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书名:别样人生 作者:蓝天 本章字数:5471字 发布时间:2025-05-24

冬季的清晨,天还未亮,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冰冷的黑幕笼罩着。五点二十分,周立伟准时出现在营区的跑道上。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身着轻便的运动装,开始了每日坚持的五公里越野跑。

他步伐坚定有力,呼出的气息瞬间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在这寂静的清晨,只有他有节奏的跑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尽管寒冷的天气给身体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周立伟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飞速地奔跑着。仅仅用了22分钟,他就顺利完成了五公里的路程。

结束晨跑时,时间已经来到五点四十四分。周立伟大汗淋漓,身上的热气与寒冷的空气相遇,蒸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他急忙回到宿舍,快速冲了个热水澡,洗去身上的汗水,换上整洁笔挺的军常服。此时,正好是早晨六点。他又简单洗漱了一番,便和曹永新一同前往空勤餐厅吃早餐。

餐厅里,暖意融融,早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两人快速吃完早餐,补充了足够的能量,为即将到来的飞行任务做好准备。

早晨八点,周立伟和曹永新按照规定准时进入机场。停机坪上,直升机在清晨的微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陈兵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周立伟,他微微点头示意。两人一同走上那架熟悉的米171直升机,开始了这一天的飞行任务——冬季雪地降落训练。

周立伟登上直升机,熟练地检查着各项仪表设备,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深知,今天的训练将充满挑战,但同时也是提升自己飞行技能的绝佳机会。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直升机缓缓升空,向着训练区域飞去,一场充满挑战的雪地降落训练正式拉开帷幕。

陈兵表情严肃,目光紧紧盯着周立伟,语气凝重地说道:“立伟,这次飞行风险可不小,你务必万分小心。冬季雪地降落变数太多,容不得半点马虎。”周立伟神情专注,用力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然,回应道:“明白,陈教员,我一定谨慎操作。”

直升机在凛冽的寒风中飞行,机身微微震颤。飞行了一段距离后,他们发现了一处看似可以着陆的小平台。周立伟全神贯注,双手沉稳地操作着,努力让直升机平稳接近。然而,旋翼飞速转动,不断吹起地面的积雪,雪雾弥漫开来,如同白色的纱幕,严重影响着他的判断。周立伟深知此刻的严峻,稍有差池,就可能酿成恶性事故,他的手心不禁沁出了冷汗,但眼神愈发坚定。

陈兵时刻关注着周立伟的操作,察觉到他面临的困境,立刻通过联动操纵杆,与周立伟一同稳住直升机。两人紧密配合,动作精准而迅速。终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直升机的三个轮子平稳地接地。旋翼掀起的烈风持续吹起周围的积雪,整个着陆区域仿佛被白色的漩涡包围。

成功降落之后,陈兵拍了拍周立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立伟啊,在这种情况下,可千万不能看旋翼尖。越靠近旋翼尖,视线越容易受干扰,根本看不清楚状况。你得把注意力集中在脚底下的小窗户和后视镜上,只要能确认下面没有危险的小坑和凸起,就可以果断接地。这可是在雪地降落时非常重要的经验,你一定要记住。”

周立伟认真聆听,不住点头,感激地说道:“陈教员,多亏您提醒和帮忙,我记住了。这次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我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陈兵欣慰地笑了笑,说道:“好,咱们干这行,就是要不断积累经验,每次飞行都是成长的机会。”

陈兵看着周立伟,神色沉稳地下达命令:“立伟,起飞!”

周立伟迅速回应:“是!”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精准地操作起来,轻轻一带总距,刹那间,旋翼旋转的轰鸣声陡然增大。在强大的升力作用下,那庞大的机身在旋翼有力的带动下缓缓升空。旋翼下方,积雪被迅猛地卷起,形成阵阵雪暴,如同白色的怒涛在机身周围翻涌。

随着直升机不断攀升,周围的雪暴逐渐消散,只见它渐渐消失在蓝天白云之中,向着远方飞去。机身平稳地划破长空,与广袤无垠的天地融为一体。

不多时,直升机逐渐进入平飞状态,平稳得犹如在平静湖面上滑行的船只。陈兵转头看向周立伟,眼神中带着信任与期许,说道:“立伟,你来飞,按照既定航线,保持当前状态,注意观察各项仪表参数。”

周立伟坚定地回答:“明白!”

