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沐瑶乘坐马车在回耀州的途中行了三日时,青云馆内,萧景翊待得甚是无聊。好几日没见到苏姑娘在他眼前晃动,感到很不习惯。
课业结束后,他于半道上堵住顾言卿的马车,跳下马,三步并作两步上了顾家马车,坐在顾言卿对面。
顾言卿很是纳闷:“萧兄堵住我的马车是何意?”
萧景翊生怕对方猜出他的心思,故意用调侃的语气说:“近日闲得发慌,正愁无处找乐子,思来想去,还是你的事最有趣。”
“我的事有趣?萧兄何出此言?”
“别装了,快说,最近还有没有人像苏家姑娘那般给你送礼物?有的话要及时告知我。在学馆里每日很无聊,想跟着你前去看热闹,也好帮你破坏一番,省得被丞相家三姑娘知道后怪你。”
顾言卿无奈一笑,摇了摇头:“看来萧兄真是闲得慌,不好意思,令萧兄失望,近日并无其他姑娘相约。青云馆的姑娘里恐怕没几人像苏姑娘那般有胆量,她离开青云馆,顾某也可乐得自在。”
“她离开青云馆又没离开汴京,约你相会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赶快老实交代,我好再次帮你做个见证。”
“不瞒萧兄,苏姑娘并未约过顾某,即使她再次前来相约,顾某绝不会赴约,该说的话已当着萧兄的面说过,绝不会再说第二遍。”
萧景翊终于放心,如此看来苏姑娘近期并未与顾言卿有瓜葛,应该老老实实待在林家,不如去林家走一趟。
“真无趣,我还是到别处找些乐子,回见!”萧景翊拱手下了马车。
华章将车门关好,议论道:“萧公子怎会如此无聊?”
“谁知道,他向来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跟你家公子我不是一路人,都不知道他脑子里整日想些什么。不过,有一点还真是老天对他的眷顾,让人羡慕不已。”
“哪一点?”
“过目不忘,只要他看过一遍的书,不敢说倒背如流,也会像刻在脑子里一般,在别人看来艰难的课业,到他那里则十分简单,他只要稍微用些心思,明年的春闱定能考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公子何必长他人志气?在我眼里公子也不错,明年春闱公子最差也会是个探花。”
顾言卿笑道:“你太高抬我,能得个进士出身已然不错。”
“明年若公子高中,再与丞相家三姑娘洞房花烛,真乃人生美事。”华章现在已开始替公子高兴,仿佛公子已晋升三甲。无意间想起楚儿,自然想起苏家姑娘,“只是可怜苏姑娘,对公子一往情深,公子却心有所属,恐怕已知公子定亲之事,正躲在文襄侯府抹眼泪。”
顾言卿听后不知该如何回应,苏姑娘虽好,却不是他中意之人。她早些知道定亲之事,也好早日放下心中的执着,免得日后更加伤心。
话说萧景翊下了顾家的马车,与影驰骑上马直奔林家。
来到文襄侯府大门口,萧景翊并未立刻跳下马,他开始犹豫,到底找什么借口才能见到苏姑娘?这借口还不能让人发觉他是为苏姑娘而来。思前想后,毫无头绪。
影驰早看出公子的心思,轻声提议:“不如说前来拜访林公子,顺道探望苏姑娘,显得自然些。”
萧景翊反对道:“不行,我与林家公子不熟,为何要拜访?总需找个合适的理由。”
影驰开始沉思,将各种理由在脑中过一遍,没有一个合理的,埋怨道:“早知今日如此为难,公子早该与林家的公子多多走动。”
两人正为难之际,林端洋从大门走出来。他被祖父关了整整三日,终于被放出来,获得自由,需出来透透气。
林端洋一眼瞧见萧景翊,心中纳闷,他怎会在林家大门口待着?像是等人的样子。
林端洋上前拱手道:“萧公子,不知在此等候何人?”
萧景翊灵机一动,笑道:“正巧路过,想起林公子,特来拜访。”
林端洋感到意外,他跟萧景翊聊过几次,并无深交,怎会突然造访?心中疑惑,仍客气道:“荣幸之至,请进府一叙。”
萧景翊顺势下马,心中暗喜,终于有了见苏姑娘的机会。
林端洋在前面引路,穿过庭院,萧景翊边走边留意四周,试图寻找苏姑娘的身影,却只看到林府内春意盎然的景象。
林端洋将人请入凝锦院的书房,命人上茶,寒暄道:“听说青云馆的课业甚是繁忙,萧公子竟然有时间前来拜访,实在令林某感到意外。”
萧景翊品了口茶,放下茶盏:“课业是繁忙,也需忙里偷闲。上次跟林兄聊过后,甚觉投缘,故而今日前来走动。当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萧公子请说。”
“本来我从青云馆打算直接回府,怎奈半道上被顾言卿追上。顾言卿这小子相当清高,对我还不错,什么话都跟我讲,他拜托我来林家给苏姑娘传句话,不知苏姑娘可在?”
