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车轮匆匆转过三年,1983年出生的周立伟,即将迎来他25岁的生日。这本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此时陡然转向。
南方地区,一场罕见的严重雪灾如恶魔般肆虐。皑皑白雪堆积如山,压垮了电线杆,封堵了道路,整个区域陷入了与外界失联的困境。在这冰封的世界里,无数生命等待着救援,而此刻,直升机成为了打通生命通道的唯一希望。
灾情就是命令,陆航团的李团长深知责任重大。经过紧急商讨与部署,他果断下令:“调五架米171直升机,立刻前往南方某机场,全力配合当地政府部门执行救灾任务!”
陈兵和周立伟所在的米171直升机赫然在列。接到命令后,两人迅速奔赴各自岗位,与机组人员紧密协作,进行着起飞前的最后准备。“立伟,这次任务可不轻松,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陈兵一边检查仪表,一边说道。
“放心吧,陈教员,我准备好了!”周立伟眼神坚定,语气中透着无畏。
很快,五架米171直升机整齐排列在跑道上。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次响起,螺旋桨飞速转动,卷起阵阵气流。它们先后拔地而起,向着南方某机场的方向飞去,在阴沉灰暗的天空中,拉出一道道坚毅的航线。
机群下方,是被冰雪覆盖的大地,一片银白之中,却透着无尽的冰冷与绝望。而机上的众人深知,他们肩负着重任,是要为这片受灾土地送去生机与希望。每一架直升机,此刻都承载着无数受灾群众的期盼,在风雪中逆行,向着未知但使命必达的救灾战场飞去。
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紧张飞行,五架米171直升机终于冲破层层云雾,陆续在指定机场稳稳着陆。旋翼的呼啸声尚未完全消散,早已严阵以待的当地军分区工作人员便如潮水般涌向直升机。
一辆辆加油车迅速就位,加油管如灵动的蟒蛇,精准地连接到直升机的油箱口,开始为这些刚刚长途跋涉的“空中卫士”补充能量。与此同时,姜大队长快步走向前来迎接的军分区负责人。
军分区负责人神色凝重,手中紧紧握着一份文件,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受灾情况。“姜大队长,这次雪灾太严重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展开文件指向几个标记的点位,“这几个地方受灾尤为突出。A镇,大雪压塌了多处房屋,许多居民被困;B村,道路完全被积雪掩埋,救援物资根本运不进去,村民们缺衣少食;还有C山区,通信中断,情况不明,但据周边反馈,很可能有人员伤亡。”
姜大队长眉头紧锁,目光在文件上快速扫过,大脑飞速运转着应对策略。“好,情况我们了解了。等直升机加好油,我们立刻制定飞行计划,先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此时,陈兵和周立伟也从直升机上下来,他们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眼神却坚定地看向姜大队长和军分区负责人,已然做好了随时投入救灾战斗的准备。周围的其他机组人员同样严阵以待,大家深知,这场与冰雪灾害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军分区负责人继续向姜大队长补充道:“姜大队长,A镇那孕妇情况危急,听那边党委书记讲,还有五天预产期,可道路实在太难打通了。他们组织街道办和民兵预备役的人多次尝试,都没能把人救出来。”
姜大队长面色一紧,深知此事刻不容缓。他立刻把陈兵和周立伟唤到跟前,神情严肃地说:“小陈、小周,A镇有个孕妇,产期将近,道路不通被困住了。这情况万分危急,你们俩这架直升机务必全力配合救援。”
陈兵和周立伟对视一眼,坚定地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话音刚落,当地公安警航大队的一行人匆匆赶来。警航大队负责人神情凝重地说道:“那边情况比较复杂,山区地形加上积雪覆盖,降落点不好找,我们引导你们进去。”
此时,警航大队的AW109直升机旋翼已开始高速转动,发出阵阵低沉的轰鸣。米171直升机也不甘落后,旋翼同步旋转,卷起的气流将地面的积雪吹得四处飞扬。
随着塔台一声令下,两架直升机先后拔地而起,冲入阴霾的天空。AW109在前领航,米171紧紧跟随,如两只勇敢的雄鹰,向着被冰雪围困的指定区域疾飞而去。
两架直升机在苍穹下保持着一前一后的紧密编队,平稳飞行。虽说此刻天气并未继续作梗,没有风雪搅扰,但四周茫茫积雪却如一层厚重的白色幕布,肆意模糊着他们的视线,令许多地带的状况隐匿于混沌之中,这无疑是对机组人员极大的考验。
周立伟全神贯注地透过舷窗向外搜寻,眼神如鹰般锐利。突然,一处空旷地带映入他的眼帘。那片区域有一处明显是被铲车精心推过的正方形场地,场地中间,一个用红油漆醒目绘制的字母“H”赫然在目。凭借专业经验,他迅速估算出这片场地的面积——长度100米乘100米,刚好10000平米,对于米171直升机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降落点。
“陈教员,发现合适降落点了,坐标……”周立伟迅速将这一关键信息告知陈兵。陈兵立刻通过通讯设备向姜大队长以及前方领航的警航大队通报:“我们发现一处符合降落条件的场地,预计三分钟后抵达。”
米171直升机在周立伟和陈兵的默契操控下,缓缓降低高度,向着那片由铲车推出的空地稳稳靠近。旋翼旋转产生的强大气流,将地面残余的积雪吹得四处飞扬,仿佛为直升机铺上了一层舞动的白色薄纱。
