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书名:别样人生 作者:蓝天 本章字数:5385字 发布时间:2025-05-27

在地震的阴霾笼罩下,独龙沟风景区成为了另一个亟待救援的“孤岛”,一批游客被困其中,急切地等待着脱离险境。从独龙沟到野战机场,那200千米的距离,如同一道横亘在生死之间的鸿沟。

米171直升机虽性能出色,最大航程可达1200千米,标准航程也有800千米,但面对这往返400千米的路程,意味着仅能执行三个来回就必须加油。而独龙沟风景区内那处长16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停机坪,成为了救援行动的关键落点。

西南航空公司凭借对当地情况的深入了解,深知此次救援的紧迫性与复杂性。他们迅速响应,派出两架S76直升机,如利刃般直插独龙沟。尽管S76直升机每次仅能搭载12人,可两架齐发,运载量便与米171相当,成为了这场救援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两架S76直升机低空掠过山林,机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机组成员们神情专注,紧盯着下方的地形,寻找着最佳的飞行路线。终于,他们稳稳降落在独龙沟风景区的停机坪上。早已翘首以盼的游客们,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火花。在机组人员的有序引导下,游客们迅速登机。

与此同时,陈兵和周立伟驾驶着米171直升机,也在为接力救援做着准备。当两架S76直升机将游客送至文兰县后,米171便立刻接上这批游客,朝着野战机场进发。

米171的机舱内,游客们或是因劫后余生而默默流泪,或是因疲惫而闭目养神。陈兵和周立伟深知责任重大,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机。他们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山川大地,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安全、快速地将这些游客送到安全地带。

米171直升机平稳降落在野战机场,舱门开启,被困游客们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缓缓走下飞机。他们的身影逐渐远去,而这架承载着使命的直升机,在短暂的停留后,再次轰鸣着起飞,目标直指文兰县,继续接力运送旅客的重任。

机舱内,陈兵看着专注准备飞行工作的周立伟,心中涌起一股欣慰。经过这段时间高强度的救援任务洗礼,周立伟无论是飞行技术还是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看起来越来越成熟稳重。陈兵觉得,是时候让他独当一面了。

“立伟,这次你来飞。”陈兵看着周立伟,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周立伟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坚定,“是,陈教员!”他深吸一口气,坐到主驾驶的位置,双手稳稳地握住操纵杆,仿佛握住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直升机在周立伟的操控下,逐渐攀升至高空。陈兵坐在一旁,虽然表面上神色平静,但内心也不禁有些紧张。他密切关注着周立伟的每一个动作,随时准备在必要时给予协助。

周立伟全神贯注,眼神紧紧盯着前方的航线和仪表盘。飞行途中,气流有些紊乱,直升机微微晃动,但他凭借着这段时间积累的经验,迅速做出调整,保持住机身的平稳。

“立伟,别紧张,按照平时训练的来,你能行。”陈兵轻声说道,既是鼓励,也是提醒。

“放心吧,陈教员。”周立伟回答道,声音坚定有力。

随着直升机逐渐靠近文兰县,周立伟的操作愈发熟练自信。当直升机稳稳降落在文兰县的临时停机坪时,周立伟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不错,立伟。以后这样的任务,你肯定能完成得更出色。”

周立伟凭借着精湛的操控技术,稳稳地将直升机降落在野战机场。舱门缓缓打开,被困的旅客们陆续走下飞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其中一位看起来像是领队的人,热情地朝着周立伟和陈兵招手,大声提议道:“两位英雄,能不能和我们在直升机旁边合个影呀?这次要不是你们,我们还不知道要被困多久呢!”

陈兵听到后,转头看向周立伟,微笑着提醒道:“立伟,这些人可是西部大开发的科考队伍,意义非凡,咱们得合个影。一会儿咱们分别站两边。”周立伟点头示意明白,脸上也浮现出腼腆的笑容。

随后,陈兵又提高音量,朝着不远处正忙碌检查直升机的两位机械师喊道:“老张,小宋,先别忙了,过来合个影!”老张和小宋听到呼喊,停下手中的工作,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快步走了过来。

大家迅速在直升机旁站好位置,周立伟和陈兵分站在直升机舱门两侧,老张和小宋站在他们身后,科考队的成员们则簇拥在中间。阳光洒在众人身上,将直升机的金属外壳映照得熠熠生辉。一位科考队员拿出手机,开启拍照模式,大声说道:“大家笑一笑,感谢英雄们的救援!”随着“咔嚓”一声,画面定格。