影驰在心里笑道:“公子为了见到苏姑娘可真能瞎扯!”
闹了半天不是真心拜访,林端洋恍然大悟,心中不满,却仍客气道:“可是顾公子定亲之事?”
“正是。”
“上次萧公子让我转达的话,我已告知表妹,为何还要亲自上门?”
“刚不都说了,受人所托,要怪就怪顾言卿那小子,用他的事麻烦我,也怪我素来重情重义,自当亲自前来。”
林端洋打算照实说:“请萧公子向顾公子转达,不必担心此事,表妹已知,伤心不已,三日前同姑姑回耀州,今日应该还在回耀州的途中。”
“什么?回耀州?”萧景翊怎么都没想到会有这等消息。
苏姑娘走时连一句话都没给他留下,要么是送她胭脂盒时的表白她并不明白;要么她已明白,只是心中没有他而已。
林端洋见萧公子一脸失落,更是不解。
“是回耀州了。姑姑本打算给表妹在京城找个婆家,可苏家出事,没有大户人家能瞧得上表妹。我本好心提议,将表妹给我填房做妾室,怎奈她心里还有顾公子,死活不答应,最后决定回耀州。”
听到林端洋想纳苏姑娘做妾室,萧景翊很不爽地看向林端洋,就他那样儿,还敢对苏姑娘有想法?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林端洋感觉出萧景翊眼神不对,心想自己又没得罪他,为何他看自己时眼神有些许敌意?
“萧公子为何如此看我?”
萧景翊才觉出自己失态,挪开眼神,用勉强的笑容掩饰道:“回去岂不更好?也省得顾言卿担心有人破坏他的好事。既如此我便不多打扰,告辞。”
林端洋将萧景翊送至凝锦院门口,目送他的背影拐过一株花树,自语道:“早知你是因表妹的事而来,就不该请你进来,哼!”
文襄侯府外,萧景翊骑上马,策马缓缓前行。
想着那日苏姑娘鉴赏胭脂盒的情景,心中泛起一丝苦涩:“看来你的心里根本没有我,要不怎会走得无牵无挂?都不愿派丫鬟前来知会一声。你再无情,我也要去见你一面。”
萧景翊向跟在一旁的影驰说:“回府收拾收拾,明日随我去耀州。”
影驰认为公子绝对是疯了:“来来回回路上起码得一个月,青云馆的课业怎么办?”
“近期夫子讲策论,光读书本上的内容有什么用?需到大千世界走一遭,体验一回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应对策略。”
“公子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谁不知道您是去看苏姑娘?只怕青云馆的夫子和掌学同意,老爷和夫人也未必同意。”
“让他们同意更简单,你只管跟着我回府,看我如何搞定他们。”
……
永宁侯府在汴京城东边,府邸盖得十分气派,比文襄侯府还要壮观。
自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皇帝后,萧家的祖先便一直追随他,参与了大宋的建立和中原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肖家祖先被封为永宁侯,世世代代继承爵位。从那以后,萧家在汴京落地生根,到现在已有好几代。
现在的永宁侯叫萧远德,打仗特别厉害。宋夏战役中,他带着精锐部队冲锋陷阵,好几次都改变了战局,声名大振。
他的军队是大宋国防的中坚力量,在朝廷里,每次讨论边疆军事问题,官家都特别重视萧侯爷的意见,还经常让他参与重要的军事计划,他在朝廷里绝对算得上大人物。
雍王赵颢是官家的亲弟弟,他对永宁侯的态度有些复杂。
一方面,永宁侯在朝廷里的势力和军事实力不容小觑,平常他在萧远德面前总是装得特别友好,还经常以各种名目请永宁侯吃饭,关心这关心那;另一方面,赵颢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皇室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永宁侯的立场举足轻重。若能争取到侯爷及其势力的支持,便能在朝廷中获得强大的后盾。反之,若永宁侯坚定地站在对立面,他的影响力将成为实现个人抱负的重大障碍。
因此,赵颢始终在暗处默默窥探并巧妙试探,寻找一切可能的契机与永宁侯拉近关系,或是设法对其加以制衡。他允许女儿瑞宁郡主和萧景翊往来,不过是希望通过婚姻将萧家拉拢到自己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