直升机如一只矫健的钢铁雄鹰,在天际翱翔,它飞过的地方,像是一幅不断展开的动态画卷。

下方皑皑白雪覆盖的山脉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细碎的光芒,仿佛大地被铺上了一层璀璨的银装。蜿蜒的河流犹如一条蓝色的丝带,镶嵌在洁白的雪被之中,部分河面已结了冰,反射出清冷的光,与未结冰处潺潺流动的湛蓝河水形成鲜明对比。

越过半岛丘陵地带,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林海。笔直的松树、云杉像是忠诚的卫士,整齐排列。被积雪压弯的树枝在旋翼掀起的气流下微微晃动,扬起一片片雪雾,好似给这片林海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再往前,是错落有致的村庄。袅袅炊烟从烟囱中升起,在寒冷的空气中缓缓升腾、飘散。村庄里的木屋错落分布,屋顶厚厚的积雪像是松软的棉花糖。孩子们在雪地里嬉笑玩耍,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直升机的轰鸣声引得他们纷纷抬头张望,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喜。

直升机继续飞行,沿着海区飞行。冰面平整如镜,倒映着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和直升机的身影。看到另一架直升机在飞,那是北方海上救援队的一架AW109直升机,在执行空中勘察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平稳而紧张的飞行,目的地已在身后,直升机很快踏上了返航的路程。远处的机场在视野中逐渐清晰,像是一位亲切的老友,静静等待着他们归来。

抵达机场上空,直升机缓缓下降高度,沿着跑道开始滑行。机身平稳地在跑道上移动,发出低沉的摩擦声。当滑行到一定距离后,直升机按照既定路线在4号停机位轻巧地转弯,像是优雅的舞者在舞台上旋转。

此时,地面引导员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挥舞着引导牌,那清晰而准确的指示动作,就像在指挥一场无声的交响乐。在引导员的辅助下,直升机精准地滑进停机位那正方形的中心点,完美“归位”。

几乎在直升机停稳的同一瞬间,早已等候多时的地勤机械师们如敏捷的猎豹,迅速冲上前去,熟练地对机轮进行固定,确保直升机在地面上稳稳当当,不会有丝毫晃动。

而机舱内,周立伟有条不紊地迅速关闭发动机以及其他各类开关,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完成所有操作后,周立伟和陈兵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完成任务的欣慰与默契。随后,他们一起走出机舱。

回到宿舍,陈兵径直走到桌前,拉过椅子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飞行笔记。他拿起笔,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趟充满挑战与未知的飞行旅程中。

他首先记录下起飞时的各项参数与状态,当时直升机引擎的轰鸣声震彻耳鼓,旋翼卷起的气流在清晨的空气中激荡,周立伟熟练而沉稳地操作,让机身平稳拔地而起。

接着,他详细描述了抵达降落平台的情形。那处小平台隐匿于一片白雪皑皑之中,周围环境复杂。旋翼不断吹起积雪,白茫茫的雪雾严重干扰视线,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生死,他和周立伟紧密配合,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冷静的心态,才让直升机三个轮子稳稳接地。

飞跃湖泊时,湖面在阳光照耀下宛如一面巨大的蓝色镜子,边缘部分结着晶莹剔透的冰,反射出耀眼的光。直升机掠过时,气流在湖面掀起微微波澜,打破了那片宁静。

进入半岛地区,地貌变得愈发复杂多样,山峦起伏间,积雪覆盖的植被犹如大地的绒毯。他们谨慎地调整飞行高度与角度,穿梭于这片独特的区域。

海上飞行的部分,大海浩瀚无垠,波涛在寒风中翻涌,白色的浪尖此起彼伏。海风强劲,直升机在风中轻微摇晃,每一刻都考验着他们的飞行技巧与应变能力。

最后是返航过程,从远处看到机场熟悉的轮廓,到按照既定程序完美着陆。他详细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包括风速、航向的微调等。

最后是返航过程,从远处看到机场熟悉的轮廓,到按照既定程序完美着陆。他详细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包括风速、航向的微调等。

周立伟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灯光柔和地洒在摊开的飞行笔记上。他手中的笔悬在半空,稍作思索后,便开始奋笔疾书。

在起飞阶段,他着重记录下当时内心那一丝紧张与兴奋交织的情绪,尽管操作熟练,但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每一个动作都在脑海中反复确认。

当直升机靠近降落平台,旋翼吹起的积雪如白色迷雾般遮挡视线,他写道:“能见度急剧下降,判断难度极大。此时,稳住心态至关重要,凭借平时训练积累的感觉以及对仪表数据的精确把控,缓慢调整高度与角度。”同时,他也提及陈兵通过联动操纵杆给予的及时协助,“陈教员的经验与果断决策,成为平稳降落的关键助力,与教员配合时,感受到彼此间信任与默契的力量。”

飞跃湖泊时,周立伟记录下因湖面反光对视线造成的干扰,“强光反射致使观察外界环境产生偏差,需快速适应并通过仪表数据校正飞行状态,保证航线准确。”

进入半岛地区,复杂的地形带来新的挑战。“山峦起伏,气流不稳定,直升机出现颠簸。立刻降低飞行速度,增加对高度和姿态的监控频率,依据山势提前规划飞行路线,避免陷入危险区域。”

海上飞行时,海风的强劲远超预期。“强风致使直升机横向偏移,紧握操纵杆,不断微调方向与升力,保持机身平稳。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自然力量的强大,时刻不敢放松警惕。”