这场无情的灾难,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在西南大地肆意践踏,留下满目疮痍,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深的创伤。然而,陆航部队宛如黑暗中的曙光,恰似灾区上空振翅而来的吉祥鸟,为深陷绝境的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与希望。他们一次次勇敢地穿越险境,将物资与救援力量送达各个生命孤岛,让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人们重新燃起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受困地带的地面交通逐渐被打通,这标志着灾区的重建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而为期一个月的抗震救灾飞行任务,也终于在紧张与忙碌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西南地区,除了西南军区某陆航团继续驻扎,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外,北方军区、南方军区、中部军区、东部军区的四个陆航团相继接到返回营房的命令。北方军区陆航团率先行动,一架架直升机整齐排列在跑道上,引擎的轰鸣声震彻长空。

陈兵和周立伟像往常执行任务一样,专注地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并未察觉到人群中的特殊动态。在送行的人群中,一对被救夫妇陪着他们五岁的女儿静静伫立。小女孩眼神清澈而坚定,一直凝视着即将起飞的直升机。

当北方军区陆航团的直升机缓缓拔地而起,向着陆航团驻地飞去时,小女孩突然举起稚嫩的小手,庄重地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礼。她的父母在一旁,眼中满是感激与欣慰的泪水。这个小小的敬礼,饱含着受灾群众对陆航部队深深的敬意与感恩。

在直升机上,陈兵和周立伟或许没有看到这一幕,但他们知道,自己一个月来的付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与战友们用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而灾区人民的感恩,也将成为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

此次归程,不仅是一段任务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他们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责任,继续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12架米171直升机列着整齐的队形,如同一群钢铁雄鹰,再次掠过那曾经充满挑战的大峡谷。阳光洒在机身,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对它们这段英勇征程的光辉映照。峡谷的风呼啸而过,却吹不散直升机勇往直前的气势,它们承载着使命与荣誉,朝着北方军区陆航团驻地飞去。

当驻地的轮廓渐渐清晰,直升机即将降落之时,一幅令人动容的画面映入眼帘。军乐队早已在停机坪旁严阵以待,队员们身着笔挺的军装,精神抖擞。指挥手中的指挥棒一挥,激昂的《欢迎进行曲》瞬间奏响,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个归队战士的心间。

直升机的旋翼缓缓停止转动,舱门打开,陈兵、周立伟和战友们依次走出机舱。他们的脸上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毅与自豪。一个月的抗震救灾,他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灾区的上空编织起了一条条生命通道。

列队两旁,战友们纷纷投来敬佩与赞许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归队的战士们步伐坚定地走过红地毯,仿佛在向大家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经历。

那对被救夫妇和五岁的小女孩也来到了驻地,小女孩依旧紧紧盯着这些英雄们,眼中满是崇拜。她再次举起小手,敬了一个更加标准的礼。陈兵注意到了小女孩,他走上前,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小女孩笑着说:“叔叔,你们是大英雄!”

陈兵眼眶微微泛红,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你健康快乐长大。”

陆航团的空勤餐厅内,处处洋溢着喜悦与自豪的氛围,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热烈展开。考虑到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大家都坚守着不饮酒的原则,于是餐桌上摆满了各种清爽的饮料,以别样的方式为英雄们庆祝凯旋。

丰盛的美食摆满了一桌又一桌,可乐和雪碧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而每个餐桌上摆放的两包软玉溪,也为这欢庆的场合增添了几分惬意。

陈兵坐在桌前,伸手打开一包软玉溪,熟练地抽出一根烟,丢给对面的周立伟,随后自己也点燃一根。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师徒二人在烟雾缭绕中展开了交流。

“立伟,这次任务你表现得相当出色,成长得很快啊。”陈兵吸了口烟,微笑着说道,眼中满是赞许。

周立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多亏了陈教员您一路上的教导和带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呢。”

陈兵轻轻摇了摇头,“别谦虚,经过这次抗震救灾,你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接下来,咱们团肯定还有各种重要任务,我觉得你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周立伟听了,眼神变得更加坚定,“陈教员,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您说下一步咱们团大概会有哪些任务安排呢?”