周立伟紧紧盯着仪表盘,时刻关注着各项数据,嘴里不停向陈兵汇报:“高度50米,速度正常,角度微调……”陈兵则双手沉稳地握住操纵杆,目光透过舷窗牢牢锁定那醒目的红色“H”标志,精准地调整着直升机的姿态。
终于,随着轻微的一声震动,米171直升机精确无误地降落在铲车推出的空地上,四个起落架稳稳地接触地面,仿佛与这片雪地紧紧相拥。螺旋桨的转速逐渐降低,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也慢慢减弱。
眨眼间,在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照料以及民兵们有力的辅助下,孕妇被平稳地抬进了机舱。此刻的孕妇,面色苍白,眉头紧蹙,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每一声微弱的呻吟都揪着众人的心。医护人员迅速围在她身边,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密切监测着她的生命体征。
而在驾驶舱内,陈兵和周立伟始终全神贯注地盯着发动机仪表状态,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毅。发动机的各项参数平稳跳动,如同他们此刻紧张却有序的心跳。
当确认孕妇和医护人员已安全进入机舱,舱门也稳稳关好,周立伟沉稳地轻轻一带总距。刹那间,直升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旋翼飞速转动,强大的气流再次将地面的积雪卷起。机身缓缓升起,逐渐脱离地面,向着机场方向坚定地飞去。
透过舷窗,外面依旧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但此刻机上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将孕妇平安送到医院。陈兵紧握着操纵杆,目光直视前方,时刻警惕着周围的气流变化;周立伟则一边留意仪表,一边与塔台保持紧密联系,报告飞行状态。
在机场这头,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几辆救护车整齐排列,警灯闪烁,车内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各种急救设备一应俱全,随时准备投入这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斗。
不多时,直升机那熟悉的轮廓出现在机场上空。周立伟和陈兵快速交流着:“油料只剩三分之一了,得在跑道上滑行到离救护车最近的地方。”周立伟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起来。
他一只手稳稳拉着总距,另一只手缓缓向后拉动方向杆。只见那直径21米的旋翼前倾角度逐渐减小,旋翼产生的升力随之改变,直升机的滑行速度慢慢降了下来。
不同于固定翼客机可以利用发动机反推来减速,直升机只能凭借对旋翼的精准控制来调整滑跑速度,这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极高。
终于,直升机稳稳地滑行到了12号圆圈内,这里正是距离救护车最近的位置。旋翼还未完全停止转动,地勤人员和医护人员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上去。
一名军医迅速将一件军大衣轻轻盖在孕妇原本裹着的棉被外,防止她在转运过程中受寒。紧接着,众人合力通过担架车,小心翼翼地将孕妇抬上了救护车。
随着“砰”的一声,车门关好,救护车拉响警报,如同一道疾驰的白色闪电,向着医院方向风驰电掣般开去。
然而,他们肩负的飞行任务远未画上句号。直升机在机场完成加油后,机舱内迅速被装满了各类食品和药品,这些物资如同雪中送炭,承载着A镇受灾群众生存的希望。而他们的目的地,依旧是那片被冰雪肆虐的A镇。
随着旋翼再次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直升机拔地而起,向着A镇疾驰而去。
有了第一次成功降落的经验,陈兵和周立伟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笃定与从容。陈兵拍了拍周立伟的肩膀,说道:“这次你来飞,我在旁边看着,必要的时候我再介入。”
周立伟深吸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坚毅。他一只手紧紧握住总距,另一只手稳稳握住方向杆,双脚精准地控制着方向,全身心投入到飞行操控中,力求让直升机始终保持在最佳姿态。
不多时,A镇那熟悉的轮廓出现在下方。直升机缓缓降低高度,平稳地降落在那片曾经降落过的空地上。
早已等候在此的地勤人员一拥而上,与机组成员默契配合。一箱箱食品和药品被迅速抬出机舱,朝着距离直升机50米远的物资集散地方向搬运。
物资有条不紊地投送完毕,早已在旁等候的一批渴望出山过年的人们,眼中满是期待与感激,迅速登上直升机。他们的行李虽简单,却装满了对与家人团聚的期盼。
周立伟熟练地操作着直升机,随着旋翼转速提升,机身缓缓升起,再次驶向天空,朝着机场方向飞去。
机舱内,人们安静又兴奋,有人轻声交谈,话语里满是对回家的憧憬;有人透过舷窗,望着下方逐渐远去的受灾之地,默默祈祷一切尽快好起来。
陈兵时刻关注着飞行状况,与周立伟保持着默契配合。尽管此次飞行任务繁重,但他们深知,将这些归心似箭的人安全送抵,意义非凡。
在机场,凛冽的寒风吹不散家属们眼中炽热的期盼。他们已经在此等候多时,目光始终紧紧锁定着远方的天空,每一分钟都显得无比漫长。
