


崔明远笑了:"三年前本官太过拘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问心无愧,何必在意他人眼光?"


一个月后,清风观主一案水落石出,确是其侄子为谋财害命。柳如烟洗脱冤屈,与崔明远正式结为夫妻。


婚礼当日,严巡抚特意派人送来贺礼——一幅他亲笔所题的字:"清官难得,真情更珍。"


洞房花烛夜,崔明远握着柳如烟的手,感慨万千:"当年在青山县,本官一心要做个清官,却不知为官之道,刚柔并济才是上策。若非遇见你,我恐怕至今还是个不通人情的迂腐之人。"


柳如烟依偎在他怀中:"夫君清廉自持,爱民如子,本就是难得的好官。妾身能相伴左右,是三生有幸。"


窗外,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正如这对历经磨难的璧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青霜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