在记录返航过程时,周立伟特别提到对机场导航信号的依赖以及与地面引导的紧密沟通,“精准的导航与引导,是安全归航的保障,任何细节都不容疏忽。”

陈兵轻轻叩响周立伟宿舍的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而入。周立伟看到陈兵,立刻从桌前起身相迎。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透着心照不宣的神情,他们都深知,这次飞行行动对于他们而言,宛如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陈兵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暗沉的天色,率先开口:“立伟,这次飞行虽然结束了,但你我都清楚,这不过是个开始。未来战场上,情况只会比这次复杂百倍,危险程度更是难以估量。”

周立伟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是啊,陈教员。就拿这次飞行来说,光是雪雾和复杂地形,就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真到了战场,敌人的干扰、恶劣的电磁环境,想想都觉得压力巨大。”

陈兵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周立伟:“所以,每一次训练都必须当成实战来对待。咱们积累的每一点经验,掌握的每一项技能,在关键时刻都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周立伟深以为然:“没错,不仅是战场,还有救援救灾任务。那些地方往往情况不明,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像地震后的废墟、洪水肆虐的区域,我们要在复杂环境中精准定位,安全施救,没有过硬的本领可不行。”

陈兵走到周立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是如此。这次训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后续我们要加强对各种复杂气象、地形条件下飞行技巧的训练,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周立伟眼神中透着坚毅:“陈教员,您放心,我一定刻苦训练。我明白,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救援时才能多救人。”

陈兵目光炯炯地看着周立伟,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与期许:“立伟,下一步咱们要执行大机群飞行训练,这可比咱们这次单飞的挑战大多了。”

周立伟微微一愣,旋即眼神中燃起兴奋的光芒:“大机群飞行训练?听起来就不简单,陈教员,您给我讲讲呗。”

陈兵走到桌旁,拿起一支笔,在纸上随意画了几个简单的图形,开始解释:“大机群飞行,可不是几架直升机各自飞就行。机群里每架直升机的间距、速度、高度,都得精确控制,就像一群大雁南飞,得保持完美的阵型。一旦有一架出问题,整个机群的安全和任务执行都会受影响。”

周立伟微微皱眉,脑海中努力想象着那复杂的场景:“这么多直升机一起飞,通信协调肯定也特别关键吧?”

“没错!”陈兵用力点了点头,“通信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飞行过程中,你不仅要关注自己飞机的各项参数,还要及时接收并执行机群指挥的指令,同时和周围的僚机保持有效沟通。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都可能导致机群混乱。”

周立伟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感到压力巨大,又涌起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听起来确实难度不小,但我有信心迎接挑战。陈教员,咱们从哪些方面开始准备呢?”

陈兵拍了拍周立伟的肩膀,鼓励道:“首先,理论知识得学扎实。你要深入了解大机群飞行的编队模式、通信规则、应急处理预案等等。然后,模拟器训练必不可少,通过反复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机群飞行,锻炼你的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准度。实际飞行训练时,更是要全神贯注,把每一次起飞、巡航、降落都做到极致。”

周立伟坚定地点点头:“好,陈教员,我明白了。我一定全力以赴,绝不给机群拖后腿!”

陈兵看着周立伟,神色愈发严肃:“立伟,冬季的大机群飞行,那可是难上加难。周围景象在冬季会大变样,白茫茫一片,很容易视觉疲劳,甚至产生视觉误差,这对咱们的观察和判断是个巨大考验。”

周立伟紧抿嘴唇,深知其中厉害:“陈教员,这确实棘手。而且冬季天气多变,万一遇上暴雪、强风,对飞行安全威胁太大了。”

陈兵点头,继续说道:“这还只是一方面。咱们这次大机群里有多型号直升机,每种型号的性能特点都不一样,要保证通信畅通,就必须把各型号之间的通信适配做到位。要是通信出了问题,指令传达不及时、不准确,整个机群就会陷入混乱。”

周立伟皱着眉头思考:“不同型号直升机的通信频率、设备都有差异,得提前做好调试和兼容,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对!”陈兵加重语气,“还有速度一致的问题。不同型号直升机速度调控特性不同,驾驶员操作习惯也有区别,要让整个机群保持统一速度,需要每个飞行员高度专注,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相互配合默契。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速度差,破坏机群编队,引发安全事故。”

周立伟眼神坚定:“陈教员,我知道任务艰巨,但我会努力克服困难。接下来我就去深入研究各型号直升机的特点,加强通信和速度控制方面的模拟训练。”

陈兵露出赞许的目光:“好样的!咱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机群安全,关乎任务成败。冬季大机群飞行虽然挑战巨大,但咱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拿下!”

两人相视,目光中满是迎接挑战的决心,在这小小的宿舍里,已然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大机群飞行立下了“军令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别样人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