孩子们紧紧拉住大人的手,眼中满是对亲人归来的渴望;老人们则微微颤抖着身体,嘴里默默念叨着亲人的名字,像是在向天地祈福。
终于,那熟悉的直升机轰鸣声由远及近。一个眼尖的孩子率先喊道:“来了,来了!”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只见直升机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正缓缓滑向他们。它如同一只满载希望的飞鸟,冲破阴霾,朝着他们急速而来。
直升机稳稳地滑跑到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舱门缓缓打开。刹那间,压抑已久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般宣泄而出。
亲人们相互呼喊着对方的名字,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有的人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历经担忧与等待后喜极而泣的泪水;有的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用颤抖的双手不停地抚摸着亲人的脸庞,仿佛要确认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陈兵和周立伟站在直升机旁,看着这一幕感人至深的团聚场景,心中五味杂陈。凛冽的寒风吹过,他们的脸颊被吹得通红,但此刻,内心的波澜却远甚于这呼啸的风声。
陈兵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凝重,他转头看向周立伟,声音坚定却又带着一丝疲惫:“你看,这就是咱们工作的意义。可灾区还有那么多等着出山的人,咱们这担子不轻啊。”
周立伟轻轻点了点头,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灾区的方向,握紧了拳头:“没错,这些人盼着回家,就像之前那些受灾群众盼着物资一样。咱们加把劲,能多送一个是一个。”
两人深知,每一次飞行,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恶劣的环境较量。那一架直升机,不仅仅是他们的飞行工具,更是连接灾区与外界的生命线。而他们,就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守护者。
直升机在凛冽寒风中再次拔地而起,旋翼切割着冰冷的空气,发出阵阵轰鸣,如同奏响一曲为灾区而歌的战歌。
此次,它的目的地依旧是饱经风雪洗礼的A镇,机舱内满载着维系灾区人民生活的希望——新鲜的蔬菜、沉甸甸的大米、营养丰富的肉类,以及几台至关重要的发电机。
陈兵专注地盯着仪表盘,每一个数据的跳动都关乎着此次飞行的安全与任务的成败。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风雪,直达目的地。
周立伟双手熟练地操控着飞行杆,神情专注,口中还不时与陈兵交流着飞行状态。他们深知,这一趟任务意义非凡,这些物资对于被困在灾区的人们来说,犹如久旱后的甘霖。
透过舷窗俯瞰,大地一片银白,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山川、道路,往日熟悉的地貌变得模糊不清。但他们心中的航线却无比清晰,那是通往希望与温暖的方向。
随着直升机逐渐接近A镇,熟悉的空地出现在眼前。缓缓降落的过程中,旋翼带起的强风将地面的积雪吹散。早已等候在旁的志愿者和地勤人员迅速围拢过来。众人齐心协力,一箱箱蔬菜、一袋袋大米、一块块肉类被有序地卸下,几台发电机也被小心翼翼地搬运到指定位置。
这些物资,将足够A镇的人们坚持一个月。只要熬过这段艰难时光,公路打通,灾区就能恢复正常通行,生活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在众人争分夺秒的协作下,物资很快全部精准运送到位。而那些被困在A镇,翘首以盼出山与家人团聚的人员,也已全部被安全救出。
这一天,对于陈兵和周立伟而言,是漫长而又意义非凡的一天。他们驾驶着直升机,在灾区与机场之间往返穿梭,足足飞行了10个架次,累计飞行时间长达10个小时。
当直升机终于平稳降落在机场跑道上,旋翼的轰鸣声渐渐消散,周立伟和陈兵像是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直接瘫倒在驾驶座上,连动一下手指都觉得无比艰难。极度的疲惫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双眼沉重得好似坠了铅块。
周立伟微微转过头,看向同样一脸疲惫的陈兵,声音沙哑地说:“今天……可真不容易啊……”陈兵轻轻哼了一声算是回应,他们甚至没有力气再多说些什么。
此时,机舱外寒风呼啸,冰冷的空气似乎想要钻进来,但他们已经顾不上了。两人顺手扯过军大衣,胡乱盖在身上,在这狭小却又无比熟悉的驾驶舱内,沉沉睡去。
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却也有着完成使命后的欣慰。在睡梦中,或许会浮现出灾区群众收到物资时感激的眼神,会浮现出那些被困人员与亲人团聚时喜极而泣的画面。这一天的辛苦与付出,都在这一刻的沉睡中得到了暂时的慰藉,而他们的英勇事迹,也将成为这个寒冬里最温暖人心的故事,在人们口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