陈兵弹了弹烟灰,沉思片刻说道:“根据以往经验和目前形势,可能会有一些常态化的训练任务,提升咱们整体的飞行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另外,说不定还会有一些跨军区的联合演练,加强与其他军区陆航团的协作。这些对你来说,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就在陈兵和周立伟沉浸在对未来规划的交流中时,餐厅内逐渐安静下来。李团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台,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战士,眼神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同志们!”李团长的声音洪亮有力,在餐厅内回荡,“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抗震救灾任务的圆满完成。在过去这一个月里,我们北方军区陆航团,展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

台下的战士们挺直了腰板,神情专注地聆听着。李团长继续说道:“当灾难降临西南大地,我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每一次起飞,都是与死神的较量;每一次穿越那危险的峡谷,都是对极限的挑战。你们,用精湛的飞行技术,在灾区上空搭建起了一条条生命通道,将希望和生机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回忆起救灾的艰难场景,不少战士的眼神中流露出坚定与感慨。“在这次行动中,我们目睹了灾难的残酷,但更看到了大家的团结与奉献。我们的机械师日夜坚守,保障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我们的飞行员不顾疲惫,一次又一次地冲向灾区。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让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灾区人民的赞誉和尊重!”

说到此处,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李团长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然而,我们不能沉浸在这胜利的喜悦中。此次抗震救灾,是对我们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我们成长的宝贵契机。未来,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任务,我们要以此次经历为起点,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加强训练,打造一支更加精锐的陆航力量!”

“是!”战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餐厅,充满了斗志与决心。

“现在,让我们共同举杯,以饮料代酒,为我们的胜利,为我们伟大的陆航团,为我们守护的这片土地和人民,干杯!”李团长高高举起手中的饮料杯。

全体战士纷纷起身,将手中的杯子高高举起,一饮而尽。

李团长结束了振奋人心的讲话后,径直朝着陈兵、周立伟以及一大队飞行员所在的桌子走来。他目光敏锐,一眼就瞧见正在抽烟的周立伟,脸上露出一抹亲切的笑意,忍不住调侃道:“哟,都抽上烟了!”

陈兵见李团长来了,赶忙起身,笑着回应:“团长,这小子一直特别自律,天天五点就起床跑步,身体素质那是杠杠的。我琢磨着,下一步打算让他当机长。您也知道,九月份姜成就去陆航学院任教了,到时候我就是一大队大队长,这703机组,我思来想去,觉得立伟这小子完全能接过来。”

李团长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周立伟身上,眼中满是期许。周立伟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掐灭手中的烟,站得笔直。

李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小子少抽烟,你马上要当机长了,以后负责的还是703号直升机,责任重大啊。”

周立伟神情严肃,认真地说道:“是,团长!我一定不辜负您和陈教员的期望,努力把工作干好。”

李团长满意地笑了,“嗯,我相信你。陈兵带出的徒弟,肯定错不了。这703机组一直表现出色,接下来就看你能不能延续这份荣耀了。当机长可不简单,不仅飞行技术要过硬,更要具备带领机组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你可得好好准备。”

周立伟坚定地回答:“明白,团长!这段时间我会向陈教员多请教,尽快熟悉机长的职责。”

陈兵在一旁笑着补充道:“放心吧,团长。我会把我知道的,毫无保留地教给立伟。这小子有冲劲,也肯学,我相信他能挑起这副担子。”

李团长看着师徒二人,欣慰地说:“好,咱们陆航团就需要这样的传承。希望你们一大队在陈兵的带领下,周立伟这样的年轻骨干的努力下,越来越好,为咱们团争取更多的荣誉!”

自与李团长和陈兵交谈过后,周立伟便全身心投入到成为机长的准备中。每天天还未亮,当军营还沉浸在一片静谧时,他那熟悉的跑步身影就已穿梭在营区的道路上。除了保持体能,他将大量时间泡在飞行理论学习室,钻研各种飞行手册、气象知识以及机组管理技巧,遇到不懂的问题,便第一时间向陈兵请教。

陈兵也毫无保留,从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技巧,到应对突发状况的决策思路,再到与机组其他成员的协作要点,一一耐心传授。在实际飞行训练中,陈兵更是严格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次次模拟各种极端情况,锻炼周立伟的应对能力。

时光飞逝,随着九月份的临近,姜成奔赴陆航学院任教,陈兵顺理成章接任一大队大队长。而周立伟在这段时间的刻苦努力下,飞行技术越发精湛,对机组的管理和协调也驾轻就熟。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陆航团举行了庄重的机长授衔仪式。周立伟身着崭新的制服,英姿飒爽地站在台上。当领导将机长肩章郑重地佩戴在他肩上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陈兵站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刻的周立伟,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坚定的光芒。他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从这一刻起,他成为了真正的直升机机长,703号直升机将在他的带领下,开启新的征程。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传承703机组的优良传统,带领机组人员出色完成每一项任务,为陆航团争光,为守护祖国的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别样人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